教育王國

標題: 應否減去宗教5分? [打印本頁]

作者: momochiu    時間: 08-11-27 17:22     標題: 應否減去宗教5分?

我個人覺得教友是應該有多5, 因為方便教區學校回收教友子弟, 讓教友子弟可以優先在教會教校得到教育。主要是可以多接觸天主的真理, 非教友有好多無宗教又好的學校, 點解仲要我們放棄個小小的5?

你們不在意學校是否有宗教堂, 因你們不信, 去邊間學校其實分別可能不大。
但個堂宗教堂及教教學習環境就對我們作為教友的意義重大, 我們不想d子女因為教會學校不能自主先回收教友學生, 而被派到無天主信仰的學校而遠離天主。

其實你們的選擇比我們多, 我們只有天主教學校選, 你們有both, 我們好歡迎非教友子女入讀, 因這樣子可以傳道, 但懇請你們不要去除我們的子女可以親近天主的權利。



唔好睇得教會及d教友都咁陰謀及利益, 可能你唔係教友, 就會覺得教會無私的giving後面一定帶有私心。
教會唔係生意, 好多教友都唔係為私利而返。
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 有時做錯, 講錯亦請你們非教友原諒。

但我們直的很需要將子女送進教區學校, 因為我們希望年少無知的子女可在一個我們認同的信仰和道德中成長。
如果唔係, d教友子女應去邊?

出面好多學校巳經否定有天主存在, 加上小朋友對老師及朋輩的說話絕對非常信賴, 我們做家長的說一百回都不及佢地一個字。

大家收half and half, 有收教友及非教友, 大家happy
非教友喜歡送子女入教會學校, 好多都係喜歡教會學校教d小朋友會正直d, d......

[ 本帖最後由 momochiu 於 08-11-27 17:23 編輯 ]
作者: 麟媽媽    時間: 08-11-27 17:30

其實天主教學校未必收好多教友架,
因為教友同舊生持既分數係一樣,
好多時都要抽籤,未必抽得中,
以我仔學校為例,佢一班40人有多,
只得7個天主教徒,如再免去教友分,
可能更加少教友,只會收晒舊生子女。
作者: momochiu    時間: 08-11-27 17:38

米係 lo, 非常同意!

唔想d教友子弟在外做無主沽雲(sorry, 唔識打個2個字)。
作者: kikiboy    時間: 08-11-27 17:46

想問問, 讀緊小學的小朋友而言, 教徒讀教會學校會唔會著數D, 唔係教徒讀教會學校又會唔會蝕底D, 會唔會有不公平嘅事呀?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7 17: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麟媽媽    時間: 08-11-27 17:54

如果你問我對教友/非教友有無唔公平?
我剩係諗到亞仔地課堂時間會有彌撒既,
學校會比教友同學去中學部參與彌撒,
非教友留係班房,做下功課自修咁,
老師都唔會教書既,公平定唔公平睇你點睇,
教友可能覺得好,非教友可能覺晒佢時間,
但入得教會學校,呢d 無可避免。


原帖由 kikiboy 於 08-11-27 17:46 發表
想問問, 讀緊小學的小朋友而言, 教徒讀教會學校會唔會著數D, 唔係教徒讀教會學校又會唔會蝕底D, 會唔會有不公平嘅事呀?

作者: 麟媽媽    時間: 08-11-27 17:57

咁教會受資助之餘,佢地自己都有出錢架嘛,
所以佢咪唔係收晒教友囉,40人都只得6-7個教友,
都唔過20%,照比例又唔係對教友好著數啫。


原帖由 Reximom 於 08-11-27 17:52 發表


哦, 咁叫教會學校唔好接受政府資助, 自己出哂錢, 咁咪想收幾多教友子弟都得啦!



但係若果接受得政府資助, 用納稅人既錢, 就要面向公眾, 唔可以山埋門自己圍威威收哂教友子弟囉播!
  ...

作者: kikiboy    時間: 08-11-27 17:58

原帖由 麟媽媽 於 08-11-27 17:54 發表
如果你問我對教友/非教友有無唔公平?
我剩係諗到亞仔地課堂時間會有彌撒既,
學校會比教友同學去中學部參與彌撒,
非教友留係班房,做下功課自修咁,
老師都唔會教書既,公平定唔公平睇你點睇,
教友可能覺得好,非教友可能覺晒佢時 ...


唔該麟媽媽!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7 17: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麟媽媽    時間: 08-11-27 18:03

其實真係咁公平d,不過唔知點證明...


原帖由 Reximom 於 08-11-27 17:59 發表


咁其實係咪應該無宗教信仰既小朋友, 報無宗教既學校(例如官校)會加5分, 比較公平d呢?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7 18: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麟媽媽    時間: 08-11-27 18:08

唓!咁咪同適齡分一樣,
人人有份,有等同無囉?!


原帖由 Reximom 於 08-11-27 18:06 發表


唔使証明, 自稱就得啦, 因為咁樣等於你放棄教會學校既五分囉!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7 18: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麟媽媽    時間: 08-11-27 18:14

其實如果減去宗教分,
而舊生分照舊,
只會令d 名校更加世襲化,
對一般15分既人一樣無加大機會。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7 18: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janfion    時間: 08-11-27 19:15

原帖由 Reximom 於 08-11-27 17:52 發表


哦, 咁叫教會學校唔好接受政府資助, 自己出哂錢, 咁咪想收幾多教友子弟都得啦!



但係若果接受得政府資助, 用納稅人既錢, 就要面向公眾, 唔可以山埋門自己圍威威收哂教友子弟囉播!
  ...


如果要說津校是以用「納稅人既錢」作為大前題,咁不如多加一個繳付稅款多寡而加分吧!

凡每年兩夫婦交十萬元以上的稅,加1分;
交二十萬元以上的稅,加2分,如此類推,最多至加五分。

反正,你們說因用納稅人既錢辦校,所以要公平嘛,何為公平?有些人交很少稅,甚至無交稅,仲可能攞緊公援,又點計?到時,又會有人話:公平、歧視....之類,沒完沒了。
作者: momochiu    時間: 08-11-27 19:29

官校面前, 人人平等(除左有亞爸, 亞媽, 亞哥, 亞姊照...), 人人15分起點, 加唔加5分都一樣。

我非常同意教會應收非教友學生, 亦無希望只收教友, 只係想教友可以多少少機會入。

到底, 我重視的, 是子女大些機會得到同宗教教育。沒有排他的意思!

而且, 我地一樣有交稅, 教會學校亦無只收自己人, 收政府錢而為小朋友提供更優質教育是理所當然。
作者: sam9035    時間: 08-11-27 22:32

我個人對這topic傾向贊成,小朋友如果是天主教教友有分加亦是理所當然,但我非常不值那些為了子女入某好學校而忽然信教的父母,小孩子會知發生甚麼事,這樣做會唔會灌輸錯嘅觀念比小朋友呢?
作者: Kristyli    時間: 08-11-27 23:43

個人傾向取消宗教分, 在教會/神面前, 理應人人平等, 希望未信嘅去信, 若然只收同宗教, 又何來教化世人呀?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8 09: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MimiCactus    時間: 08-11-28 10:16

請讓我公平說一句.  早期的教會學校, 即現在名校(聖心, 喇沙, 瑪利諾...)是教會自己出錢買地, 興建學校, 老師全是神職人員, 即修女, 修士, 神父等人. 一手一腳自己由零開始, 政府是無幫手.  可能你會問錢何來,  記得修女講香港明愛是修士, 修女們用幾年時間儲錢得來, 點儲?  是所有神職人員唔食早餐, 將省下來而建成.  點解教區當年同政府打官司, 原因亦是政府想拿回教會學校權, 但教區唔想放棄他們的教學理念, 亦害怕政府收回教區學校後連聖經堂都無.  但現在5分宗教分同父母畢業生亦同有5分是相等, 所以所有教區學校只會世襲, 緊就更加唔公平.  

而且想成為教友亦要上慕道班, 一般要上年半以上(父母).  而父母雙方亦要行天主教婚禮, 他們的子女才可以參與領洗, 但必須 before 3-year,  但每個堂區不同.
作者: LS+MCS    時間: 08-11-28 10:29

It says in the bible, "Who asks here shall receive, who seeks shall find, who knocks may enter." Everyone should have the same chance in front of God. Why do the schools have to retrict to kids who carries the same religion ?

Though I'm a Catholic but I'm against the 5 points for religion.
作者: zzidane    時間: 08-11-28 11:01

My opinion is:

No pointing counting system;
No separate round 1 & 2 application procedure;
Every student can make application to their prefered school (one choice only) without area demarcation as 1st stage;
If fail in stage 1, student can make application to their next preference;
Repeated.

I opine that the deletion should not only apply to the religionary point issue but also the entire system.

Just share my view...not argue.

zzidane
作者: 麟媽媽    時間: 08-11-28 11:36

Without area demarcation?!
咁攪法咪分分鐘住北角抽左去牛頭角,
住柴灣攪左去荃灣?!咁樣唔掂喎......


原帖由 zzidane 於 08-11-28 11:01 發表
My opinion is:

No pointing counting system;
No separate round 1 & 2 application procedure;
Every student can make application to their prefered school (one choice only) without area demarcation as 1s ...

作者: andrewpapa    時間: 08-11-28 11:44

personally, I stand for this 5 religious points.

This "5 points" not only for Catholic church members. But also for 與該校的辦學團體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like Christian Education Organization: SKH, Baptist and Methodist or  香港佛教聯合會.  

Please do not only pin point on Catholic and Christians.

There is huge contribution from these organizations to their school.  To have 5 points is not overvalued.

If you look at the point system, why no people challenge 父/ 母為該小學的校董 has 20 points or 首名出生子女( 即為家庭各子女中最年長者) has 5 points. Or 父/ 母為該小學主辦社團的成員 has 5 points

Agree that the poi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But without a point system, how can the school decide who can be selected among thousand of applications.  What should we do? Like I said before, should we go back to our old time, to have the P1 admission test?

Also for the 自行分配學位, 每所小學可將其全部小一學額的大約50%作為自行分配學位之用, not for all application leh.

We discuss this topic only with a the hidden agenda on some famous schools that we like.  If we forfeit any point system, how can we judge?

sorry for my "mouth water"
作者: LS+MCS    時間: 08-11-28 12:12

原帖由 麟媽媽 於 08-11-28 11:36 發表
Without area demarcation?!
咁攪法咪分分鐘住北角抽左去牛頭角,
住柴灣攪左去荃灣?!咁樣唔掂喎......


橫掂小一派位要攪咁耐,不如LUCKY DRAW後ED俾一個月時間D家長,大家將自已抽倒而又唔想讀嘅學校POST上網交換,ED負責監管每人只可交換一次,交換之後雙方必須到該校註冊,當俾家長嘅最後一個CHANCE, AND HAVE A BETTER MATCH.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8 1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麟媽媽    時間: 08-11-28 12:23

哈哈~~我怕到時學位有得「炒」,
你知啦,香港地咩都有得「炒」,
連泰林入場證都有得「炒」,
香港人唔會放過搵錢機會!


原帖由 LS+MCS 於 08-11-28 12:12 發表


橫掂小一派位要攪咁耐,不如LUCKY DRAW後ED俾一個月時間D家長,大家將自已抽倒而又唔想讀嘅學校POST上網交換,ED負責監管每人只可交換一次,交換之後雙方必須到該校註冊,當俾家長嘅最後一個CHANCE, AND HAVE A BETTER MATCH ...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8 12: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pppp41    時間: 08-11-28 12:59

我不相信現實有"公平", 這個term同"完美"一樣,只是個概念. 但我很反感很多人用"公平"來掩飾背後的私心目的. 為什麼有人眼紅這5分,說到底還不是因為那是一間好學校. 為子女有私心沒問題, 但不應該高舉什麼"公平"來做掩飾.
我比較著重看遊戲規則是否公開. 香港入學計分制度很清楚, 你可以不同意,但當你選擇(或者冇得選擇)加入這個入學遊戲, 就要清楚遊戲規則. 而且要自量.
既然你知道有這"5分",而你又很想你小朋友去那學校, 你有絕對權去選擇為你小朋友而去教會.行出這一步. 你有選擇權, 某程度上是"比較公平". 這是你的付出, 為你小朋友而付出. 至於最後你信,不信,為什麼去信.我可以清楚告訴你, 你只雖要向你信的那一位交代.衪的安排, 沒人會知道.世上亦沒有任何人可以向你質疑.

[ 本帖最後由 pppp41 於 08-11-28 13:03 編輯 ]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8 13: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BR    時間: 08-11-28 14:04

我就覺得唔係5分問題,最主要係有人為5分去信教,我好同意教會學校應該有權去收返佢地教會的學生(因為佢地係教會所辦的學校)理應如此,只係有人為想入教會學校而去騙5分就唔好law,咁會令真係信教好耐,一心真係想個小朋友入"教會"學校的權利分細左,而唔係教徒的媽咪又會覺得咁同用假地址有咩分別,最後個個都用假地址假5分,咁到時就真係人人都係咁多分. 其實個問題已經唔係最後個媽咪有無信,而係有咩方法可以令件事處理得好D,就正如有D媽咪會用假地址抽學校,如果抽到佢米搬去個到住,抽唔到就唔搬,咁你覺得有無問題? 宗教這5分一路都據爭議性,我支持教徒有權入返佢地自己教會學校,但有咩方法可以令件事好D(我相信好難 )
作者: hoyat    時間: 08-11-28 14:18

原帖由 BBR 於 08-11-28 14:04 發表
我就覺得唔係5分問題,最主要係有人為5分去信教,我好同意教會學校應該有權去收返佢地教會的學生(因為佢地係教會所辦的學校)理應如此,只係有人為想入教會學校而去騙5分就唔好law,咁會令真係信教好耐,一心真係想個小朋 ...


若在家附近上學是好政策,為什麼第一 Round 不分地區?
有宗教同父母是畢業生,不要求附近上學, 公平 ?

[ 本帖最後由 hoyat 於 08-11-28 14:22 編輯 ]
作者: ericby    時間: 08-11-28 14:27

this is a fair game, if you like to enter your target school, you may use some time to get the reglion cert and earn 5 points, it is freedom of choice
作者: BBR    時間: 08-11-28 14:41

這個小學派位問題係唔會有公平的,收左個D會覺得好公平,唔收個D會覺得唔公平,有D人用假地址抽中,公平嗎?有人誇網都抽到,同網抽唔到,公平嗎?有人拎完5分入到學校就唔再信神,公平嗎?但我地無得揀,因為生活在香港要接受本地教育的話,就一定要接受這唔知公唔公平的制度
作者: pppp41    時間: 08-11-28 14:50

算吧, 就是有些人不接受現實. 拿"公平"來為自己與人比較下加上籌碼. 看來奉行共產主義的國家可能比較適合他們.
作者: BBR    時間: 08-11-28 14:54

好彩宗教個5分唔關我事,一路都無諗過要多5分幫個女湊學校,因為想讀私校多D,私校無咁煩,再唔係去外國讀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8 15: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BR    時間: 08-11-28 15:30

好彩之前有長者同大部份人唔接受現實拎生果金要資產審查,所以終於唔接受現實的人成功爭取到唔駛資產審查拎多一千蚊

原帖由 Reximom 於 08-11-28 15:06 發表


“就是有些人不接受現實”

吓, mug我地香港人一定要接受現實, 無權討論下呢個遊戲規則公唔公平, 再而要求政府檢討或修改個遊戲規則既咩?
香港幾時變到咁獨裁架? 如果我地係共產主義的國家就真係要接受現實既, 但 ...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8 15: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BBR    時間: 08-11-28 15:45

因為個個媽咪掛住樸學校唔得閒攪遊行,淨攪學校D野都玩左成年,所以一齊照舊,規則不變

原帖由 Reximom 於 08-11-28 15:40 發表


無錯, 無錯! 另一個例子係外傭稅!

小一選校規則無改變, 係因為大致上d人都覺得ok, 唔係因為一定要接受現實!

作者: Reximom    時間: 08-11-28 15: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wen2wen    時間: 08-11-28 16:55

原帖由 andrewpapa 於 08-11-28 11:44 發表
personally, I stand for this 5 religious points.

This "5 points" not only for Catholic church members. But also for 與該校的辦學團體有相同的宗教信仰 like Christian Education Organization: SKH, Bapti ...


什麼大宗教只傳道給自己教友?減少不同宗教的學童入讀及接觸學校宗教的機會,是否學校的本意?
Jesus said, “Who need the doctor: the healthy or the sick?"

無宗教的學童投投報無宗教背景的學校時,是否應加『無宗教』分?

無人質疑"父/ 母為該小學的校董 has 20 points"or "父/ 母為該小學主辦社團的成員 has 5 points".  因為那是話。 校董都無能力為子女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留個位? 真的無膊頭可拍? 他們會要教署照顧?

有兄姊同校是必收.  首名出生子女只得加5 分.  又點有得比?









作者: momochiu    時間: 08-11-28 18:38

宗教加5分, 係為左該同宗教子弟可更多該宗教的道理。  自己又唔係法師, 大師, 神父, 修女, 所以才要送子女去professional 道學道理。


唔係同宗教d學校d老師同學(唔係所有學校都咁, 但怕自己唔好彩), 子女同人分享自己信仰時就給人大大聲話傻仔, 個世界係無你所信的, 個小朋友以後都唔會以自己個信仰為榮!


你們都知小朋友都好想fit in to peers, 一個星期先返church 一天, 你話做父母的是否要眼白白睇住小朋友lost faith?



而且教會學校都有收非教友子弟, 只係我們多了點點多的機會, 要減, 是否應先向old boy, old girl, 及 校董開刀?
作者: BBR    時間: 08-11-28 18:56

自從用這方法派位後,年年都有人就這方面討論,宗教5分,真假教徒,假地址..... 我相信以後每年大家都仍然會陪迴這幾個問題上
作者: johnny_tangcy    時間: 08-12-3 18:19

原帖由 Reximom 於 08-11-28 15:06 發表
“就是有些人不接受現實”

吓, mug我地香港人一定要接受現實, 無權討論下呢個遊戲規則公唔公平, 再而要求政府檢討或修改個遊戲規則既咩?
香港幾時變到咁獨裁架? 如果我地係共產主義的國家就真係要接受現實既, 但 ...


學校一定跟你所講的"公平"規則嗎??點解拔萃,聖保羅轉做直資呀,就係唔想跟你所講o既"公平"規則,希望收生自己話晒事呀.

政府的津貼,對於band 2 3學校就重要,對於band 1,尤其係喇沙,瑪利諾呢類名校,真係唔志在,大不了轉做私校/直資,收$5000學費都有人讀啦,拔萃已經係樣辦.

學校有名就自然有利啦,呢個現實,唔係規則.
作者: ixzp    時間: 08-12-4 07:50

原帖由 momochiu 於 08-11-27 19:29 發表
官校面前, 人人平等(除左有亞爸, 亞媽, 亞哥, 亞姊照...), 人人15分起點, 加唔加5分都一樣。

我非常同意教會應收非教友學生, 亦無希望只收教友, 只係想教友可以多少少機會入。

到底, 我重視的, 是子女大些機會得到 ...

吓!邊個話平等?我個囡入左女校,依家到個囝,剩係得10分既適齡分,咁係咪應該取消埋首名子女分呢?
作者: joetsang    時間: 08-12-4 12:04

其實如果減去D分全部大抽獎咪即係亞豬亞狗新移民等都一視同人入到去D名校, 到時想D名校唔轉曬直資就奇啦, 咁呢個社會的窮人就永遠冇機會去到D優質學校返學啦.宜家只係1半位係計分其實OK 架, 我仔仔都20分咪一樣1st round 入唔理想學校.
作者: johnny_tangcy    時間: 08-12-4 13:49

原帖由 joetsang 於 08-12-4 12:04 發表
其實如果減去D分全部大抽獎咪即係亞豬亞狗新移民等都一視同人入到去D名校, 到時想D名校唔轉曬直資就奇啦, 咁呢個社會的窮人就永遠冇機會去到D優質學校返學啦.宜家只係1半位係計分其實OK 架, 我仔仔都20分咪一樣1st r ...


good point!!

我唔係幫香港政府講野,其實日本,韓國及歐美國家,大部分名校都係私校來架,香港呢方面,已經算係幾"公平"了.

仲有,升小一,升中一,升大學,3個重要的階段,Lucky draw成分係逐步下降的:

升小一:8成Lucky draw,2成實力
升中一:4成Lucky draw,6成實力
升大學:10成實力,全無Lucky draw成分

政府呢幾年的教改,例如5 band變3 band, 減少每班人數等,政策傾向家長,已經令band 1名校好不滿,拔萃 & spcc已經首先反抗,轉為直資,再削學校的自主權,只會趕狗入窮巷,家長們可能會得不償失的.
作者: jbettis32    時間: 08-12-4 16:37

如果大家都認為任何制度有唔公平既情況!  咁不如推行學卷制 (每卷的政府資源均等). 自己個別學生, 家長用自己既腳去表態. 想考邊間, 自己決定. 學校亦有自己既收生漂準.
  
你唔想同教友爭, 就唔好去報教會學校, 亦唔駛羨慕其他人. 因到時如果教會學校只選教友的話, 選擇減少了, 成績可能不一定能維持, 到時俾5分你, 你都未必想再入.  況且, 好多官津名校可以報名.  有能者, 選名校... 不一定是教會學校.

再者, 教會不是只挑選教友小朋友來傳道.  而是在有限的資源下, 教會辦學團體可能認為向其相同宗教的小朋友傳道來得比較有效益.  所以希望保留一定比例的教友學生.

請不要只羨慕教會用很多年努力及精神, 維持部分名校的成績及操行, 而要求其團體刪減挑選一定比例的教友的辦學態度.  

只是自己小小的想法!
作者: balabala    時間: 08-12-5 10:23

原帖由 joetsang 於 08-12-4 12:04 發表
其實如果減去D分全部大抽獎咪即係亞豬亞狗新移民等都一視同人入到去D名校, 到時想D名校唔轉曬直資就奇啦, 咁呢個社會的窮人就永遠冇機會去到D優質學校返學啦.宜家只係1半位係計分其實OK 架, 我仔仔都20分咪一樣1st r ...


Please do not look down upon 新移民.  We all are 移民 by ancestor.
作者: BBG1    時間: 08-12-5 18:46

升小學點計分的問題是個死結來的。你話公不公平,真是各有各道理囉!
我讀間小學都執左笠囉!我個女第時只有首名子女果5分,頂曬籠揀同區的小學有5分,適齡有5分。(這15分基本上係人都有)。只怪我父母當年沒為我鋪路入名校囉!結果「禍延」幾代囉!笑笑笑!
作者: 俊賢    時間: 08-12-7 01:17

我反而一直都有此想法, 如果, 教會的使命是要把福音廣傳於萬世, 吸納那些現在不是教徒的子女, 不是更能把天主/耶穌的真理宣揚出去嗎?

如果, 這些父母已經是信徒的, 如果經過學道而接受洗禮的, 他們果信有宗教的主宰的, 自然也會把信仰介紹給自己的小朋友, 他們的小朋友自然也會成為教徒;

如果, 這些父母不是信徒的, 但子女卻有領洗紙, 是什麼原因呢?

有容乃大, 既來之則安之, ... 所以, 我認為如果真的有全能的父, 可否促使世界更公義, 帶領迷途的, 照著他們要走的路, 不是拼之於門外...

I'm very sorry, 有感而發, 是本人的心底話, 如有冒犯宗教人士, 請多多包容.


原帖由 jbettis32 於 08-12-4 16:37 發表

如果大家都認為任何制度有唔公平既情況!  咁不如推行學卷制 (每卷的政府資源均等). 自己個別學生, 家長用自己既腳去表態. 想考邊間, 自己決定. 學校亦有自己既收生漂準.
  
你唔想同教友爭, 就唔好去報教會學校, 亦唔駛羨慕其他人. 因到時如果教會學校只選教友的話, 選擇減少了, 成績可能不一定能維持, 到時俾5分你, 你都未必想再入.  況且, 好多官津名校可以報名.  有能者, 選名校... 不一定是教會學校.

再者, 教會不是只挑選教友小朋友來傳道.  而是在有限的資源下, 教會辦學團體可能認為向其相同宗教的小朋友傳道來得比較有效益.  所以希望保留一定比例的教友學生.

請不要只羨慕教會用很多年努力及精神, 維持部分名校的成績及操行, 而要求其團體刪減挑選一定比例的教友的辦學態度.  

只是自己小小的想法!
..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