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睇完鏗鏘集 (2) 自覺地學習,覺得...... [打印本頁]

作者: at777777    時間: 10-3-25 21:57     標題: 睇完鏗鏘集 (2) 自覺地學習,覺得......

chichipapa 誤左個女......
作者: RAYMA    時間: 10-3-25 22:35

原帖由 at777777 於 10-3-25 21:57 發表
chichipapa 誤左個女......


訓練子女自覺學習是好,但我唔會響關鍵時刻(報呈分試)做依樣野
作者: maylaumun    時間: 10-3-26 11:19

佢不應該俾個女讀「求學求分數」嘅宣道小學!
作者: littlecat    時間: 10-3-26 11:50

我都同意, 如果個小朋友本身係自律, 識得分配時間, 自己可以温習讀書, 成績又可以, 咁就冇問題, 但我睇個位小朋友只係識睇小說, 食緊飯都係度睇, 連考試測驗都唔温書, 而個爸爸又唔理佢, 咁樣係唔係對個小朋友好呢? 我睇嚟佢小朋友都已經變得好懶散, 因為冇人管束佢, 當佢上到中學時就好會好辛苦, 因為有更多科目要讀, 而且宣小係一間非常講求分數既學校, 當家長第一次去學校家長會時, 校長都係話"我呢間學校係讀書一定係要求分數', 而佢個小朋友既成績係最差個批, 雖然家長話唔介意, 但個小朋友個心都唔多唔少有d唔開心啦.

我覺得小朋友要有條繩縛吓, 適當時候要對佢緊d, 但有時又要對佢鬆d. 唔可以完全唔理佢.
作者: LLMUMMY    時間: 10-3-26 12:25

你點知佢成績差?

原帖由 littlecat 於 10-3-26 11:50 發表
我都同意, 如果個小朋友本身係自律, 識得分配時間, 自己可以温習讀書, 成績又可以, 咁就冇問題, 但我睇個位小朋友只係識睇小說, 食緊飯都係度睇, 連考試測驗都唔温書, 而個爸爸又唔理佢, 咁樣係唔係對個小朋友好呢?  ...

作者: at777777    時間: 10-3-26 13:30

原帖由 LLMUMMY 於 10-3-26 12:25 發表
你點知佢成績差?


宣小九成 Band 1&2,唉!長期包尾。

2009-10-01 07:50:34
今天是宣小的家長會。在家長會中,派發了第一次呈分試的排名。囡囡的名次仍然係121,而全級人數是141名。先前也說過了,121名是屬於 Band 3。

家長會也解釋了宣小 banding 的比例。Banding 分為全港和九龍K3區的組別 (band)。全港的banding 用作...
查看(168) 評論(3) 收藏 分享給好友 管理
作者: hhma    時間: 10-3-26 14:02

爸爸自己大學3rd hon都沒問題 (他說即不合格); 囡囡band 3又怎會是問題?
作者: BookloverJ    時間: 10-3-26 14: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6 14:46

原帖由 at777777 於 10-3-25 21:57 發表
chichipapa 誤左個女......


我都有d此感覺....
總覺得chichipapa自己都唔相信"求學不是求分數", 如果他自己覺得100%沒問題的話, 不會將小兒子的學業交給老婆負責....我感覺上chichipapa是一個傳統中國人, 有著龍的傳人傳統重男輕女,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 才敢嘗試放任教學.....
作者: WYmom    時間: 10-3-26 17:59

原帖由 at777777 於 10-3-26 13:30 發表


宣小九成 Band 1&2,唉!長期包尾。

2009-10-01 07:50:34
今天是宣小的家長會。在家長會中,派發了第一次呈分試的排名。囡囡的名次仍然係121,而全級人數是141名。先前也說過了,121名是屬於 Band 3。

家長會也解釋了宣小  ...


Band 3??  If then, she may even not be accepted by DSS with better reputations.
作者: 傻媽媽2007    時間: 10-3-26 19:05

原帖由 BookloverJ 於 10-3-26 14:42 發表
quote]原帖由 littlecat 於 10-3-26 11:50 發表
我都同意, 如果個小朋友本身係自律, 識得分配時間, 自己可以温習讀書, 成績又可以, 咁就冇問題, 但我睇個位小 ...


我個女6年級個時都系咁, 成日睇愛情小說, 跟住我發現佢系因為系班上面有好多同學都睇, 咁佢又睇埋一份.  最初都有擔心, 覺得唔系咁好, 正如你話一樣, 睇其他書就話姐... 後黎同個老師傾過, 佢話..佢地開始大, 有自己既思想同意見, 你可以唔比, 不過系可接受範圍裹面要盡量接受同比時間去觀察, 我覺得佢講得好岩...於是 " 忍忍忍...."

到而家佢已經唔再睇愛情小說, 睇梗啲其他小說, 睇完 HARRY POTTER 中文版再轉睇英文版, 系呢件事上面 ,我相信佢系系睇愛情小說既時候, 習慣到用 1-2 小時去專注咁睇一本書, 到佢睇咗咁多既時候, 開始覺得乏味, 就去搵其他去睇, 所以用其他角度去睇, 去了解小朋友, 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作者: 88-123    時間: 10-3-26 20:14

"求學不是求分數" 難啦。
講下就得。
作者: dailam    時間: 10-3-26 20:43

各人的做法各有同的背後理念,大家還是不要再討論吧!試想想,如果那小女孩看到大家的言論,她會有甚麼感受?
作者: fmrfmr    時間: 10-3-26 21:21

dailam,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26 22:21

原帖由 dailam 於 10-3-26 20:43 發表
各人的做法各有同的背後理念,大家還是不要再討論吧!試想想,如果那小女孩看到大家的言論,她會有甚麼感受?


請放心吧!以正面積極的思維去面對批評和挫敗,也是重要的學習,而且無論是我或孩子,都需要這樣的學習機會。

其實已經先後有四所英文直資中學取錄了囡囡,我和她也會繼續努力學習,推動自己的進步。

今個星期日,鏗鏘集係講中學生,題目是「自主地學習」,相信也會帶來對教育的反思。
作者: Tommy    時間: 10-3-26 22:36     標題: 回覆 13# dailam 的文章

完全同意!

呢個星期ChiChiPaPa和他的家人坦蕩蕩的站在台上被評頭品足和批評,相信他們已經承受了非常沉重的壓力,我尤其擔心她那位就讀於頂級名校的女兒,她要承受的壓力何其大。


希望大家的討論止於節目主角談到的理念、方法、和行為,而唔係批評、推測和判斷呢個爸爸點點點,佢個女又點點點……

Tommy
作者: motherlau    時間: 10-3-26 22:54

Agree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教仔ge 野,各施各法,冇話對與錯,人生路漫長,未到終點,都唔知會係點 .............
Band 3 又點??唔通就代表呀爸呀媽唔理佢 一定冇管佢 咁又未免諗得太簡單,唔小人教到

血都係得band 3 la........


原帖由 dailam 於 10-3-26 20:43 發表
各人的做法各有同的背後理念,大家還是不要再討論吧!試想想,如果那小女孩看到大家的言論,她會有甚麼感受?

作者: motherlau    時間: 10-3-26 23:29

恭喜恭喜...........


繼續努力吧!!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6 22:21 發表


請放心吧!以正面積極的思維去面對批評和挫敗,也是重要的學習,而且無論是我或孩子,都需要這樣的學習機會。

其實已經先後有四所英文直資中學取錄了囡囡,我和她也會繼續努力學習,推動自己的進步。

今個星期日,鏗鏘集係講中 ...

作者: princesserela    時間: 10-3-26 23:35

Support!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6 22:21 發表


請放心吧!以正面積極的思維去面對批評和挫敗,也是重要的學習,而且無論是我或孩子,都需要這樣的學習機會。

其實已經先後有四所英文直資中學取錄了囡囡,我和她也會繼續努力學習,推動自己的進步。

今個星期日,鏗鏘集係講中 ...

作者: 早教媽媽    時間: 10-3-27 01:37



欣賞你的積極思維及堅持.  教育理念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正如人生也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成功與否, 在乎於主觀之心, 又豈是客觀的分數可定段呢 !
支持你這有信念的爸爸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6 22:21 發表


請放心吧!以正面積極的思維去面對批評和挫敗,也是重要的學習,而且無論是我或孩子,都需要這樣的學習機會。

其實已經先後有四所英文直資中學取錄了囡囡,我和她也會繼續努力學習,推動自己的進步。

今個星期日,鏗鏘集係講中 ...

作者: Skywan    時間: 10-3-27 10:02

ChiChiPaPa :好欣賞們的積極及處理手法

Tommy : 絶對同意

另外因有朋友親戚的小朋友讀 宣小 & LSC 小

宣小 & LSC 小學生就算 BAND 3 出到去都好多 BAND 1 津中 及 直接收, 因為即使於這兩間小學校內成績 BAND 3 但出去時的表現絶不比很多津小BAND 1 差, 絶對可以與很多津小 band 1 生比美。

吾同區域吾同學校大家的 LEVEL 都吾同 及 考卷也不同。這其實=同於升中選校時夸區有机會升跌的原理一样, 不要只睇 band ?....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6 22:21 發表


請放心吧!以正面積極的思維去面對批評和挫敗,也是重要的學習,而且無論是我或孩子,都需要這樣的學習機會。

其實已經先後有四所英文直資中學取錄了囡囡,我和她也會繼續努力學習,推動自己的進步。

今個星期日,鏗鏘集係講中 ...

作者: LittleKidult    時間: 10-3-27 13:21

原帖由 Skywan 於 10-3-27 10:02 發表
ChiChiPaPa :好欣賞們的積極及處理手法

Tommy : 絶對同意

另外因有朋友親戚的小朋友讀 宣小 & LSC 小

宣小 & LSC 小學生就算 BAND 3 出到去都好多 BAND 1 津中 及 直接收, 因為即使於這兩間小學校內成 ...

band幾唔係全港性嗎? 為何呢間與校既band3生會可等同其他學校既band1??
太神化了學校吧!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27 14:33

原帖由 LittleKidult 於 10-3-27 13:21 發表

band幾唔係全港性嗎? 為何呢間與校既band3生會可等同其他學校既band1??
太神化了學校吧!


中學的統一派位分甲部「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位選擇」和乙部「按學校網的學校選擇」。甲部按全港派位組別分配,乙部按學校網的派位組別分配。學生同時有兩個組別:全港的組別和本區的組別,這兩組別未必相同。

很多中學的入學面試都會考學生的語文、數學、和理解力以確定學生的真正學術水平,而不會單信教育局所提供的考生排名。
作者: cckalex    時間: 10-3-27 18:59

原帖由 Skywan 於 10-3-27 10:02 發表
ChiChiPaPa :好欣賞們的積極及處理手法

Tommy : 絶對同意

另外因有朋友親戚的小朋友讀 宣小 & LSC 小

宣小 & LSC 小學生就算 BAND 3 出到去都好多 BAND 1 津中 及 直接收, 因為即使於這兩間小學校內成 ...


請不要在網上次噓,或神化那些名校小學.
需然是有區域Banding之分,但不會Band3=Band1生
這真是笑話一個,Band1生除主科好其它科都有很好水平
而本身這學校因水平高因而得到較多Band1學位.
試問一個名校Band3生去到Band3中學是否一定全級第一.

我是支持主人家的理念,但在香港社會的家長,
只當係出來做show.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27 20:41

原帖由 cckalex 於 10-3-27 18:59 發表


請不要在網上次噓,或神化那些名校小學.
需然是有區域Banding之分,但不會Band3=Band1生
這真是笑話一個,Band1生除主科好其它科都有很好水平
而本身這學校因水平高因而得到較多Band1學位.
試問一個名校Band3生去到Ba ...


囡囡的全港組別是第二組別(Band 2)。學校其實大約頭百名都是全港Band 1。囡囡和頭百名的分數相差只是些微分數。學校的水平高和競爭大,所以才出現這現象,就是有學生在公開試中取得佳績,仍跌入區內 Band 3 組別。

當報中學時,很多中學都知有這現象,因此會在面試時會再考核考生,收取在面試中,表現出更佳學術能力的學生。
作者: cckalex    時間: 10-3-27 21:35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7 20:41 發表


囡囡的全港組別是第二組別(Band 2)。學校其實大約頭百名都是全港Band 1。囡囡和頭百名的分數相差只是些微分數。學校的水平高和競爭大,所以才出現這現象,就是有學生在公開試中取得佳績,仍跌入區內 Band 3 組別。

當報中 ...


其實最主要是遊戲規則,當家長和小朋友參加了遊戲
就要遵守規則,如要改變就要付代價.
亦應知結果和有心理準備.這就是香港.
至於分數,大家心裹很清楚
求學一定要求分數(但求孑女明白,不用家長費心)
1至2分,足以影嚮一生.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27 23:05

原帖由 cckalex 於 10-3-27 21:35 發表


其實最主要是遊戲規則,當家長和小朋友參加了遊戲
就要遵守規則,如要改變就要付代價.
亦應知結果和有心理準備.這就是香港.
至於分數,大家心裹很清楚
求學一定要求分數(但求孑女明白,不用家長費心)
1至2分,足以影嚮 ...


我們沒有能力改變遊戲規則。只是知道過往學校考到最尾的都可找到英文中學,風險有限而已。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0-3-27 23:37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7 20:41 發表


囡囡的全港組別是第二組別(Band 2)。學校其實大約頭百名都是全港Band 1。囡囡和頭百名的分數相差只是些微分數。學校的水平高和競爭大,所以才出現這現象,就是有學生在公開試中取得佳績,仍跌入區內 Band 3 組別。

當報中 ...


ChiChiPaPa,

以前宣小和基灣是 band 1 率最高學校, 有八成多.   如果現在前一百名才是 band 1, 以四班百五人計, 一百才算 band 1 的話, band 1 率現豈不是跌到6成多.  但又見這一二年升中派位宣小都算十分好, 去年超過十人考到女拔, 今年網上聽說宣小考到女拔比去年多, 其他考派學校想也不差.  可否說明一下.

你的理念, 我是同意的.  在宣小學校讀書想也不輕鬆, 學生學習能力總有分別, 如吹谷也不能打進前列, 吹谷升到band 1中下游, 也只達到等統一派位英中的機會.  你既然早屬意直資英中, 也知你女兒實力可以考到, 也不犯著辛苦為名次提升吹谷, 作為平衡的放任可能更會保持將來學習興趣.

你小六女兒愛看愛情小說, 我中一時迷上金庸小說, 看到昏天暗地, 小六時不大閱讀的我也不見把時間用到學習再學習上.  閱讀總是好的.  還有, 你女兒網上寫作, 已是一種自發的見証.  香港學生閱讀還不少, 寫的真覺不足, 喜歡創作的寫更難能可貴, 希望你囡囡在興趣和語文都能兼得.  我對她中學的學習能力充滿信心, 希望她能努力.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28 01:48

大部份中學面試, 多數讀吓英文文章, GROUP DISCUSSION,形形式式既口試等等, 因現在不會考筆試, 除非第三ROUND,有少量學位, 有些中學才有筆試,所以面試好難評估小朋友既學業水平,而好大部份既 BAND1中學都係睇學校成績,邊間小學, 考完曬 D 小朋友面試表現, 再將想收的學生係教處排名參考一次再比分. 中學有學生個名就排曬LIST出來, 收唔收真係教處個LIST係好重要.

如果係D BAND 1 稍率高的私立/名校小學既BAND 2 / 3 BAND 學生係全港排名會轉BAND 1 學生, 機會是不大. 但一些 BAND2頭既學生, 轉入新界仍有機會(除了沙田), 但新界自己都唔夠英中, 好少O甘做.

如果可以的話, 0甘係一些出名小學內BAND 2/3學生就不會大部份走向一些BAND2/3英文直資中學, 大可以放膽去報些較好津貼英文中學.      


不過有些好TOP地方名校,只面試全級十名學生, 而九龍小學特別係九龍塘私小, 就可以去到全級2幾名都有得IN, 這些係事實.

我街坊個仔09係九龍塘宣小派中學, 她對我說1-80名位係BAND1一其餘係BAND2/3, BAND3比例上不多. 今年跟09派位, 09派位係跟之前估計出來. 如果今年有去到一百名, 就進步了很多.  

各施各法去教小朋友 , 我覺得樓主認為甘教係ARM小朋友發展咪得囉.


//中學的統一派位分甲部「不受學校網限制的學位選擇」和乙部「按學校網的學校選擇」。甲部按全港派位組別分配,乙部按學校網的派位組別分配。學生同時有兩個組別:全港的組別和本區的組別,這兩組別未必相同。

很多中學的入學面試都會考學生的語文、數學、和理解力以確定學生的真正學術水平,而不會單信教育局所提供的考生排名。//

[ 本帖最後由 catcatmom 於 10-3-28 02:19 編輯 ]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28 02:25

原帖由 catcatmom 於 10-3-28 01:48 發表
大部份中學面試, 多數讀吓英文文章, GROUP DISCUSSION,形形式式既口試等等, 因現在不會考筆試, 除非第三ROUND,有少量學位, 有些中學才有筆試,所以面試好難評估小朋友既學業水平,而好大部份既 BAND1中學都係睇學校成 ...


其實學校係鼓勵 Band 2/3 家長也去考津貼英文中學,因為過往紀錄是可以做到。不過,近年多所新直資的會考成績陸續公佈。家長發覺這些收第二組別學生的直資學校可以做到高增值,做到 Band One 尾的會考成績,那為甚麼要冒險等津貼學校的結果呢?這麼多年來宣小升讀英文中學的比率一直都係9成多。只是近兩年的比重,由官津學校走向直資學校。

作者: lkma    時間: 10-3-28 09:27

其實呈分式始終唔係公開試,各间各區學校程度可以相差很遠,單憑banding好難客觀分辨學生程度高低.

chichipapa真係吾好意思,以前從未到你網頁參考,對你妄加批評,望能見諒,你女兒語文能力不俗,語文是一切語識嘅基礎,只要知所荣辱,努力讀書,將來前途無可限量.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28 10:41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0-3-27 23:37 發表


ChiChiPaPa,

以前宣小和基灣是 band 1 率最高學校, 有八成多.   如果現在前一百名才是 band 1, 以四班百五人計, 一百才算 band 1 的話, band 1 率現豈不是跌到6成多.  但又見這一二年升中派位宣小都算十分好, 去 ...


我沒有學校的資料,我不知確實的原因。我只可講我的睇法,Band One 率的高低涉及學校、家長和學生怎去準備那個決定學校banding比率的考試:即是現時的Pre-Sec HKAT和當日的學能測驗。報知名中學,尤其是知名的直資,則決定於孩子的整體學術能力、課外活動和面試表現,而面試表現反映了孩子的綜合能力,當然要再加上已入讀的師姐妹在中學的表現,這影響著中學對宣小的印象。

由於兩者決定的因素不同,而出現一升一跌的現象。當日的學能測驗直接決定當屆學生的升中,因此大家放去準備這測驗的力度和今天的Pre-Sec HKAT 一定不同。學校小五、小六有課後補課。如果這些補課時間用作操練Pre-sec HKAT,不要說8成Band One,以宣小學生的能力,十成都是有可能的。但這些時間用了來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以及適應中學的學習。例如,在補課中,教辯論技巧,這些和測考完全無關係的東西,但對孩子的能力當然十分有幫助。又例如,在補課中,教英數,讓孩子早些適應中學的學習,但這些學習內容又從來不作測考。

近年學生課外活動、比賽、海外交流也是越來越多,每個學生在中學報名表上,都可以說有寫不完的課外活動經歷,這也令入學面試多了不少話題。

我覺得學校也同樣要面對是否追求她自己分數的問題(即是她的banding比率),還是把她的學生能力真正提高。如何取得平衡,亦是不容易。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28 14:17

我讀宣小既街坊舊年比學校影響, 事實上小朋友成績很好, 又有樂器, 佢媽咪本想報一間地區名校, 但學校唔鼓勵, PUSH佢報全港最TOP兩間, 結果兩間唔收, 派了第三志願既九龍塘英中, 佢有D唔開心.

如學生係BAND2/3, 學校仍然PUSH小朋友去考津貼英中, 機會有幾大, 自己o林都知 ! 不過近年有幾間英中, 係過去幾年已收了很BAND2生(當然派入去多), 如陳瑞祺,馬神, 德雅..... 沙田還有幾間英中收了很多BAND2, (舊年有媽咪九龍城BAND2女仔派入九龍塘聖加.) 因而被教統命令去辦1至2班中文班, 所以BAND2學生抽到英文津中係有可能, BAND3抽入津英中就無MUD機會, 要講吓邊津英中收了宣小BAND3生. 如果BAND3生學校仍叫你去抽九龍城任何一個英津中, 真係老點你, 你亦唔信佢.

係以上CASE大部份唔想博既家長, 一早便註冊直資.如覺得衣加新辦直資好好, 而放棄唔抽, 我想情況係好少, 除非傳統名校轉過去直資,  BAND2/3生想讀英中, 新派直資中學, 係一個好好出路.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8 02:25 發表


其實學校係鼓勵 Band 2/3 家長也去考津貼英文中學,因為過往紀錄是可以做到。不過,近年多所新直資的會考成績陸續公佈。家長發覺這些收第二組別學生的直資學校可以做到高增值,做到 Band One 尾的會考成績,那為甚麼要冒險 ...

[ 本帖最後由 catcatmom 於 10-3-29 16:17 編輯 ]
作者: happyfarm    時間: 10-3-28 17:31

CHICHI PAPA,

我個人覺得你好有勇氣, 不隨波逐流. 就算你囡囡升唔到名校, 相信佢會得到教訓, 明白佢之前的怠慢, 會令佢失去什麼, 繼而改善. 這不是在人生路上, 更重要的得麼?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28 18:08

原帖由 catcatmom 於 10-3-28 14:17 發表
我讀宣小既街坊舊年比學校影響, 事實上小朋友成績很好, 又有樂器, 佢媽咪本想報一間地區名校, 但學校唔鼓勵, PUSH佢報全港最TOP兩間, 結果兩間唔收, 派了第三志願既九龍塘英中, 佢有D唔開心.

如學生係BAND2/3, 學校 ...


老師是根據往年客觀的資料,包括直資收生、自行收生和派位結果作出建議。妳的例子很好,正說明往年同樣名次的學生成功報考,不一定代表自己的孩子可以一定得。

至於妳問的 Band 3 學生(全港Banding)有沒有考進Band 1 英中。以前依據學能測驗成績,宣小係無Band 3 學生,現時用 Pre-sec HKAT 調整,宣小每年有 0 至 3 名 Band 3 學生。在這零星的學生之中,有沒有人考入Band 1 英中呢?我沒有學校的升中紀錄;我不知道。不過有時都聽到一些意外,一些特別的例子,例如名次極後的,可以升到名校。我想這些例子,可能有特殊的原因,總之各有前因,莫羨人。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10-3-28 18:15 編輯 ]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28 18:37

現在小學BANDING係以中一分班試(俗稱), 來定學校有幾多BAND1,2,3生數目, 其實小學什至校長都不知實則真實BANDING數據, 只能以上年同學派位作推測, 如上年考80名派了華英, 而81名派了5旬節, 這樣校方會推斷BAND1生有五十幾%, 其實已非常好成績, 而其他BAND2/3生有直資英中收了, 好難推斷有幾多BAND3生. 如上年考全級一百名派了何明華, 甘今年考一百名既宣小小六學生, 則較安全去選一些區內英中,因今BANDING不變,跟上年. 但私小既BAND3生少, 係可以理解, 因太差亦不能升上小5/6.

至於BAND3生以才藝運動入名校, 是不"樓"都有, 而沒有特異功能既BAND3生考入BAND1中學, 才有點怪.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8 18:08 發表


老師是根據往年客觀的資料,包括直資收生、自行收生和派位結果作出建議。妳的例子很好,正說明往年同樣名次的學生成功報考,不一定代表自己的孩子可以一定得。

至於妳問的 Band 3 學生(全港Banding)有沒有考進Band 1 英中 ...

[ 本帖最後由 catcatmom 於 10-3-28 18:40 編輯 ]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28 21:37

原帖由 catcatmom 於 10-3-28 18:37 發表
現在小學BANDING係以中一分班試(俗稱), 來定學校有幾多BAND1,2,3生數目, 其實小學什至校長都不知實則真實BANDING數據, 只能以上年同學派位作推測, 如上年考80名派了華英, 而81名派了5旬節, 這樣校方會推斷BAND1生有 ...


在校管系統中,有模擬中一派位排名表,可協助學校計算學生 banding。家長如有疑問,可向學校查詢。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0-3-28 23:33

ChiChiPaPa:

以下是宣小去年派位, 以我自己推論分為三組:
A 組為 band 1 生, 自行派位叩門絕大只收 band 1 生.
B 組為 band 1 校, 自行派位叩門應八九成收 band 1 生.
C 組多為直資校, 會收 band 1, 2 學生. 假定以 band 2 生較多.

我對中學分組可能有誤差, 但全數 146 學生得 100 為 band 1 組別, 真出乎我意料之外, 我以以下以數字推算也一樣.

A 組 共 80人
拔萃男書院 12
拔萃女書院 11
聖保羅男女中學 2
聖保羅書院 4
德望學校        5
英華書院        5
聖士提反書院 3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 2
皇仁書院        3
香港真光中學 1
香港華仁書院 1
瑪利曼中學 1
聖保祿中學 1
聖若瑟英文書院 1
協恩中學        7
喇沙書院        4
華英中學        5
旅港開平商會中學 2
迦密中學        2
華仁書院(九龍) 1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3
浸信會呂明才中學        1
嘉諾撒聖瑪利書院        3

B 組共 33人
陳瑞祺(喇沙)書院        3
東華三院黃芴南中學 20
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 4
基督教女青年會丘佐榮中學 2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1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1
沙田培英中學 2

C 組共 33人
香港浸會王錦輝中學 9
培僑書院        2
基督教崇真中學 1
李國寶中學 3
播道書院        1
聖道迦南書院 1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1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4
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 2
滙基書院(東九龍) 2
福建中學        1
羅定邦中學 1
香港培道中學 1
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 1
聖羅撒書院 2
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 1

總數146人

但因現在派位每校的組别人數以前年中一學能試計算, 年年有變, 現在比早幾年學校和家長更難計算, 造成直資校受益, 不少 band 1/2 難分的都覺直資穩當, 不會受組別估計錯誤風險.  真替現今升中學生難過, 尤以那些無能力讀直資的學生.  教局為什麼不可把每年每間校的組別人數通知學校, 轉達學生, 以作適合組別選擇學校.  或組别尾的學生, 在統一派位可填兩份選校排位, 組別一/組別二選擇, 或組別二/組別三選擇.  當教局計定該學生組別時, 相對應用學生的組別其一選擇表格, 消除學生錯配風險.  以現今電腦計算強勁發達, 學生選擇填二份選校表, 教局處理上應毫不困難.
作者: mapleE    時間: 10-3-29 01:23

In most of the points, I agree ChiChiPaPa. Learning is a long road. We can't only count 2 or 3 years.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29 09:43

據我所知小學係無方法知道學校的準確BANDING%.

舊年我和教處主任TEL傾了半小時多, 亞教官講過"唔想學校標籤D小學生, 佢(小學)只能估計每年派位, 從而協助本校學生升中派位."  即係說小學實則沒有真正BANDING% DATA.

好似舊年有好多學校既BAND1尾學生, 投訴派位了去BAND3中學, 當年既小學只能將舊年剛派中學DATA作參考, 才把BAND1尾至BAND2小朋友錯配, 學校都唔想既! 因舊年 BANDING%係按剛轉了新一輪中一分班試成績.

亞教官說: 今年接了很多CASE, 就係學校高估了自己BANDING%, 所以部份學生派得很出人意表.

我還說: O甘學校又無一個指標, "澤"界既小朋友點算?
她說打上教處, 佢盡量幫你. 她還說: 你的小朋友, 叫什麼名字? 讀邊小學?

家長如有疑問,不是向學校查詢, 而去教處, 但幫唔幫到就唔知啦? 信學校又死, 信亞官又死?

其實教處真係玩死一部份家長, 所以令到好多家長相信, "求學一定求分數", 千其唔好做"澤"界既小B.

小朋友BANDING% 真係教處先至最清楚, 而中學亦只能將去考佢間中學既考生作一次全港排名.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8 21:37 發表


在校管系統中,有模擬中一派位排名表,可協助學校計算學生 banding。家長如有疑問,可向學校查詢。

[ 本帖最後由 catcatmom 於 10-3-29 10:13 編輯 ]
作者: October.    時間: 10-3-29 10:07

原帖由 catcatmom 於 10-3-29 09:43 發表
小朋友BANDING% 真係教處先至最清楚, 而中學亦只能將去考佢間中學既考生作一次全港排名


catcatmon,

教處在自行選校前,會通知中學, 每個P6生的全港排名。兩年前,自選時,
曾肇添就講明, 所有報讀的學生人數中, 名次排頭200,才獲得interview的機會。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29 10:28

應該O甘講曾肇添只能將去考佢O果幾百名學生作一個全港排名, 而不會知道, 唔去考佢既其他學生的排名.
知道有個教中學的家長, 佢個仔考全級30名, 去考地區名校, 連IN機會都無, 現在只IN得1間, 如果佢知道自己個仔全港排名, 未必一定去考.  

原帖由 October. 於 10-3-29 10:07 發表


catcatmon,

教處在自行選校前,會通知中學, 每個P6生的全港排名。兩年前,我囡自選時,
曾肇添就講明, 所有報讀的學生人數中, 名次排頭200的,才獲得interview的機會。 ...

[ 本帖最後由 catcatmom 於 10-3-29 10:33 編輯 ]
作者: Skywan    時間: 10-3-29 10:37

對不起! 如因我表達得不太好可能引起吾會了。



我不是"" 名校亦無意抵毁任何學校,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 讀此類型的小學於選校及決定入讀時己心裏有數, 我相信小朋友於該校就讀6年了, 家長對子女學了多少能力如何亦同样心裏有數吧。加上因應子女能力有所不同, 每個家長想法或做法都有不同,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太著眼批評、推測和判斷, 而是討論家長教育小朋友理念、方法、和行為上。


全港各大小學的呈分式唔係公開試,考卷深淺多寡均有不同, 所以各區學校程度可以相差很遠, 如只睇banding好難客觀分辨學生 level.


另想解釋我講緊的系佢地於 interview 時有利好多津中及直資中意收, 吾系講緊大, 當然啦, 如是要跌入大抽奬派位的學生, band 1就立入 band 1.... band 3就此仲都系 band 3…只是 % 會變。



原帖由 cckalex 於 10-3-27 18:59 發表


請不要在網上次噓,或神化那些名校小學.
需然是有區域Banding之分,但不會Band3=Band1生
這真是笑話一個,Band1生除主科好其它科都有很好水平
而本身這學校因水平高因而得到較多Band1學位.
試問一個名校Band3生去到Ba ...

[ 本帖最後由 Skywan 於 10-3-29 16:15 編輯 ]
作者: October.    時間: 10-3-29 10:47

原帖由 catcatmom 於 10-3-29 10:28 發表
應該O甘講曾肇添只能將去考佢O果幾百名學生作一個全港排名, 而不會知道, 唔去考佢既其他學生的排名.


咁講, 曾肇添將收到既申請報讀學生名單全體上報教處, 向教處要求那些學生的全港排名,曾肇添跟我說過, 得等學校收到教處通知的學生全港排名后,才按照名次決定是否有interview機會。 所以中學是很清楚學生的全港排名的。
引用:
原帖由 catcatmom 於 10-3-29 10:28 發表
知道有個教中學的家長, 佢個仔考全級30名, 去考地區名校, 連IN機會都無, 現在只IN得1間, 如果佢知道自己個仔全港 ...

自行有D人想博高一綫。現在唔少傳統名校轉直資, 繳費VS免費, 加上地區英中公開試成績見得人,地區英中多咗人報都唔岀奇。我都識得有個讀九龍名小學, 考20+地區名校都沒得in。

[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10-3-29 11:08 編輯 ]
作者: October.    時間: 10-3-29 10:58

deleted~~~

[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10-3-29 11:00 編輯 ]
作者: samuel89    時間: 10-3-29 15:18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8 18:08 發表

老師是根據往年客觀的資料,包括直資收生、自行收生和派位結果作出建議。妳的例子很好,正說明往年同樣名次的學生成功報考,不一定代表自己的孩子可以一定得。

至於妳問的 Band 3 學生(全港Banding)有沒有考進Band 1 英中。以前依據學能測驗成績,宣小係無Band 3 學生,現時用 Pre-sec HKAT 調整,宣小每年有 0 至 3 名 Band 3 學生。在這零星的學生之中,有沒有人考入Band 1 英中呢?我沒有學校的升中紀錄;我不知道。不過有時都聽到一些意外,一些特別的例子,例如名次極後的,可以升到名校。我想這些例子,可能有特殊的原因,總之各有前因,莫羨人。


你講既宣小每年只有 0 至 3 名 Band 3 學生。<---我相信
但我不相信宣小既Band 3 學生就可以考入or大抽獎入Band 1 英中.(有特異功能or特殊人脈關係除外)....
作者: davidmimi    時間: 10-3-29 15:48

http://aps.solarcreation.com/ind ... id=65&Itemid=49

有冇高人話我聽,點解個派位結果跨年式公布:
2007-2009 , 2006-2008 , 2005-2007 ??
點解唔係 2008-2009 , 2007 - 2008..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29 15:58

//地區英中公開試成績見得人//
地區名校既成績, 唔單見到人,仲係好勁. 如葵青-林護, 沙田 -曾肇添, 東區張祝山...不能盡錄.

佢地都係選來in, 張好似無面試.
我朋友妹妹讀張祝山, 佢年年都話亞妹考第尾, 但會考有18分, 入唔番原校, 最後都入埋中大,讀d唔係o甘多爭既學系.不過都20年前既事.所以之前我見過bk既一個topic, 一間勁過女拔的中學, 就指張祝山.

以上地區名校真係全級十名先至有得見, 但九龍塘幾間私小有優勢, 去20幾名都有得in, 可能係全港排名較高, 舊年全班第5全級20名既九龍塘私小, 自行入了曾肇添.   

原帖由 October. 於 10-3-29 10:47 發表


咁講, 曾肇添將收到既申請報讀學生名單全體上報教處, 向教處要求那些學生的全港排名,曾肇添跟我說過, 得等學校收到教處通知的學生全港排名后,才按照名次決定是否有interview機會。 所以中學是很清楚學生的全港排名 ...

[ 本帖最後由 catcatmom 於 10-3-29 16:01 編輯 ]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29 16:03

2 年計, p5-6.

原帖由 davidmimi 於 10-3-29 15:48 發表
http://aps.solarcreation.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category&id=65&Itemid=49

有冇高人話我聽,點解個派位結果跨年式公布:
2007-2009 , 2006-2008 , 2005-2007 ??
點解唔係 2008-2009 , 2007 - 2008.. ...

作者: October.    時間: 10-3-29 16:31

原帖由 catcatmom 於 10-3-29 15:58 發表
//地區英中公開試成績見得人//
地區名校既成績, 唔單見到人,仲係好勁. 如葵青-林護, 沙田 -曾肇添, 東區張祝山...不能盡錄.
18 ...


曾肇添, 老師+訓導主任真係睇得好緊, 一小小野電話就到,有心讀書既選佢都唔會錯得去邊。不過, 好多唔錯既中學都是有課外"拔尖"班, 沒有課外補底班,唔明點解.

[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10-3-29 16:40 編輯 ]
作者: davidmimi    時間: 10-3-29 17:35

原帖由 catcatmom 於 10-3-29 16:03 發表
2 年計, p5-6.


所有6年級都係5年級升上去架啦,我見其他學校都係一年一年計,到底係咪兩年加埋,只將"好的"show出來呢?

男拔得40個位,真係俾咗12個宣小?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11/01/HK0911010034.htm

[ 本帖最後由 davidmimi 於 10-3-29 17:46 編輯 ]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29 17:58

12個係舊年, 而舊年既位係多過今年, 而今年既40個位(2010), 聽聞先兩日至開始通知.


原帖由 davidmimi 於 10-3-29 17:35 發表


所有6年級都係5年級升上去架啦,我見其他學校都係一年一年計,到底係咪兩年加埋,只將"好的"show出來呢?

男拔得40個位,真係俾咗12個宣小?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11/01/HK0911010034.htm ...

作者: at777777    時間: 10-3-29 18:16

原帖由 davidmimi 於 10-3-29 17:35 發表


所有6年級都係5年級升上去架啦,我見其他學校都係一年一年計,到底係咪兩年加埋,只將"好的"show出來呢?

男拔得40個位,真係俾咗12個宣小?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11/01/HK0911010034.htm ...



唔係兩年加埋,教育局都係禁寫 (e.g. 2008/2010年度中學學位分配辦)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1565&langno=2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10-3-29 18:25

原帖由 davidmimi 於 10-3-29 17:35 發表


所有6年級都係5年級升上去架啦,我見其他學校都係一年一年計,到底係咪兩年加埋,只將"好的"show出來呢?

男拔得40個位,真係俾咗12個宣小?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11/01/HK0911010034.htm ...


2008/2010年度就即是2010的畢業生。2007/2009年度就即是2009的畢業生。這是由於派位要用兩個年度的呈分試。你可以參看教局的中學學位我分配辦法: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1565&langno=2
作者: greendotdot    時間: 10-3-29 18:53

原帖由 October. 於 10-3-29 10:47 發表

引用:
原帖由 catcatmom 於 10-3-29 10:28 發表
應該O甘講曾肇添只能將去考佢O果幾百名學生作一個全港排名, 而不會知道, 唔去考佢既其他學生的排名.

咁講, 曾肇添將收到既申請報讀學生名單全體上報教處, 向教處要求那些學生的全港排名,曾肇添跟我說過, 得等學校收到教處通知的學生全港排名后,才按照名次決定是否有interview機會。 所以中學是很清楚學生的全港排名的。


catcatmom說得對,假設今年2009-2010曾肇添收到500份自行申請,佢需要收埋佢地果張小六學生資料表的影印本;與此同時,教育局亦根據全港所有應屆考生就第一及第二次呈分
試再配合2007及2008的中一編班試成績,而調整出來全港所有應屆考生的成績次第(第一及第二次呈分試only)。如果你們知道有學校攞到,可以去ICAC投訴!因為係保密既。

講番個例子,曾肇添會以佢地果張小六學生資料表的影印本,向教育局申請所有自行報名者的成績次第,不過取到的只是一個相對的成績次第(500個名,由次第從高至低順排出來,但不會顯示每人的全港排名),所以根據這份次第揀頭果200人,好話唔好聽,排第一果位可能全港五萬幾人排第500名,排第200果位全港排第5000名都未定!所以咪要揾200人咁多去再揀囉,始終它只是其中的一份參考資料而巳。

有一點要留意,明年2010-2011 及2011-2012的考生的成績次第是會由他們的呈分試分別再配合新一組數據(2008及2010的中一編班試成績,吾知政府點解skip咗2009)調整衍生出來,即是話2010-2011的Band 1尾和Band 2頭小六生會惨啲,難估啲!不過2011-2012的師弟妹就好啦,睇住上屆點派咪知自己點揀,正如今屆睇住上屆的派位來估一樣,較為準確!

[ 本帖最後由 greendotdot 於 10-4-24 15:53 編輯 ]
作者: greendotdot    時間: 10-3-29 19:16

講到求學,咁好高深哲理,我諗唔係一時三刻,大家三言兩語,便白紙黑字寫得清楚,每個人能力、思想、經歷、背景、運氣、健康等等都好唔同,我覺得大家可以分享個人經驗。

「求學不是求分數」或者「求學只是求分數」等等只是果班送咗自己子女去外國或者國際學校的教育政策攪屎棍吹水來掩飾自己敗行的口號,何必中佢地的毒,當正是至高無上的方程式。

舉個例,個囡考完呈分試幾日,返屋企話今日派咗中英數試巷喇,咁我婉轉少少話,「咁你滿意嗎?」其實我梗係想問佢幾多分啦!呢啲呈分試的分數能夠決定佢今後六年讀間乜嘢中學,我無咁清高話唔緊張分數,如果真係咁清高,應該一早唔玩呢個game!況且考試不求分數咁不如唔考?不過閒時,她可以有一定自由去看書、睇戲,學習其他興趣等,都係好正常的學生生活,算唔算屬於「求分數」果班人呀?而且,分數都是其中的一個(並非唯一的,不要鑽牛角尖)指標,顯示子女學習的努力,就算全世界升學都係先睇分數,必須面對現實。

此外,我個人覺得無論中產、草根都有好學生,大家都有不少刻苦、上進的例子,不能一概而論。

講到窮,窮得過我細個果陣,有好多小學生都可以無書讀,做大嘅出嚟做學師仔幫養家,有不放棄的會全工夜讀,我媽係文盲,但在街上指住個乞兒話,你地唔俾心機讀書大個就係佢咁樣。但時代巳大不同,不能用番果套,現在草根的窮法,係相對俾人地窮,怨氣大多數係因為「人有我無」,first hons畢業的大學生可能揾到份工做見習生,實情係日日做阿四,唔甘心又劈炮,行行企企收埋自己等份經理位,一等便等幾年,first hons都等到變咗third hons,其實做阿四也提供不少「求學」的機會,如果諗住只為求分數(高薪厚職),佢咪自己損失好多人生經驗囉!好似有些30歲人仕示威話因為買唔到樓而結唔成婚,遲婚又會影響生仔,買遠離市區的樓又交通不便,要政府幫佢地,我都想在西半山天附近買樓,方便去Soho玩,不過呢個係my dream!佢地呢啲就似乎缺少咗「馬死落地行」的香港奮鬭精神,係咪要不求分數地再學習追進修一下。

所以,個人覺得「求學」在人生每一個階段的渴求及取向都可以不盡相同,所謂「為求分數」抑或「不為求分數」的學習,覺得純粹只是Time Management的問題。純屬個人意見。
作者: October.    時間: 10-3-29 19:23

原帖由 greendotdot 於 10-3-29 18:53 發表
不過取到的只是一個相對的成績次第(500個名,由次第從高至低順排出來,但不會顯示每人的全港排名),所以根據這份次第揀頭果200人,好話唔好聽,排第一果位可能全港五萬幾人排第500名,排第200果位全港排第5000名都未定!所以咪要揾200人咁多去再揀囉,始終它只是其中的一份參考資料 ...


清楚晒.
咁講教處都好唔話得, 執好晒個500人既名次先send比學校.
當然, 頭果200人是相對報名學生的排名而言, 200人排第1個位, 可以是全港次第70,000名,也可以全港第1名.

[ 本帖最後由 October. 於 10-3-29 20:02 編輯 ]
作者: greendotdot    時間: 10-3-29 20:49

原帖由 October. 於 10-3-29 19:23 發表
引用:
原帖由 greendotdot 於 10-3-29 18:53 發表
不過取到的只是一個相對的成績次第(500個名,由次第從高至低順排出來,但不會顯示每人的全港排名),所以根據這份次第揀頭果200人,好話唔好聽,排第一果位可能全港五萬幾人排第500名,排第200果位全港排第5000名都未定!所以咪要揾200人咁多去再揀囉,始終它只是其中的一份參考資料 ...

清楚晒.
咁講教處都好唔話得, 執好晒個500人既名次先send比學校.
當然, 頭果200人是相對報名學生的排名而言, 200人排第1個位, 可以是全港次第70,000名,也可以全港第1名.


計我話係應該多謝納稅人提供嘅電腦和Programmer,祇有最多7萬幾人,做呢樣嘢簡直係piece of cake,不過更難為係竟然有人會諗到呢啲死橋,自己果屆鬥生鬥死後仲要求神拜佛啲師兄師姐爭氣。

其實係龍係鳳?都可以參考學生附上的幾張學校成績表影印本及其他課外活動成績,加埋面試表現等等,問題不大。不過好似張祝珊咪信心爆棚囉,自行不設面試,慕名而來的都不乏高手,佢個list頭果100名我估都應該係top band one喇!收幾十人唔駛in都會有好多選擇。
作者: davidmimi    時間: 10-3-29 21:11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3-29 18:25 發表


2008/2010年度就即是2010的畢業生。2007/2009年度就即是2009的畢業生。這是由於派位要用兩個年度的呈分試。你可以參看教局的中學學位我分配辦法:

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1565&langno=2 ...


已經明白,多謝賜教!

拔萃因為要留位俾小學部,所以一直都係得40幾個位,如果真係12人入到,係一個好好的紀錄!
作者: October.    時間: 10-3-29 21:46

原帖由 greendotdot 於 10-3-29 20:49 發表 不過好似張祝珊咪信心爆棚囉,自行不設面試,慕名而來的都不乏高手,佢個list頭果100名我估都應該係top band one喇!收幾十人唔駛in都會有好多選擇。...

張祝珊在東區已經勁咗20+年,它信張成績表+教處排名多過個10零分鍾面試掛,它出名讀得辛苦,沒咁上下讀得既都唔敢入去啦.難得的是今界校際音樂節CHOIR比賽,全港30+間中學參加, 張祝珊得冠軍.
作者: cckalex    時間: 10-3-29 23:19     標題: 回覆 17# Skywan 的文章

可能用詞語氣重了些,都很抱謙.
那些說話都是有感而發,因我有些朋友子女都是讀這校,而大部份都是想入名校.
亦明白你所說的是有一定理由,
但實情絕非你們想像這麼簡單入讀名校中學
這所學校接近80人可入名校,除了要很努力跟足學校指示去做,課程要比其它小學深,
還要那些人際關係,才入到,但實際這校真正
統一派位和叩校,有多少人入名校.
而小朋友要用六年在這環境成長,沒有童真.
至於成績和水平,我有個人見解
小學和中學是兩個戰場,小學是家長的比較
中學才是小朋友真正自己的戰場.
我有兩個姪子,他們小學並非讀什麼名校,
一個基灣,另外上水惠州,而兩家父母教育水平不高,但他們能入讀全港十大名校,而且是精英班,他們分別在這兩年會考分別取得28分和26分,這証明了讀書不是要由小孩子開始讀書就不段比高幾級的課程,將他們變超人.

以上全是個人意見.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30 00:54

宣小係讀得開心既, 初小功課又少, 街坊兩個小朋友讀得開心, 有童真, 不要太神化某些學校.

學校都係普通面試考入去, 當然人搭人的情況每所學校都有D, 但佢收好多學生, 一班多至43人都有,所以要入都無其他名校甘難.

閱讀室多次見過宣小的功課, 係比一般小學深, 但作文字數亦無BK媽咪吹噓得甘多. 用英文圖書無喇小甘深.好多名校喜收宣小學生, 不只為學業成績,音樂培訓係好大因素.  


原帖由 cckalex 於 10-3-29 23:19 發表
可能用詞語氣重了些,都很抱謙.
那些說話都是有感而發,因我有些朋友子女都是讀這校,而大部份都是想入名校.
亦明白你所說的是有一定理由,
但實情絕非你們想像這麼簡單入讀名校中學
這所學校接近80人可入名校,除了要很 ...

[ 本帖最後由 catcatmom 於 10-3-30 07:29 編輯 ]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0-3-30 01:14

cckalex:

我在BK慣常說法, 現實和理想是有距離的.

宣小八十前學生失去童真但入到中學名校, 有些還要靠關係.  同失去童真的八十後也不見得能以實力入到名校, 只能入到普通 band 1 校.  究竟如家長或學校想子女學生不失去童真, 是否教低半級, 取到一般成績則可.  或加大力度, 教深一級, 就會八十前後都可入名校,  有可能嗎?  又究竟覺得學校已超強或不足, 或一半一半?  但有能力而不為, 相信連有些局外家長都會覺得不求成績不努力實誤了子女.  

大家週遭會有不同親友鄰居子女就讀不同小學, 童真真可反映出成績, 或用在學習上的量度時間.

相信大部分小學家長都希望子女升上好成績中學.  但不是肯賠了童真就可以.  如本版一些家長所言, 地區中學名校成績或比傳統名校更好, 但讀得更辛苦.  不少學生, 包括高小生, 自主都會不怕辛苦選好學校.  因學習愉快而言, 心態比狀態重要, 可持久的成果歡愉遠超越過程辛苦.
作者: lkma    時間: 10-3-30 09:25

地區中學名校成績或比傳統名校更好, 但讀得更辛苦.

其實並不完全是這樣,我有不少朋友是教書的,佢哋話一般津貼、直資名校,無論是老師或學生都很辛苦,因它們多不務正業,攪大量科外户動,又要威,師生都疲於奔命,但官立名校,教師是公務員,边有咁多嘢攪、咁多功課做吖,初中三年是很輕鬆的,到高中後才有壓力。事實証明,兒子入讀大半年,中英默書加埋都係五六次,而且吾計平時分,學生自已改番,到現時為止,每天功課不超過一小時,最近連15分鐘都冇。

要偷快學習,吾一定要中產或新理念至得嘅,選校時多方打聽,切合兒女性向,一樣可以做到愉快學習的。
作者: greendotdot    時間: 10-3-30 13:47

我唔知有無理解錯誤,係咪話「如果讀梗地區中學名校的學生,必須讀得更辛苦(更加努力,或者付出更多),才有機會令自己的成績超越傳统名校」呀?

我自己覺得讀書,根本關鍵是學生自身的態度,舉個例:有個小朋友,叫佢背篇短文,大家都認為佢好容易,不過佢唔鍾意篇文,被迫去背,佢背得真係好辛苦:另一個小朋友,佢細個夢想是自己起間屋,佢真係去擔泥,大家都認為佢好辛苦,其實佢好充實,好有滿足感,自得其樂。

讀得名校(地區或傳统無乜分別)的學生,大部分都對自己有要求,睇吓係自發性抑或被動,自發性果班同學愈有挑戰性佢地愈開心,至於被動果班便是真係讀得辛苦喇!所謂「被動」的因素當然有很多,包括:家長自身的主觀意願、同輩影響、社會物質追求...很多...不能盡錄。很多家長的評論都係用自己嘅角度,點樣..咁樣...究竟依家係家長讀定子女讀,有無同子女溝通去理解佢地諗法,又舉個例,有一次同個囡傾閒計,我話:「pizza 厚批先至juicy」,個囡無答我,我又再講:「即刻多汁啲」,個囡好不耐煩咁話:「我識juicy點解!」;好似最近學校做小組專題研習咁,個囡果組有多個組員,約出嚟做都約咗5、6次,但每況愈下,最後一次,其他人話有事...唔係學琴又話補習遲到早走,甚至乎失約,根本呈分試迫近,呢啲專題研習,又唔計呈分,這個時間係low priority,但個囡好enjoy,因為係佢親手做,係學校個電腦室排隊揾IT哥哥續張印嘅,我屋企有大大個colour printer,不過因為我同佢講:「你呢壇嘢time is up喇,啲組員都無咗影去温書準備呈分試,你仲浪費時間落去?你有無為自己前途打算?你唔好再帶番屋企啦,要做就係學校午飯時間做!」過咗一星期,個囡忽然從書包取出那個project嘅clear folder出嚟自己欣賞,我話:「又攞番嚟?」佢話:「聽日交喇,想睇吓,我呢到改咗加咗啲花花,係咪靚啲!」結果今次呈分試成績仲好少少添,我唔知如果佢全力應付呈分試會否成績更好,不過我肯定知道,如果個囡自發性去做嘅嘢,佢自己係有能力兼顧,只係家長我自己未了解而自以為是。

我想講多少少,我唔係為那個階級說好話,我同意現在的傳统名校,愈來愈多來自中產家庭的子女,靠關係只是很小數,他們的實力有目共睹,有人話梗係啦,佢地屋企有很多好支源去support,有人話有得有失,佢地咁細個就無咗童真;另一邊廂,我地草根揾朝唔得晚,無錢補習,無錢參加興趣班學琴棋書畫,傳統名校點會收,呢個都係事實,唔夠實力佢地一定唔收,情況會愈來愈一面倒添。我細過都窮過,都感受到這種處境,但抱怨解決唔到問題,最重要係自己學習態度,其實中產家庭的所謂support係有啲奢侈嘅,並不是全部受用,他們的成功都要靠自己努力,我認識有草根家庭懂得善用資源,人棄我取,實而不華,子女一樣都平步青雲。

如果細細個小學生自發性勤力讀書就話係犧牲咗佢地嘅童真,我覺得真係本末倒置!果啲唔讀書終日流連街頭食煙吸毒的小學生,才是失去童真。我幾十歲喇我阿媽都仲當我小朋友,噓寒問暖,咁我係咪還有童真呀!為人父母,要清楚知道,子女其實最關切父母對佢地嘅睇法,如果家長都咁介意其他人的指指點點,未免庸人自擾。

有朋友教過SPCC,佢話上堂有時幾嘈,因為啲學生都早一步識得教梗嘅嘢,所以無乜心機聽。有朋友教名官中,佢話老細三年換一個(調職,政府政策),所以只谷高中果三級嘅精英班喎!其實無學校係完美,你估傳统名校或者地區名校就一定係靈丹妙藥咩,點都係靠學生自己,家長何不問吓自己?究竟依家係為子女選擇適合他們的學校,抑或係將子女度身訂做去迎合某某學校。
作者: cckalex    時間: 10-3-30 23:27

原帖由 greendotdot 於 10-3-30 13:47 發表
我唔知有無理解錯誤,係咪話「如果讀梗地區中學名校的學生,必須讀得更辛苦(更加努力,或者付出更多),才有機會令自己的成績超越傳统名校」呀?

我自己覺得讀書,根本關鍵是學生自身的態度,舉個例:有個小朋友,叫佢背篇短文,大家都認 ...



很同意以上兩位家長說去,本人舉的兩個高分例子,
一個是直資名校,另一個是地區名校,
我每次見他們都會問相同問題,你們是用什麼方法讀書
因為他們不是要用很長時間去溫書,連他們父母也這樣說.
而他們答案同樣是上課一定要專心,有自發性學習,
就這樣簡單.
而本人亦無意比較任佝小學,只是說出任何地區的小學學生和名校的學生分別不會有很大差別,
只是可能在自信方面會比讀私校的學生弱
因他們大部份是中下的多,並非富庶家庭可以去見識很多東西.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0-3-31 00:48

原帖由 greendotdot 於 10-3-30 13:47 發表
我唔知有無理解錯誤,係咪話「如果讀梗地區中學名校的學生,必須讀得更辛苦(更加努力,或者付出更多),才有機會令自己的成績超越傳统名校」呀?

我自己覺得讀書,根本關鍵是學生自身的態度,舉個例:有個小朋友,叫佢背篇短文,大家都認 ...


greendotdot:

這問題我心中已有答案.  不過我個人的推想不重要, 大部份家長所想才算準確.  我是講整體而言, 不是說少數個別學生例子.  

你覺得讀書, 拫本關鍵是學生自身態度, 這點我十分同意.  自身態度和讀書關係, 是否會更努力, 要努力當然要多付出, 付出多是否比對較辛苦.  小朋友如何引發自身態度, 找一間合適子女學校有幫助吧.  在香港談何容易, 當然也有不少家長網上發問, SPCC, DGS,  或較無壓力的蔡繼友, 如何選擇.  你想這些可選擇的家長多為何背境, 當然我亦不難找到一個有選擇成績好的貧下生.  

我覺自身態度也多由良性競爭, 互動互勵, 有目標和應用動力, 追求卓越所致, 但都基於本身一定程度和信心.  好學校就有群合和培養這種環境的較高能力.  傳統名校百年來已佔先機, 地區學校要超越當更努力.
作者: lkma    時間: 10-3-31 10:15

我相信傳統名校所佔嘅先機己多了,她們大多已利用這先機將自已變成直資,三個banding變五個,令他們原形畢露,相反地區名校紛紛出現,這才值得深思。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10-3-31 12:30

原帖由 lkma 於 10-3-31 10:15 發表
我相信傳統名校所佔嘅先機己多了,她們大多已利用這先機將自已變成直資,三個banding變五個,令他們原形畢露,相反地區名校紛紛出現,這才值得深思。 ...


Ikma:

你要深思的問題, 對我來說是老生常談.  因自第一間傳統名校DBS轉為直資, 在 BK 五六年前已有一專題討論, 也持續經年.  我是反對傳統名校轉直資, 贊成新校直資, 原因說了多年, 不再從談.

地區名校出現, 我也早有預見.  簡單來說就是收費直資名校把部份不願付費或不能付費的好學生留在地區學校去.  如果不是香港經濟近年富裕, 更多家庭能負擔學費, 地區名校會收到更多好學生, 地區名校成績或數量當會更好更多.  網上和市面開放學習資源豐富, 也是在學校以外, 任何學生都可學得更佳原因.
作者: Kanba    時間: 10-3-31 14:09

自覺學習,如果說是看自己喜歡的書,也無不可。小學初中只要能應付校內考試便可,高中考大學須靠公開試成績,不得不求分數了。
作者: catcatmom    時間: 10-3-31 14:51

公司男仔中學會考中文科拿A, o甘我當然8吓佢點讀, 我問佢平日點讀中文, 睇 d mud野書, 佢話好少睇書, 一來屋企有mud野買書比佢, 單親無mud$ (又唔去library), 都係睇學校要佢睇既書only. 但係佢話自己比較喜歡中文( 英文就好差吓!)還有佢屋企係說普通話的, 而佢最叻係中作.

而我既年代有d同學係好喜歡睇愛情小說, 但中文成績未因喜歡看書而提高, 不過我d 同學只睇, 沒有樓主個囡囡甘叻, 做埋作家.
作者: goodmama2003    時間: 10-3-31 16: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