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有問題的直資學校通常有甚麼特色??
發新帖
查看: 3283|回覆: 3
go

有問題的直資學校通常有甚麼特色??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198
1#
發表於 10-11-20 14:04 |顯示全部帖子
Over promise, under deliver - particular new DSS schools.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198
2#
發表於 10-11-21 17:22 |顯示全部帖子
In the article covered
精英主義的指揮棒
小班教學的關鍵?
鼓勵轉直資?
直資學校的財政管理
社會流動
I only abstracted the parts related to DSS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DSS.

周日話題﹕教育「市場」 官僚「滯後」21/11/2010
【明報專訊】
文 龐永欣(前直資中學校長)

鼓勵轉直資?

直資計劃早在一九八八年教統會第三號報告書之前,以《香港私立學校的前景》諮詢文件提出。當年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挽救私校,亦有說這是為了解決左派學校的收生問題。當年的官津校一律要參加中央派位,左校若變為津校,政府怕派去的學生不肯入讀,若變為私校自行收生,學校又會失去政府資助的資格,直資計劃令左校按自行收生的人數得到資助,這令政府省錢,學校自主,是個解決方法。然而,在相信「市場萬能」「競爭最好」的右派思潮下,直資計劃還被視為打破香港學校「了無生氣」的方法。

可是,計劃提出後的一段頗長的時間內,儘管政府大力游說,傳統名校並不感興趣。既然收生不是問題,政府的津貼又夠用,為什麼要參加直資計劃?後來參加這計劃的學校多了,主因是政府對官津校強分中中、英中政策,又不斷限制原屬小學生直升中學所致。

直資計劃是政府自己一手製造出來,讓學校避開認為是不合理政策和規管的方法。原初的直資學校,學費並不高,甚至出現只收政府的按額津貼、不收學費的直資學校。傳統名校發現變身直資校後「生機處處」,可以打造為「勞斯萊斯級」學校,只是後話。

當年教育擴張,學額不足,政府官員只懂批建新校,不理會人口趨勢的警號,什麼時間縮班殺校,是留給下任官員處理的問題。市民要養貓養狗,政府也會叫人小心考慮,說這是長期責任。然而,在建校殺校問題上,政府應當明白這是個關乎體制內教師學生命運、香港教育前途的問題,卻顯得毫無規劃,只待到時把收生不足的學校殺掉便算。當然,市場基要主義者會補充說,市場是上帝,現在上帝不要你,就是你該死的原因。

在這次「齊齊縮班」建議中,我倒有幾分同情孫局長,他確有些避免殺校局面出現的真誠願望,如果小班教學爭取不到,他提出的辦法也是一個沒有辦法之中的辦法,因此個人不覺得這是為了鼓勵學校轉直資的措施。然而,縮班措施最終會否令傳統名校因為要避開局長要求縮班的壓力而轉直資,則是個待考問題。

我在二○○二年出任直資學校校長。上任初期吃驚地發現,政府對直資學校財務管理的指示,原來只有兩頁紙,毫不清晰。屈指一算,當時直資學校已存在十多年了,究竟這些年間負責的官員在幹些什麼?既然沒有指示,我只好心安理得,就把這當作是給予直資學校的「發展空間」吧!

直資學校的財政管理

但我錯了,原來紙上沒有寫的不明文規矩多得很,只是待你觸犯後才告訴你!例如,學校什麼支出可由「政府津貼」支付?什麼應由「學費」支付,只有原則一句﹕為教學用途或利益歸於學生的,可由政府津貼支付。但學校裏的活動和事務,又有什麼不是最終令學生得益的呢?

另一例子是我的學校不設高級教席職位,負責特別職務的「主任」只領額外津貼,這大概是直資學校可以發揮的「人事管理」空間吧!局方的審計員到校查數,硬說這是不可以由政府津貼支付的「人工」,要改由學費帳支付,理由是官津學校沒有這種支出。政府一方面強調直資學校要按使命自行建立適用的制度,另一方面卻要直資跟津貼學校完全看齊,原來「發展空間」是要靠學校「收學費」來實現的,真是費解。這裏有兩個可能性﹕一是高官在出「彈弓手」說假話,一是他們的左手不知道右手在做些什麼。

官津學校校長只能按既定財務章程辦事,班數多少不但決定教師人數,還有教師中各職級的比例,校長不必理會他們的薪點,每月自然有政府津貼付薪。但直資學校始終是財政獨立自主,每年必須做好收支分析(break-even analysis)、財務預測(financial projections)、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等。但大部分校長都不是經濟或財務專家,要學也要時間。

或問﹕政府不是規定校長必須先完成訓練課程,持證上崗嗎?對,我也參加過這些課程,但負責教學的「資深」校長,還沒有一個管理過直資學校,財務篇全是跟直資學校毫不相干的什麼「營辦津貼」(Operating Expenses Block Grant)管理,只適用於官津校。這一點我在上課時提出過,但沒有用。

去年的臻美黃乾亨事件,揭露了直資校的財務管理問題和需要,有關當局亦曾亡羊補牢,跟所謂「直資學校議會」商討,發表「好榜樣指引」(Guide of Good Practices)。然而,該會只屬「聯誼」性質,各人自願參加,參加者並沒有給予該會代表各學校的地位資格,教育局以為「搞掂」議會的頭頭,即表示直資學校都同意該指引,是項錯誤;此外,該指引只談「好榜樣」,什麼是「不准做」或「違規」事情也全欠奉。

You can see the complete article in the following link. Reviewing.

http://news.mingpao.com/20101121/vzc1.htm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198
3#
發表於 10-11-21 17:35 |顯示全部帖子
motherotk

You raised some good tell tales, but we can't observe some of those telltales straight forward, like administration, loyal fans.... Any recommendations?

Example:
Messy administration - in all admission talks and admission related procedures should be OK, just like our marketing or business development departments. How do we know it's messy?

Blinded and loyal parents - it's difficult to tell, when you talk about my son's school........ If I am in the PTA and definitely I know more than you. If i defend, you may classify me as blinded and loyal parents. If not, we must go to BK, particular sub-forum related to fishy primary schools and review many posts and see some "parents" there to monitor most posts are favoured the schools and or principals..... I browsed some DSS/private schools in primary school sub-forum, some of them demonstrated this tell tal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198
4#
發表於 10-11-21 23:2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11-21 23:14 發表
Simple test on good or bad 直資:

1. (如已參加會考的直資)有沒有公佈公開試成績和統計;
2. 有沒有把學校年度報告放上校網;
3. 有沒有向家長提供財務報表或把報表放在年度報告中。

簡單的說,行政管理不佳的直資學校多數 ...


Get you.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