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再論曾榮光的追蹤研究
發新帖
樓主: eviepa
go

再論曾榮光的追蹤研究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744
1#
發表於 09-6-27 00:03 |顯示全部帖子
睇完曾先生的訪問,不禁有点懷疑他老人家是今次微調的"黑手"。

孩子升中了,自己也在社会打滾了二十多年,总結一下,還是唸英中的好。因為就算不是為了工作上的需要,較强的英語讀写能力對认識世界,閱讀這个急速變化中的社會環境,再進而决定如何安身立命(不一定是往上爬,也可以是逆流抗命),還是非常有需要。

再据自己的有限經歷所得,學習英語或任何一種外語,環境是非常重要,如能在英中学習又可追上中中,即母語教学的學朮水平,就可能是作为家長的我,最樂見的情況了。

而且當英語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時,孩子可学習及体會到英語文化中有異于中文思維之处,好可能對孩子有着更深層次的良性衝擊和影响。

曾教授的研究雖可能有不足之处,但如起点時是一樣,但在爭取進入英語大學時,中中生將失去優勢,就難怪大部份家長會勢利地去選擇英中。而且近年的家長取態,会使這種差距更形巨大。

當英語好像已當上世界語,我們就算要多花点時间去学習,也就是在所難免之事了。

[ 本帖最後由 hogwarts 於 09-6-27 00:05 編輯 ]

Rank: 5Rank: 5


3744
2#
發表於 09-6-28 06:36 |顯示全部帖子
华仁果然是间好学校,雖然這样做,又会被部份 BK 网友評为不如 BJX 和 XV 等等学校了。

Rank: 5Rank: 5


3744
3#
發表於 09-6-28 06:56 |顯示全部帖子
Dear eviepa,

前題完全正确,但"結論"﹔倒不如說是"决定"可以不同。

自己在中三後完全沒有讀世史,但有用中、英文看歷史書或同一本書,如 Karen Armstrong 的 A History of God 和 Stephen Hawking 的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雖然兩本都不算是太嚴謹的書。

但"結論",這次真是个人結論了,還是讀英文版本好。所以在我家的"决定"就是讀英中了。

雖然讀英中会辛苦,但我們是可以讓孩子的生活,過得快樂就是了。

hogwarts

Rank: 5Rank: 5


3744
4#
發表於 09-6-28 07:52 |顯示全部帖子
Dear eviepa,

"Ivan the Terrible" is lost in translation may just prove that hard working for English is important for kids.

Anyway, how to justify "cost" or "opportunity cost" is, at the end of the day, a personal choice.  I must admit that this is hard and difficult decision to be made for the kids.

We may consider ourselves lucky that we can still make some choices.

Very happy to have exchange with you in the early morning.

hogwarts

[ 本帖最後由 hogwarts 於 09-6-28 18:59 編輯 ]

Rank: 5Rank: 5


3744
5#
發表於 09-6-29 12:02 |顯示全部帖子
雖英文不代表全部的西方世界,而且大部份西方歷史发生時,現代英語不单不是當時當地用語,英語根本就不是現在使用中的模样。

但不得不承認,用英語學習西史可以帶來文化價值衝擊和体驗。而且譯本,不論中台都会加料了譯者的风格,我就有一本慘不忍睹的簡体字版的湯恩比着作。

就算台版好一些,容許舉一个经濟学家Amartya Sen 沈恩的 Development as Freedom 作例子,一大堆台灣名人的捱薦在正文之前,都夠你受了。(因為寫這段東西,翻到 Sen 寫有關窮人是否在意民主与政治權利一段 - 衹有感动。)

年輕人多吃点苦是好事!

我們的大問題是如何在中中教好英文,容許中中学生有更好的升学梯楷。

Rank: 5Rank: 5


3744
6#
發表於 09-7-1 07:57 |顯示全部帖子
教仔女,人人方案不同,交流经驗比說服人重要。

eviepa 一向特立獨行,正好做鏡子。所以一向頗感謝他可以刺激思考,同意与否,在我是个次要因素。

Rank: 5Rank: 5


3744
7#
發表於 09-7-11 22:29 |顯示全部帖子
Hi ChiChiPaPa,

粗畧的過條 link 的 summary, 祇有一個感慨,就像中外歷史上不少的朝代 (有錯大家不妨指正),役人者用的不是平民百姓的日常語言,說穿了,做成上大人,也要多多少少懂一点上大人的語言文字。

是故,我們的孩子要學好兩文三語了。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