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留學生的點滴
發新帖
查看: 73834|回覆: 17
go

留學生的點滴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
發表於 22-1-19 21:28 |顯示全部帖子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1-20 10:55 編輯

公司前partner是一位旅港韓國人,朋友是基督徒,比我家還早移民美國,女兒在紐約知名律師事務所當律師,兒子在MIT修CS+Maths,這兩個孩子在港時毫不起眼,特別是兒子,典型的樂天學渣,小學時在班級名次往往排個倒數第一,第二,還會安慰爸爸說:「你放心好了,我會努力爭取升班的,言下之意不留班便大吉大利。」

我的女兒比他的孩子們相差十多歲以上,聚會時自然雀躍地請教人家育兒心得,朋友苦口婆心地提醒以下:

1)盡量讓孩子安排自己的事,特別是青春期,簡單來說 let them be. leave them alone and not interfere in what they are doing.

2) 上大學前,要把孩子留在家。孩子需要目睹父母親的相處模式,感受爸爸媽媽的情緒和缺陷,在家庭矛盾下各人所做的妥協,有愛有恨。這些都是我們的文化和觀念,也許青春期孩子曾經蔑視過父母的行為,表現和建議,甚至彼此水火不容。然長大後,活到父親母親的年齡,行為和觀念上,又活得很像父母了。青春期有父母的陪伴,這一課甚為重要。反之若孩子的青春期在寄宿學校長大,將來有自己的家庭子女,他們不會太明白夫妻相處,子女相處的樣子。因為家庭關係永遠凍結在兒童階段,便跳進成人社會了。

   4    0    0    0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2#
發表於 22-1-20 19:16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1-20 19:19 編輯
clz 發表於 22-1-19 23:25
謝分享。咁你朋友兒子幾時開窺?有咩契機?

抱歉,朋友跟我分享時,自己女兒才八,九歲,已經是十多年前之事了,當時還在默默吸收好友的智慧之言,完全無關心開竅與契機,之後知道他們生活依然很好便足夠了。

過去每遇上優秀孩子,我總是喜歡認識和觀察他們的父母,三言兩語下,已明白:萬物皆有因果而已。

若用側面去描述孩子的成長來細說因由,恐怕又容易把「留學生的精神健康」的帖子帶偏了。

PS, 兩個孩子算是看著長大,直至弟弟十歲,姐姐十二歲跟媽媽去紐約生活,便沒有再見面了,爸爸是中美兩邊走。其實大家有否注意弟弟的EQ是奇高。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3#
發表於 22-1-21 09:10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1-21 19:58 編輯

數年前女兒遇上被教授騷擾事件,把事情轉告好友,好友卻分享了自己女兒初中時往外留學一年進修外語的可怖經歷,更可怕的是女兒對發生的事三緘其口,媽媽是從孩子回港後的反常行為和態度看出端倪,往深處查才知道的。

當時寄住在一個學者家庭,表面上家庭成員和階層讓人放心,然求學生活中有被猥䙝,有被種族歧視,被冷暴力對待等,另外在上課時亦有老師講及某些傳染病只會發生在亞洲人身上,班內除了好友女兒,還有另一亞洲國家女孩,兩個亞洲女孩整課忍受著侮辱和歧視,下課後一起抱頭痛哭。

女孩是資優兒,讀本地平民學校,記憶力強,初小時已能說非常英國腔的流利英語,看英美劇學的,課餘往外語班補習一年,再往海㚈進修一年,日常已能說和寫多一種外語了。

經過這次事件,媽媽真心痛,求神拜佛不想女兒留學了。原本女兒打算往北美上大學,萬幸考上香港人最趨之若鶩的醫務界,走上本地專業路。

保護朋友私隱的前提下,已跳過一些事件的描述,希望網友不要再追問細節。

分享此事,只是希望家長們心中有個底,我們的小公主,小王子,隨時可以是海外成人的目標物(獵物?)。按他們的幼少年紀,究竟有否保護自己的能力?見到不公,欺凌等,有否發聲的勇氣?遇到不幸事件,會跟爸媽說嗎?還是⋯⋯⋯其他。

朋友女兒現在很好,陽光,愛運動,愛旅遊,工作專業賺錢多。只是跟父母關係比較疏離⋯⋯遺憾。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4#
發表於 22-1-21 09:28 |顯示全部帖子

關注留學生的精神健康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1-21 17:28 編輯
ABC-DAD 發表於 22-1-20 10:04
這個開題內容很對脾胃,期待後續有關留學生的點滴。細水長留,涓滴也寶貴,珍惜呀,珍惜。

好的開始,看外 ...

今期分享精神健康的真實個案,信息有點沉重,惟望有心人如兄台有空入嚟留言,把大家的心情缐提上來。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5#
發表於 22-1-22 10:05 |顯示全部帖子
ABC-DAD 發表於 22-1-21 21:18
個案分享我就無嘅不過,子女成長既精神健康,實在好值得去探討。 故此,我可以講下自己對課外活動嘅睇法。
...
期待分享課外活動的看法。
事實上抑鬱,狂燥,厭食,社交恐懼,強迫症等,大都疾發在青少年期的。而留學生在外,病情更不容易被父母發現。最近看到以下news, 想起朋友在加拿大東北部讀書的兒子。

https://www.thestar.com/news/canada/2021/12/04/no-parents-should-have-to-bury-their-child-how-a-canadian-funeral-home-owner-is-trying-to-stop-suicides-among-international-students.html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6#
發表於 22-1-22 17:59 |顯示全部帖子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1-22 13:02
我外家叔公, 小舅往澳洲留學.外表帶點憂鬱,帶點俊俏,因而有女生緣.
不過,原來原去,或是緣來緣去.
留學認 ...
離婚了?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7#
發表於 22-1-22 18:16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1-22 18:16 編輯
whoo99 發表於 22-1-22 14:58
非常好的討論,留學在外,一個人成長,本就非常不易,疫情之下,身體疾病倒是次票,孩子精神世界更值得關注 ...

好的Host family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貴人也。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8#
發表於 22-1-22 20:45 |顯示全部帖子
ABC-DAD 發表於 22-1-22 19:20
😅
我都唔知應唔應該留言,通常回我帖嘅都係覺得我唔係好啱聽嘅多。

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9#
發表於 22-1-23 10:41 |顯示全部帖子
stillgood20 發表於 22-1-22 18:34
因緣際會.事過境遷.

小康vs貴族。
階層還可拉近和接受,觀念差異最難。而觀念差異,往往源於階層,文化,家庭成長等,不容易妥協,能妥協的機率近乎零。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0#
發表於 22-1-23 15:18 |顯示全部帖子
chanti 發表於 22-1-23 15:02
本帖最後由 chanti 於 22-1-23 15:04 編輯

我和我一班朋友也在寄宿學校長大、我們個個結婚生仔有自己家 ...
謝謝分享。我認識的寄宿朋友分兩類:1)畢業後馬上回港。2)畢業後海外發展,愈活愈像ABC,BBC
1)類,甚快適應香港生活。
2)類,有點強急症的偏執。

1和2,各有千秋,其他看修行。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1#
發表於 22-1-23 21:14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1-23 21:17 編輯

我認識的2)類留學人士,現在差不多是60,70歲的年紀,因各種家庭因素,11,12歲已在英國讀寄宿學校,推算之下,是50年前吧,當時算是十分罕見的幼齡留學生。

關於偏執行為,不是我說的,是留學好友自述。她自少入讀南部傳統貴族女校,讀書成績好是必然,反正有那科弱,老師住校,自動課后捉妳補習,不停補,補到妳高分為止,學校有馬房,星期三,星期六下午郊游騎馬是必修科,如是者至長大,畢業之後入社會,與普通人相處,自己才驚覺自己古怪。例如與同事或其他人吃飯,只要餐桌上的餐具放錯位置,或別人不懂正確使用餐具,她便覺得「離嘥普」,難以忍受。其他還有很多華人社會習俗,讓她很不舒服的。

朋友是位出色的專業人士,外表很風光,卻用了很長的日子,學曉包容別人,放過自己。而幸運地在她放過自己後,我們才認識。

Ps. 朋友的青少年期,幾乎全部在寄宿學校渡過。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2#
發表於 22-1-23 21:30 |顯示全部帖子
chanti 發表於 22-1-23 19:02
我未出國留學前覺得父母唔好、人地父母好d 唔出國都唔知什麼叫在家千日好、有父母多好.
...
女兒高中留學第一年,春節往探訪,(凍到儍),當然帶備大量春節食品,同學們看似高高大大,陽光開朗,那些饞咀黏人的眼神,都在說:「想家了」。:)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3#
發表於 22-1-23 22:05 |顯示全部帖子
ABC-DAD 發表於 22-1-23 15:16
基礎價值觀同家族歷史有密不可分嘅關係,接受力,協調能力以至社交協作嘅發展導向,如果家長在組織家庭之前 ...
基礎價值觀同家族歷史有密不可分嘅關係Xxxxxx


覺唔覺得社會上擁有「模糊價值觀」的人比較普遍?一切觀念由root 開始吧。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4#
發表於 22-1-24 19:50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1-24 21:02 編輯
chanti 發表於 22-1-24 00:04
我也是南部傳統貴族女校出身、也是weekdays 去騎馬學校都非常多rules , 尤其注重table manner 、做 ...

真好,你們好接地氣呀。

反觀香港的國際學校港人學生,竟然有孩子中學畢業都未試過去食魚蛋粉。間接知道有家長話吃魚蛋粉cheap,不衛生,,叫自己細路千祈唔好食。


學習英式貴族禮儀的可以習慣高高興興地去吃魚蛋粉⋯⋯⋯,其他人有咩問題?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5#
發表於 22-1-24 20:04 |顯示全部帖子
Raccch 發表於 22-1-24 10:10
回覆 annie40 的帖子

第一點我終於都開始體會到,之前一直覺得小女做得不好我要咩都安排好曬,但係依幾年 ...
書可以慢慢讀,價值觀和觀念,需要自少薫陶,而鞏固的文化底藴和自我認同感,會保守孩子一生。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6#
發表於 22-1-25 09:22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1-25 09:23 編輯
chanti 發表於 22-1-24 23:52
本帖最後由 chanti 於 22-1-25 00:01 編輯

不過我又唔排除有呢d 家長既、但仔女聽不聽係另一回事啦

這個十分同意。老早留學的上到大學自由發揮很有分寸,見又見過,玩又玩過,知道自己想點。

反而在香港父母管得嚴嚴實實的乖仔乖女,不少上大學的頭半年,一年,個個星期去club飲到high。不過大部分都無事嘅,狂野完都仲記得要讀書要畢業。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7#
發表於 22-1-25 09:45 |顯示全部帖子
本帖最後由 annie40 於 22-1-25 10:34 編輯
chanti 發表於 22-1-24 23:52
想當年,係Christmas , summer 返香港都會出席中環各名U 的聯校party , 去完dragon-i 就去茶記、不論什麼富 ...

曾經去看你們在香港的海外學生聯校游泳馬拉松,十分墟墈。怎麼現在沒了?當年十分羡慕。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18#
發表於 22-1-26 11:34 |顯示全部帖子
chanti 發表於 22-1-25 21:55
去club飲到high 好正常, play hard work hard 是大學非常鼓勵的。我自己覺得至可怕係在於家做乖乖仔、在外 ...
在家越乖仔,在外愈曳。乖乖女都係。
自由自在,能夠制約自己的,就靠本身有否已形成價值觀和是非觀,甚至親情。若無,就變咗浮吓浮吓,放縱下成為一個陌生人。再加上好想埋堆,個堆有幾爛都無所謂。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