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於二○一○學年推出的教學語言「微調」方案 ...
發新帖
樓主: super11mum
go

於二○一○學年推出的教學語言「微調」方案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
發表於 09-1-9 21:36 |顯示全部帖子
很喜歡程介明以下的文章,無論什麼改革,令人忘卻目標,都不易成功的。三三四是變動,變動當然令家長不適應,但家長也要看看這個變動的目的是什麼,合不合理。

整體而言,我同意如程介明今日在信報所言,小學的空間是大了,不過他講的大概是實行TSA前。現在,操練應試技巧提早至小三,可憐的香港小學填鴨生!

由於女兒和她爸熱愛他們的母校,小學只得接受填鴨,到了中學,幸好有三三四,希望找到間好的直資吧!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09-1-9 21:47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2#
發表於 09-1-9 21:45 |顯示全部帖子
教育改革的關鍵年  程介明


信報2009年1月2日


一位教育界的老朋友來訪。談論當中,他說:「教育改革的三三四,背後的理念到底是什麼,現在談的人不多了,我也記不得了。」資深者如他,尚且有此一問,不覺心頭一震。可見,很多事情雖然可以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忙碌與勤奮,不等於就是理解深刻。沒有了理念,就不容易在挑戰和困難面前站得穩,忙碌與勤奮也不會持久。老朋友的問號,敲起了警鐘!

的確,二○○九年是香港教育改革關鍵的一年:今天念中三的同學,暑假後就會成為香港新高中的第一批學生。他們將會開創三年制的高中,取代一直沿行的中四至中七(二加二)兩年高中、兩年預科的傳統英國學制。他們將會在十八歲進入大學,比目前的學生早了一年進大學;他們也因此會在二○一二年升入大學,比目前的大學生多念一年大學(現在通常是三年,將來是四年)。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學,因此學制改革簡稱為「三、三、四」。這裏且介紹一下關於這項改革我所理解的來龍去脈。

香港在一九七八年實施九年強迫教育(也就是義務教育)。中學從精英迅速變為普及。但是香港的學校也開始出現了許多以前從來不需要解決的問題,也開始積累了不少民怨。

當時的港英政府也感到壓力,在一個國際顧問團的建議下,成立了教育統籌委員會。從一九八四到九七年,教育統籌委員先後陸續發表過七個報告書。這些報告書,覆蓋了香港教育制度幾乎所有需要解決的課題,提出了許多討論經年的、頗為認真的方案。

問題是,十幾年過去了,香港教育制度的狀態改變不大。偏激者說是「千瘡百孔」,實施強迫教育以來產生的許多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有些問題甚至愈纏愈緊,彷彿找不到出路。社會、家長、甚至教師,都對相關的教育愈來愈沒有信心。

總體方向問題
回歸以後,大家就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花了這麼多氣力和資源,還是不能扭轉局面?開始認識到,也許不是問題的分析與提出的方案有什麼不足,而是對於教育的性質、功能與目標需要有一個從新認識。用英文說,我們研究了許多means(手段),但是忽略了end(目標)。目標不清楚,手段也就不起作用。是一個總體性的方向問題,而不是一個技術性的方案問題。也就是說,對於香港的教育,需要有一個徹底的反思,

因此,教育改革的開始,並非馬上拿出什麼偉大的方案,而是探討教育的目標。一九九九年一月八日,教育統籌委員會發表「二十一世紀教育藍圖—教育制度檢討:教育目標」的諮詢文件。有些朋友也許還記得當時的撮要文件,封面是四隻鴨子【圖】,鴨媽媽和鴨爸爸,帶着兩隻小鴨子,望着遠處的星空;眼神裏面三分凄怨、七分盼望。可以說是十年來教育改革的起步點。

同時在所有學校設一顆「願望樹」,讓每個學生掛上「我的願望:教育應該是……」。隨後幾個月,收到來自各界的一萬四千份建議書。目的是喚起全社會對教育的關注,也是讓對教育幾乎死心的人們有所指望。

同年九月,教統會發表「二十一世紀教育藍圖—教育制度檢討:教育改革建議」;第一次用了「改革」這個詞。在這之前,「改革」兩個字,在香港幾乎是「禁忌」;都說只能說「改進」、「改善」;說是一提「改革」容易令人想起「革命」云云。

改革注定艱難
重述以上這段歷史,並非懷舊。而是說,重新釐清教育的目標,是當時教育改革的動力。與其他很多制度相比,香港的教育改革得以持久,這是一個根本的原因。既然是改革,教育改革的過程注定是艱難而曲折的,一帆風順就不需要改革了。教育改革也需要有周密細緻的規劃,還要隨時應付許許多多突發的、潛在的、來自裏裏外外的干擾。沒有明確的目標的牽引,沒有長遠的目標的信念,就無法撑得下去。

但是,教育改革的目標,不是在一開始就很明確的,而是在之後的設計和實施的過程裏逐步形成的,而且愈來愈清晰和鞏固的。總括來說:教育改革的目標,第一是讓個人和社會適應和迎接變化了的而且還在變化中的大環境,第二是讓每個學生經歷最有效的學習生活。一個宏觀,一個微觀。這兩點,以後會詳細討論。

目標易被遺忘
不過這裏想提醒一點:雖然目標是改革的靈魂,但是目標也是最容易被遺忘的。不是說人們對目標有所反對,而是因為改革設計和實施的過程,牽涉到千絲萬縷的方方面面,觸及到盤根錯節的縱橫關係;人們顧得了眼前繁碎的細節,往往就忘卻了全面的大目標。

就目前來說,很多中學在埋頭忙碌的,是高中開什麼課,以應付將來大學入學的需要;又要看在課目「兜亂」以後,如何重新分配教師;還要應付一些新的東西,例如通識教育、新的會考、另類學習;等等。在大學來說,在具體的教學部門,人們考慮的,也許是多擠進一點本身的專業課程,或者是如何為本部門爭取更多的資源。

在這種情況下,最後在學校裏面發生的,可以還是古舊的觀念;學生所受的教育,很可能是換湯不換藥。比如說,中學裏面,只不過把科目的名堂變換一下而已,學生的學習不是更寬了,反而是混亂了。比如說,中學會考要加上校本評核,弄不好把公開考試的影響擴大了,而不是縮小了。大學加了一年,學生的非專業空間不是變寬了,而是更狹窄了。大家營營役役一番以後,也許教育並沒有改革。

因此,只知道要改革,而不知道為什麼要改革,改革是不會真正發生的,既有可能會功虧一簣。在這教育改革關鍵的時刻,當改革即將影響到廣泛的學生、家長和教師的時候,重新廣泛地傳播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意義,是當務之急。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3#
發表於 09-1-10 10:03 |顯示全部帖子
2009110日信報社評

教學語言微調方案令政策更混亂

教育局於周四公布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社會反應毀譽參半。姑且不論以英語教授學科能否提升學生語文水平,或會否削弱他們的學習興趣,有關政策反映政府施政短視、缺乏教育理念和長遠策略,所提出的各項措施只着眼於淡化推行母語教學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局長孫明揚以「政治拆彈」的思維處理事件,未能解決社會上「重英輕中」的歧見,更無從為學生提供更完善的學習環境,反而會為教育界造成更大混亂。

根據教育局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當局建議推行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目的是保持母語教學,同時增加學生在課堂內接觸英語的機會,藉以提升學生英語水平;讓學校有更大彈性選擇教學語言,淡化「中中」與「英中」的標籤效應。但整份文件明顯概念不清,理據模稜兩可甚至前後矛盾,使人無所適從。

政府開宗明義要維持母語教學的政策,但容許各學校自行選擇開設以全英語授課的班級,是否意味只要學生能力達指定水平、教師能力和學校支援具備條件下,校方便可擱置母語教學這個「政策大前提」?這個做法等同為廢除母語教育政策打開一個缺口。雖說是政策微調,其實隱藏着重大政策改動,社會是否有這個共識,還是只屬政府當局的目的,教育局應作清楚交代。

教育局表示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是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英語環境,在這個政策下,只有屬全港「前列百分之四十」的中一學生才可以受惠於以英語授課的模式;對於能力未達到上述水平的學生,當局只容許校方增加他們延展教學活動的時間。姑勿論以英語授課是否等同是理想的「語境」,對於本身能力高的學生,當局的做法只是錦上添花,但對於成績較遜的同學,增加少量延展教學活動的時間,又是否可以有效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也許最後只會造成不同程度學生的英語水平拉遠,對於真正需要修補英語水平的學生幫助甚微。新政策反映當局對改善學生英語能力方面毫無誠意。

教育局讓學校自行按情況決定開設英語或母語教學等班別,實行「一校兩制」。可能當局會認為,既然是「一校兩制」,便無所謂「中中」與「英中」之分,因此便再無所謂標籤問題。如此邏輯,根本是掩耳盜鈴。現實上是標籤效應只是從「中中」、「英中」之分,轉移至「中文班」、「英文班」之分,要求提供更多以英文教學的壓力,由指向政府轉移至要求校方開設更多英文班;學校要開設英文班,又以學生的能力為先決條件,意味着讀英文班的同學便是校內精英,讀中文班的便是能力較差者。如此教育局仍狡辯微調政策可以消除標籤效應,是否癡人說夢?政策一旦實施,只會令學校氣氛更為不友善、中文地位進一步被貶低。政府口口聲聲要求社會和諧,本身政策卻破壞和諧基礎;政策既貶低中文地位,行政長官還空談什麼增加年輕人的民族認同、加強國民教育等目標?

整份文件反映政策最大的盲點,是絲毫沒有照顧學生本身的想法和感受。當局提出大灑十億公帑加強教師培訓、提供代課教師、設立獎學金、進行「縱向研究」等,但卻沒有具體策略和措施,直接扶助英語能力較遜色的學生,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對於那些平均成續未如理想、但希望或有興趣接受英語教學,而又願意用功學習的學生,微調政策完全沒有給他們機會。這種做法是否合乎教育精神?是否意味政府真正關心教育事業、關心莘莘學子的福祉?相信答案已不言而喻!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4#
發表於 09-1-10 10:07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09-1-9 14:05 發表
標籤總會有, 就算冇微調, 現不少學校也有分精英, 補底班.  同學間成績有好有壞, 有積分名次, 壞成績學生又會被標籤?  香港制度考試頻密, 校外比賽多, 每一次成敗, 看重的都覺是一種標籤.  考不到小學名校, 升不上好 ...


相信家長對標籤的心態, 比學生還重

這可能是家庭或社會教育失敗的重點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5#
發表於 09-1-14 23:27 |顯示全部帖子
2009114日信報
我為什麼贊成英書中教、三語混說


練乙錚

中學教育的器用功能,最主要不外兩個:學好語文、學好其他科目。二者當中,語文是基礎,不容有失;其他科目,學生可按興趣和能力,或專攻幾科,其他馬馬虎虎,或一視同仁,務求取得比較完整知識面。但這些分野,只是就學生(或家長)而言,才有意思。就教師而言,努力目的只有一個,別無選擇,即把每科教得最好,意指培養學生對該科的終身興趣和尊重,同時讓他們掌握科目中的必要知識和應用能力;這無論對任何科目而言,都是一樣,教語文的老師要做到這兩點,教物理、教體育的老師亦然!這是筆者對中學教育的一個基本看法。(教育的非器用功能,如價值觀、思考能力、懷疑和批判精神等的培養,也是基本,但非本文討論範圍。)據此看法,筆者評論教學語文及最近出台的「微調」政策。

學好中文,天經地義;學好英文,因為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有較大經濟價值,因此同樣重要,但學校不應為強化學生的中、英語文能力,不惜削弱其他科目本身教學效益。英語教學和母語教學,如果不是以各科本身教學效益立論,都是錯誤的。筆者認為,不論是「英書中教」、「中書英教」,不論學生用什麼語言或混合語言發問、討論、作答、做習題、考試,只要對教學效益有利,便是好的,可以採用。試想,老師若找到一本高質量中文課本,為什麼不可以在「英文班」或「彈性班」中選用、以英文講解?反之,即所謂的「培正模式」,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反對?筆者有多年的中中、大學教學經驗,或可與大家分享。

七十年代初,筆者大學畢業,回港在本地某五等(Band 5)中文中學教授預科數學,解析幾何選中文課本,微積分選英文課本,都是質量最好的,授課語言則中英並用,學生上課發問討論如八仙過海,非常活潑,任教頭一年,該班同學的大學入學試成績便破了該校歷年紀錄。又筆者九十年代在本地某大學商學院教經濟,每年都開一科經濟理論高材生課(honours course),只讓高考已修AL經濟並得B或以上成績的一年級生選讀,沒有教科書,英文教材完全自選自撰,內容相當高檔,包括一般均衡理論三大定律、博弈論、社會選擇理論如亞羅的「不可能定理」等;頭幾年都是英「書」中教,也夾雜英語,學生很投入,上課經常發問、討論,思想很活躍,期終成績十分好;可是,某年開始,大學出了新規定,不准「英書中教」,是年,筆者以全英語對白授同一課,學生上課鴉雀無聲,興趣明顯低落,期終試成績大跌。筆者是該大學首屆教學優異獎得主,該科學生悉數來自入學分數最高的商學院,而且是AL經濟科高材生,但「英書英教」依然失敗,整學期的教學慘淡收場,那是誰之過?然而,同樣的結果,特區教育官僚還要在中學加倍重複。筆者認為,中學教材是中是英,可由教師及學校按學生質素、教材質量等因素協商決定,但用什麼作課堂語言,則應由教師及學生按本身情況決定,或是純中、純英,或是半中英,都可以,一切以本科教學效果為依歸。在此問題上,不宜有各種各樣意識形態之見或門戶之爭。一個個未來愛恩斯坦、未來邱成桐,豈容教育官僚學閥扼殺?不管中貓英貓,教曉學生便是好貓!

選擇教學語言,不只要從技術觀點考慮師生之間的溝通能力,還要了解不同語言如何影響師生之間的親和力。這點很重要,因為老師沒有親和力,學生學習便沒勁,提不起興趣,結果拉牛上樹。面對英語很好的學生,老師用英語授課有親和力(前提當然是老師的英語不賴!),反之亦然;但很多時,不少各科術語、專有名詞、成語或慣用語等,若從原文翻成中或英語,十分拗口、生硬,學生聽了生厭,這時,中英混說(mixed mode)是最佳選擇。因此,筆者不僅贊成一些學校「英書中教」、「中書英教」,還因為考慮到香港社會特有的語言環境,也贊成教師在課堂裏外中英混說。這裏說的「中」,目前主要指廣東話;當師生都掌握好普通話之後,以普通話輔助課堂教學也可能有利師生親和。筆者在大學的一些來自內地同事,課後較少學生問津求教,原因是他們不會說廣東話,而學生不會說普通話,那是很不幸的事。

一些人很反對課堂裏外的中英混合對白,殊不知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在世界上所有雙語家庭、雙語國家、雙語群體裏,雙語對白都自然存在,一點問題也沒有。在香港,傳統上流社會說英語,英語中滲進中文字句,有些人視之為語言污染;另一方面,也有人討厭中文夾雜一些英語,認為是假洋鬼子陋習,這些其實都是殖民地偏見。歸根究底,語言是溝通工具、學習工具、思想工具,不應是身份地位或文化政治效忠象徵。

教學語言高度自由化,語文科目之外的一切科目,容許「英書中教」、「中書英教」、兩文互補、三語混說,不僅最能優化各科本身教學效率,還能完全取消中中、英中、純正英中、彈性英中等十分無謂的標籤效應。這裏筆者強調「無謂的」三個字。有關標籤等問題,篇幅所限,另文論述。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6#
發表於 09-1-14 23:32 |顯示全部帖子
2009114日信報
論政府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
——彈性原則可接受、教師能力須達標
王永平

上星期四(一月八日)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宣布政府在二○一○/一一學年實施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主要是取消以英語授課的中學(下稱英中)及以母語(香港方言)授課的中學(下稱中中)的分類,改為以分班形式釐定教學語言,並容許學校可以用不多於百分之二十五的課時轉化為以英語教授個別科目。

政府稱這項改動為「微調」,但對不少學校、教師、家長及學生,卻是茲事體大。身為一九九七年時負責母語教學政策的教育統籌局局長,我想提出一些個人意見,供政府及讀者參考。

先說歷史。一九七四年,當時香港殖民地政府(下稱港英政府)在《未來十年香港的中學教育白皮書》中,申明容許學校自行決定在初中階段採用中文(即香港方言)或英文作為某一科目的教學語言。

母語是教與學最佳語言
一九八一年,港英政府邀請海外專家,組織國際顧問團,全面檢討香港的教育制度。國際顧問團在一九八二年發表報告書,其建議影響深遠,成為後來香港教育政策的依據。在教學語言方面,報告書肯定了「在其他因素沒有分別的情況下,母語是教與學的最佳語言」,同時客氣地指出:「大部分教師的英文亦不流利,以致即使他們奮力學好英文,他們的教學效率仍然受到影響。」

一九九○年,負責向政府建議重大教育政策的教育統籌會(下稱教統會)建議設立一套機制,評估小六學生的語文程度,把他們分成三個組別,即最適合接受中文授課、適合接受中文或英文授課、及比較適合接受中文授課,但亦可以用英文學習。評估由一九九四/九五學年開始推行。

一九九六年,教統會在《第六號報告書》中指出,社會普遍接納教育署應在翌年公布個別學校在一九九八/九九年使用何種語言授課。一九九七年,教育署發出「中學教學語言指引」,規定有意在下學年採用或繼續使用英語教學的學校,須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學生能力,即在過去二年,學校初中一新生有平均不少於百分之八十五屬適合接受英語授課的兩個組別;二是教師有能力以英語授課,由校長評估;三是學校有足夠支援英語授課的措施。最初政府評定有一百所中學達到要求;後來政府成立上訴委員會,決定十四所學校上訴成功。

事件引起被終止以英語授課的學校及家長強烈的反應,是香港回歸後第一宗政治事件,亦是我加入政府工作二十多年一次重大的挫折(詳情見《平心直說》一書內的教育篇)。我在退休後深切地反思母語教學這項政策,及政府當年處理的方法,得出下列結論:

第一、母語教學是絕大部分教育專家認同的政策,在教育界及社會上經過二十多年的廣泛討論,在實施前是得到(原則性的)支持。

第二、政府(包括我本人)低估了把學校劃分為英文中學(英中)和中文中學(中中)的標籤效應。效應源自幾乎所有英中(包括一些政府學校)都是家長夢寐以求的名校。

第三、評定學校可否以英語授課的三個條件大致合理,亦是基於專家意見。但其實以小六語文成績的某個百分比變成一個絕對標準,很難令家長接受,亦沒有考慮成績較差的青少年在學習階段可能因其他因素,例如自己的興趣、教師的諄諄善誘而克服語言的障礙,適應英語學習。

第四、當年大多數以英語授課的教師,都是能力不足。這是我就任教育統籌局局長時每周探訪一所學校的親身體會,與上世紀八十年代國際顧問團的觀察一樣(我對有學校掛羊頭、賣狗肉式的標榜英語教學,令學生聽不懂英語,亦不明課本內容的情況深惡痛絕)。

第五、母語教學當然不可能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因為這根本是兩碼子事(讓學生接觸不合格的英語,亦不會改善學生的英語能力)。母語教學能令學生因聽得懂教師講什麼、看得明課本寫什麼而學到知識,是我堅定不移的信念,亦是不少追蹤研究得出的結論。但不少家長始終希望子女有多些機會接觸英語,而對母語教學抗拒。這是政府最難克服的成見。

我花了不少篇幅交代母語教學政策的由來及我從十年前處理有關措施的深刻教訓得出的結論,是讓讀者明白教學語言這議題,包含許多政治和情緒,亦涉及不少教育界人士的既得利益。我以前在政府工作,要考慮許多政治因素,現在恢復自由身,我的立場非常單純、簡單:一切以學生的利益為根本。用這個立場評論政府的微調政策,可能令政府難做,亦可能得罪部分政界或教育界的既得利益者,希望各方人士見諒。

提高師資容許家長觀課
香港學生的根本利益,是學好中、英文,包括能用英語(最通行的國際性語言)與外籍人士溝通。在這大前提下,容許可能(不是絕對)語言能力較差的學生有多些機會以英語學習是值得支持的改動。但同樣重要的是以英語授課的教師必須有能力講發音正確(帶有港式或其他地方口音沒有問題)和符合文法的英語。這項要求絕對不能因政治或其他理由而降低標準、或彈性處理而讓學校含糊過關。

因此,我歡迎政府聲明會規定以英語授課的學科教師須達到教統會二○○五年發表的《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報告》中所訂定的英語資歷要求。但我想指出有關資歷例如在香港中學會考英國語文科(課程乙)取得C級或以上,並不能保證取得規定級數者可以有效地用英語授課。這是因為會考英文科不是一個專業試,而其中口語測試只佔整體評分的一部分。因此,我認為政府應該向教師提供或增加針對英語授課的專業培訓,鼓勵教師通過更高要求的評核或測試。政府亦應該加強視學,確保教師有能力以英語授課。

在這裏,容我提出一個相關建議:鼓勵或要求學校容許家長觀課,特別是用英語授課的彈性班,親身了解子女在堂上的學習情況。我明白在尊師重道的文化傳統下,香港絕大部分的學校不歡迎家長觀課,而家長因本身事忙或怕為難教師亦很少有這樣的要求。其實家長許多誤會或成見是來自不了解學校日常教學的情況。

觀課對有能力的教師有鼓勵的作用,亦會令能力不足的教師有更大動力去提升自己的質素。另外,透過觀課,家長可以進一步參與學校教學,例如英語好的家長可以在堂上或課餘時間協助教師授課。現代學校教育重視家長參與,香港的國際學校及一部分名校或私校都安排家長觀課。我希望教育界不要從負面角度去看這個建議。

要求學校公開教學安排
在政府的微調政策下,分班、分組、分科、分時段及如何運用百分之二十五的課時作英語延展教學,可以有不同組合及變化,對同班的學生亦有不同的影響。政府文件說:「我們的構思是,學校需要向教育局滙報其教學語言的安排,讓家長及公眾人士清楚知悉個別學科的教學語言,及英語教學延展活動會否在個別學科進行。」

我希望政府把構思變成一個清楚的指引,要求學校以簡單、劃一的形式公開宣布具體的安排,例如有哪些不同的班、組、科是以英語授課,讓家長事前知悉,最好有機會讓他們提意見。根據我以往的經驗,不少學校非常抗拒把教學安排向外公開,以避免家長質疑或與其他學校比較。我期望政府堅持資料須完全公開透明。

這個立場,我亦希望家長仔細了解關乎他們子女的教學安排,並向學校提出意見。有需要時,家長團體應該據理力爭、維護家長的權利。

「微調」是政治語言,這次改動其實是大手術,用微創方式開刀,表面看不出什麼分別,但手術成敗卻影響深遠。我始終認為實踐十年的母語教學政策已經取得成效,但讓更多學生以英語學習的彈性原則可以接受。微調政策的成敗視乎實施細節,是嚴謹、公平、公開,絕對不能掉以輕心,亦不應作任何損害學生利益的妥協。讓我以四句話作總結:

彈性原則可接受,
教師能力須達標,
安排細節講清楚,
家長參與好處多。

前特區政府問責局長、現任中文大學兼任教授
[email protected]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7#
發表於 09-1-15 11:09 |顯示全部帖子
Eviepa:

老實講,我就不係好明點解您話"車胤捉螢火蟲、匡衡鑿壁偷光,都是大話西遊,根本不可能發生"?

故事發生在古代,我們似乎宜用古代的眼光去看:
1. 當時,黑夜真係好黑
2. 由於夠黑,小小燭光相對光亮的感覺會放大
3. 古代人不注重眼睛保健,只要一點光源,滿足能看的願望就夠了

基於以上各點,加上我確在東北的山區看到眾多螢火蟲的能量確實有如小路燈,而考慮到古時的牆壁和房屋構造較簡單,所以並不認為以上故事是大話西遊。

不過,獨立思考係相信和不相信一件事,都要經過自己個腦,而唔係人講就信。所以雖唔同意您以上既觀點,不過仍同意您既基本論點。

我聽過,某名校以前有老師,要求學生照背其提供既標準答案,如寫出來的字,雖意思一樣但字面有出入,都會降等級。有家長質疑,佢會瞪大眼講:如果冇照背(不過內容近似)都俾A,咁咪對已經背咗既同學好唔公平?

不過,好似呢D咁既老師,響而係,就算響名校都較難生存(一向認為因為冇乜挑戰性同少磨練,名校既老師可以唔駛諗咁多計去提升小朋友既學習興趣同能力)。呢D,確實係教改既好處。

不過說到底,獨立思考係個人價值觀形成既一個重要部分,呢D,與其靠學校,不如話係靠小朋友眼中看到既世界(有時都唔係家長指引就得,家長唔得閒理既,小朋友既思考能力分分鐘更好)。呢樣野,響香港整體社會氣氛和傳媒都較為低智既環境下,可能要企求父母既智慧同運氣多D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8#
發表於 09-1-15 11:18 |顯示全部帖子
已經唔知新一代余錦賢既真身係邊位,不過假如話上一代既副總擅長既係堅料猛料,新一代既就勝在夠"應棍",不禁令人



2009115日信報
孫公兵不血刃殺母語教學
余錦賢

在官場,「最打得」的未必是林鄭月娥,「最耍得」的肯定是孫明揚。孫公假「微調」之名,動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的「大手術」(王永平語),道行之高,別家所無。看來,今朝立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舉行的公聽會,雖有二十八個持份者即席發表意見,但鑑於大部分家長和中學都贊成「微調」方案,結果相信都是「各抒己見,共創明天」的成份居多,而今年五月尾之前敲定的可能性,更可謂「拔起千仞,高唱入雲」!

雖然曾任教統局局長的王永平沒有在本報昨天的專欄「平心論政」中,解釋「大手術」所指為何,但只需翻閱教育局向立會教育事務委員會遞交的資料文件,即知所謂的「微調」方案,果然是一個關於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的「微創大手術」。一句話:即使不至於放棄,也肯定是矮化母語教學!

先看教育浮世繪:目前有一百一十四間英中,二百八十多間中中。粗略講,八成半學生的學業成績位於「前列四成」的中學,就叫英中,餘此則叫中中。而在中中中,約有八十間有不少學生(卻不夠八成半)的學業成績位於「前列四成」,二百間則成數甚低。從這些數據已可推測到,「微調」方案固然對英中無影響,卻令那八十間中中可以大幅增加英語授課的「彈性班」,其餘二百間中中都可以增加不少「英語語境」。

果然!資料文件顯示,教育局建議,讓學校(指「微調」前的中中)英語延展教學活動的課時比例上限上調至在初中每級劃一兩成半,加上英語科佔總課時的兩成半,即是所有中中起碼都有一半時間「沉浸」在「英語語境」中。另外,由於「微調」方案容許一班有八成半學生的學業成績位於「前列四成」即可以英語授課,意味上述那八十間中中好大機會可以大增「彈性班」,變相成為英中。還有,文件其實已經明言,「微調」方案實施後,「學校將不會再分為『中中』和『英中』」,只是沒有指出,分開中中和英中,正是「母語教學」的「精粹」。

總之,毋須水晶球都見得到,不久將來,勢將出現學校競相增設「彈性班」的「史詩式場面」。

可以說,特區政府其實等於變相放棄或極度矮化母語教學,否則教育局就不會說,「微調」方案的目的是為了提升香港「作為先進國際城市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矣!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9#
發表於 09-1-15 11:26 |顯示全部帖子
2009115日信報


披露公開試成績取代中中彈中標籤

練乙錚

本地學生語文能力每下愈況之際,教育界最大爭議竟是「教學語文問題」而不是「語文教學問題」,足見事情之荒誕。在此事上,教育學閥的誤導、官僚的無能,二十多年來一直妨礙實質進展不特已,還製造出很多怪胎,所謂中中、英中的分野及其不良標籤效應,就是怪胎之一。為什麼在我們的中學教育體制裏,一間學校學生的語文能力,不是直接以一兩個簡單學業成績統計數字去顯示,而是用學校裏有多少班用什麼語文的教科書來標籤?為什麼這樣設計出來的體制,竟把本來事事精明的香港家長,都變成只懂用中中、英中標籤去衡量學校優劣的糊塗蟲?錯不在家長,也不在教師、學校,而在教育官僚學閥。筆者今天繼續探討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辦法。

中學有兩個重要任務:教好語文,教好其他科目。前者是基本,不容有失。後者有迴旋餘地:每一所學校,可按本身辦學理念、師資狀況、市場需求,選擇科目組合及相應的校內資源調配;每一個學生,亦可按自身興趣、能力,在一定範圍內選擇修讀什麼科目及分配每科學習時間。在教師而言,任務則只有一個:教那一科,就把那一科的內容,用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傳授給學生。筆者昨文指出,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因人而異(因教師和學生的能力、習慣及所在學校資源而異),「英書中教」、「三語混說」,對很多師生而言,都可能是最優選擇;如此,政府實在不應橫加干涉,而應予學校及教師充分自由。

有人會問:如果家長「喜歡」所有科目用英文教學,學校屈從家長壓力,強制所有教師包括無此能力者用英文教授所有科目,那又如何呢?要解決這個問題,只需由政府要求所有受助中學,公布畢業班公開試語文成績及「增值」數據。很明顯,對家長而言,這些數據比任何教學語文標籤更有用。目前,因為這些數據(特別是英文成績數據)不公開或不完全公開,家長因此只能以教學語文是中是英來幫助鑑別學校的語文水平,從而引致一系列惡果,包括學校不適當採用英語教學、老師授課質量及學生學習意欲低落,學校以中中/英中/彈中等荒誕標籤劃分,等等。

標籤系統有好有壞,有的標籤資訊含量高,讓人看了一目了然;有的標籤則反是。以教學語文為分野的標籤,資訊含量低,且有不良副作用,實踐證明效果很壞。若學校公布語文公開試成績,教學語文標籤馬上變得毫無意義,中中/英中/彈中分野亦無形中消失。但新的標籤又會出現——很可能主要是學校的英文公開試成績,不過這種標籤是良性的,可強化學校之間的教學質素競爭;英文成績較遜的學校,亦可以其他方面優越作號召。這樣,歷時四分一世紀的「教學語文」荒誕爭論可以了結,社會視線回歸具實質意義的「語文教學」質量問題,香港的中學教育便有救了。

當然,為發展良性教學質素競爭,學校只公布語文公開試成績是不夠的,筆者提議政府強制要求所有接受公帑資助的中學,盡它們對納稅人的責任,至少公開下列四組公開試資料:
(一)中、英文科平均成績及「增值」;
(二)理科平均成績;
(三)文科平均成績;
(四)各科總平均成績。
這四組七個數字,構成一般家長判別學校各方面質素的「充分統計量」(sufficient statistic)。目前,各校只作選擇性披露而政府縱容之,家長因此無法精準比較不同學校之間的教學結果優劣。這樣做,太對不起家長和納稅人。

要求此種資訊披露,在「殺校」陰影之下,未免使一部分學校及其教師擔心,但這正是十億元公帑資助學校用武之地。「微調」方案以此大筆公帑支撑一個荒誕的「教學語言」危機局面,主要辦法竟是高薪聘請英語國家老師來港代課,同時資助欠缺英語授課能力的物理或體育等老師帶薪離職學英語;如此庸人自擾,全世界只有香港特區政府才想得出、做得出。
為什麼不多花錢直接提高學校的中、英語文教學質量?後者做法多得很,如多聘母語是英語的優質英文科教師及教學助理以創造更多校內英語環境;設立語文獎學金讓積極學習語文的學生暑期出外進修;在語文(甚或其他科目)較差的學校大舉推行小班教學;要求中、英文不及格的學生留級重讀或上暑期或周末補救課;容許某些學校或學生大幅增加語文節數、減少其他科目、富餘教師轉校支援小班教學,等等,都能對症下藥。
其他科目老師不是不要進修,但物理老師應進修最新物理學發展或物理教學新方法,體育老師應進修最新體育知識和觀念,等等,而不是在一個全然扭曲的學制之下強制其他科目教師學習用英語教學!

九八年的母語教學原則大體正確、方法嚴重錯誤;今年的「微調」方案動作很大、效果微弱。香港中學教育的出路,在於首先認識到「教學語文」之爭是錯誤之爭(fighting the wrong battle!),然後努力改善語文教學、強化其他科目教學;這個根本出路,才真正符合家長和學生利益。具體做法,則是增加語文教學資源和靈活性,解放其他科目「英書中教」、「三語混說」,強制學校作公開試關鍵成績全披露。長痛不如短痛,這些才是必須的短痛。「微調」方案提及的,只配說「長痛不如搔癢」,而已。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0#
發表於 09-1-15 11:29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sy_ma 於 09-1-15 11:26 發表
2009年1月15日信報

披露公開試成績取代中中彈中標籤
練乙錚

本地學生語文能力每下愈況之際,教育界最大爭議竟是「教學語文問題」而不是「語文教學問題」,足見事情之荒誕。 ...


練Sir不愧為偶像級寫手,果然一語中的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1#
發表於 09-1-20 20:43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於 09-1-18 16:56 發表
Csy_ma,

幾十年前,無線有一個這樣的gag:

「車胤,真的佩服你,夜間用螢火蟲來讀書,終於學有所成。不過話時話,你為何夜晚間才讀書呢?」

「當然啦,白天要捉螢火蟲,那有時間讀書呀?」

關於批判螢火蟲的故事,是我在中秋節晚上的通 ...


Eviepa:

斷估,白天捉螢火蟲,會較夜晚捉難很多吧?怎樣分辨,也成問題。

不過,容器確是個大難題 應該是用大網,捕了就放進一個大袋子裡,不斷補充才成。至於怎樣借光,可能就像我小時候躲進被窩裡用小手電筒看金庸一樣,要把自己的頭,置身在萬千飛蟲間

由此看來,車胤似乎是藉捕蟲看書為藉口,捕蟲排遣沉悶的夏夜為實,也算您的推敲有理

那鑿壁偷光呢?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2#
發表於 09-1-21 14:12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09-1-21 06:40 發表


這很有趣。

這典故應該來自《西京雜記》,還有後一段。你沒有寫出後一段,所以會認為他住在貧民區。他是打工的,而且沒有收工錢,應該住在富戶人家安排的居所。

不過,我也很喜歡匡衡的故事。我記得他是丞相,但他不善於應試 ...


謝謝ChiChiPaPa也貢獻知識

我也認為,以古代中國氏族群居既特性,貧家既鄰居唔見得就係貧家(ChiChiPaPa既考證自然更有力)。假如係富家的話,匡衡隔壁未必係起居室,是通道或貯物室的話,被發現的機會也少了。

另外古時人敬字,也重讀書人,就算發現,當作不知的機會也是有的。

其實我並非對所謂廿四孝不能質疑,只是覺得古人有當時的生活習慣,似不宜用現今的標準想當然認為其不可能。如臥冰求鯉的故事,只能反映在知識未廣傳既古時,人們腦袋轉數不高,所以可能會用最蠢既方法(可能係夏天慣用既方法)做簡單既事。

最近都同其他家長,以及家人討論有關中中,英中既問題。我既著眼點,主要係自己個囡既脾性。

一來,佢好鍾意講數,對於被迫既野(其實未必係佢唔鍾意既),會花好多無謂精力去抗拒同抗衡。咁可能都可以學到辯駁同吞pop技巧,不過好似幾得不償失?

二來,佢其實冇乜"不良嗜好",有空時唔係睇書,就係畫畫,穿珠仔,或自己玩想像遊戲等,我唔覺得唔做呢d去多做功課多溫書,就對佢既個人成長有益d。
但係基於要服膺學校既制度,總唔能夠吓吓欠交功課或請假休息吓,我又唔夠權威同耐性,講多幾次,只得靠惡去迫使佢將心思回到功課。咁樣攞親子關係黎較非,小學可能仲得,中學盞迫個囡離家出走,所以我好狠咁同佢阿爸講,中學如果再揀功課勁多既傳統學校,第時阿囡出走咗就唔好怪我:;pppp:

三來,我覺得中學學既,真係幾皮毛既。不過係樣樣都知吓,睇吓將來可以深入d去學邊科。咁真係冇乜必要花咁多時間。睇中文一定省時過睇英文。

有時間,不如多學樣自己鍾意既語文。學語文其實可以好活好實際,我囡而家都迫我響佢做緊功課或者溫緊書時,開電影既原聲CD佢聽,我既條件係唔可以攞住歌詞跟住唱,要先做完野先。如果有時間,聽歌學英文既效率,大概唔比睇住D唔識既陌生知識要查字典查餐死為低?
(好彩吸引去聽去唱既廣東歌真係唔多


有時間,我情願響放學後齊齊租隻碟睇,每日一隻,就算要睇中文字幕,怕者都慢慢可以提高聽力和詞彙量?但睇電影學到既唔只係語文,仲有對人同人性既認識,呢D可能先係第時響佢自立時幫到佢既野?
(都話咯,好彩值得睇既港產片、國產片真係唔多

有時間,我情願齊齊去報讀日文課程,識D皮毛後,就狂煲日劇(我真係有朋友靠煲碟學曉日文同韓文)。識多樣語言,似乎較識多D化學名詞,數學方程式對日後生活更有好處?

當然,最重要既係我囡英文有基本底子,唔抗拒、甚至傾向聽英文歌,睇英文戲,我唔係好驚佢沉迷咗去中文既文史哲,數理化裡面,唔肯去聽歌睇戲。

以上種種,都係令我想揀中中既原因。加上"現代趙高"既"微調"制度,中中有機會響D初接觸,中文同英文同樣難啃既科目,如化學、經濟等可用英文書學,英中就冇得揀,要保持個金漆招牌,就只可以齋用英文教,甚或如體育音樂通識等科(可見D學校係為學生著想定係為校譽出發),響咁既現形鏡下,就更加應該揀中中。

唉!不過怕就怕到時D中中都係得番個名,英文成績稍好果班就行英中之實,真係盞嘥心機 希望兆基創意到時會開初中,如果唔係,有沒有好心人可以介紹D九龍區既非傳統直資中中既資料呀?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3#
發表於 09-2-7 21:1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09-2-6 23:00 發表


Grace_xian:

你話我古板又好,無厘情趣又好,我很喜歡看「中國通史」、「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這類正常人覺得悶到抽筋的正史。反而對一些劇情曲折,多姿多采,以歷史為藍本,但卻又和史實有很大出入的小說,如二月河的「康熙大 ...


Eviepa:

唔知您係唔係講緊錢穆既《國史大綱》同《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唔好嚇親細路 ,呢兩本都係通俗既歷史論著,我記得響中學果陣,都係讀佢地加上柏楊既帝王帝后之死系列同《中國人史綱》當趣味溫書,絕對唔係悶到抽筋也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09-2-7 21:49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4#
發表於 09-2-7 21:43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09-1-28 09:30 發表
Csy_ma,
  
不知妳覺得囡囡這種性格是好還是不好,如果妳覺得她的服從性稍嫌不足的話,採取「堅持」的方式可能會奏效。

在我囡囡還少的時候,我要令她服從,要比普通家長多一份耐性,因為我放棄了打、罵這兩種即時見效的 ...


仲有,都唔記得咗講謝謝

之前聽您既形容,仲以為您囡囡既服從性比較高,原來您都係咁走過黎

我囡大概係天生支配欲幾強既人,一直,都係我調校緊自己,去適應佢既性格比較多,但係咁似乎磨蝕緊自己既耐性。響一次又一次既拉鋸戰中,我囡既耐力十足,好多時要去到我發火,佢先肯收手。因此造成惡性循環。
我作為佢既經常對手,而家一聽到佢開始扭計,都有D風聲鶴唳,好想逃離。不過我估,佢咁既"鍥而不捨"、"力爭上游"同講價毅力,真係唔係好多人都做到,將來好有機會帶佢去比父母去得更遠既地方。好難講好唔好。

人同人係幾唔同既。同其他家長分享,佢地話有時用響阿哥身上有效既,用響細佬身上就完全唔得,相反亦然。不過好多謝您既提醒,我諗,要再修煉一下自己既容忍度,要更平靜地堅持。唔該晒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5#
發表於 09-2-7 23:00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09-2-1 23:25 發表

Hi hogwarts,

到今日為止,從來未見過一個自幼大量閱讀中英文書的是band 2生,更不要說band 3。

eviepa


係勒,Eviepa,一直冇講您知:

雖然以大量閱讀中文書計,我響中學可謂全冇對手,由金庸古龍梁羽生臥龍生獨孤紅,到瓊瑤嚴沁岑凱倫亦舒魏力衛斯理(都係倪匡)依達俊人,從鄭振鐸曹禺茅盾老舍徐自摩孫中山白先勇鍾曉陽,到都德左拉弗洛伊德芥川龍之介或者鄧肯卡德蘭,都係我中學時代既讀物。論常識之多,可能仲好過某D老師(試過有老師竟然唔識解潘朵拉既古仔,我舉手講返出黎)。

不過,我校內成績向來只係中等。當時仲因為自覺識既野較同學多,但成績上冇乜成功感,睇書多又多野諗,成日玩自殺同離家出走。到頭來,會考中文都係只得C(文學仲差),地理因為老師主力教我地點答問題,全班過半人都係A或者B,先有個A。唔好忘記,我當時係讀中中,除英文外皆以中文作答。但因為唔鍾意死讀書,會考都係考得唔係好好,仲只有中史一科攞B而已。高考仲死得好慘添

假如我唔係返大陸讀,就根本入唔到大學,亦體會唔到原來之前睇過既書,可以響做功課時幫到我攞高分。

仲有,我返大陸讀書先發覺,一山還有一山高:當我睇好多武俠言情偵探小說,迫自己睇埋《子夜》《娜娜》等圖書館果行名著,自以為好巴閉時,內地既同學初戀失敗係攬住《莊子》解愁,另一位則在中學偷既書係《楚辭》。所以上古書句逗果科,莊子擁躉成日逃課,隨隨便便都攞到九字頭,我每次做功課都好認真,但到頭來都只係八到尾

大量閱讀,有時仲要睇讀D乜,讀得多,都唔見得成績同眼界就會好,絕對唔係1+1=2咁簡單既。

不過,您囡勝在有一個肯同佢分享同肯帶俾佢眼界既阿爸。希望佢唔會好似我大學時咁,響欣慰自己狂睇書狂寫文都幾有進步時,赫然發覺睇古書大既同學已三級跳遠離你,好似永遠追唔到咁……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6#
發表於 09-2-7 23:17 |顯示全部帖子
仲想補充既係:而家我主力上內地網,內地七八十年代長大既城市人,通常都設法去外國留學。我識班分布英美日等地既普通海外學人,都係讀理科或醫科既,但係佢地睇既文科理論書就多過我好多。有個教電腦程式既,文筆仲令我誤會佢學文學出身添

我地既仔女點同呢班人既仔女競爭?真係天曉得!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7#
發表於 09-3-14 18:17 |顯示全部帖子
學習語言 使用語言
程介明
2009313日信報

上兩周談了一下教學語言,背後的一個大課題是關於語言的學習與使用。語言,是人類溝通的根本,也是人類學習的一個最主要內容。

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新加坡設立了一個早期分流的教育制度,學生在小學三年級就接受公開考試,然後分為上、中、下三個流,上等的可以學習英文與母語(華語、馬來語、印度泰米爾語),同時達到第一語言的水平;中等的,英文達到第一語言水平,母語只是第二語言;下等的,只學一種語言。

當時引起國際上很大的爭論,因為是公開認為人是可以按能力分等的。但是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當時學生在小學三年級接受的考驗,其實只考語文,而且是只考英文。且不去研究其中的價值觀,況且這種政策現在已經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量度學生的能力,集中量度他們的語言能力。說得絕對一點,也就是說,學生其他的可以暫時放下,語言卻是最最重要的。

溝通最為基本
現代社會,語言更加重要。今天人類的生活,最主要的活動是溝通。最常使用的工具,是電話、電腦、電視。最常見到的活動,是會議、談判、演講、演示、「頭腦風暴」、辯論、電郵、短訊、等等。最常見的動作,是拿着手機通話。無不與語言有關。任何機構的聘人部門都會告訴你:看人,最重要是看溝通能力。今天,不需要溝通的工作少之又少。以前作為最珍貴的美德,像「埋頭苦幹」、「默默地幹」、「沉默寡言」,現在也許都不會受到讚賞。

學習語言,最基本上學習溝通。是在溝通的基礎上,才談得上語言在社會、文化、思想、政治等等方面的功能。但是,環顧我們的學校,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有多少成分是在學習溝通?我們的學生,往往背書背得不少,但是說話結結巴巴,詞不達意。只要看香港電視新聞中的街頭訪問,不論小孩、大人,都只會有少數幾隻字的答問,往往不能完成一句完整的句子,就說不下去了。

看看內地的孩子,同樣是接受訪問,可以滔滔不絕地有邏輯地回答問題。對比課堂也是一樣:課堂上回答教師的問題,香港的學生往往只在乎說「是」與「不是」,甚至簡化為點頭、搖頭;內地的學生可以很有見地、很有層次地發揮自己的見解。文字更糟糕,小學畢業生,經過了六年的、密集的語文學習,才不過能寫三百字的文章。

過程誤作改正
轉過頭來看,古代的語言文字,是少數知識分子的專利;大多數人不懂文字或者語言不流利,可以照樣生活。即使是二十年前,社會上絕大部分人是從事體力勞動的藍領,他們需要語言與文字的機會不大。現在完全不一樣,大部分人都在小機構工作,即使是前線工作者,也需要直接與服務對象溝通、需要與工作同伴溝通、需要與夥伴單位的同事溝通。語言文字的使用,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頻繁、都要重要。

但是,我們在學校中的溝通的學習,與二十年前甚至五十年前沒有太大的分別。我們的課程,也許改過許多次,也下了不少功夫。我們的課文,也經過不少的變革,數量、覆蓋、素質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教學法,也應該說是有了很大的變化,學生參與的機會比以前大得多了。但是大多數教師的注意力往往還是如何「教好書」,意思是如何把一課一課的書努力教好。由於要集中精力教好一課一課的書,把時間和空間都花掉了,學生反而沒有機會在更大的範圍讀、聽、寫、講。

本欄曾經提過一個例子。香港學生的中文作文。很多學校仍然要每一篇作文「精改」,也就是很精細地批改,把學生的錯別字一個一個勾出來;不通順的句子,教師替他改正;文意不通的,甚至教師替他改寫。

學生一篇作文,加入教師的批改是密密麻麻的,就是教師認真負責的表現;要是教師着墨不多,那很可能是那位教師偷懶。因為要「精改」,教師一個學期只能夠批改有限量的學生文章,因此只能夠限制學生作文的數目。於是學生寫作的機會就很少,一年才寫那麼幾篇文章。除非學生自己有另外的寫作機會,要是靠教師安排的寫作作業,怎樣會寫得出好文章?

這是把學生的學習過程,誤作為是改正的過程。非要非常正確才許走出一步,因此學生就永遠走不出多少步。嬰兒學步,要是我們非要細微地規定嬰兒的步伐動作,嬰兒就一定不會走路;學步包括有嘗試、失敗、痛苦、成功、高興種種因素,只有在嬰兒走路的曲折過程中才能完成。沒有這個曲折的過程,就學不會走路;沒有走過上千上萬的步子,嬰兒也不會走穩路。

範圍遠超課文
我不是從事語言教學的,但是與一些語言教育的朋友談起,覺得我們的語言教育,有許多方面還沒有認真思考過。

第一是學習語言的目的。如上述,學習語言,首先是學習溝通,是與其他人類的交往的需要。現在的語言學習,往往變成為了滿足教師的期望,學生的溝通對象,往往只是教師。

第二是學習語言的進程。以前教師完全靠課本,而早期的中文課本,是非常講究學生學習的進程的(如葉聖陶所編的課本);但也因此免掉了教師關於學習進程的思考;久而久之,大多數教師只知道跟隨課本,而不知道有語言學習的進程這回事。現在講究校本課程,教師可知道學生循序漸進的學習台階?他們可知道年級與年級之間的銜接?

第三是學習語言的範圍。我們說課程,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既有學生學習語言的台階進度,也有學生學習的知識範圍。其實語言學習的範圍,應該遠遠超過課文,也應該遠遠超過文字。我們身邊的種種語言、文字、影像、符號、藝術,都是語言學習的範圍。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8#
發表於 09-3-20 23:5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joenjac 於 09-3-16 14:02 發表
Cry_ma

想問你有沒看過還珠樓主的紫青雙劍錄.兒時在理髮店看過零碎的幾頁.最近有在找.

好久沒來討論區.因為好像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人在論.有時會提不起勁.但看到了一些觀點,會想插口兩句.

女兒九月就去英國升學, ...


Joenjac:

也很久沒來這裡了,遲覆為歉。
我沒看過還珠樓主那一代的東西,只聽過朋友提及,謂對比起那一代來說,金庸的文字不算出色。

有關中史中文,可參考"燦爛的中國文化"網站,那裡多個專題的作者,應是當代中國該專題的權威,當然也有混飯吃的,比例少一點吧。

不過,像您這樣通讀歷史的觀點是不適合香港的,中學只要標準答案。除非是另類學校,且要好彩遇到好老師。

您的選擇似乎很明智,雖然確實也艱難。

我們永遠不知道現在對子女做的是否正確,能做的,只能多從他們的角度去考慮吧?說實話,我就捨不得大學前把女兒送出去。只是,這世道變化快,誰可預知?

似乎,隨著女兒離開,日後也頗難看到您出現了?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09-3-21 23:24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9#
發表於 09-3-22 00:0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joenjac 於 09-3-18 14:49 發表
曾有英中的校長跟我討論香港教育,他認為中學的功能,是讓學生上大學.他的無奈正反映出社會的潮流.去年新實施從中二開始分精英班的政策,五班學生竟集中大部份資源到一班去.我慶幸那一次討論讓我放棄了這所中學.我是同意他的結論,但反對他的方法.


我跟您一樣,不會把子女送到自認為是大學生製造廠的中學。原因倒不是因資源傾斜的問題,而是覺得中學的階段,對小朋友來說是重要的成長記印,是分析力和概括力,還有基本價值觀成形的階段(大陸有一說法,是十五歲前價值觀已成形,以解釋為何眾多大陸留學生仍如此地"愛國")。自己小看自己教育崗位的重要性(可能較大學教育更重要),這種學校不進也吧。

可惜的是,女兒的舞蹈老師最近到我們為女兒選定的目標中學看場(找表演場地),告訴我,在校門前,有一群學生圍坐,女生甫出校門,就掏出煙來抽,動作自然。據老師觀察,該校學生她看得順眼的,僅兩成。我聽到後很失落。我跟了那校校網和校長日誌逾一年,覺得其教學理想難得以學生為本,很認同,師資也不錯,亦多如大學一樣的講座,有助啟發思維。但是,若學生質素不佳,基於中學同輩影響太大,我們大概還是不敢冒險。

聽有子弟在地區名校鄧顯中學讀的家長說,該校幾乎沒有長假期,長假後都要考試,暑假要回校補課,高中後每天都得補課。。。聽說該校的好處就是不玩資源傾斜,重視平均成績。因此每科成績最初的學生初中時就要額外補課,每周一天,如該生平均皆弱,那可能整星期都有免費補習班供應,愈到高年級課時愈多。。。聽到就覺得有點可怕。但該校校風良好卻是事實,入大學率和成績也出色,確是一分耕耘,一分努力,但這樣努力的中學生活,是否是小朋友的最佳選擇?

不過,我其實也不大相信愉快學習。莫忘記,在這裡大力鼓吹愉快學習並有實效的Eviepa,個人投入了大量備課時間,準備親子閱讀和通識,這不是每個家長都付得起的。

我也認識有位因為中學派位不佳,把女兒想往紐西蘭讀中學的家長。她女兒唸書的效果顯然是正面的,整個人成熟了,有自己的獨立意志和判斷,也在彼邦喜歡了閱讀(之前不肯)。然而,可能因為初中就得獨自去適應環境,其高小時已成為班上"高人"的女兒,留學後未有長高,現身高不到五呎,成了最大的遺憾。

因此,無論揀哪一條路,對家長而言,都是長遠的,同時又一步一驚心的部署。Joenjac您既有能力早作部署,自然可賀。我這等沒有如此魄力的,暫只能不斷尋找和徘徊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