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家長常犯的錯誤:因加得減
發新帖
查看: 18620|回覆: 14
go

家長常犯的錯誤:因加得減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418
1#
發表於 09-4-14 15:45 |顯示全部帖子
Eviepa:

假期過後, 比較忙.  但看見你這篇鴻文, 再啟發我的思維, 對你的理論, 我不吐不快.

你說 ...
...//
這樣因加得減的例子只是冰山一角,根據我的長期觀察,週遭超過一半的家長都是犯了這錯誤的:
1. 要求兒女每天溫習幾小時,而這是幾乎不可能達到的。
2. 達不到這指標便責備,於是兒女們更不想讀書。
//

這說法絕不正確, 現實中也不大可能.  以香港中小學而言, 全日上學之後, 完成功課後, 有幾多學生有時間, 精力和鬥心每天溫習幾小時.   由家長主導而行, 更不可能.  溫習是把已學識的加強加固, 小學生課後家長多幫忙追上學習上不足.  小學生已追上進度的也少有需要每天溫習幾小時.  中學生而言, 已到自主年齡, 家長還可以主導或強迫子女每天溫習幾小時, 相信大部份家長叫子女放學後早早完成功課都有困難.  小兒成績中上, 學習上都能理解, 追上進度, 平時從不溫習, 多有兩三小時課後餘閒玩樂.  我希望他能撥出1/3餘閒時間溫習, 也不可以.  得到的回應是, 我知啦, 我讀書己不錯啦.  我現在可做的是等他開竅.

中學生而言, 上進鬥心強的在自主下當有溫習幾小時, 做到的多成為尖子, 以比例而言, 當為少數.  但課後每天可用溫習時間和精力以現時學子而言, 當有極大局限.

還有, 我想學習上未充份熟習就要課外練習, 不能理解就要補習, 已學識的想成績好的就會多溫習.  所以練習, 補習, 溫習各有不同功能, 不能互替.  沒有練習補習追上進度理解, 多溫習也枉然.  所以不要指責家長要學生做練習或補習. 正如你所說, 如溫習一樣, 不過量當會有效益.  這個"量"也不能劃一化, 不同資質, 承受力, 環境許可, 要求效應, 也會不同.

你是一個模範廿四孝父親, 有學識、時間、計劃、部署和前瞻性, 多年來全身投入在你女兒學習上, 理想效果想屬必然.  但大部分家長, 辛勞工作後, 未必有你的優良條件, 也未受教育專業訓練, 學校專業也見好壞, 家長教導子女當有得失, 你不必深責家長, 何況你是站在極高地下望而言.

你的因加得減, 如我上所指, 你"加"的論點偏離現況, 減或如你所言.  有時我想, 加減得失, 是否容易計算得到.  現時的加, 或會是將來所失, 現時的減, 或是將來所得.

你是一個開誠的人, 令愛小學中學所讀何校, 已不是秘密.  你對(學校?)教練的意見, 或會為學校所知, 令愛身份, 也不難推斷.  這會否對她在學校學習有所影響?

Rank: 5Rank: 5


4418
2#
發表於 09-4-15 13:18 |顯示全部帖子
Eviepa:

我的想法是, 很多事都不能定量化, 尤以教育而言, 涉及到學生資質, 能力, 性格, 專注等.  比如做數學語文功課, 不同能力學生所化時間可以會有倍數差異.  溫習也是一樣, 不同資質學生, 要相同效應, 所花時間也有極大差異.

早日前星島日報有一篇10A 學生學習分享, 他說每天溫習十二小時, 時數驚人, 我想有可能.  以前的尖子們分享說每天幾小時溫習也常見, 或這是試前溫習空檔較多才能有此時數, 平時溫習時間當有局限.

高中要成績好溫習當為重要, 家長當然祈望子女溫習, 不少而言, 想失望的多. 溫習自發才有效應, 時間投入多少看學生鬥心努力, 多勞多得, 成果相應.  你姊姊女兒, 受母親強制每天溫習幾小時, 如此順從, 實為異數, 所以不能作為例證.

以小兒而言, 如他每天肯溫習半到一小時, 成績當有大進.  但強迫無幸福, 總要等他開竅. 小兒的問題是, 自信自满, 但從不努力.  測考前溫習也是蜻蜓點水, 點到即止, 不多於兩三小時, 也不十分專注.  我對他說, 雖成績可以, 問題出於他的學習態度, 有充裕時間作出進步空間而不為, 是浪費黃金學習時光.  他明白我的說法, 但目前得到他的回應是, 現時祇花半力, 將來會盡全力而為, 等著瞧.

成為你標準下家長, 從來不易, 尤其在現實中. 小兒教育我算幸運順境, 但父子間都有問題要互相調節順應.

Rank: 5Rank: 5


4418
3#
發表於 09-4-17 03:08 |顯示全部帖子
Eviepa:

原來你的主旨是:- 「家長企圖強制子女溫習遠遠超過他們所需的時間,但這樣只會逼使他們的有效溫習時間遠遠少於他們的所需。」

我想即是俗語「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  未見其利, 反造成重大損害.

你見到不少親友, 硬要子女在中學階段每天溫習幾小時, 想也只是親友家長的企圖, 未能成事, 因為如你所說, 每天45分鐘也是難度目標.  所以這種家長不實際"遠遠超過"妄想, 未能實行, 施加責備. 對子女學習有負面效應.  這點我是同意的.  我視這種家長做法為意念上填鴨, 惡意企圖上吹谷.

我以前少留意他人家庭學習方法, 和你討論後才較上心留意.  不過你的說法, 我未曾遇到, 或有不為我所知.  小學家長吹谷我都知道一二.  但不是企圖, 是真正進行.  一個個案是母親課外使子女兒學習, 溫習, 補習, 至子女睡眠不足.  但其子女現都上到一有名中學, 成績不錯, 將來學習前途未知.  另一個案是課外練習主義, 希望子女課餘做練習多多益善.  但其子女也有對策, 就是把練習拖長拖慢來做, 但不知是否因此受到責罵.  子女成績中等, 其屬知識家庭, 我想責罵也不會過份.  其他所知家長都多為課外良性教習, 見有成功也有失效.

至於中學, 家長想子女每天溫習幾小時不能而加諸責罵, 引成學習傷害.  我的年代至今, 親友間還未有所聞,  也可能有未為我所知.  

你說出你本身和近親們的真實學習個案, 我親友間也未見有相同.  有時間我再分享我所知一些親友們中學學習見聞.

Rank: 5Rank: 5


4418
4#
發表於 09-4-18 04:21 |顯示全部帖子
Eviepa:

你我的分岐不是定量或標準, 也不是家教我當藝術或你當科學.  你我的分歧是你愛談理論, 我多看現實.  另一分歧是, 你立論你的一套成功家教方法, 家長不依其法而行, 因此教育失效, 是家長的錯.  我在 BK 幾年立論主旨, 教育失效, 無論學校或家庭, 教育制度應負上絶大責任.  

我前文答回你所問我看到的現實.  你上文又大說天命和故事理論, 少談現實.  不定量多變並不代表藝術, 標準也不代表較科學.  現實是, 人性有關的, 都難量化或標準化, 有的都是用框框以較易量度.  經濟理論不準就是人性相異, 人心難測.  你的45分鐘溫習有效, 或3小時家長企望子女溫習有害的定量論, 與現狀事實不符, 也少見難比較.  不是我用推論或視教育為藝術反証的.  

你或又再以你親友例子作為現實舉証, 但個別是否成論, 有狗咬人不是代表大多數狗會咬人.   但我或其他家長可遇到的每天45分溫習成功論, 或每天3小時強企溫習失敗論是否普遍, 或少見.  

先講我見另一個真實個案.  一草根家庭學生, 其父母或對教育認知不足, 也要為兩餐奔馳, 小學成績了了, 上了一間Band 2/3 中學.  中三開竅, 知讀書可出頭, 每天課外苦讀, 遠遠超越45分鐘或多於3小時.  他母親心痛, 常勸他多休息.  可能資質或根基或學校關係, 成績也不能上預科, 但都練到英文了得.  工作中繼續進修, 完成碩士, 現在歐洲工作.

現實是, 溫習一定有效, 但不一定是好成績保証, 影響成績進度因素甚多.  正如你大量課外閱讀必可學業成功論.  作為家長, 溫習和閱讀都應該鼓勵, 但不要如你定論, 幾可寫成功包單.

現實中不難看到.  以約 33% band 1 生而言, 舊制升預科多為五升二或三班, 一半人淘汰.  中四五 band 1 生多有鬥心, 為競爭多努力學習, 有時間的每天溫習一個鐘或以上應為常態.  但現實成績總有先後, 也不是只以溫習時間多少決定, 定量溫習必成更加罕見.  同量溫習名校生當佔先機, 資質方法根底也是因素.  子女同校同班同父母同學習量也可有大學習差異.  這不是藝術反証, 現實也常見, 是實有分野的現實.  最終上不了大學之輩, 也不是一定如你所說, 不因循你的溫習時限,  或受了父母填鴨責罵, 大時了了.  原因多為努力, 資質, 學校, 同儕, 性格影響.  也為制度下18% 大學學位競爭所害.   

原諒我冒犯說句.  你的教育理論, 難度高也多超乎現實.  你的理論你自己不少也難做到, 我可以容易舉出你矛盾之處.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09-4-18 12:33 編輯 ]

Rank: 5Rank: 5


4418
5#
發表於 09-4-20 01:2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09-4-19 18:22 發表

囝囝爸:

要破很易,要立很難。要找別人粗疏之處很易。
...


Eviepa:

你問的問題, 如我能提出數據支持, 就是定論.  這我也不會反對你以個別個案作為全港學生溫習可定成績的肯定立論.  如我前說, 教育多變, 成敗得失有很多原因, 溫習量人人不同, 天天有異.  我只可說, 幾十年來, 你說的定量論我還未見.

你說 :「要破很易, 要立很難.  要找別人粗疏之處很易.」.  你一語中的.  矛盾的是, 似乎你的溫習成績論立論不難, 比有成績依據的"中文大學中中英中十年追蹤研究報告"還肯定.  你的立論是找出其他親友家長粗疏之處, 以確立你的定論.

你立文指出家長常犯的錯誤, 以你囡囡乒乓球教練的缺失, 你姊姊對女兒教育的不是, 再以你讀書和你教導弟弟成功方法, 來証明你的立論說法.  你舉姊姊弟弟的個案已不下一次.  你以前也有批評你女兒中學同學中文溫習方法, 和她小學部分同學成績不達是因家長家教不足, 以你成功方法作為優劣比對.  這是我不吐不快原因, 別人缺失突顯自己成功.

教練是專業, 責罵可能不對, 但他用的方法有一定依據, 對學員要求作為達成目標, 不會以家長準則為先.  何況你的準則是要求低, 多讚賞, 多鼓勵.  你不同意他的方法, 相信難達他訓練目標, 不依循不達標, 怎會得到讚賞或鼓勵.  你不想女兒成奧運冠軍, 相信教練也沒有這種宏圖, 但他也想你女兒在學校或學界得到好成績.  如你覺打球只為女兒一種閒常益智運動, 沒有大要求, 為什麼要找教練. 你和女兒練打不可以嗎, 何況你的方法比專業有效, 為何要勞氣傷財, 是否矛盾.

大部分家長不是家教專家, 家教缺失也是常理.  你家教良方秘訣, 主旨是「要求低, 多讚賞, 多鼓勵」.  為什麼你的寬容秘訣不可應用於其他家長, 反而家長不能依你的高標準而行, 受到指責.  這種寬幼嚴長, 是另一種矛盾.  何況你責成舉証的是你至親, 是女兒共學多年的同學家長或教練.  他們或也是 BK 常客, 知你所指, 怎會好過.  對你父女倆也不是好事, 或引致親朋同學誤會疏離.

說回現實.  你的「要求低, 多讚賞, 多鼓勵」, 對年幼子女家長想是金石良方, 但亦可能是糖衣毒藥.  加上你常標榜的愉快學習, 子女當成長在極大慈愛溫室中, 少勞多得.  習慣了, 將來怎立身社會, 怎承受得失起跌, 他人責難.  在現實中, 多不多有要求低, 多讚賞, 多鼓勵的上司, 同事, 朋友或終身伴侶.  凡事無絶對, 我想在高競爭社會, 要有比合理更高的要求, 合理的責罵, 合理讚賞, 良性下鼓勵則可多多益善.







Rank: 5Rank: 5


4418
6#
發表於 09-4-23 09:52 |顯示全部帖子
Eviepa:

估不到你囡囡簡簡單單一種課外體育運動, 你都有這麼多得失計算, 深思熟慮, 如此複雜, 背負埋堆目的, 反証人錯你對, 有遠大終極目標.  

你...//

...//要教練的專業, 不要他的"不切實際"訓練要求.//  

...//不要女兒成為奧運冠軍, 是要以現今香港業餘乒乓球的極高水平, 她有一定興趣水平, 成終身運動.//  

...//不要教練責罵不足之處, 只要讚賞.//

...//望阿女球技快些進步,可以帶動爸爸達到埋堆的起碼球技.  又情願囡囡的進度慢一點, 也不願意冒走火入魔的危險.//

你說世上無完人, 你的話只一半對.  其他人真的不完美.  但你的本人, 你的要求和方法, 幾近完美.  就因你對, 映照他人缺失, 和其不切實際之處.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09-4-23 09:55 編輯 ]

Rank: 5Rank: 5


4418
7#
發表於 09-4-26 02:50 |顯示全部帖子
ntefamily:

令郎學習個案和小兒有不少相同之處.  我兒讀書也是一向被動, 小五第一次呈分位列 band 1 尾.  經一番努力, 小六最後呈分追到校內 band 1 中下游位置.  幸運地派位到一間中上英中, 現直至中三, 學習成績也還可以, 操行算可  問題是平時從不溫書, 測考時溫習量也覺少, 不努力專注.

小兒小學中學都讀傳統學校, 我對新理念學校無實際認識, 但以往在 BK 我對新派學校多年來紙上談兵也不少.

經多年兒子學習經歷, 和對教育認知增加不少.  如果小一時再選, 我對傳統會投更確實一票.

看你說法, 你也是一個對成績和品行有要求家長, 加上你兒子性格, 我想教學嚴謹學校較能符合你對兒子學習期望.  如你兒位列 band 1, 可以有所選擇.

或我說我的選擇理據.  小兒讀的傳統小學, 整體學生成績算出色.  以我來看, 得到好學業成績, 學校居功至偉, 家長次之.  小兒小學在有效學習下學生成績好, 家長當多讚賞少責罵, 學生有時覺辛苦, 但大多信心愉快, 多上到不錯中學, 上頂級學校也不少.  小兒不少小學同學,上到不同中學, 也如我前文說, 如小兒一樣, 自滿自信, 想算愉快.  學校嚴謹可訓練自覺, 做出好成績會使學生覺有前景, 因而產生上進心.  這不是絕對, 但傳統方法和和成績結果過去和現在有跡可尋.  在我親朋中, 讀書有成績的絶大出身傳統學校, 有兩個成績十分出色個案, 不只是家習嚴, 選校更嚴.  新理念學校成效還未確定, 爭取成績的不少看到要走回傳統路線.  

以 Eviepa 所說為例, 傳統或新理念, 家長肯付出當可較易成為 band 1 生.  多年在 BK 所見, 選新理念學校家都多是一班對教育有熱誠肯想肯付出之輩, 也愛子女不想受學習之苦.  選傳統學校家長, 也早確切不怕辛苦, 與子女共同努力, 達學習目標.  但為什麼傳統和新理念成績結果有分野, 我想不是傳統家長課外全部付出, 或新理念家長只得部分努力.  是學校問題, 是學習理念方法問題.  傳統有績可尋, 家長容易找到幫助學習方法, 新理念理念未定, 要家長各施各法, 要更大付出, 不容易掌握, 容易失敗.

自覺及上進心, 真不容易掌握.  上到中學, 同學和學校影響絕對比家長大.

Rank: 5Rank: 5


4418
8#
發表於 09-4-26 21:05 |顯示全部帖子
moondream:

家庭教育, 我仍在學習中, 小兒剛進入青少年轉變期, 如何適當要求能父子融合, 對我是另一考驗.  家庭教育, 近年在 BK 得家長分享, 知了很多, 學到的不少, 獲益良多, 但我絶少給予意見, 因各情形有別, 很難掌握得到.  

你的方法, 比我小兒幼時我的做法好多了.  養成課外閱讀和學習絕對有效, 持之以恆, 不要過份, 適時調節.  我兒幼時也是獨立做功課, 因功課少要理解, 多為抄寫.  如覺問題時, 才出手指導.

Rank: 5Rank: 5


4418
9#
發表於 09-4-26 21:35 |顯示全部帖子
Eviepa:

每人想法多受所在四周的人或事所影響, 各人境遇不同, 人際有別.  對錯總是個人見解, 不同體驗, 你是寬懷的人, 如我語言過激, 望你見諒, 請直言指正.

喜歡和你討論, 因你提出的論題多涉及人性行為, 難証定論, 變化很大, 有廣濶議論空間.

教育理論書我有看, 但因理念知易行難, 所以只作為參考.  我反愛讀真實教子個案, 知不同起跌得失, 教學成敗, 個中苦樂, 對教兒育女有更大激勵, 參考比較作用.

多謝你肯作出教育兒女學習詳細理念分享, 使我知道更多.  有時間或我分享小兒課外活動或學習的心得見解.

Rank: 5Rank: 5


4418
10#
發表於 09-4-28 02:44 |顯示全部帖子
Eviepa:

我是一個隨意的人, 有時喜在大方面去想, 但每一樣都實事實行.  所以在小兒課外活動方面, 從沒設置目標, 也沒想到活動的將來成就, 簡單想是一種對子女益健活動而已.  我少年時也愛運動, 足球游泳單車, 比課餘閱讀溫習還多, 不過水準平平, 一般男孩興趣而已.

小兒小學課外活動不多, 最多是假日出外旅遊, 公園跑玩, 冒險樂園, 或我和他踢波. 和玩各樣球類  不同暑假時參加過一次羽毛球班, 一次網球班.  游泳小三前學了兩個暑假, 學完四式他也不想繼續.  他的課外活動多是興趣消閒.

上到中學, 小兒活躍起來, 愛運動, 在本校水陸運也得過幾次獎項, 體育科成績出色.  但相比學界水準, 平平而已.  這是我和他預料不到的, 屬一驚喜.   

小兒唯一長期學習的是樂器, 自小一開始至今仍在學習中, 中一時已考穫八級.  多年來學自同一老師.  樂器老師好, 是絕大部分學習同學和家長們多年來的共識.  教學嚴而盡責.  嚴師當不足時會責罵, 我多年來見被罵哭的學生一兩次, 被罵學生家長或有微言, 想不會介意, 因學生們學習成績理想.  我兒也被罵, 我是讚成的, 因老師學生多, 在緊迫下要迫出效果, 因家長們求勝心切 (考級和比賽).  好時老師也有讚賞.

小朋友們起始時樂器學習有沒有被迫感覺, 也不知道, 小兒不覺是, 初時祇當普通學習活動一種, 較高年級已生出興趣, 其他同學多也一樣.  我算是最不合作家長, 因不著意成績, 至小四時小兒要求下才考級比賽, 其他同學小一二已開始.  高小時到一定程度老師要求學員每天最少練習半小時, 比賽考級時或一小時.  我兒平時少練習, 比考時也會練習, 時間長短視樂曲喜好而定.  不過, 不少家長學生會盡量做到老師每天練習指示.  

大部分學生都主動參加樂團.  我兒高小時最高同時參加三團, 我勸他減一也不可, 現中三也是兩隊樂團成員.  長期每週樂團訓練時間可共達五六小時, 比賽前練習更多.  

我兒和不少同學都取得好成績, 單項冠亞季也有幾次, 這是老師教導和樂團練習成果.  很多同學上到著重音樂中學, 比賽前樂團可能一週幾晚每晚練兩三個鐘.  中學生可自主, 也不會因辛苦輕易退團.  因知道成功不易, 多年努力產生成功興趣, 少拿個人獎項的都有團體求勝精神動力.

你說的三個門檻我或其他家長從沒想到, 到有成時什麼門檻, 責罵, 計較也不重要.  不大成者也在過程中得到鍛鍊, 學到努力, 承受起跌, 想收穫不少.

你說的每週跑步三次我不知量度, 每天簡單徒手一千次, 如每次一秒也約一千秒(約十多廿分鐘)吧.  DBS 學生每天要上一條約百六級樓梯或另一邊斜路一兩次, 怪不得他們運動出色和吹奏樂器有力.  我不知乒乓球學員和家長學習目標心態如何, 有要求者, 不切實際者或可能實際可行.

Rank: 5Rank: 5


4418
11#
發表於 09-5-30 03:43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herubic 於 09-5-27 09:13 發表
Thanks mattsmum.  You are really great and keen.  I will check whether the book store has the book.


http://cid-9c98f7a4f5748a7f.skydrive.live.com/self.aspx/%E5%85%AC%E5%85%B1/%E3%80%8A%E4%B8%80%E5%B2%81%E5%B0%B1%E4%B8%8A%E5%B8%B8%E9%9D%92%E8%97%A4%E3%80%8B.txt

Rank: 5Rank: 5


4418
12#
發表於 09-6-1 23:2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mattsmum 於 09-6-1 23:04 發表
how to download it? I haven't got a chance of reading this book.


進入網頁後, 文內找到有"下載"兩字, 點擊下載即可以.

Rank: 5Rank: 5


4418
13#
發表於 09-8-17 00:12 |顯示全部帖子
Eviepa:

對小兒入大學的問題, 以前間中也有想到. 選小學能多上英中的, 選英中有較高比率入大學, 都是參考之一, 但從不以此為前題重點.  和你討論後, 你常以計算會考生前 18% 為令愛可進身點.  我本身對小兒入大學把握從沒細算, 也不如你可由現學習情況肯定將來, 他也沒有每天溫習的習慣, 或令我擔心.  不過我也找到另一個進身前置 18% 的簡單計算, 推想將來.  

Band 1 生多選英中, 英中佔全部學校約 1/4, 即入到英中時, 已約屬全港前列 25%.  如在平均水平的英中考到級別平均以上,  約屬全港前列 12.5%.  當然有其他變數, 此論一般參考而已.

你能一再印證你的45分鐘理論, 可能是由你提出標準引起, 以此標準對比親友子女學習成敗.  你的理論, 我多年間在親友間見證不到, 因我或親友從沒想到, 外間報導也少見.  

從親友及其子女見到的學習成敗不少, 原因不一, 與時間有關的, 常被提及的是多勞多得, 投入愈多, 收穫愈大.  此說只以個人努力對比而言, 不同資質性格興趣者當有分別.

或者說些我現實所見.  上到中學, 家長能以指令或壓力加於子女學習上, 我可說少見.  正如你說, 自發才有效.  不自願的溫習或補習, 尤如身在胡邊心在漢, 如你說的個案, 就算做到了, 效果怎會好, 也不用論及是關於時間多少問題.  

我們每一天見證的成功或失敗, 都有所不同.  以學習而論, 會考或高考狀元的學習良方, 不難找到, 都有所不同.  有些苦學成功, 有些輕鬆而達.  以我所見, 或書本媒體所知真實個案, 可以連綿篇幅, 看出不同因果.

學習科目多廣, 語文需時間浸練.  以一普通學生而言, 如文法未通, 語句未精, 當多練多益.  溫習而言, 如45分鐘未能理解, 或未能完成, 是否可累積.  以尖子而言, 溫習時間每見不同時量, 但量都非輕.  補習或操舊題每天有否限時限量, 才算最佳, 以否以會考高考狀元標準為準.  但都時量不同, 如何作準.

你對課外閱讀提倡甚力, 主張大量而為.  我也從閱讀得到好處, 至今也鼓勵小兒閱讀.  但課外閱讀是否有定時定量才佳, 不以讀書時興趣或投入為依歸.

有一點我是確定的.  每天定時溫習對學習絕對有效. 但成效如何, 當有不同.

Rank: 5Rank: 5


4418
14#
發表於 09-9-1 00:22 |顯示全部帖子

拿走大學的光環

(明報  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

教育心語 — 龐永欣

究竟「讀大學」的目的何在?  甲派說是為了獲取知識,建立理想;  乙派說要實際點,「理想」就是為了將來找份「好工」。

記得剛考進中大新亞那年,余英時當院長,他寫了一封信給新同學,大意是鼓勵大家要當甲派。  他說讀書要因應興趣,不要把目的完全放在就業之上,社會行業多變,產業需求難測,大學應該是讓同學對人生意義進行思考,確立個人的理想之地。  四年的校園生活,的確感受到那裡有一種對學問的虔敬,對天下事的關心。  好些從那裡學懂關懷的問題,變成了一生的思考;  一些在那裡交上的朋友,變成了一輩子的朋友。

近代哲學家Jean-Francois Lyotard 在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裡說,在後現代社會的今天,傳統說「知識」能導人獲得意義、真理、解放的宏觀敘述,已經破產。  新科技改變了「研究」和「學習」的定義,今天的「知識」並不內藏於有學問的人,而是可以獨立生產、包裝、銷售,甚至是跨國界交易的「商品」。  大學生產的知識有沒有價值,只看它能否促進工作效率,教育的目的就是替產業提供合適數量的人手,從前為愛知識求學問者已無立足之地,談修養和理想更是多餘。

我曾在大學工作多年,目睹的變化跟 Lyotard 說法所去不遠。  大學商業化、知識商品化之路在香港其實早已鋪開,今天說要把高教「產業化」,也旨在張揚地吸引非本地的「消費者」。

今天的大學生要當甲派不可能,最多只能當乙派。果真如此,把大學頭上的「光環」拿走,應該是時候了。

Rank: 5Rank: 5


4418
15#
發表於 09-9-2 12:06 |顯示全部帖子
多謝媽媽們介紹的書本.  

今年少買書本的我, 因暑假期間和囝囝多逛書店關係, 幾次下來, 也共買了十多本書.

對教育書本, 我少看理論有關的書, 多看不同情況學習述說實際有成個案.  不過, 上月也買了一本教育理論的新書, 書名叫"創意教兒, CEO 望子成龍實戰手冊 IV", 作者是黃毅力.  書價過百元我覺貴.  我也不是 CEO, 也沒有望子成龍的野心.  書本吸引我的地方, 是作者引用了美國西點軍校的軍規作為教育學習參考.  我一口氣花了個多鐘把這本百多頁的書看完.   

西點軍規共有二十一條, 其中我覺得和教育思維有關的參考如下:-

01 你不是超人;
02 如果一個愚蠢方法有效, 那它就不是愚蠢方法:
03 無條件執行;
04 細節決定成敗;
05 以上司為榜樣;
06 如你的攻擊很順利, 那你一定是中了圈套;
07 將服從訓練成習慣;
08 所有5秒手榴彈引線都會在3秒內燒完;
11 重要的事總是簡單的;
12 簡單的事是難做的;
13 好走的路總會被佈上雷;
16 如果敵人在你的射程內, 別忘了你也在他的射程內;
17 團隊制勝;
19 你做的任何事都有可能讓你挨槍中彈, 但任麼都不做也一樣;
20 唯一比敵方炮火還精確的是友軍的炮火;
21 專業士兵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 但世上郤充滿業餘玩家.

書以"父母的角色 - 轉變才是永恆"開始.  子女不同年齡, 父母角色如下:-

子女10歲以下 - 父母角色是家長;
10至20歲 - 父母是朋友;
20-50歲 - 父母是伯樂;
60歲 - 父母是幼兒.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