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幼校討論 **新聞透視**
發新帖
樓主: loklok0104
go

**新聞透視**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241
1#
發表於 04-12-6 10:09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我也是靈糧的家長, 和 Ms.ChanChan 意見一樣.
活動及創意教學的幼稚園不等於只是玩的幼稚園, 我從不擔心小朋友會和小學無法銜接.

Ms.ChanChan 寫道:
[quote]
小LEGO老豆 寫道:
不知怎麼說, 但現在反而覺得靈糧堂的方式不太配合我心中的幼稚園...     
雖然已interview, 但它的方式會否令小朋友入小學時適應期長了點?


我的經驗可以話你聽 :比起讀其他幼稚園的小朋友唔覺得有特別困難o窩![/quote]

Rank: 3Rank: 3


241
2#
發表於 04-12-7 17:39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這是曾校長和所有靈糧家長分享的詩篇, 也拿來分享給 BK 的家長們

If I Had My Child To Raise Over Again

If I had my child to raise over again,
I'd finger paint more, and point the finger less.
I'd do less correcting, and more connecting.
I'd take my eyes off my watch, and watch with my eyes.
I would care to know less, and know to care more.
I'd take more hikes and fly more kites.
I'd stop playing serious, and seriously play.
I'd run through more fields, and gaze at more stars.
I'd do more hugging, and less bugging.
I would be firm less often, and affirm much more.
I'd build self-esteem first, and the house later.
I'd teach less about the love of power,
and more about the power of love.

- Diane Loomans

Rank: 3Rank: 3


241
3#
發表於 04-12-8 10:10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LuLuCheung:
只有靈糧的家長才有帳號啊
透過內聯網我們可知道子女學校生活的概況, 另也有許多教學資源及訊息供家長、小朋友觀看及使用

Rank: 3Rank: 3


241
4#
發表於 04-12-8 12:16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剛見了一個舊同事, 大家都有個 K2 的小朋友, 便交換了一下明年小學申請的意見, 由於她小朋友就讀的幼稚園有直屬小學, 便問是否直升, 沒想到她竟說除非直資、私小或派位不理想, 否則不想直升, 原因是 K2 都已要中默及英默, 寫的字筆畫又多, 向學校反應, 學校說為了升小是得這樣! 她說不想累死自己. 我開玩笑問她, 是否是 "新聞透視" 中介紹的那間課程深的學校啊, 她答我 "冇咁變態"
昨天終於透過學校內聯網看到 "新聞透視" 的內容, 感覺的確是有 "視" 沒 "透", 但扣除廣告時間, 短短的20分鐘能講什麼?!
chuchumui 寫道:
美國哈佛大學霍華德教授將一個現代人的智能歸納為8方面:言語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

這是重點, 在這裡家長們延用節目的劃分法, 爭拗那些英文字到底算不算深, 意義???
也有說用黏土、紙條來拼湊那麼簡單的中文字, 無法接受!?
有沒想過靈糧多次在教與學上獲獎或得到讚許, 是否真的只是因為 "課程淺" "玩、玩、玩"... 那麼簡單?!
做為靈糧的家長, 我可以理解這間幼稚園在教與學方面獲獎的原因, 靈糧的課程設計絕對考慮了chuchumui 引用霍華德教授一番話的內容.
學習方式不是用 "傳統教學" 或 "活動教學" 來壁壘分明劃分的, 重要的是課程設計的目的和層面, 究竟在這新世代, 我們要打造怎麼樣的下一代.

Rank: 3Rank: 3


241
5#
發表於 04-12-9 16:10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youngyoungmama:
"新聞透視" 節目以靈糧做為愉快學習型幼稚園的代表, 但在介紹學習方法及學習生活時, 一點也反映不出這間以愉快學習著名的幼稚園在教與學上究竟有何特點? 為何靈糧不用催谷, 小朋友也一樣可學到知識和其他的東西? 的確令人失望.
節目的內容對於非靈糧家長而言, 也確實容易誤導家長以為靈糧的一天就是玩、玩、玩... 什麼每天上學先玩一個小時???!!! 完全抹殺了靈糧在課程設計上的用心和認真
如果真要探討, 更應追蹤一下那些從小被父母及學校谷谷谷之後的小朋友及從這些愉快學習型幼稚園畢業後小朋友, 小學、中學之路是否存在差別... 既然要探討, 就探討得深入點, 看看現今香港的父母及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Rank: 3Rank: 3


241
6#
發表於 04-12-9 18:18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tt2001:
關於靈糧的自由活動時間, 我也補充說明一下---
節目中採訪的是馬鞍山靈糧, 我不知道馬鞍山靈糧的自由活動時間是否為一個小時. 以鑽石山為例, 自由活動時間是指 8:30~9:00 (上午班), 小朋友如非搭乘校車, 意謂著父母可在 8:30 就把小朋友送到學校, 這段時間, 小朋友們不分高低幼班, 可自由於學校各角落探索或進行小朋友們間的社交活動, 所以, 每當我去學校, 往往也對非任教老師或非同班同學, 他們之間也彼此熟識而感動.
學校一直都推行閱讀計畫, 自由活動時間更是小朋友們 "請聽我讀" 的最佳時間.

Rank: 3Rank: 3


241
7#
發表於 04-12-16 12:34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crabmama:
靈糧是十分注重德育及人格培養的學校, 這點絕對不用擔心, 雖然靈糧在學習方面不喜用框框去限制小朋友的思考和創意, 但不表示 "沒紀律", 相反的, 從日常的評估, 家長可發現, 靈糧重視自律, 也重紀律.
有說小朋友在活動教學的幼稚園裡學習, 讀小學時會 "坐唔定, 在課室走來走去", 這論點在我看來, 實在不可思議! 女兒在靈糧, 雖然有些課不用坐定定, 但遇上需大家坐好學習或討論的課 (沒固定座位, 有時是席地而坐), 他們一樣十分專注, 也知道要先舉手, 得到老師許可才可發表意見.
靈糧尊重孩子間的個別差異, 所以老師對不同個性的孩子也有不同的方式, 要提醒的是, 學校的教學模式會鼓勵小朋友自己去完成或嘗試不同的事物--- 比較像西方的教養態度, 所以小朋友回到家也會比較喜歡 "幫手" 或 "動手", 但東方人一般都是比較 "保護" 小孩, 可能什麼也不想讓他們試 (尤其是女孩), 所以家長應學習在安全的條件下, 放手讓小朋友自己去處理或做一些事. 這點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

Rank: 3Rank: 3


241
8#
發表於 04-12-17 10:48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crabmama:
不一定是做家務啊, 雖然我的囡囡在家也喜歡幫我折棉被、衫, 抹地, 淋花... 但都有好多她有興趣 "研究" 或者 "嘗試" 的事務, 剛開始時可能會被我們視為 "搞搞震", 譬如爭住要 "幫手" 發蛋... 昨晚她的最新"搞作"是在我替她寫好的每張聖誕卡信封上畫上 "親筆插畫"... 彩虹、樹、花、太陽、滑梯、鞦韆、泥土、"一般的草"、"被風吹倒的草"、海、鯨魚、蛇 (她知我怕, 大概是畫來嚇我的)......
以前, 可能在她拿起畫筆在信封上開始塗鴉時, 就被我喝止了, 但經過一年的 "學習", 我慢慢學會除了供養她、照顧她、陪她讀書認字之外的許多事, 這些改變, 有很多是多得靈糧給我的啟發
我也不是基督徒, 但我相信在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 他們自會受到薰陶感化的
普通話效用這個問題我大概無法回答妳, 我女兒的普通話 ok--- 因我在家有時會用普通話和她溝通, 讀書、認字我也一定用普通話  

Rank: 3Rank: 3


241
9#
發表於 04-12-19 00:10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chuchumui, crabmama:
謝謝你們的讚賞, 其實小朋友是可愛自信還是搗蛋百厭, 有時可能只是一線之隔, 端看父母的看法及處理方式.
許多 K1 的父母在 K1 下學期時, 會覺得自己的小孩長大了好多, 指的當然不只是身高方面, 我自己的感受是--- K2 更明顯!
有次和朋友聊到小朋友的教養問題和近況, 我笑說--- 兒童心理學家有 Trouble 2/4/... 之說, 女兒一升上 K2, 我明顯覺得我們之間可以 "講道理", 親子間少了拉鋸、衝突, 感覺很好, 可能我們正處於兩個 Trouble 之間.
但我想這些改變或許也和自己不斷調整心態有關, 以前可能怕家裡弄髒弄亂、可能比較保護孩子、可能忘了她只是一個小豆丁, 做事不可能完美..., 很多事無意中便會限制了孩子的行為, 很多事也要求太高.
小朋友的感受力在某方面比大人更敏銳, 對待他們多一點包容, 多點耐性, 多點體諒, 他們一樣如此回報你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