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幼校討論 **新聞透視**
發新帖
樓主: loklok0104
go

**新聞透視**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268
1#
發表於 04-12-7 10:25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yho 寫道:Furbabies & Alexismama,
Yes, yes. I agreed to what Furbabies 寫道:--------
And again the media is making a big fuss on some immaterial issue and miss the main focus of things!   

非常同意,不過是一些不真正懂得教育的記者企圖作了些膚淺的報導。

美國哈佛大學霍華德教授將一個現代人的智能歸納為8方面:言語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

真正的教育家不能片面地側重一面,我們家長的眼光宜遠一點,廣一點。

個人覺得香港教育的失敗之處不單是在語言訓練上,最要命的是不會思考、不探索、沒有毅力。。。星洲的英語是比香港好,但他們的不會思考也很致命。

Rank: 3Rank: 3


268
2#
發表於 04-12-7 15:56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Dear mygoddish,

welcome you!
多謝這麼有意義的分享。

Rank: 3Rank: 3


268
3#
發表於 04-12-8 09:57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其實,我一直想做的是將一個自我學習的"摩打"建立在女兒身上,這當然包括人格,要她懂得分辨善惡,懂得決斷以能處理她人生的問題。。。而不是將這個"摩打"放在我身上去推動她---我不能一生一世看顧她嘛~

如果動力是來自外界的話,一天當動力來源斷去,孩子會怎樣?會否就是沒有思考、沒有探索、沒有毅力的人?

又或孩子開始覺得外來的這個動力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壓力,他們反抗了,後果是.....

Rank: 3Rank: 3


268
4#
發表於 04-12-9 13:03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靈糧的教學很有創意,常常給我驚喜。他們利用孩子的five senses去啟發,例如有一回,我看見孩子在班房內輪流試味,去估水果。他們又會讓孩子踏在不同構造不同質料的板材上去感覺。昨晚在內聯網看到的更可愛---小朋友都扮了不同的動物,原來是學校到番禺長隆動物園大旅行後的跟進教學,以加深孩子對動物的認識。我原以為旅行就是旅行,原來還有後著,錢真是沒有白花!!

我想在靈活的教學方法下,孩子的腦袋也相對上靈活得多。

Deborah 寫道:
AnLi ,I agree with you.
I agree to the teaching method which Ling Liang is using.  Its give least presure to my kids and they can enjoy their studies happily.

AnLi 寫道:
---------
美國哈佛大學霍華德教授將一個現代人的智能歸納為8方面:言語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
---------
這才是重點, 在這裡家長們延用節目的劃分法, 爭拗那些英文字到底算不算深, 意義???
也有說用黏土、紙條來拼湊那麼簡單的中文字, 無法接受!?
有沒想過靈糧多次在教與學上獲獎或得到讚許, 是否真的只是因為 "課程淺" "玩、玩、玩"... 那麼簡單?!
做為靈糧的家長, 我可以理解這間幼稚園在教與學方面獲獎的原因, 靈糧的課程設計絕對考慮了霍華德教授一番話的內容.
學習方式不是用 "傳統教學" 或 "活動教學" 來壁壘分明劃分的, 重要的是課程設計的目的和層面, 究竟在這新世代, 我們要打造怎麼樣的下一代

Rank: 3Rank: 3


268
5#
發表於 04-12-9 15:36 |顯示全部帖子

Re:**新聞透視**

youngyoungmama,
I also just had the chance to view the program last night.  Before I heard it from my husband and I immediately had a debate with him that night.  My husband does not know about kids education & LLC as much as me do.  He apparently was influenced by the TV Program.  I didn't know the portrait of LLC had been so misleading until last night.  
I support your suggestion.  I guess it is really risk taking to accept TV interviews.  But press interviews giving you a chance to review what they have written are fine.  

Rank: 3Rank: 3


268
6#
發表於 04-12-10 10:15 |顯示全部帖子

Re:**新聞透視**

AnLi講得對,節目是有點誤導。
以我女兒在香港靈糧堂為例,上午9時才上課,但校車就於8時5-10分已把她送抵學校。回校後首先是在班房內與同班同學玩,約8時20分,他們就可以自由在學校內做她喜歡做的事,學校各種學習區甚至二樓教務處都可以去。我女兒多數在花園玩,而她的男同學死黨就喜到電腦室去。這約一個小時的"玩" (我個人認為這可叫做自由探索時間或exploration time)都是在上課時間以外的。
相信所有靈糧堂分校安排都大同小異。

我都認同stccmc,(除了igloo外)其他幾個英文字都不深。Caterpillar(又解摌泥車)甚至於過去10年成為很流行的便服牌子,這個字隨處可見。

Rank: 3Rank: 3


268
7#
發表於 04-12-16 12:03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crabmama,

多謝你的理解,可是你是少數能聽我們解釋的家長,我想受這電視節目誤導的家長和未來家長實太多了。

靈糧是一所基督教學校,以愛為主。平日有聖經班以宗教故事作教材。昨天就看見學校壁報板上的標題,是教孩子相親相愛,孝敬父母。

至於德育及人格培養方面,相信你都認同身教的重要。無論是家教或學校內,沒甚麼比我們的愛、理解、忍耐、和大人日常處事態度的示範來得有效果,光是用口教是沒有用的。我理解靈糧的老師與其他傳統教學的學校不同的,就是他們比較少向家長"投訴"孩子在學校的行為。他們理解和接受孩子在這階段的一般行為,讓他們在快樂的情緒下慢慢的自己tune自己的行為(專家之言:快樂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條件),而不是板起面孔對孩子,又或將責任放回家庭去。這已是很好身教了。例如早前同學仔母親向學校表示孩子早上常常扭計不飲奶以至幾乎遲到,老師便建議讓孩子帶早餐回校跟她一起吃。

我自己卻認為一所能多元性啟發孩子成長的學校是沒有孩子不適合的。只怕是家長的要求不同,大多數家長只是希望孩子盡早學會更多生字和坐定定。我覺得孩子還小時,多元性的刺激是重要的,我不會介意這時期的孩子坐唔定,他們的坐唔定是因為要滿足學習上的需要,只有好奇心和多接觸多體驗,孩子才會進步呀。我女兒也是內向型,但不消數月,她已經能大大的開放自己,昨日見她在台上的聖誕集體表演甚為精彩呢!

最後想澄清一點,校長證實學校並沒有學生流失的問題,她在節目中答"很遺憾"時是就記者一個假設性問題而答的 : "如果有家長認為小朋友....", 而不是答有關學生流失的問題。但經剪接後,效果就千差萬別。我看節目時已覺奇怪,因為K2,K3班內的人數一直沒多大變動,插班入讀人數亦極少。不過受採訪的是馬鞍山分校,所以當時不敢肯定。

Rank: 3Rank: 3


268
8#
發表於 04-12-17 11:05 |顯示全部帖子

Re: **新聞透視**

AnLi,

你的女兒真可愛,令我羨慕不已!
我女兒的普通話就沒那麼好了,可能因為只是K1的關係,而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沒有跟她說普通話啊。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