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初中教育 13歲的反叛兒
發新帖
樓主: milkmilk1995
go

13歲的反叛兒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
發表於 09-11-18 19:04 |顯示全部帖子
Dear all,

專家話不打、少罵、少哦;多欣賞、讚賞、鼓勵就可以教到乖仔乖女。我傻傻地咁信左,仲將少罵、少哦升呢做不罵、不哦。

我個女都係十三歲,到今天人人都話乖,而且一點兒的反叛都察覺不到。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2#
發表於 09-11-19 20:43 |顯示全部帖子
Annabella,

專家講得頭頭是道,但難以實行的,通常都是要長期才有效的。我在  "家長常犯錯誤一因加得減"  中的分享,所講的都是長期要做的事。我強調在中學階段要將學習的責任交給孩子,但從小學由家長主導,到中學令子女學到自立自主,是個漫長的過程。我自己就由小六第三次呈分試做分界,因為往後起碼有中一、二完全不需為分數而煩惱的日子,所犧牲短期分數沒有後顧之憂,令女兒學習自主。這是治本。

但目前,妳孩子面對中三的選科,不是極重要,但也不算小事,所以不是一個很好的時間去完全放任。至於要放到甚麼程度,控制到甚麼程度,我對妳的情況不了解,所以無從建議。妳可以講多一點問題在那裡嗎?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3#
發表於 09-11-20 02:10 |顯示全部帖子
Annabella,

生物科技,冷門。令千金的學校應在觀塘校網吧?

妳現在有一個短期目標,一個長期目標:
1. 短期是今年要考六十以內,而且數學要超過六十分。
2. 制定長期的學習策略。

今晚只有時間講短期目標。Quick fix雖然不是我的強項,但妳可以參考一下我的做法。

1. 攻心為上

a) 要讓妳女兒知道妳所做的,純以她的福祉為依歸,盡量將女兒成就來耀的心態減低(最少收藏得好一點,不要讓她知道)。以下是我和囡囡的一則對話:

「爸爸,既然你尊重我的決定,那麼我長大了想做乞丐,你會同意嗎?」

「如果妳能說服自己,說服爸爸,做乞丐就可以得到幸福,我會支持妳的決定。不過,妳能否說服自己?」

「咁又係。」

b) 和令千金制定action plan時,要讓她心服口服?絕不可以用家長的權威將她心不甘、情不願的目標強加諸她身上。

在  "家長常犯錯誤一因加得減"  中的分享中,二十幾年前,我弟弟之所以肯將他承諾的嚴格執行,從而得到近乎立竿見影的躍進,其中一個要點是,這約章是他完全同意的,絕非我強加於他的。

2. 要求要合理

二十幾年前,我弟弟之所以肯將他應承我的嚴格執行,另外一個關鍵就是目標非常合理,即是商場上做計劃時 “SMART” rule中的 “A” - achievable。

香港人普遍都以為要拿高分就要用極多時間讀書,但實際上,這是極錯的。妳可以見到,我和我弟弟都只憑著功課外,每天45分鐘到一小時的溫習時間,成績就可以有飛躍的進步。我天資平平的囡囡讀band 1 中一時,談笑用兵也可以在中二保住精英班的地位。前些陣子測驗只用極少時間溫習,就能在精英班中取得不錯的排名,誰說拿高分一定要花很多時間溫習?這驗證了自發性讀書的優越性。

如果讀英中中三,要取好成績,功課以外大概每天二、三十分鐘溫習時間就足夠有餘了,況且令千金的英語程度不俗,很可能二十分鐘這下限就足夠。令千金大概會心甘情願地接受,亦可以享受人生。

做到了二、三十分鐘的溫習後,其餘時間是她自己的,要打機、要看電視、(要拍拖),不要干預,

3. Selling Point

令千金不一定想讀理科。但可以用以下的賣點去說服她:「妳不一定喜歡讀理科,但現在用功,在學期末時有資格在文、理、商三者任意選一,不是比任由學校宰割為佳嗎?」

「要有這個地位,今天就要有計劃,我們現在一起計劃,令妳有這個能奈吧。」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4#
發表於 09-11-20 20:41 |顯示全部帖子
唉,eviepa的囡囡真幸福,象終日生活在晚春初夏。我的孩子生活在現實的香港,幾乎每日都感受到春厦秋冬。


Judy,

從前我囡囡讀臻美這樣的愉快學校,當時很多網友認為她的愉快學習,很大程度因為學校的輕鬆課程。但現在回歸傳統,她仍然快樂,仍然輕鬆。

妳阿大阿二的根底不會比我囡囡差,為何不可以放鬆一下讓她們享受人生?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
發表於 09-11-20 22:45 |顯示全部帖子
Annabella,

如果妳接納每天功課後二、三十分鐘的溫習時間的話,以下要注意:

1. 最理想是要求囡囡溫二十五分鐘,聽下去二十五分鐘似乎很少,但實行起來其實絕不容易。妳囡囡會很爽快地答應,但多半做不到。我建議如果能做到二十分鐘,就要大加讚賞。因為二十分鐘就肯定能夠成績大幅進步。讚賞之下的少女會更有勁去實行,甚至超額完成。

2. 真的不要管她的自由時間,要做的是鼓勵她多玩樂,要管的是要她做足二十分鐘。一個少女苦讀時只要知道,每天二十分鐘,或是每周140分鐘的溫習後就可以獲得「自由」、獲得父母的讚賞、獲得美滿的成績,何樂而不為?

3. 很多家長對這區區的二十分鐘會嗤之以鼻,認為太少,認為一、兩小時以上才管用。但我的觀察是,絕少少年人會做得到這指標,既然做不到,反正溫書多少都只會給父母責備,一件髒,兩件穢,反而平日絕不溫書,到考試才臨忽抱佛腳。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
發表於 09-11-21 00:16 |顯示全部帖子
Annabella,

長遠來說,需要做的起碼是:
1. 培養良好親子關係
2. 培養閱讀習慣
3. 幫助建立正確價值觀

1. 培養良好親子關係

a) 少罵、少哦;多欣賞、讚賞、鼓勵。

b) 要做到a) ,必先要調整心態,就是要要求低,不應要求一個十全十美的孩子,要容忍子女有缺點。只要做到中上,已值得讚賞;只要有改善,就要鼓勵。我應用這招於太太和女兒已有很長的時間,要求低,有利於對方的改善。所以我有一個很好的太太,也有一個很乖的女兒。

c) 盡量民主,給予女兒多一點自由,不要做專制君主。


2. 培養閱讀習慣

不知令千金有沒有中英文閱讀習慣,如果沒有的話,快!


3. 幫助建立正確價值觀

妳的女兒已是少女,已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已漸漸形成一套價值觀。這個年紀的少年不可能逼,所有要都要本著她的價值觀而行,否則效果不會長遠。比方說,如果一個孩子根本不想進大學,妳硬要他苦讀來準備考試,考得好成績用來入U,是絕對行不通的。

相信妳女兒是希望讀大學的,妳的角色是要鞏固這個價值觀,只要她很想入U,妳便可以以顧問身份,建議她應怎樣做才能達至這目標,不要做一個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在中四開學時,這會是另外一個三年計劃的起點。

愉快、有效的讀書方法是我大力鼓吹的,我自己身體力行,女兒的品德、學業、一體一藝各方面的進度都是滿意的,這條路證明是可行的,妳也可以跟著走。

成功後不要忘記告訴我。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7#
發表於 09-11-21 17:44 |顯示全部帖子
Judy,

我不明白有甚麼抵觸,只要有充足的運動,吃相當多也不會胖。而且有充份運動人,體態才是最動人的。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8#
發表於 09-11-21 19:09 |顯示全部帖子
Ms.ChanChan,

講妳的個案前,有一些概念先要攪清楚,以下只針對初中的情況:

1. 中英數是累積性的,科學、地理、兩科歷史是一次性的。

比如說,一個學生A,英文和中史在期中試都是80分,學生B兩科都是40分。假定下學期,學生A放軟手腳,英文不努力,中史又完全不溫書;反之,學生B兩科都很努力。可以預期的是,學生B的中史準會大勝學生A,但英文則無可能勝過學生B。

2. 自動自覺讀書取得的分數是長遠的,被父母監督著讀書所取得的分數是一次性的。

前者因為是自發行為,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及心智慢慢成熟而來的是越來越勤力讀書。後者是被迫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服從性按年遞減,效果越來越弱。到中四時,父母監督著讀書的效果近乎零。不可不知的是,越是監督,自發讀書的能力就越難建立。所以我一向認為中學階段強逼子女讀書是雞取卵。

3. 強迫讀書的浪費會很大。

由於是心不甘情不願,所以在家長視線範圍內便勉為其難讀一下,但母親在廚房弄飯時,最常見的活動大概會是雲遊太虛。但反觀自發行為,沒有受到家長的壓力,想要玩樂就去玩樂,但坐在書桌讀書時,肯定會聚精匯神,讀一小時勝過被迫的幾小時。


如果講懶散,妳女兒可能還不及我囡囡。剛升中時,因為讀中中,溫書量可以少一點,我和她約法三章,每周撥一小時來溫習。從任何一個角度看,每周一小時都是一個小數目。不過,開學的頭兩個星期她照著做,但以後就沒有做。問她為何不守諾言,她答:「我之前唔知道原來中學咁少野讀呀。」以後一於不到測考就不讀書。

我對她的要求是「能升班」,至於中二時能否留在精英班我是不在乎的。不過,我不在我乎她卻在乎,結果她用了少到不能再少的溫習時間,成功在中二留在精英班。

前些陣子剛剛完成了中二的第一次測驗,她也是不到測驗不讀書,更甚的是在測驗的八天內,乒乓球照樣練習幾小時、羽毛球班照上、畫班照學、電腦照打、而且星期天還去遠足、每晚仍煲「宮心計」。不過,成績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進步,吹佢唔漲。

我覺得她能以極少的溫習時間勝過大部分的同學,原因是:
1. 在小學,當人家忙著為分數著緊時,我不理會分數,幫她打穩中英數根底。
2. 她讀書是為自己,並不是為父母。自發讀書的優越性就顯露了出來。

Ms.ChanChan,

我囡囡的情況對妳有啟發嗎?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9#
發表於 09-11-22 01:46 |顯示全部帖子
Annabella,

我所講的都是正統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加上我自己觀察的很多個案,再成功地應用在囡囡身上而作出的建議。不過,五個子女實在不是普通情況,當中的複雜,小弟實在難以想像。

如果條件許可的話,自由和民主是好東西。我和囡囡的相處是,她可以做任何一件事,除非我證明那件事是有很大的壞處,總之,舉證的責任在我身上,而不是在她的身上。這原則行之有效,她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濫用這自由。另外,她在三口之家有發言權,她是家裡的equal member,她的需求,佔三分一比重,大家互相妥協,互相尊重。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0#
發表於 09-11-22 11:31 |顯示全部帖子
Annabella,

我是自由主義者,對妳家的情況只會感到有趣。

妳可以重溫一下《家長常犯的錯誤——因加得減》

二十三年前,我弟弟聽到「讀英中中四文科,每天功課後四十五分鐘」就可以取得好成績,他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不過半年後,他完全相信。他得到好成績,全家的讚賞,愉快的學習生活。

我和弟弟的約章是,四十五分鐘是完全讀書的時間,假若讀書中途講了十分鐘的電話,這十分鐘是要扣出來的。

中四的溫習材料,比中三多幾倍,如果中四可以藉著四十五分鐘得到不錯的成績,我看不到為何二十至二十五分鐘的時間會不夠用。香港學生主要的問題是被迫溫習,坐在書桌上雲遊太虛,白白將寶貴的時間浪費掉。如果將「為父母而讀書」這種大鑊飯式思維轉了過來,改為「為自己而讀書」這種市場經濟式的模式,那麼「生產力就會大大解放出來」。

無疑,中三有許多科,但犯不著每天溫幾科,中史、生物、生物科技、化學、通識等,每一、兩個星期溫習一次就可以了,反而數學就要多加留意,遇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馬上補救。

以我所見所聞,大部分中學生平日都是不溫書的,更不要說有系統地溫書。只要平日做少許,就已經勝過了他們很多了。

平日多作中英文閱讀,中英文水準就有保證,學術視野亦會擴闊。讀好書,可以很愉快。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1#
發表於 09-11-22 17:40 |顯示全部帖子
但如何去處理各科的温習策畧?我真的盼望你能為我分享更多,


Annabella,

我一向的注意力集中在大方向上,怎樣在長途賽事中佔優是我的強項,至於每科怎樣溫習才能達到最佳效能並不是我的特長。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2#
發表於 09-11-23 22:53 |顯示全部帖子
Ms.ChanChan,

剛和女兒一起看妳女兒的個案,她有兩個意見:

1. 佢咁似我。「她小時勤於閱讀,所以中英文的根基是有的」、「但數學 ……….平時做習作又太敷衍,所以今次居然不合格!」

2. 佢好乖呀,肯在「死線前一晚」完成功課,我好多時番學先至做完功課呀。

今次女兒學校數學教得急,測驗出得深,很多人都不合格,我女兒雖然不合格,但分數仍不算低。她其實根底不錯,但由於操練不夠,所以差幾我分才合格。幾星期前當她告訴我說不合格,我並不感到意外。在這情況下,她同意要有額外訓練,於是偶爾做附加的數學,她邊做我邊教,兩三個星期內,代數的概念有了很不錯的進展,我完全不擔心她的數學。

今次我囡囡在中文、英文、及幾科學術科目都取得很高的分數,所以總體成績,比中一時為佳。

我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女兒享有很大的自由,亦是出了名執著愉快學習的家長。對於讀書,囡囡覺得我是她的盟友,不是敵人。她會對我講「明天默書能夠取一分,不用抄課文五次就夠了」(默書反映不了真正實力,拿多少分,由她吧)、「這本數學暑期作業有答案呀,我不做了,照抄可以」(抄功課不理想,但如果我今次不准她抄答案,下次遇到同樣情況她絕不會告訴我,只會秘密地抄,問題更深遠、更嚴重)、「功課不做了,明天回校才做(或抄)」…….. 。

在這種近乎縱容的管教方法下,我贏了女兒的信任,在這個互信的基礎下,我講的話她非常信服。我比較容易在關鍵時刻說服她去按照我的方向去做、比較容易制定一個她同意,而且會有長遠成果的讀書目標。我要她做額外的數學練習,她不會很抗拒。但當然,我要她做的英文閱讀就因數學的關係減少。

中學跟小學的氣氛很不同,有很多小學時覺得很重要的,到中學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小朋友能否學到野。容忍孩子有缺點是兩代相處的重要元素。

妳的焦急,我是感受到的,妳要攪的只是一科,情況不太壞。和她制定一個讀書計劃吧,如果計劃要成功,有些重點可以參考:

1. 她女兒想不想入理科,如果不想,難攪。
2. 妳女兒是否覺得妳處處為她著想?
3. 讀書計劃要她同意,不能強加於她身上。
4. 做額外的數學練習是必要,但務必減少其他工作。
5. 數學有進步後,要有強烈的讚賞,這是更上一層樓的動力。

今晚只想到這些,如果以後再想到甚麼要點,再和妳討論吧。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3#
發表於 09-11-23 22:54 |顯示全部帖子
System error.

Repeated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11-23 23:06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4#
發表於 09-11-25 22:37 |顯示全部帖子
Dear all,

抄襲功課當然不理想,但這行為有多壞呢?

我很羨慕wunma的女兒,不抄襲功課,理由是過不了自己。小弟不希望見到的是,女兒不抄功課,是因為過不了爸爸的一關。

經常抄功課,當然很壞,但如果只是偶然抄功課,有何壞影響呢?

1. 是大是大非的問題?
2. 今天抄功課,明天會做再壞的事,道德就像骨牌般倒下?


1.        大是大非?

先要問兩句:
a) 你們當中,有誰未試過抄功課?
b) 有多少人間中抄功課?

在中學裡,很多學生偶爾抄功課已是公開的秘密,不用多講。就算是大學生,就算當年只有兩家大學時的大學生也有很多是偶爾抄功課的,或是抄得有技巧,將別人的改頭換面就成為自己的作品。

這樣普遍存在的行為可以算是大是大非嗎?

抄功課除了自己可能是受害者外,老師、同學都不是受害者。但如果自己留有後著,不會因為抄襲而影響學業,有誰受害?這和考試作弊不一樣,作弊會有人因為你的行為而名次跌了,影響考試的公平性。


2. 骨牌效應

我有很多偶爾抄功課的中學同學,後來成績也不錯,個人道德亦看不出有甚麼問題。入了大學的,也繼續偶爾抄功課,當中有幾個今天當了老師,有一個甚至剛升了做了校長。這些當年偶爾抄功課的學生,今天不准他們的學生抄功課。

==========================

我的教女哲學是「寬鬆」。講這點之前打個岔。

相比香港市民,內地同胞的守法意識較為薄弱。原因有很多,但「立法嚴,執法鬆」應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立法嚴,執法鬆」— 內地的法律定得很嚴苛,在內地工作過的人都知道,在內地做生意,幾乎不可能不犯刑事罪,因為處處守法的話,根本做不了生意,必然被淘汰。基本上內地人人犯罪,你有罪,我也有罪,於是大家都覺得犯罪沒有大不了。另外,大陸的執法有時可以很寬,法庭的酌情權很大,有時犯了很大的罪也罰得很輕。於是大家的守法精神都變薄弱。

「立法寬,執法嚴」— 在香港要做一個奉公守法的人很易,但當有證據證明一個人有罪時,法官的酌情權就比內地細得多,被控有罪的就會為人所不齒。大家都習慣用法律解決問題。

我見過不少有問題的家庭,就是「立法過嚴」。他們以良好的意願,打造一個完美孩子為目標,這樣不准、那樣不許、這樣要端正、那樣要完美,弄至子女疲於奔命,父母的期望根本無法做到。一件髒、兩件穢,儘管做自己喜歡的事,反正做甚麼都會被父母責備。

=============================

我對女兒定下的行為標準是很低的,為她定下的勤學標準亦很低,不過她是老師、朋友公認的乖乖女;她的學業成績也一年比一年好。

我給她很大的自由,我希望她守著道德是內在的,不做不道德的事是由於「過不了自己」,而不是從外壓入的。

在讀書方面,我自幼訓練她有一個超然的角度,這肯定與大眾不同,不過直到今天這策略是成功的。作為一個學生,努力充實自己是本份,偶爾抄功課是問題,但是大問題嗎?

我准許了女兒抄功課,也准許她很多普通人不能想像的事。單獨看,每件事都不理想。但這卻贏了女兒的信任,她的尊重。她會無拘無束地講述她平日所做的事,不用害怕被我責怪。我對她的行為、學業進度都非常清楚,很有把握地將她的價值觀培養起來,行為亦會因麼著正確的價值觀而做好。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5#
發表於 09-11-27 23:14 |顯示全部帖子
Dear all,

我容忍女兒偶爾抄功課,不是我覺得間中抄功課是對的(但當然,我覺得這只是小缺點而不是大問題),我也希望女兒完全不抄功課。但對小問題,我抱的態度是希望她不做,但不會禁止。

我希望做的是有壓倒性的理據去說服女兒不做,而不是用家長的權威去使她屈服。在我家裡,從來都沒有「駁咀」這個名詞,女兒有權據理力爭,而她的力爭,往往可以扭轉局面。

中學生抄功課是很普遍的,很難令她相信這是大問題,我自問沒有信心說服她,令她自發地不去做。

如果她問:「爸爸,你常說你讀書時是公認的乖仔,你讀中學時,成績也越來越好,但你有沒有偶爾抄功課?」

我無言以對。

其實,她的服從性是很強的,要用不怎麼強的論點去遊說她不抄功課,成功的機會是有的。不過,我相信這樣做只能改變其行為,不能改變其想法。我還是希望她在內心建立起個人道德,因為自發地覺得抄功課不好而反映在行為之上。小不點漸漸長大,我絕不擔心她犯大錯,現時希望她的小缺點隨著人的成熟而減少。

不過,我仍是覺得,容忍太太和女兒的小缺點,是相處之道。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6#
發表於 09-11-28 12:34 |顯示全部帖子
Dear all,

我同意wunma 所講, eviepa 的行為是建基於 "他女兒能比到信心父母不去嚴管她也不會行差踏錯".


如果我現在就收養一個行為有偏差的十三歲band 3孩子,我更加會容忍他抄功課。反而是要服他,慢慢由抄功課多,自己做功課少過渡到抄功課少,自己做功課多。如果兩年內能達到這目標,我已心滿意足,這少年人亦值得欣賞,值得大讚。

我教女理論的主要骨幹,其實在女兒出生前已制定,她出生後,只有微調,沒有大改動,並非因為有一個乖女,所以有信心用自由的方法去教導。

在我的教女過程中,有很多是離經叛道的,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咁都得,你咁做,害左你個女」。但我一直都相信,我打敗了很多戰役,但終會贏得整場戰爭。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7#
發表於 09-11-30 20:59 |顯示全部帖子
Wunma,

在家中,基本上我和內子對人都是要求低,包括對配偶、女兒、傭人。由於要求低,我很容易就是她心目中的好丈夫,她也很容易地成為我的好太太。在這氣氛之下,比較容易互相妥協,所以教女雖然有分歧,但不難達成一致行動。在教育的一塊,是我為主,她配合的。

在學校,我一向主張家校合作,在小學六年,全無問題。現在讀傳統學校,雖然覺得校規太嚴,但仍是可接受。讀這學校,就要自己去適應,不能要求學校改變去適應自己。但當然,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下,可以讓女兒鬆一下,比如說,人家都去學校辦的英文補習班,我則連續兩年拒絕學校的邀請。

我這樣教女,在實行之前,好處和壞處都想過了,今天是小孩與少女的過渡,可以作個小結。她的性格、行為、學業成績、一體一藝,不可以說完全料到,但地碼沒有一個環節是我想像以外的,和我起初所計劃的沒有大的偏離。

如妳所講,我女兒事實上是皮薄,是溫室長大的蘭花,唔得硬淨。另外,在這教育下,對著父母,講真話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因此缺乏講大話的「訓練」。就這兩項,已可斷言她長大了很難做大事。不過,我希望培養一個快樂女兒,而不一定是成功的女兒,做不成大事沒關係。

認識的人當中,只有兩個是「不打不罵」之下長大的,他們都樂觀、易於相處、朋友多。不知他們能否代表這樣管教下的人的性格,如果我女兒日後會是這樣,我會很高興。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8#
發表於 09-11-30 23:10 |顯示全部帖子
ilovenunu,

你覺得出現這情況的機會有多大?學校並不是孕育講大話的地方。小朋友講大話,最多是在家中出現。家長越是嚴厲,處罰越重,他們講大話的機會越大。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