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2023 DSE成績分析
發新帖回覆
樓主: Sing13
go

2023 DSE成績分析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561
1#
發表於 23-12-25 12:22 |顯示全部帖子
bettyay 發表於 23-12-25 09:12
時有聽過名校有人際網絡,有時可能都要睇孩子本身個性,如果性格較活躍好動,多參加課外活動,容易識人! ...

孩子學校出外參觀時,沒有預約導賞活動,然後突然於到訪時,有師兄主動調動工作前來導賞,這算是人際網絡嗎?

有時自己不主動,也不一定沒有受惠,只是可能受惠得沒咁多。

記得我有次面試,被問到來自什麼中學?雖然最終我也受聘,但我相信如果我是來自好學校的話,我能有更好的話題吧?

Rank: 5Rank: 5


3561
2#
發表於 23-12-25 12:46 |顯示全部帖子
bettyay 發表於 23-12-25 12:41
啱!所以有時好難一概而論,但係都要著住校服。我回覆時理解人脈網絡係畢業工作後,有冇識人好過識字嘅狀 ...

工作上,其實都有幫助既,我先生和我就是兩種不同情況。

我會話:名校係相刃,你有呢個名,如果有能力,會是一個幫助!但你有呢個名,亦會令人對你有一份期待,你要對得住它!所以,佢哋都對自己有一個特別要求!

PS佢哋無著校服,係見到校名(報名時要填)而已!

Rank: 5Rank: 5


3561
3#
發表於 23-12-25 13:10 |顯示全部帖子
bettyay 發表於 23-12-25 12:56
同意!我女著住校服都有一會多一份責任,做嘅行為成績操行,都唔止為自己負責,人哋會睇埋你套校服(校名) ...

本帖最後由 liverpool2023 於 23-12-25 13:10 編輯

這個沒有一個絕對答案!

不過,我會感到作為名校畢業生,比例上認同/proud of自己母校的比例,會比一般學校多!

我個人而言,不是因為這個原因去選學校。而是我希望孩子可以看闊一點,認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是小塘大魚,這個是我頗重視的!
而在孩子入讀不同中學之後,我更確信自己並沒有選錯!

當然,每個人重視的不同,每個孩子性格不同,所以,學校成績/名氣只是其中一個考慮因素。

Rank: 5Rank: 5


3561
4#
發表於 23-12-26 13:48 |顯示全部帖子
Sing13 發表於 23-12-26 09:30
我覺得都是聚焦返成績既比較吧,至於校友既關照,有啲人既經歷覺得好重要,有啲人從未收益過,冇標準亦冇肯 ...

看看#8吧,人家正是不只聚焦在成績,才會問1B傳統名校 vs 1A地區中學呢!

有沒有留意,從未收益過的,正正不是名校畢業生!

Rank: 5Rank: 5


3561
5#
發表於 23-12-26 14:36 |顯示全部帖子
piyohk 發表於 23-12-26 14:06
本帖最後由 piyohk 於 23-12-26 14:10 編輯

港島區兩間男校,另1間永遠名校,不同年代。

很好,有另一個角度出現

那麼,我又想知道:
這些名校畢業生的子女,有沒有想進父母的母校呢?

Rank: 5Rank: 5


3561
6#
發表於 23-12-26 16:30 |顯示全部帖子
piyohk 發表於 23-12-26 15:49
本帖最後由 piyohk 於 23-12-26 16:26 編輯

1. 1個無俾兒子們讀,孩子亦唔想上(已經大學畢業);1個只 ...

如果這樣,証明即使你那些個案家長自己沒有與校友聯繫,卻還是認為母校是值得驕傲(正如我前面所說的proud of)。

那似乎還是符合我的推測:讀傳統名校的學生會比一般學校的,更proud of自己的的母校。

假如不是因為所謂的人脈,那可能是有比人脈更重要的價值吧!

Rank: 5Rank: 5


3561
7#
發表於 23-12-26 17:35 |顯示全部帖子
piyohk 發表於 23-12-26 17:29
“Proud of” 諗多咗啦。
以上嘅例子,有能力嘅,母校不作第一優先次序。
平凡嘅,諗住躺平食老本,期望指 ...

如果有校友家長認為香港傳統名校有可能是優勢,那不是正代表他們也認同傳統名校優於非名校嗎?

說到底,讀名校的父母+沒有讀名校的父母,都想把孩子送去名校,那不是已經是用腳投票嗎?(回應上面樓主說的只要看學校成績而不用理會所謂的名/非名校)

至於你說的其他優勢,就不是這裏考慮的兩個情況吧?

Rank: 5Rank: 5


3561
8#
發表於 23-12-26 17:39 |顯示全部帖子
ANChan59 發表於 23-12-26 17:03
我當然有的放矢,

兒子試過在QM做shadowing,個手術完咗,個主刀醫生主動介紹自己係師兄,返學校可以加佢 ...

你說的情況,就是我前面回應的

當你身處那些學校,即使你不主動,你也會被主動相認(兄弟情)。
當然,你還是要有個人能力。

Rank: 5Rank: 5


3561
9#
發表於 23-12-26 17:45 |顯示全部帖子
piyohk 發表於 23-12-26 17:29
“Proud of” 諗多咗啦。
以上嘅例子,有能力嘅,母校不作第一優先次序。
平凡嘅,諗住躺平食老本,期望指 ...

說到用腳投票的時候,我想想,我身邊父母讀地區名校畢業,讓子女讀傳統名校的,遠遠比讀傳統名校而讓子女讀地區名校的多(根本就沒有)。

不知道為什麼呢?

Rank: 5Rank: 5


3561
10#
發表於 23-12-26 17:50 |顯示全部帖子
piyohk 發表於 23-12-26 17:44
「香港傳統名校有可能是優勢」,這個只是你的觀點。純計以上嘅例子,有用腳投票不考慮母校。

...

本帖最後由 liverpool2023 於 23-12-26 17:53 編輯

這句不是你在77樓引用你其中一位朋友嗎?

再者,既然是統計,就你所說的4個例子,只有1位選擇不入讀,另外有2位是選擇讀,還有1位是無法入讀。這個不也是證明父母還是「多數」想子女仍然讀傳統名校嗎?

如果你一直的意見,只是想表達:不是所有100%傳統名校父母也認同傳統名校比地區名校好,那麼,我是認同的!

不過,那其中的唯一的一位,是不是只是想上國際學校呢?還是想選地區中學?

Rank: 5Rank: 5


3561
11#
發表於 23-12-26 18:55 |顯示全部帖子
piyohk 發表於 23-12-26 17:56
本帖最後由 piyohk 於 23-12-26 17:56 編輯

又係你的例子。不如講,全港家長只讓孩子入讀傳統名校;非 ...

不是你先引用自己的例子先嗎?

Rank: 5Rank: 5


3561
12#
發表於 23-12-26 19:01 |顯示全部帖子
Sing13 發表於 23-12-26 18:19
傳統名校始終要有成績作為主菜,冇成績時,過幾年名氣亦都隨之而走。

要幾耐名氣才過,真是好難講
名氣和成績,個比例幾多?
呢個亦係無一定的答案

只是,肯定不是所有人都以成績作唯一考慮!否則,不會常有人問地區1A vs 傳統1B名校?

我個人認為,選校不會只看成績,要知道成績背後的原因,有人日夜苦讀而成績1A,我自己不打算苦讀,去1B輕鬆入大學不是更適合嗎?這個沒有一定答案,看各人自己上學的目的。

Rank: 5Rank: 5


3561
13#
發表於 24-1-1 14:49 |顯示全部帖子
twhkleung 發表於 24-1-1 14:29
其实部份家長同學都張成為(名/神)校的Alumni 網络的睇法都反轉了.
好似返教会咁, 目的是為了contribution ...

兩者根本不是對立
想得到網絡
同樣亦很樂意去提攜
這個就是所謂的「兄弟情」!

Rank: 5Rank: 5


3561
14#
發表於 24-1-1 15:22 |顯示全部帖子
twhkleung 發表於 24-1-1 14:56
同意, 只要有着,如,提攜師第妹的心就夠了, 師弟妹会否必定受惠只是side-effect. ...

名校,因為歷史比較悠久,畢業生比較多。又因為成績比較好,在社會上階層高的畢業生會比一般學校多。

兩個因素加起來,便會形成受到提攜的機會率比較高。

想入名校受惠的,亦不等於不會努力,相反,他們大多會想不負眾望而更努力。

至於學校是否教學好?我覺得要看哪個層面?教師質素,不一定的,有些想提升成績的學校更努力進取。
但學校既為名校,自然也有其成功之道,鼓勵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義工/比賽/交流,work hard play hard的態度,並不是所有成績好的學校也重視。

說到底,每人個性不同,要求不同,選自己合適的就好。

點評

twhkleung    發表於 24-1-1 22:33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你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