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大家一起分享 -- 協恩中學校長談教育
發新帖
查看: 1200|回覆: 1
go

大家一起分享 -- 協恩中學校長談教育 [複製鏈接]

Rank: 1


23
1#
發表於 09-2-27 10:14 |顯示全部帖子 |倒序瀏覽 |打印
精彩的演講---協恩中學校長談教育
名校之所以為名校,自有它的各種因由。我想,其中之一是學校的管理層對教育的反思一定要具前瞻性,才能帶領學校不斷開創新局面,領先同業。最近,我出席了協恩中學家教會,聆聽了中學校長劉李國建女士對當前教育工作的反思的報告,覺得非常生動、精警。對BK網上所有望子(女)成龍(鳯)的家長們,不諦為一劑良方聖藥,故把當天劉太的演講輯錄上載與各位共同分享。
以下是劉太講話的主要內容:
過去幾年政府推行全人教育,投放很多資源在教育上,按理應比過往的成績更好,年青人應更堅強,更全面,更有能力面對各種挑戰。但事實卻相反,這一年來不時從報章雜誌上見到很多政府高級政務官、紀律部隊人員、醫生等有成就的明日之星自殺的報道令人很痛心。還有很多個案同樣也令人困擾:年青人自閉、抑鬱的個案多了很多,很多畢業生不能適應社會,一遇到挫折就完全崩潰。我們的社會、教育究竟出現了甚麼問題?
我一直認為,教育是為學生將來的生計做預備。但以上個案卻未有好好地做好這件事,一些在學校非常優秀的同學,一出來社會或在生活實踐中竟然敗得一塌糊塗﹗
我的反思是,第一要加強教育學生的競爭性,要在課程上加入很多備戰的元素,如:開設I.T.課程,強化中文,普通話及各語言能力訓練。但單有技能是不夠的,所以,第二點,要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培育他們堅毅的性格,要令他們對周圍的人、對父母盡責,要子女不敢去死,即使如何辛苦都要活下去﹗聖經上告訴我們,看一個人不是看他有多大的成就,而是要看他的心是怎樣。具體做法是要讓學生自己備課,主動閱讀,準時交功課。態度很重要,針對年青人甚至壯年人遇到困難便崩潰,心態源於怕面對困難及挫折,通常最易崩潰的不是讀書差的那一群,因為他們習慣面對失敗、折挫,反而處理得很好,而是讀書很叻,從未被家長責罵過,一直順風順水的當他們到了20-30歲才面對風浪就容易崩潰。應如何做?要自小做起,自己的事自己要面對,而家長要配合。但很多家長是幫子女去收拾玩具,收拾書包,收拾床舖,收拾書枱,甚至幫子女做功課。他們不知道,應教導子女從小自己就要做。有些家長常掛在嘴邊一句話:我不會給壓力子女,我不需要子女養我。這些家長很蠢很錯,你們是剝奪了有承擔供養父母的人的機會﹗為甚麼不養父母?(很激動地說)。做父母的應自小教育子女需要分享、承擔,例如教子女要把自己最愛吃的雞肶讓大家一起分享,不是全部讓小孩吃,將來出來做事,不管你賺多少錢,都要養父母,這是責任。
第三,有家長常對子女講:阿女你讀書很辛苦,老師給咁多功課你做想要命咩﹗其實生活在香港,每天有工作,很忙碌才是好事,君不見在“沙士”時期,百業蕭條,很多人無事做,那才可怕呢﹗現在可以有事做,可以學習應該很感恩才是呢﹗
第四,身教。小朋友自小很聰明,時刻會留意家長的言行,生活細節,大人應以身作則,父親是子女的榜樣,母親是子女的偶像,要重視親子,多些與孩子相處。最後,我呼籲各位家長趁年輕生多一兩個小孩(全塲大笑),最好生夠三個。理由是1. 有伴, 2. 子妹間的關係不是朋友可以替代的,如果有三個小孩,更能培養其人際關係,子妹多,就會常常上演戰國時的“合緃” “連橫”,有時相互排擠,有時又互相聯合,在生活中學懂與人相處,你會發現在小孩子多的家庭,他們在社會上特別懂得與人相處,不會過份自私、會表達,有責任心等,更重要是父母不可能照顧小孩一生,一但父母去世,如果有兄弟子妹相互扶持,就不會覺孤獨,淒涼。有廣告話,要四百萬才能養育一名小孩,這是假的、是廢話﹗因為給小孩最重要最好的東西是不需要錢的,比如愛、家庭温馨、理解,父母對子女合理的期望、支持等等。所以要保重身體,孝順父母﹗
   0    0    0    0

Rank: 1


23
2#
發表於 09-2-27 14:57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09-2-27 13:40 發表
一些隨想...

芬蘭教育世界稱頌, 因少競爭壓力而學習有成.  芬蘭是西歐自殺率最高國家, 不知和成長期教育慣於舒泰有沒有關係.

香港社會工作壓力大工時長, 人所皆知, 不少家長也經歷中或體驗過.  新的一代在萬般呵護 ...


或許大家也有這個經驗, 一些學業出眾的學生出來社會工作反而不易融入社會, 或稍有不如意, 便辭工不做. 我曾見過一位學業成績很好的"新同事"被上司責備, 竟然請假回家哭. 真是一點小挫折也不能面對.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