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孔明非諸葛亮」 扼殺學童思考
發新帖
查看: 4955|回覆: 9
go

[孔明非諸葛亮」 扼殺學童思考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440
1#
發表於 11-1-27 18:13 |顯示全部帖子

回復 1# Sumyeema1 的帖子

我唔覺得甘會扼殺學童思考, .......當然, 如果你真的那麼看重被老師判錯而失去的分數, 那麼用這樣的思維自然會出現中國人卻跳不出框框。......因為你連考試測驗的分數都跳不出.......

Rank: 5Rank: 5


4440
2#
發表於 11-1-28 10:41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dea 於 11-1-27 19:21 發表
撇開分數問題,一來孩子會在所謂「對錯」中困惑,二來孩子會承受無謂的挫敗感。現實是很多孩子很尊老師的教法為準,當家長向孩子說明老師的荒謬,孩子就更困惑:以後是還要不要聽老師的一套? ...


一來孩子會在所謂「對錯」中困惑, <----這不就正正是給孩子思考的機會嗎? 不就正正是給孩子跳出標準答案式的灌輸教育框框的機會嗎?.......為何你會反其道認為老師必定是對的, 老師一有荒謬的地方, 孩子就更困惑:以後是還要不要聽老師的一套?

二來孩子會承受無謂的挫敗感。 <-----有挫敗感就証明你沒有撇開分數問題....

Rank: 5Rank: 5


4440
3#
發表於 11-1-28 11:05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tccmc 於 11-1-27 20:07 發表
Samuel,

甚麼人能完全跳出分數框框,超然物外,直到大學畢業?


呵呵.....我當然不會自相矛盾一方面叫阿仔完全跳出分數框框,超然物外,一方面又要阿仔科科名列前茅, 把分數看成寸土必爭(像樓主講既網友爸爸甘,必要老師接受"孔明"都是必須給分的答案) ,直到大學畢業.....

我認同樓主講既網友爸爸提出的例子說明了現今的教育是一套"對書答題"的標準答案式的灌輸教育,.....但暫時我們的基礎教育還找不出可以用學生的思考天性,但又可以有效灌輸基礎教育的方法......其實呢個系一個"針無兩頭利"的千古難題.....教統局之前高呼的"求學不是求分數"就正正是自打咀巴,自相矛盾的做法啦....

Rank: 5Rank: 5


4440
4#
發表於 11-1-28 12:41 |顯示全部帖子

回復 11# Sumyeema1 的帖子

為什麼[三國時最足智多謀的人是諸葛亮]才是正確答案?
因為標準答案是諸葛亮....改卷的老師只對"諸葛亮" 3個字....不符合的自然是"x"1大個...完全小事一樁, 在小學試卷中,值得為小朋友被扣的數分大呼小叫嗎 ? 阻礙小朋友思考的絕對不是[標準答案]的問題....我認為父母師長借助事件引發小朋友如何思考才是"根"....

Rank: 5Rank: 5


4440
5#
發表於 11-1-28 13:35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tccmc 於 11-1-28 13:10 發表
一張卷有一條爭議題,的確小事一件。但原文是控訴這變成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甚至 open question 也有標準答案。當公開試有十個八個爭議問題,仍是小事?

小女便試過一張唔記得是作業定小測,得零分,在我來說是由一個爭議性的概念引起,不是一兩條題目。不過,相信考試會嚴緊些。


請問考試or小測是否一定要有標準答案?....
又標準答案是否最客觀的給分標準?....
再標準答案又是否一定是一個絕對的答案?....
最後考完試,答"對"晒d考試問題又是否代表完全該階段的學業?....

Rank: 5Rank: 5


4440
6#
發表於 11-1-28 13:52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annie40 於 11-1-28 12:37 發表
*十分认同你的想法, 然而思考天性和有效灌輸基礎教育的学习比例能否改善, 若改成六成引导学生思考, 四成灌輸基礎教育. 会否更佳.
*问题是香港老师也是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太的, 思考天性似乎是他们最弱一环.
事实上灌輸基礎教育是教育中最易办的, 搬字过纸, 天才阿甲做一次, 蠢才阿乙做十次, 老师的教导不变. 考试过关否? 是阁下的事.


思考天性和有效灌輸基礎教育的学习比例能否改善, <---我認為變數太多, 例:小朋友 和老師性格,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都不能一概而論, ....所以不會有一個黃金比例,亦不可能有絕對肯定的改善....

*问题是香港老师也是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太的, 思考天性似乎是他们最弱一环. <----事實上我不太認為是否接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而影響.....思考,創意本身是沒有"頓悟"的, 我比較相信是受天生性格,人生經驗長期累積而來的能力.....

Rank: 5Rank: 5


4440
7#
發表於 11-1-28 15:31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umyeema1 於 11-1-28 14:59 發表

對這句有保留,恕我又用 Apple 的例子,之前[蘋果日報]曾在A1版報到過大陸山寨版 iPhone 和正版幾乎一樣,但山寨版不能下載 Apple store 的 App。  

Apple 這個可以讓人任意開發 App 的意念,令到更多人願意開發新的 App, 如果有人願意比錢下載,開發人可以和 Apple 分享利潤, 更多的 App, 吸引更多的人轉用 iPhone。 這是一個 win-win-win 的意念, 應該是創意吧?


如果你看回Apple 的歷史, 就可知道這一個 win-win-win 的意念是microsoft用來打敗mac的意念,  iPhone 只是從以前封閉的mac機失敗經驗而醒悟過來而已.....

Rank: 5Rank: 5


4440
8#
發表於 11-1-28 15:34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ow 於 11-1-28 15:16 發表
三國時最足智多謀的人是誰?諸葛亮.
寫孔明算錯, 寫郭嘉,龐統,司馬懿也錯. 寫周瑜???


要真的論三國時最足智多謀的人更加肯定排唔到諸葛亮啦.....最低限度劉備已經收服到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啦.....

Rank: 5Rank: 5


4440
9#
發表於 11-3-10 18:02 |顯示全部帖子

回覆 34# edea 的文章

不好意思,回覆遲了, 連累版主大人食左大隻死貓(仲要系2大隻)甘耐,.....

如版主大人所講:
因為你把自己思想困在"測驗"的局面去看, 看著分數的是你. 抽離測驗, 只當是老師上課問問題, 孩子舉手答孔明, 老師說答案是諸葛亮, 你錯了. 這樣不涉及分數了吧? 孩子的挫敗感是無異的, 和分數無涉.

以上情境,我相信舉手答孔明的孩子,絕對會跟老師辯論, 不會默然甘"食左老師隻死貓", 所以根本與樓主所提出的是完全不能類比的兩種情況.......不明白版主大人點結論是我自己思想困在"測驗"的局面去看
再說我完全無意請版主大人食死貓.....我只是根據版主大人的回覆,我自行理解後而向版主大人回覆及發問....至於是否版主大人的原意, 我無法証實, 版主大人自然可以再自行解釋, 但似乎不應該說是我"質"死貓給版主大人呵

Rank: 5Rank: 5


4440
10#
發表於 11-3-10 18:20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tccmc 於 11-1-28 20:55 發表
//
我比較相信是受天生性格,人生經驗長期累積而來的能力.....
//

//
我比較相信是受天生性格,人生經驗長期累積而來的能力.....
//

Samuel

你這樣說,意思是教育對一個人的能力發展甚有限?

爲什麼全世界投入天文數字的資源往教育?

爲什麼你還來教育政策板?爲什麼讀大學?一早出來做事不是更好?


教育對一個人的能力發展是否有限?<----這是一個說不清的大題目, .......早前的碩士生2年找不到工作是否可証明教育與能力並不是絕對的正比關係呢?

當然一個人的能力發展與他是否受過教育絕對有關係, 但我地很難量化一個人受過10年教育, 他的能力就可以到達某一階段......再反過來講, 社會上有好多學歷比下屬低的上司情況出現, 請問你會點回答留你自然以上既問題呢?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