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孫公.孫公....放過我們吧!
發新帖
查看: 5396|回覆: 0
go

孫公.孫公....放過我們吧!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083
1#
發表於 11-7-7 08:44 |顯示全部帖子
中一派位的反思
(蘋果 7/7/2011)

以下的故事,在現今香港社會中俯拾皆是:並不富裕的家庭節衣縮食,每月省下幾千元,為的就是讓孩子上補習班、興趣班,然後在緊湊的課餘時間表上還得逼迫孩子做功課、溫習,催谷孩子成為文武全才;然而幾年以來的努力,只因一次抽籤的不幸,一夕間滿盤皆落索。前天中一派位放榜,寫下了許多令人心碎的故事。數載的寒窗苦讀、往後的升學前途、所有的成敗得失,在剎那間被隨機的派位結果定奪。如此沉重壓力之下,無怪乎不論滿意失意,學生和家長都泣不成聲。
全港的中學有七成的學額,被教育局硬性規定要撥入統一派位:依比例分成三個組別( Band)的學生,在同一組別下無分前後地統一隨機派位。是故,即使是同一學校裏成績有高低的學生,亦大有可能出現低分者入名校、高分者獲派第十志願的荒唐事。
面對我們不解、詰問,教育局這樣回答:「學生的學習成效並非完全取決於他們獲派的學校,而是他們是否在學習中積極進取。」所以,教育局可以毫不猶豫地把學生的青春、家長的精力、家庭的時間等一切的努力與犧牲都抹煞,把學生們都推進攪珠機裏,讓運氣決定莘莘學子的命運。
這就是實行九年免費教育、致力「提供優質學校教育」(教育局語)的香港政府,對於教育的「公平」:先把學校分組別,再把學校分為中中、英中,然後在學生身上貼一標籤,最後隨機派位。現今制度的基礎,並不是公平地獎掖或鼓勵學生的個別發展,讓學校、學生各取所需;而是以電腦的隨機派位,漠視學生能力的扭曲「平等」。對於無經濟條件在國際學校或海外升讀的家庭,教育局的政策一再剝奪他們力爭上游的機會。
對於掌權者,即使中一的統一派位漠視學生「是否在學習中積極進取」亦不是問題,原因其一是他們的子女多在國際學校或海外升學,其二是他們還有更多的問題要處理:既要迫令教科書減價,又執行無謂的送審制度、不斷微調教程使書商成本增加;口稱加入通識科以增強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又要設計以國民教育對學生洗腦。教育局疲於對教育制度朝令夕改,使局長孫明揚在中一派位日連出來體察民情、聽取民意以至出言安慰受派位不公所害的家長學生的時間都沒有,那何來時間反思現行「標籤再抽獎」的制度不公呢?


但即使教育局無暇自省,我們亦不能停止思考。當我們關注現今的學童「高分低能」或家長過度催谷子女,亦要問:其根源是否因為我們的制度無法實踐基本的教育平等,令可考取的學額過少以至競爭過度?當富裕者一一逃離香港的教育制度入讀私立名校,基層除了以「分數行先」、「名校至上」去抗衡,又有何辦法?
昨日,數千家長和學生手執成績表、推薦信、得獎資料,棲棲遑遑、東奔西跑到心儀的中學叩門,抹着汗帶着哭去爭取僅有的二、三個名額。我們不知道坐在冷氣房、默不作聲的一眾官員是否滿意於其不公平的制度,但起碼他們實現了他們一部份的抱負:「培育學生迎接人生挑戰。」人生,確是不公的。
梁君齊
自由撰稿人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