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唔知大家有冇睇鏗鏘集
發新帖
查看: 21653|回覆: 7
go

唔知大家有冇睇鏗鏘集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
發表於 10-3-24 10:03 |顯示全部帖子
但香港的教育制度求學是分數的,分數越高,選擇好學校就越有利。


任何地方,教育制度都是求學是分數的,分數越高,選擇好學校當然越有利。

香港和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分數越高,越有優先權選学校。這才大劑。

因為此優先權的關係,令大部份父母不敢嘗試"求学不是求分數"。現在,好彩有直資学校,令到追求"求学不是求分數"教育真理的,可以放胆實踐,分數不高時,可向直資校申請:我子女雖然不能默書次次一百分,但他看很多很多書,参加很多活動,長遠對孩子有利,請收他吧。

總之,一日不癈除好学生選校優先權(banding 制度),大部份父母都只会追逐着默書測驗的短期目標。只会有少部分父母有遠大目標或家境良好的孩子,才能享受"求学不是求分數"的教育真義。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2#
發表於 10-3-24 11:13 |顯示全部帖子
其實每種方法、理念都會有正反後果,但父母愛子女之心是不變的,堅持原則,尋找原因,降底目標,多加體諒才是父母愛子女之行為表現,我吾相信有這樣父母的孩子會差得去邊。 ...


堅持原則:子女有法可依,知所進退。

尋找原因,降底目標,多加體諒:咁父母会長命啲。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3#
發表於 10-3-24 12:01 |顯示全部帖子
求學不是求分數是教育真義?


有時看很多書的小朋友默書分末必及一個一本書也不看而全情準備默書的小朋友高,但前者一定学得多啲嘢。前者求学,後者求分數。求分數最極端的是如大陸的送礼、甚至獻身。不錯,得到高分,但求到学嗎?

而一般上,努力讀書,成積自然好。求学能求到分數的。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4#
發表於 10-3-24 12:25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judy 於 10-3-24 12:01 發表


有時看很多書的小朋友默書分末必及一個一本書也不看而全情準備默書的小朋友高,但前者一定学得多啲嘢。前者求学,後者求分數。求分數最極端的是如大陸的送礼、甚至獻身。不錯,得到高分,但求到学嗎?

而一般上,努力讀書,成積 ...


再舉一例:

有一天去接阿ニ(打球)。教練和一男仔話:"下星期校際賽,我去看你"。男仔話:"唔去啦,因為跟住測驗,我要温習"。此男子是校隊主力,他缺席比賽,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不錯,這男了可能求得了高分。但責任感、榮譽感去了那里呢?這才是最重要的啊!送孩子上学,只為考取好成績咁簡單嗎?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5#
發表於 10-3-25 10:49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lkma 於 10-3-24 17:45 發表


分數是知識嘅量化符號,不求分數,又如何客觀地分出高下呢?送礼、獻身是出貓,不是努力讀書求分數,請吾好偷換慨念。

社會資源有限,自然就有篩選制度,就會有分數存在。知識嘅量化、分數係最客觀,無可避免,吾係靠吹水就可以獲得 ...


我再睇過我寫嘅嘢,發覺並冇咩唔妥當的地方。不過,一樣米養百樣人,同一事物、同一句話,各人的理解不盡相同,這是常有的。

好象"求学不是求分數",對我來說,這是自自然然的。求学是求学問,這包括追求知識,学做人,看是否有責任感,是否知榮辱等等。求分數,只是跟教師的考試要求温習就是,是狹窄的、被動的。

這就是我對求学不是求分數的理解。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
發表於 10-3-29 11:29 |顯示全部帖子
制度花樣多多,又分校網、又分banding、又分中英、又微調、又要NET、又要琴棋書畫、又要文武双全、又要做義工……富人就可以全方位投放資源,以獲取最佳效果,窮人呢 ? 死路一條 ---- 讀好書考好試望有大學收。制度如此不公平,是官員愚蠢 ? 還是另有所圖 ?


其實,個個國家的教育制度都大同小異。香港最令人瘋狂的地方,是banding制度。在此制度下,讀書好的有權先選校。其实我都講過好多次,我唔明點解冇band3學生家長去法庭告此政策。我們知道,有餞人用餐可選高級餐館,高級餐館也可要求穿西装皮革才可進入來選客人。但無理由規定富人選好餐廳後,窮人才可用餐。

"又要琴棋書畫、又要文武双全、又要做義工",係噃,又要呢樣,又要嗰樣。不過,呢啲係唔好嘅嘢咩?

家長之所以覺得唔好,咩係因"求分數"之過!

學琴棋書畫,唔係喜歡,也不是為了玩吓、試吓,而是為了分數。試想帶看負面思想去學琴棋書畫,點会喜歡,又點会進步。做義工,唔係為佐幫人,而是為了功利,又點会開心呢?

讀書目的是為分數、琴棋書畫也為分量、做義工也為分數。OK,高分又如何?

點解唔係為知識而謮書,為興趣修養而琴棋書畫,為幫人而做義工呢?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7#
發表於 10-3-31 10:09 |顯示全部帖子
我不知道為甚麼有些留言好像把囡囡說成因為「求學不是求分數」而沒有盡責地溫習。


Chichipapa,

呢樣嘢好似因我而起,我之前寫過:"總之,一日不癈除好学生選校優先權(banding 制度),大部份父母都只会追逐着默書測驗的短期目標。只会有少部分父母有遠大目標或家境良好的孩子,才能享受"求学不是求分數"的教育真義。",跟住有好多回應,連累佐你,真係過於唔去。

話是話,"求學不是求分數",又不是"求學不求分數",差一個字,意義差天同地。「求學不是求分數」點會唔盡責地温習呢?未有耐達"求學不求分數"咁瀟灑。

我最近冇睇電視,嗰晚為捧BK papa場,睇你的訪問。不過,阿三係到搞搞震,搞到我睇啲又唔睇啲。好彩,有BK,我大抵知道訪問內容,更知道你女女小五己考獲相當於中學程度的英文試,中文好過將軍澳band1學校的中ニ生。恭喜曬!女女程度不錯。

而且這些準備畢業的孩子,對宣小有一份驕傲。我問她怕不怕升中,她說不怕,因為宣小的學生,無論去那間中學,都一定入精英班。


別說你女女,我的同事孩子就讀你女女的友校。有天他向我吹水,又話佢学校點勁點勁,甚麼最差的出去,到其他小學實排第一。

讀呢啲小學容易信心滿滿,但最好同佢打定底,讓她有心里准備,以免到中學如落差太大,打擊自信心。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8#
發表於 10-3-31 10:14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hhma 於 10-3-29 15:30 發表
假設一位窮人,不知道高級餐廳是高消費的,“中”了去排隊,應否給他入去餐廳?
又高級餐廳座位有限,但有很多有錢人想入去用餐,應該如何入配?

其實你對於派位的理念是怎樣?
你時常叫band3學生家長去法庭告此政策,那有什麼好的政 ...


hhma,

事忙,無意將講過嘅嘢講完又講,見諒。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