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結束十年浩劫 授課語言自決 母語教學勢被推翻 ...
查看: 9137|回覆: 51
go

結束十年浩劫 授課語言自決 母語教學勢被推翻 [複製鏈接]

Rank: 4


935
1#
發表於 08-2-26 13: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轉載自:太陽報網頁

結束十年浩劫 授課語言自決
母語教學勢被推翻

23/02/2008

【本報記者】備受爭議的母語教學政策面臨徹底改革。教育局局長孫明揚昨透露,將提出限制性措施容許中學自行選擇授課語言,此舉有如向中文中學英語授課「開綠燈」,不過,孫明揚強調,當局會制訂客觀準則及監管措施,杜絕「掛羊頭賣狗肉」,期望在六年後,有六成中學生可接受英文授課。有學者及教育界形容母語教學為學界帶來十年浩劫,新政策料推翻母語教學政策、有撥亂反正之效。

孫明揚昨與傳媒聚會,他承認母語教學推行之後,「學生其他科都OK,但英文就麻麻」,目前適齡學生中有六成人達大專學歷,故有需要調整政策,希望在六年後,能夠使用英語上課的學生,可以由現時的四成提升至六成,銜接大專採用英語授課。而有近七成小學表示有意在零九學年推行小班教學,更為新政策製造有利條件。

擔心學校「充大頭鬼」
當局正諮詢學界意見,將在未來兩、三個月內公布具體措施,希望將來在學校彈性、家長信心之外,推行三個條件容許中學自選教學語言,包括嚴謹客觀的準則、監察機制確保有效運作、以及提升透明度,學校需在網上公布有多少學生、哪些學科以英文授課,當局會仔細跟進有關情況。

浸會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潘玉嶋批評,母語教學為學界帶來十年浩劫,中中標籤嚴重,學生英文水平下降,當局現時急急補鑊煞停政策,配合學界發展,惟推行時的細節可能引起其他問題,包括教師水平及適應問題,潘質疑當局可否監察全港三百多間中學的「真面目」,亦擔心學校會「充大頭鬼」,催谷學生成績增加英文班數目,令學生學習適得其反,而中中英中標籤亦未必可消除。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張國華則認為,現時三成小學畢業生英語水平未達標,學生可否在中學接受英語教學成疑,他認為應由小學階段就加強英語教學,否則難以提升中學生的英語能力。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黃詩麗表示,母語教學政策為英中及中中造成嚴重標籤效應,歡迎當局取消一刀切界限;英文中學聯會主席陳璐茜則指,將來學校要推行英語教學,亦應符合現時英中的標準,包括教師水平達標,學校有英語教學背景等,以確保質素。
   1    0    0    0

Rank: 5Rank: 5


4418
2#
發表於 08-2-26 15:02 |只看該作者

語文教育政策走回頭路/曾淵滄

(大公報 2008-2-25)
  
母語教育政策,英中、中中的分類一開始就不受家長與學生歡迎,回歸十年,終於證明實驗失敗,現在決定走回頭路,讓所有的學校自己決定教學語文。在自由選擇之下,很明顯的,將來香港大部分的中學會變成英文中學。

香港是世界上少數有所謂語文教育政策問題的地方。世界各地的語文教育政策都很簡單,日本人學日文、日語為主;德國人學德文、德語為主,也許可以再加上英文英語為第二語文;中國內地以普通話、漢字為主,再輔以英文英語為第二語文;印度則全民同時學兩種語文,即母語與本國文字及英語英文。當然,不是所有的人有能力學兩種語文,最終也只是中上層階級的人有能力掌握英文英語。

母語為主 外語為副

歐洲一些小國也以兩種語文同時都學,一是母語,二是英語,其情況與印度類似,受過較好教育的人能同時掌握兩種語文,基層者們只能掌握母語。新加坡情況比較特殊,新加坡也是全民學兩種語文,英文英語為主,再加自己種族的語文。對華族而言,華族的母語複雜,有閩南語、粵語、潮語……於是學校統一學普通話,不以母語學漢字。

新加坡考慮到自己是個小國,種族語言複雜,於是以英殖民管治時期留下來的英文英語為第一語文,這也配合著新加坡政府的法治與行政。因為新加坡延用英國人留下來的法律,沒有其他語文的翻譯本,為了追求政府內部開會溝通的方便,不同種族的人都以英語來溝通,因為新加坡以英文英語為第一語文,因此最基層的人也有能力講英語,這對新加坡爭取來自英美的投資佔有利的位置。美國人來到新加坡,生活上有如住在老家,的士司機、巴士司機會講英語,酒樓餐館菜單寫英文。

很多年前,新加坡也同樣有所謂語文教育政策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才算是解決,統一了全國的語文教育方針。今日年輕一代的新加坡人都能掌握一般水平的兩文三語,兩文為英文再加漢字,馬來文字,三語為英語、母語再加上普通話。新加坡華人的普通話水平比母語強,因為新加坡人一進學校就只教導普通話,母語是小時候在家裡教的,那些家裡父母不以母語說話者,則可能也不懂母語,今日新加坡許多家庭裡都講英語,因為父母平日也以英語溝通,小孩子學母語可能得向祖父祖母學習。

為求升學 催谷英文

香港在殖民管治時代,語文教育基本上是自由的,不統一的,有英文學校,有中文學校,什麼人送孩子進英文學校?什麼人送孩子進中文學校?相信為求實用,希望子女將來成為專業人士,成為公務員的家長則送子女進英文學校。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中國人一定要學漢字,寫中文的家長則送子女進中文學校。

當然,一般中文學校的畢業生的前途比不上英文學校,因為大學以英文為教學語文,不過當時大學招生不多,因此真正能進入大學,掌握好英文英語的人也不算多。畢竟,整個香港社會都是講廣東話,學漢字,那些進不了大學的人平日工作也不一定需要用到英文英語。

但是,隨著大學名額的增加,家長發現英文英語越來越重要,因此,英文學校很自然就是最熱門的學校,只有極少數因歷史原因自稱為中文學校但校內英文英語的要求很高的中文學校才能吸引學生,其餘的中文學校就被視為二流學校。當然,也不是所有的所謂英文學校的學生英文水平一流,因為英文學校的師生之間也在講廣東話,校裡完全沒有新加坡那種只講英語的環境。

香港回歸前,在一些國粹主義,特別是教協的推動下,彭定康政府推出了母語教育政策,只允許少數學校自稱英文中學,餘者全部是中文中學,彭定康通過這個政策,但不執行,把執行日期推到回歸之後,結果,英文中學與中文中學的母語教學計劃在董建華手上正式推行。

推行的結果很肯定成了最不受歡迎的政策,今日大學學額多,但是進大學一定要英文及格,中文中學有多少人英文水平能進大學?在大學生滿街都是的今天,進不了大學的年輕人有什麼前途?因此,學生千方百計進英中,考不進英中則被視為一種處罰。

硬著頭皮 走回頭路

母語教育政策,英中、中中的分類一開始就不受家長與學生歡迎,但是,特區政府為了面子,只好把學生來做試驗,回歸10年,終於證明實驗失敗,現在決定走回頭路,再恢復殖民時代的讓所有的學校自己決定教學語文。

在自由選擇之下,很明顯的,將來香港大部分的中學會變成英文中學。但是,其中有許多是掛羊頭賣狗肉的英文中學,因為,最根本的兩個問題並沒有解決,第一個問題是香港根本沒有講英語的環境,以前法庭講英語再翻譯成廣東話,現在法庭直接講廣東話,以前立法會講英語,現在清一色講廣東話。

第二個問題是英文師資嚴重不足,大量英文教師本身的英文水平不合格,如何教好下一代?炒掉這批教師換新血?特區政府有這種膽識嗎?強大的教協,教師的自我保護主義使將來的所謂自由選擇語文教育會變成自由地掛羊頭賣狗肉,與今日的英中、中中沒多大的分別。

作者為城大副教授,博士


12651
3#
發表於 08-2-26 16:3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18
4#
發表於 08-2-27 02:38 |只看該作者
小時候, 父親常說, 不要用日本產品, 質素差, 遲早完. 德國貨好, 夠耐用.  我也是用家, 知道是事實.  但日本沒有因質素差而停產, 向目標而進, 今天 Made in Japan 是質高品牌.

如香港英語教師不足或水平不合格, 是政策下的結果. 多年母語教育, 少數變為精英, 好的都到商界發展去, 或為專業人仕, 有名有利, 怎會甘為儒子牛, 被千百家長所指. 萬事起頭難, 如不能為而不為, 永遠得個吉.  多些學生用英語, 多些老師說英語, 有應用和動力下, 雙雙都會提升, 也不用基準試死銷硬推.


12651
5#
發表於 08-2-28 02:2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935
6#
發表於 08-2-28 10:03 |只看該作者
我想大概囝囝爸也是同意awah112的說法,香港的語文教師仍需提升水平。另外他還提出我們需要改變這情況,不能抱怨而不做任何事情,只要配合正確的政策,香港的教師也終有一朝會成為質高的品牌。

Rank: 5Rank: 5


4418
7#
發表於 08-2-28 12:21 |只看該作者
awah112:

多年前有派到泰國和在廣東省設廠的朋友抱怨, 當地工人工作意識和技術落後, 生產上遇到不少困難.  但今天很多日本或外國的品牌出品, 也是在這些地方設廠生產, 對當地工人技術上有很大幫助改善.  將來也會有他們自己質高的品牌, 一如戰後日本的進步.  如果沒有當初克服困難的決心, 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功改進.

對英語教學問題, 你的想法殊不簡單.  香港很多精英也是英中出身, 當年他們的英語老師也未必能使用"正確的英語", 但都培養出不少本地英語能力好的政界專業精英人才.  直資私立的師資不一定如你想像的好, 直資教師流失問題嚴重你應聽過.  官津將會推行小班或開放英語教學, 直資私校經營將會更加困難.  讀國際校才可學好英語是一種精英想法, 也是現今把子女放洋留學的高官想法, 但這些高官當年也不是讀國際校出身.  如要高水準環境下才可進行英語學習, 我們就不會有特首和律政師等草根精英人才, 貧窮子弟就更沒前景希望.

你舉出的教師文章, 証明商界, 家長, 學校對英語水準沒落看法是正確, 母語教學檢討更刻不容緩.   我對語文的想法更簡單, 好有好學, 壞有壞學, 好過話唔得而唔學.  大家網上交流, 所寫中文英文未必正確, 但少有誤會, 能交流最重要, 有進步則可.

以下貼上一篇有關一體化下世界各地學習語文文章.  香港學語文條件資源比其他地方絕對不差, 為什麼覺得不能.  配合好的制度政策, 亙動應用下學生老師不足的都會自我增值, 自我提升.

Rank: 5Rank: 5


4418
8#
發表於 08-2-28 12:25 |只看該作者
這個國家仍然陷於英語狂熱之中

中英網 (2007-8-21) 

中國近年來的崛起在全世界帶來了一種新的慣性思維:人人都要學漢語。但沒有人這樣告訴韓國人。儘管中文在韓國越來越流行,但這個國家仍然陷於英語狂熱之中。

    和韓國一樣,其鄰國——實力強大的中國似乎“感染”上了“英語病毒”。據中國政府估計,世界各地有超過4000萬漢語非母語的人在學習漢語,但這與正在學英語的人數相比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單單在中國,就有1.75億人正在接受正規的學校英語教育。“人們的印象是,‘漢語熱’正在蔓延,但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情況有所誇大。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的統治地位正在不斷上升。”美國南加州大學第二語言學習專家斯蒂芬•克拉申說。

    當然,漢語正變得越來越有用,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對於希望在全球獲得競爭力的人而言,英語仍至關重要。從比利時布魯塞爾到中國北京,英語目前是跨國公司、頂尖大學以及科學界的通用語言。

    由於認識到這一現實,很多國家的人們開始在其子女的年幼時期就對其進行英語教育。但沒有國家能與中國相比,中國學習英語的學生人數位居世界第一。

    推動“英語熱”的是中國不斷上升的生活水準。中產階級父母感受到強烈的社會壓力而將其子女送進補習班,從而讓孩子們能跟上同齡人的步伐。

    實際上,中國的崛起推動了其周邊地區學習英語的熱情,人們試圖以此保持其競爭力。在中國臺灣,300萬學生在校學習英語,而2001年只有大約100萬。在日本,漢語已經超過法語和德語,成為學習人數居第二位的外語,但漢語與位列第一且學習人數不斷增加的英語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從更大範圍看,漢語與英語的影響力仍不可相提並論。去年英國文化協會報告的作者大衛•格拉多爾指出,漢語在歐洲正越來越受歡迎,但他懷疑漢語是否將削弱英語在歐洲的統治地位。“英語已成為歐洲的通用語言……它是綜合語言。”統計資料表明,2002~2005年,德國小學學習英語的學生從16%激增至47%,在希臘則翻了一番,從44%增至近90%。

    當然,這些都不能保證英語將永遠保持其目前的統治地位。據格拉多爾預測,世界範圍內學習英語的人數在2010年將達到20億這一頂點,此後學習英語的人數將會大幅減少。最終,漢語將取而代之。不過,他使用了“最終”這一字眼。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跑進任何他們能找到的英語學習班——在這場有關語言的“選舉”中,他們用腿投出了一票。

Rank: 4


608
9#
發表於 08-2-28 15:44 |只看該作者
搭傘下,
我絕對讚成中文老師和英文老師的語言水準需要大力提升。

至於高官不是讀國際學校,為何英文水準不錯,這是因為以前中五畢業的學生的語言水準比現在的所謂大學生還高。

而以前的一些教會學校,都有很多的外籍神父,修女,這些外籍神父,修女自己本身的語言水準甚高,個人有一定的修維,對學生是盡心教導,那教出的學生語言水準自然亦不錯,現在時移勢亦,這些外籍神父,修女已無接班人,那高官當然送自己的子女去國際學校。

而培正那些中文學校以前的老師,很多都學富五車,只是他們的專業不被成認,所以那時的老師水準是比現在高很多很多倍的,教出的學生自然比現在的學生出色的多。
Share


12651
10#
發表於 08-2-28 18:4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608
11#
發表於 08-2-29 10:00 |只看該作者
順從無知棄用母語

除了殖民地之外,全世界都用母語教育。法國用法文,日本用日文,西班牙用西班牙文。用學生容易掌握的語言來傳授知識,效果一定好過用學生仍未掌握得好的語言來傳授知識。這是自然不過的事,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全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會違背這個原則。

英國佔領香港後,為了方便自己管治及建立宗主國的權威,才強以英文作為香港的官方語言。這種做法實質上剝奪了本地中國人的發言權與申訴權。政府的公告,蟻民看不通、聽不明,不敢有異議。就算被告上法庭,判了刑也弄不清所犯何罪,無法申訴,只能任人魚肉。

香港現時的記者,大都有大專程度,但一遇到以英語發言的記者招待會,連發問也大幅減少,可見不用母語確會造成溝通上的妨礙。教育必須透過溝通,溝通也有妨礙,如何有效地進行教育?香港學生不習慣發問,與不懂用英語發問有很大的關係。

因此,純從教育理論上來說,恢復母語教育是絕對應該的。早在1984年,教育統籌委員會已明確表示,要鼓勵母語教育,但四分一世紀之後,母語教育在香港依然阻滯重重。近日教育局又決定走回頭路,容許學校順從家長的無知,恢復用英語教育。

香港的家長,多在殖民統治下長大,誤以為只要英文學得好,子女就有前途。其實英文只是溝通工具的一種,它雖然是國際慣用,學會有好處,但絕不表示學會了英文就等於甚麼都懂,英文絕不是知識的全部,為了學英文而放棄學習其他知識的機會實在不值得。

一個人可以不懂英文而其他知識豐富,在非英語區的地方都有這樣的人,他們一樣可以生活得很好,並對社會有貢獻。相反,一個人如果只懂英文,其他知識不足,那就除了適合做英國人的聽差外,就甚麼都做不好。

香港的家長以為,若果學校每個學科都用英文教,學生接觸英文的機會就多,可以更好地學好英文。


****誰知香港的教師,大部分都英語水平麻麻,根本沒有水平真正以英語教育,勉強而為的結果,是嚴重影響其他科目的教學效果,斷送了學生學好其他科目知識的機會。以這種方式教出來的學生,在國際舞台上何來競爭能力?*****

可惜我們的家長,並不真正關心子女的前途,學校是否真的用英文教學,家長可以不管,最重要是學校的名字不能叫做中文中學,不只家長如是,連教育界的校長、老師,一樣順從這種無知,為了一個虛假的英中標誌,不惜犧牲學生的學習機會。既然香港社會選擇自作孽,那就只好讓社會自食其果好了。
(轉載自2008年02月26日am730C觀點) 施永青
Share

Rank: 4


608
12#
發表於 08-2-29 10:00 |只看該作者
母語教育何以失敗

用學生已掌握得比較好的語言作為傳授知識的工具,很明顯會比用外語來得方便、有效。因此,全球大部分地方都用母語教育,唯獨香港,在結束殖民地統治後,依然無法推行母語教育。箇中原因,除了家長的無知外,還因為政府的失策與教育界的媚俗。家長無知的部分昨天已經談過,今天主要談政府在推行母語教育時在政策上的失誤。

導致今次失敗的原因,最主要是時機未成熟。1997年9月,特區政府才剛成立,百廢待興,威信尚未建立,應捨難圖易,先找一些容易取得成效的工作來做,不應找一些「老大難」的問題來自討沒趣。

香港的家長,長期在殖民地社會生活,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已接近迷信,要他們送子女去中文為教學語言的學校,他們會視作斷送了子女的前程,會不顧一切地反對。因此,在未做好家長的教育之前,根本不宜推出肯定會受抵制的政策。這項政策,除了未能得到大多數家長的認同外,相信連推行這項政策的官員,亦非人人理解,故推行的決心不足,力度不夠,可謂不湯不水。

既然已肯定母語教學比較優勝,就應該大家一起用,但政府卻容許一些成績好的學校可以繼續用英語教育,這等如否定母語教育的優點,令家長更加對母語教育沒有信心。結果反而鞏固了英語教學比母語教學好的錯誤意識,家長都一窩蜂地要把子女送去英文中學,用母語教學的學校反被標籤為次等中學。

由於社會意識普遍如是,連教育工作者也變得愈來愈媚俗。一些早年在推動中文合法化時敢於出來大聲疾呼的先驅,在母語教育的問題上卻不敢出來表態,令母語教育無法佔領道德高地。有些教育團體,只在純理論層面支持母語教育,一觸及具體政策,就諸多挑剔,不肯配合,以至教育當局在推行政策時阻力重重,無法取得應有的效果。

其實,教育團體縱使在其他政策上與政府有不同意見或利益衝突,亦不應在母語教育這類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採取消極抵制的政策,因為這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利益,足以影響他們學習成效。作為教育工作者,沒有理由可以接受一個任由學生上課聽不明,即使不懂也不敢問的制度。

現在政府已面對現實,容許學校自行選擇教學語言,我估計將會有更多的學校轉用英語教學。面對這種反動,我希望教育界有人會中流砥柱,繼續宣揚母語教育,令母語教育可以在將來可重奪香港的教育陣地。(轉載自2008年02月28日am730C觀點)
施永青
Share

Rank: 4


608
13#
發表於 08-2-29 10:14 |只看該作者
施永青說的雖然很難聽,但是卻是事實:

*****誰知香港的教師,大部分都英語水平麻麻,根本沒有水平真正以英語教育,勉強而為的結果,是嚴重影響其他科目的教學效果,斷送了學生學好其他科目知識的機會。以這種方式教出來的學生,在國際舞台上何來競爭能力?****

而施永青他自己的語言水準甚高,自然有能力評論香港的教師的語言水準。當老師自己的語言水準不足,詞不達意時,對課題無法深入討論時,自然會危及學生的語言水準,思考能力等。

其實對於施永青提倡的母語教育我是持反對意見的,因為學生到中學要考慮和世界主流大學的課程連接,是要加強英語的培訓的。

不過,香港的大部份英文老師真的無法做到。
強轉英語授課真的會傷害學生的興趣。
Share

Rank: 4


935
14#
發表於 08-2-29 13:06 |只看該作者
很多家長反對母語教學不是因為無知,我相信大部份家長都明白母語教學是好東西,不過大家都不願子女在這種跛腳政策下的成為母語教學的犧牲品。中中的家長及子女承受著標籤化及英文成績低下的風險,而官津英中的學生同樣面對因要保持英中地位的沈重壓力,「求學不是求分數」只成空談,學習毫無樂趣可言。

我相信不論支持或反對母語教學的人,都會希望學生能學好英文。基於這點,大家又應為學生英文水平低下是因為師資問題,那麼,政府可否投放資源,大副改善教師的質數或者增聘外籍教師?

假使學生如果一星期最少有兩、三節都能上外籍導師的英語課,會否對學生學習英語有顯著的幫助呢?

以下是一道數學題,取自我孩子的家課,給大家一同計算:

一位外藉教師能為一所30班的小學提供每兩星期一節的英語課堂,如果外藉教師的工作量不變,學校要增聘多少外藉教師,才能為學生提供每星期兩節的外藉教師英語課呢?

經計算後,我發現原來單以上年度的香港政府盈餘,已足夠為香港所有中小學提供每星期兩節外藉英語課最少50年的開支。

Rank: 5Rank: 5


4418
15#
發表於 08-2-29 14:13 |只看該作者
awah112:

我們已進入一過高度競爭和高通脹時代, 直資模式資助不穩定, 又要做出好成績吸引生源, 經營不容易.  但學生人數下降, 就算收到學生程度亦未必理想.  直資教師有學生時要谷成績教餐死, 冇學生在就業上又驚餐死, 如學校行創意教學以吸引學生, 短期成效難見, 可能要兜兜轉轉, 時要調節, 對教師難度不少.  官津較安穩, 褔利較好, 可隨已有教學方法路線而行, 對爭奪師資較有優勢.

對老師要求, 時移勢易, 社會劇變, 我們也要改變.   經濟發達, 社會功利, 對有能力的人機會處處, 學生難教, 家長要求高, 教師不受專崇, 現已不是一門好行業.   好的英語教師也會成商業人才, 補習天王.  隨着國內富裕, 英語學習要求強勁, 我們就算培養到好的英語教師, 將來也可能被國內高薪招聘, 為他人作嫁衣裳.  

香港母語政策是少數英語精英培育, 永遠不足社會或教育發展所需.  英語教育如不普及, 我想香港競爭力優勢下降.   香港是一商業社會, 好的制度和專業源於西方, 要好語文維持, 也是國內倚重我們的原因.  在近年大公文匯常發表對語文政策評論文章可見, 因愛國報章少與政府政策持相反意見.  

是否重英語會危害學術, 或重學術會危害英語.  香港擁有專業學術人才也多在學時以英語學習.  兩者可以並重, 如制度不可兼得, 就要檢討.  常常渴望有好英語人才或英語教師, 臨淵羨魚, 何不立即退而結網.

對不起, 廢話說多了.


12651
16#
發表於 08-2-29 20:3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17#
發表於 08-2-29 20:3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8#
發表於 08-2-29 22:43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囝囝爸 於 08-2-29 14:13 發表


是否重英語會危害學術, 或重學術會危害英語.  香港擁有專業學術人才也多在學時以英語學習.  兩者可以並重, 如制度不可兼得, 就要檢討.  常常渴望有好英語人才或英語教師, 臨淵羨魚, 何不立即退而結網.


囝囝爸:

對政府的期望也是我和你對教育的分歧之一,你較多對政策的攻擊,我則較體諒政府。

在這問題上,我覺得關鍵不是制度問題,而是語境問題。我們不像印度、菲律賓,那裡英語語境比我們好得多,所以他們的孩子可以在學校用非母語學習也能不怎樣影響學術成績、思考能力。但在香港現時的語境中,總體而言,要麼就是讀英文中學,學好英文,犧牲學科程度和思考能力;要麼便是讀中文中學,學好學科、思考能力,但犧牲英語能力,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正如我在前幾天所說,讀英文中學就有這個先天性的弊端:「老師用他們不怎樣靈光的語言去教授,如果這樣不會影響教學質素,我會很驚奇;學生用自己不習慣的語言去接收,如果不打折扣,我會很驚奇;學生用自己不擅長的語言去閱讀,如果不影響溫習質素,我會很驚奇;學生用自己差勁的表達能力去答問題,如果不影響分數,我會很驚奇。」

如果你是孫公,你能用甚麼來解決這先天性的問題?

Eviepa

[ 本文章最後由 eviepa 於 08-2-29 22:45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9#
發表於 08-3-1 00:38 |只看該作者
awah112:

唔好話官津,就算私小直資,響而家既教育制度下,都好難唔填鴨.因為家長係現實既,好似Eviepa果囡間學校咁,有理念但冇咁多家長配合到,升中就難有好派位,咁就會影響收生.收生質素降,又更影響派位...可謂惡性循環.

好似我囡果區有位標榜升小零壓力既官津小學校長咁講:坦白講,到咗高小,間間學校都會谷.響教局現時既制度下,有邊間學校敢唔做野?

除非有好強既名氣同傳統支撐,兼有結龍既名氣中學,先有把炮無視升中評核呢個緊箍罩.不過,果d結龍既名私小/直資,本身又谷成績居多

有朋友分別做過國際學校、直資同官津,佢同我解釋過國際學校既教學模式,和培養出黎學生既分別,真係令人覺得國際學校好吸引.我都有心動過,但老公強烈反對,主要係因為校風.

可能,華人社會唔係好接受直呼父母之名當稱謂的行動,亦未必視紋身穿環為普通既嗜好.據老公講,好多國際學校都會定期抽學生既頭髮去驗,因為咁樣會知道學生近幾個月內有冇索過K.呢樣野,可能因成本問題,只在國際學校流行.但佢地定期要花d咁既錢,可見問題唔簡單.
不過,呢個似乎係反叛期既樽頸位,過到又畢到業的,畢業生既質素同出路都似乎唔錯.

至於英文老師既水準,囝囝爸好似回應唔止您一個人的,佢既觀點好似係,唔可以因為老師水準唔好就唔實行,同學生一樣,老師假如有機會多運用、多實踐,水準先有可能提升得較快.

佢講既話有道理.問題又回到原初--英語水準響中學教育佔既位置有幾重要,不過,呢個似乎唔係您考慮既重點.可能,如果要您個囝在中學開始先強硬改用中文學習,套用c430話齋,可能係災難

Rank: 5Rank: 5


4418
20#
發表於 08-3-1 00:59 |只看該作者
awah112:

對不起, 這段不是對你而言, 祇是答你之餘我有感而發, 所以上文結尾時我說是廢話, 因寫了過龍, 請你原諒.

我對海歸派, 國際學校, 海外留學, 看法從沒負面, 可能你誤會了, 與本地學制比較, 我會更覺推崇.  

海歸派我好像祇談論過一次, 記憶中指出其和國內本地生在就業上應各有優勢.  本地國際校我素來推祟, 但說出因其得天獨厚, 資源師資和學生家庭背境好, 不能與本地普及教育學制相題並論或比較, 這點你可在我過去不少發文看到.  我很少談到海外留學, 我也有不少親友子女在小學, 中學或大學出國就讀, 不少學有所成.  我也可能在兒子高中或大學時送他出國, 如不是費用, 年紀和分離關係, 我還贊成中一或中三時到外國讀書.   所以我常說高官子女放洋留學教育是正確的. 他們知道對子女有較好結果, 但對香港家長時因推行教育政策會題出另相反見解.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