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家長常犯的錯誤:因加得減
樓主: eviepa
go

家長常犯的錯誤:因加得減 [複製鏈接]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6438
41#
發表於 09-4-21 13:30 |只看該作者
一則分享:

我女有要求要轉校,她的理由是有些同學唔好,無禮貌,似BB(無奈)(其實和其他同學相處是無問題的,她自己都確認的)!學校好嚴,不合理。問她想轉去那間,原來想轉去她小學好同學的那間,(應該都是主要原因),還說現讀的只是我喜歡(其實我有和她商量過),我聽到就有些不耐煩就說,間間都有你唔喜歡的同學, 你是否每次都要轉校呢?開始嘮叨!!



我老公不慌不忙說:
好, 你可以轉校,不過你要入的學校都有要求,你考到全班3名以內,我幫你拿表申請入讀該校,你一定得嘅!!



我女當然唯唯諾諾啦!大家又說說笑笑!
就這樣輕輕地化解一場紛爭。


我問老公如果她考到,是否真的讓她轉校?
他說:到時她未必想轉啦,過渡了這個負面情緒的時期,她會感覺會不一樣呢!而且讓她知道每做一件事都要付出,不是講兩句就可以得到的!



[ 本帖最後由 ZZdaphne 於 09-4-21 14:04 編輯 ]

Rank: 4


964
42#
發表於 09-4-22 01:2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09-4-21 01:01 發表
2008mum2008,

時間有限,先回應問題一:自我中心,不理人家感受

其實我對這個問題並沒有甚麼的研究,可以這樣說,這並非我平日觀察的題目。不過既然問到,我就不自量力,試圖就我對兒童心理的認識去給妳一個角度吧。不過先此聲明 ...

eviepa,

多謝你能抽空解答我的問題。

你實在太謙了!看過你的留言,我已經掌握了一些頭緒,可能是我過分約束,自從我囡囡四年級暑假,她剛剛滿十歲,我便開始訓練她獨立,如今囡囡在她同學眼中已是一個個性堅強的人,但在我眼中她還未達標,所以我很少稱讚她。以後我會把標準降低,稱讚她多一些。

至於己所不慾,勿施於人,我百分百相信她明白這個道理,但係要自我時,就會把我的說話,忘記得一乾二淨!

有一個新鮮的例子:今日,她放學後往往會反方向行,在半路中途截小巴回家,可惜今日經過的兩架小巴都滿坐,囡囡便麻怨車上的人走在她前面,令佢無法上車。其實她學校對面已經有站頭,囡囡正是走在其他人的前面。即使今日她明白任何人都有權走在其他人的前面座車,可能明天有同樣事情發生,她又再次麻怨。

不知她何時才能覺悟?


2008mum2008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43#
發表於 09-4-22 01:2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2008mum2008 於 09-4-20 12:07 發表
Hi eviepa,

本人想請教以下兩個問題 :


2) 雖然她對學業有鬥心,但閒時很少溫習,只會在考試/測驗才溫習。我給她做的補充練習只會草草了事。升中後,學科増加,她絕不能把全部科目堆積到考試/測驗才溫習,那麼成績一定下滑。


我囡囡現在讀中文中學中一,以下是我和囡囡幾個月前的一段有趣對話:

「妳在開學前答應過爸爸,每個周末都抽一小時溫書,但最近似乎沒有做,是否以後都不想履行這承諾?」

「對。」

「為甚麼?」

「那時我沒想到中學原來只有這麼少東西讀。」

「妳將所有的書都溫熟了嗎?」

「哎喲!書怎可能全都讀完。」

「那麼能拿七十多分嗎?」

「不能。」

「能拿六十多分嗎?」

「可以。」

「那麼就這樣吧。底線是不可以留級。」

其實總計來說,囡囡集中在考試/測驗前,每科溫幾小時,或是按照原先的構想,每周溫書一小時,總溫書時間都差不多。在期中試,平均分是67分,大概是我最希望她拿的分數。不過,她覺得在考試前讀書沒有平日讀書那麼辛苦,背離了我希望她學習平日做功夫,不要留待考試時才讀書的主觀願望。

也看過囝囝爸的故事:

「以小兒而言, 如他每天肯溫習半到一小時, 成績當有大進.  但強迫無幸福, 總要等他開竅. 小兒的問題是, 自信自满, 但從不努力.  測考前溫習也是蜻蜓點水, 點到即止, 不多於兩三小時, 也不十分專注.  我對他說, 雖成績可以, 問題出於他的學習態度, 有充裕時間作出進步空間而不為, 是浪費黃金學習時光.  他明白我的說法, 但目前得到他的回應是, 現時祇花半力, 將來會盡全力而為, 等著瞧.

兩個例子都是,子女都不認同父親的價值觀。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行為就順著他們的價值觀而為。

在責春期以前,子女是小孩,甚少小孩會有強烈的上進心,沒有外力的干預,很少孩子會花很多時間平日溫書,從而取得優秀成績。所以妳的女兒能夠在考試前努力,平日能原成所有功課,已是難能可貴,夫復何求?

囝囝爸對囝囝不依從指引行事,而沒有運用父親的權威去逼使孩子就範,是我的意料中事,亦是我看好囝囝日後發展的理由。囝囝今天喜歡臨急抱佛腳,但兩三年後,他會有計劃地讀書的機會很大。因為他爸爸給予他在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正如我的點題:「家長常犯的錯誤:因加得減」,我見過太多的家長,舉起一個高不可攀的標準,強迫子女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能力辦不到的事,做不到便大加責備,甚至人盯人,強迫子女長時間坐在書桌旁,結果摧殘了子女的學習動機,得不償失,更加賠上了親子關係,何必呢?

小朋友到青春期後,成為了少年人,會有較強的成就慾,較容易有計劃地讀書。

我對妳的建議:

1. 最重要的,還是那句:不打少罵少哦,多欣賞讚賞鼓勵。
2. 不要對眼前分數看得太重,在初中階段,建立良好學習習慣更重要。
3. 鼓勵多閱讀,有閱讀習慣的學生較易坐定定讀書。
4. 培養一、兩項課外活動,最好是一體一藝,令她除讀書外有一兩項能夠享受、自豪的技能。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4-22 07:04 編輯 ]

Rank: 2


31
44#
發表於 09-4-22 09:56 |只看該作者
eviepa,

Thank you so much for reminding us parents to encourage and praise our children more than blaming them.  I totally agree with you in this aspect.  Your theory matches many cases that I have seen for years.   Thanks.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45#
發表於 09-4-23 02:0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09-4-20 01:26 發表


教練是專業, 責罵可能不對, 但他用的方法有一定依據, 對學員要求作為達成目標, 不會以家長準則為先.  何況你的準則是要求低, 多讚賞, 多鼓勵.  你不同意他的方法, 相信難達他訓練目標, 不依循不達標, 怎會得到讚賞或鼓勵.  你不想女兒成奧運冠軍, 相信教練也沒有這種宏圖, 但他也想你女兒在學校或學界得到好成績.  如你覺打球只為女兒一種閒常益智運動, 沒有大要求, 為什麼要找教練. 你和女兒練打不可以嗎, 何況你的方法比專業有效, 為何要勞氣傷財, 是否矛盾.


囝囝爸:

你的回應很有趣,可惜我每晚所能騰出來的時間有限,今晚只能回應最容易答的問題:

可能你沒有很積極參與乒乓球、羽毛球、壁球、網球等單對單或頂多是雙打的運動,不怎麼了解這些運動的本質。我本身是個羽毛球發燒友,退役前積極參與區賽,最好的那一次還拿了個殿軍獎盃回家。

這些運動都有一些共通點:

1.
技術越高,在運動中能取得的樂趣越大,越易成為終身運動。

2. 若要技術高,姿勢、步法一定要夠標準。在初學時加果姿勢、步法大錯,則等於走火入魔,就算最初有多急速的進步,到頭來必定敗給動作、步法好的人。
3. 有了一個起碼的技術,才能埋堆。否則根本打不入別人的圈子。

以我的羽毛球技術,在十八區任何一區都不難找到適合自己的羽毛球會。從前住在香港仔,香港仔便有很多波友;現在住在將軍澳,這裡也有不少波友。但退役後想打乒乓球,就怎樣也找不到合適的團體,就連所居住屋村的乒乓球會,現在過未有資格埋堆,唯望阿女球技快些進步,可以帶動爸爸達到埋堆的起碼球技。

以現今香港業餘乒乓球的極高水平,要很有把握將乒乓球成為終身運動,就要有一定的乒乓球姿勢、步法,從而達到一個起碼的水平,這沒有辦法不依賴專業教練。

由於有了上述的背景,我就容易成為女兒的最佳陪續練員了。在訓練囡囡時,我總會事先徵詢教練的意見,甚麼動作可以練,甚麼不可以練,我情願囡囡的進度慢一點,也不願意冒走火入魔的危險。總的來說,我和教練的相處,是十分融洽的。根據教練的說法,我是唯一肯為子女操練乒乓球的學員家長。

教練亦對我說,用跑步操練體能是乒乓球進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練拉弧圈球時對體能的需求很大,很多學員都因為體能跟不上而技術停留在某一水平。他對所有學員的家長作出建議,
每周兩三次的跑步,每天一千下的徒手動作(即在家中按照正確乒乓球姿勢,對著空氣揮動球拍),但到今天為止,都沒有一個家長照著做。


為甚麼他對跑步、徒手動作的建議沒有任何家長支持?答案很簡單:不切實際!

世上無完人,難道只因教練缺少稱讚便更換教練嗎?何況女兒可以在爸爸身上得到很大的鼓勵。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4-23 02:25 編輯 ]

Rank: 5Rank: 5


4418
46#
發表於 09-4-23 09:52 |只看該作者
Eviepa:

估不到你囡囡簡簡單單一種課外體育運動, 你都有這麼多得失計算, 深思熟慮, 如此複雜, 背負埋堆目的, 反証人錯你對, 有遠大終極目標.  

你...//

...//要教練的專業, 不要他的"不切實際"訓練要求.//  

...//不要女兒成為奧運冠軍, 是要以現今香港業餘乒乓球的極高水平, 她有一定興趣水平, 成終身運動.//  

...//不要教練責罵不足之處, 只要讚賞.//

...//望阿女球技快些進步,可以帶動爸爸達到埋堆的起碼球技.  又情願囡囡的進度慢一點, 也不願意冒走火入魔的危險.//

你說世上無完人, 你的話只一半對.  其他人真的不完美.  但你的本人, 你的要求和方法, 幾近完美.  就因你對, 映照他人缺失, 和其不切實際之處.

[ 本帖最後由 囝囝爸 於 09-4-23 09:55 編輯 ]


1255
47#
發表於 09-4-25 10:0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2714
48#
發表於 09-4-25 12:3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49#
發表於 09-4-25 18:5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tccmc 於 09-4-25 12:38 發表
eviepa,

Do you still play badminton?  We can have a game sometime.


stccmc,

由於膝傷背傷,這兩年來已經不敢參與高水平球隊的活動,現在打羽毛球只是培養女兒,及應朋友的邀請而矣。在網上認識你幾年,己可以將你當作是朋友,如有羽毛球活動,請PM我。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0#
發表於 09-4-25 23:2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tefamily 於 09-4-25 10:08 發表
囝囝爸, Eviepa:

小兒今年P.6, 屬band 1尾, 讀書一向被動, 唔push就不會溫書, 我由P.3開始在默書方面就放手, 要他自己溫習, 分數80分以上就可以(學校默書量一向不多), 90分以上還會有口頭及一些小獎勵. 2年內絕大部 ...


Ntefamily,

十個家長,九個都說子女不夠勤力,所以,不勤力是常態,勤力才是特例。

小學階段,很大程度是家長種甚麼,孩子便得甚麼。給他們大量補充練習去做,人盯人地監控著,大致上成績便會出來。

乍看下去,我以為另郎是小女的師弟,因為所講的學校情況幾乎一樣。她有很多同學都有妳這樣的困難。

我的經驗是,「愉快學習, 不填鴨不責備, 多鼓勵, 並提倡閱讀」的小學,和傳統小學一樣,如果家長沒有甚麼投入,學生很難有band 1的水準。

我的女兒是這類學校中個較為成功例子,她的六年小學生涯裡,做學問的時間不會比傳統學校的band 1生少,不過,她生活較為輕鬆。當別人做補充練習時,她在看中、英文書;當別人正在補習時,她欣賞著英語卡通片;當別人溫習默書時,她在床上興致勃勃地聽我講通識;當別人被父母責備不夠勤力時,她又被我讚賞一些小進步。不過,殊途而同歸,都是band 1 生。

看過妳的情況後,我建議妳還是為另郎找一間傳統中學,這對妳來說會更有安全感,更穩妥。

我相信到現在為止,仍未有人找到一個很有把握的方法,去成功培養自覺性及上進心。但我在回答2008mum2008的也適用於妳。

eviepa

Rank: 5Rank: 5


4418
51#
發表於 09-4-26 02:50 |只看該作者
ntefamily:

令郎學習個案和小兒有不少相同之處.  我兒讀書也是一向被動, 小五第一次呈分位列 band 1 尾.  經一番努力, 小六最後呈分追到校內 band 1 中下游位置.  幸運地派位到一間中上英中, 現直至中三, 學習成績也還可以, 操行算可  問題是平時從不溫書, 測考時溫習量也覺少, 不努力專注.

小兒小學中學都讀傳統學校, 我對新理念學校無實際認識, 但以往在 BK 我對新派學校多年來紙上談兵也不少.

經多年兒子學習經歷, 和對教育認知增加不少.  如果小一時再選, 我對傳統會投更確實一票.

看你說法, 你也是一個對成績和品行有要求家長, 加上你兒子性格, 我想教學嚴謹學校較能符合你對兒子學習期望.  如你兒位列 band 1, 可以有所選擇.

或我說我的選擇理據.  小兒讀的傳統小學, 整體學生成績算出色.  以我來看, 得到好學業成績, 學校居功至偉, 家長次之.  小兒小學在有效學習下學生成績好, 家長當多讚賞少責罵, 學生有時覺辛苦, 但大多信心愉快, 多上到不錯中學, 上頂級學校也不少.  小兒不少小學同學,上到不同中學, 也如我前文說, 如小兒一樣, 自滿自信, 想算愉快.  學校嚴謹可訓練自覺, 做出好成績會使學生覺有前景, 因而產生上進心.  這不是絕對, 但傳統方法和和成績結果過去和現在有跡可尋.  在我親朋中, 讀書有成績的絶大出身傳統學校, 有兩個成績十分出色個案, 不只是家習嚴, 選校更嚴.  新理念學校成效還未確定, 爭取成績的不少看到要走回傳統路線.  

以 Eviepa 所說為例, 傳統或新理念, 家長肯付出當可較易成為 band 1 生.  多年在 BK 所見, 選新理念學校家都多是一班對教育有熱誠肯想肯付出之輩, 也愛子女不想受學習之苦.  選傳統學校家長, 也早確切不怕辛苦, 與子女共同努力, 達學習目標.  但為什麼傳統和新理念成績結果有分野, 我想不是傳統家長課外全部付出, 或新理念家長只得部分努力.  是學校問題, 是學習理念方法問題.  傳統有績可尋, 家長容易找到幫助學習方法, 新理念理念未定, 要家長各施各法, 要更大付出, 不容易掌握, 容易失敗.

自覺及上進心, 真不容易掌握.  上到中學, 同學和學校影響絕對比家長大.

Rank: 5Rank: 5


3825
52#
發表於 09-4-26 15:06 |只看該作者
囝囝爸, Eviepa:

小兒今年K1, 係大仔, N1時已經set 好左學習時間, 就係午睡後, 边食茶點边看教育性的心愛卡通, 然後學習時間.

學習時間主要係練習或功課, 再加上親子閱讀時間.  想佢從小養成習慣定時有學習時間.

練習或功課時間不用五分鐘, 兩張練習(都係D手作仔), 如有功課便不用做練習, 練習是用來填補沒功課的日子, 以便養成習慣. 佢係自己做, 我去做家務, 佢做完叫我檢查, 我都係放大來讚賞.  

親子閱讀時間係佢選一本我選一本然後又到佢選一本......, 直到我要開始做晚餐, , 但係佢都可以自己繼續睇書.

請問我咁樣做會0吾會太早要佢獨立做功課呢, 還會有什麼我未察覺的問題呢?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言22:6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3#
發表於 09-4-26 17:08 |只看該作者
囝囝爸:

多謝你的批評,我一向都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對待批評,只要是理性、非人身攻擊的,我從不會動氣。

和你談論一下討論、評價的通則吧。要評價一個人、一個做法,我們都必有以下的三個門檻:

1. 合格線
2. 優秀線
3. 理想線

解釋這三條線時,還是用囡囡乒乓球教練做例子比較方便。他肯定高出合格線很多,否則我亦不會願意每月送上教練費給他。但是,由於乒乓球我是門外漢,又未試過其他教練,所以他是否優秀教練,我不得而知,不過,他大概會是囡囡這一生人唯一的私人教練。

他偶爾會對我說,我囡囡已經相當喜歡乒乓球,他有很多學員都是被迫來學,根本沒有甚麼興趣,而最抗拒的學員,就算三百元一小時他也不想教。普遍學員對乒乓球沒有多大興趣和我的估計相符,就算是我囡囡,對乒乓球的興趣也並不很大,她覺得和爸爸練球相當不錯,但跟教練練球就像上學一樣,不喜歡,但因為這可以改進技術,也不抗拒。

教練所提出的「每天一千下徒手動作,每周兩三次跑步」能大幅改進技術,這個我從不懷疑。我明知能令囡囡照做的機會不大,但我也令她跑了幾次步,做了一些徒手動作。但很快地,我知道囡囡的抗拒太大,要停。對於他的再三促請,我唯有和盤托出,向他解釋再逼下去,會很快將囡囡這微小的興趣消耗殆盡,因加得減,他亦會因此失去一個學員,影響收入。

小弟是他所有學員的家長中最合作的一個,尚且也不能照辦,何況其他家長、學員?結果是到今天為止尚未有一個家長照辦。我說這是不切實際,有錯嗎?

在BK這親子網站發言,和跟朋友閒談,有很大的分別:

1. 這網站是專門的,網友來此的目的是看看資料,看看別人怎樣教仔的,看看別人的教育理念的。越是百花齊放,對網站的發展越有利。
2. 網友來此,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看甚麼,不看甚麼。所以這個網站,只要不是人身攻擊、做假等的極端行為,否則甚麼都以講。

很多在BK發表的都是個人意見,而「個人意見」這東西,無論怎樣包裝,都隱含著「我對,你錯」,或者「我對,有些人錯」。舉個例子說,你認為公文英很棒,所以不論有沒有宣之於口,你都隱含著「有些認為公文英不好的人是錯的」這意義。

我在BK出了名的有立場鮮明,很多時我都會在特定議題,講出家長最理想應怎樣做,有鮮明立場就是「我對,你錯」,或者「我對,有些人錯」。而我大部分所講的都是理想線,而不是優秀線,更不是合格線。

我不散肯定,我心目中家長的「合格線」、「優秀線」是否定得太高,但肯定不是你所形容的。記得嗎?我不止一次提出,包括閣下在內的大部分「教育政策」常客都是優秀家長,就可見一斑。

還有一點就是,我發表的,很喜歡提及我女兒,因為我覺得這是必需的。我自知是個非常家長,所想、所做的和大眾不同。比如說:

1. 我鼓吹不打、少罵、少哦,多欣賞、讚賞、鼓勵 。這和傳統的想法:「孩子不罵就叫縱,就會有行為問題」剛好相反。我必需說明,我身體力行,結果囡囡極乖,這才有說服力。

2. 我鼓吹用閱讀去取代做補充練習,如果我不引用囡囡的成效,這叫「齋翕」。

既然我相信這是最佳方法,發而為文,自然也是「我對,別人錯」,這是發表意見無法避免的。也許,我可以將文字修飾得更婉轉,不過,由於時間及語文能力等的約制因素,有時可能會過火,這也很難避免。

幾個月前,一個資深版主對我說,在BK,越有立場,自然越會招到非議。如果好像很多網友一樣,這樣又得,那樣又可以,自然沒有人批評。我始終覺得,本著自己的信念,表裡合一,己經是一個合格的網民。討厭我的人大可以不看我的發表,或對我作出批評。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4#
發表於 09-4-26 17:1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oondream3003 於 09-4-26 15:06 發表
囝囝爸, Eviepa:

小兒今年K1, 係大仔, N1時已經set 好左學習時間, 就係午睡後, 边食茶點边看教育性的心愛卡通, 然後學習時間.

學習時間主要係練習或功課, 再加上親子閱讀時間.  想佢從小養成習慣定時有學習時間.

...


moondream3003,

妳的方法謂一流。只要孩子抗拒的,越早能夠自己做功課就好。

eviepa


1255
55#
發表於 09-4-26 20: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18
56#
發表於 09-4-26 21:05 |只看該作者
moondream:

家庭教育, 我仍在學習中, 小兒剛進入青少年轉變期, 如何適當要求能父子融合, 對我是另一考驗.  家庭教育, 近年在 BK 得家長分享, 知了很多, 學到的不少, 獲益良多, 但我絶少給予意見, 因各情形有別, 很難掌握得到.  

你的方法, 比我小兒幼時我的做法好多了.  養成課外閱讀和學習絕對有效, 持之以恆, 不要過份, 適時調節.  我兒幼時也是獨立做功課, 因功課少要理解, 多為抄寫.  如覺問題時, 才出手指導.


1255
57#
發表於 09-4-26 21:1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4418
58#
發表於 09-4-26 21:35 |只看該作者
Eviepa:

每人想法多受所在四周的人或事所影響, 各人境遇不同, 人際有別.  對錯總是個人見解, 不同體驗, 你是寬懷的人, 如我語言過激, 望你見諒, 請直言指正.

喜歡和你討論, 因你提出的論題多涉及人性行為, 難証定論, 變化很大, 有廣濶議論空間.

教育理論書我有看, 但因理念知易行難, 所以只作為參考.  我反愛讀真實教子個案, 知不同起跌得失, 教學成敗, 個中苦樂, 對教兒育女有更大激勵, 參考比較作用.

多謝你肯作出教育兒女學習詳細理念分享, 使我知道更多.  有時間或我分享小兒課外活動或學習的心得見解.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9#
發表於 09-4-26 21:5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ntefamily 於 09-4-26 20:46 發表
Eviepa:

日子有功, 他現在能睇英文版HAPPRY POTTER, (7, 8成吧), 聆聽, 會話亦不錯, 只是文法還不太好, 希望到中學後會進步吧.

反觀他學校其他同學, 肯睇書的, 中英成績都還不錯, 但大部份並沒有養成閱讀習慣, 尤其英文, 愈不看就愈不會去看了. "提倡閱讀"的任務原來在家長身上.


Ntefamily,

另郎英文比小女強,可喜可賀。好可惜在囡囡還小的時候,沒有人告知我英文閱讀要早起步,致失了先機。

如果有一個強大的閱讀能力,文法不好絕無問題。我囡囡的小學對文法完全不注重,我也在小學階段沒有特別教導她文法。到去年暑假升中一時,我才訓練她的文法。很奇怪,坊間所售的小學文法練習,質素統統都是不忍卒睹。所以我採用了兩本中學會考的文法練習(agreement, tense)去教女,可謂未學行,先學走。

在暑假裡,每天做小許的練習,晚上我教授背後的理論,很快地,她這兩個重要的文法部分,理論基礎就打得很堅實。

到開學,今年的重點是寫作,我要她平均每星期寫兩編文,在寫文之中鞏固所學的文法是其中一個重點。進度非常好,現在她寫文時,careless grammatical mistakes少了很多,文法在應用的範疇,相信是全級的前列吧,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我囡囡這輩子花在文法的時間上是全級最少的。

這方法我不敢隨便向別人推介,因為沒有經過大量閱讀,根本用不到這方法,但妳有能力採用。

不知妳有沒有注意過,我這幾年來經常大聲疾呼,勸籲家長閱讀只能夠由家長去帶動,絕不能依賴學校。從妳的故事看來,我對這個講法又信多一分。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4-26 22:05 編輯 ]


1255
60#
發表於 09-4-26 22:30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