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教 評 會 倡 大 一 學 額 增 九 千
樓主: ANChan59
go

教 評 會 倡 大 一 學 額 增 九 千 [複製鏈接]


713
41#
發表於 13-11-26 22: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830
42#
發表於 13-11-26 23:53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shadeslayer+發表於+13-11-26+22:35+

原帖由 WKDRB 於 13-11-26 發表
當年2%入大學年代(我當年F7時,目標只有千伍個港大學位),香港的大學學位的確偏少,因此,即使屬邊緣人其 ...
以15000大學學位佔18%計,現在每年的考生大約有8萬幾人。但在沒有雙非時出生率好像只有5萬多,15000到時便佔30%。加上大學學位泛濫,没讀大學便像當年没中五畢業一樣。而子女數目減少,父母便會不息一切讓子女買得一學位。如果增加大學生人數便可推動社會發展那麼簡單,政治家便太容易做了,哈哈!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2
43#
發表於 13-11-27 00:03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3-11-26 22:29
如果真的如 AN Chan 説有共40%大學生,則數字也很好。但一些自資課程,遙距課程等,海外野雞等質數參差,正 ...
當 18% 的最後的邊緣人,已經好難教,再差 d ,點教,對其他學生是不公平。
有機會去旁聽一下,可以好驚嚇,普通 BBA, Economics and Account lectures 都要教授中文解釋,唔好講水泡科。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301
44#
發表於 13-11-27 00:54 |只看該作者
這超級精英制的思維,反推下去,可能正正就是構成現今家長要子女嬴在起跑線的部份主因;另人震驚的是,看似愈有教育知識的人對高等教育的普及,愈持保守態度,從難教作理據以不悦高等教育之普及。。。。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2
45#
發表於 13-11-27 01:2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NChan59 於 13-11-27 08:05 編輯

回覆 20120808 的帖子

我補充一點,準大學生及大學生是小學及中學學制的不濟的產品。同樣預算,放在基礎教育效果希望會好 d,當然師資是大問題。

我都跟某大學的副校長講,在大學四年制加多一倍學分學中英文,我覺得浪費資源,他都同意資源應該放在中小學。

但中小學的老師的水準又是另一個 "燙手山芋”。香港教育積習多年,太千瘡百孔了。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18
46#
發表於 13-11-27 02: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知識高度澎脹,現今大學能做到只是通才教育而已。

我想香港教育不濟,就是教育主政者或部分家長的精英心態。小學生丶中學生丶大學生丶現在甚至幼稚園生都覺未達水準,要做到更好,追求更高程度水準,令學生苦不堪言。

或首先看一些數字,近年入大學率:台灣九成近十足丶韓國八成式右丶日本五成多丶美國四至六成 (但畢業不足就讀人數六成)丶中國三成丶新加坡中學時分流文工科,都有近三成。我們香港?中學生剩係睇見大學入學機會都冇哂鬥志,家長極度擔心,要由小時一直鬥到尾。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2
47#
發表於 13-11-27 08: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囝囝爸 的帖子

我再分折多少少,比較大學生人數多寡及比率之餘,還要看同年齡組別的失業率,及最終 Throughput 的質素,不能憑單一數字作比較及決定。
知識澎漲是另一個課題,不應節外生枝。
我就自己的經驗作些比較,在三年制課程,各大學工程學院約要學生修99個學分才可以畢業,而主修方面約佔69個學分。到四年制時,要修123個學分,而主修仍維持69個學分,多出一年及加上的24個學分,主要集中在中英語文及通識。

各本地大學工程學院,在今年要就四年制作專業評審,學生讀少一年預科,學生在數學大部份只有M1水準,物理亦讀少一年,但在大學時候沒有積極補充及補救。香港工程師學會是華盛頓公約的簽約地區,是有一定國際標準及要求,為要跟國際接軌及互認,我不會見到放水的情況會出現。在兩年前,評審其中三大的一間工程學院時,我們開始了解四年制的轉變,就收生數學及物理水準有懷疑,要大學小心考慮如何提升學生相關學科水平。教職員就UGC及管理層有怨言,根本是教育的本末倒置。

如果專業科目講通才,例如醫科,法律,建築,工程等等,Sorry我有保留。可能BBA及非專業科目及教院可以推行,而無傷大雅,不應混為一談。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713
48#
發表於 13-11-27 09:3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2
49#
發表於 13-11-27 09:42 |只看該作者
WKDRB 發表於 13-11-27 09:38
現今大量增加大學生人數只是將以往在中學學的東西拖慢來教,留待在大學教,以遷就部分水平日益低落的學生。 ...
不爭的事實!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713
50#
發表於 13-11-27 09: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2
51#
發表於 13-11-27 09:56 |只看該作者
WKDRB 發表於 13-11-27 09:49
還有是靠教授們提供大量的考試貼士,那些學生才能免強過關,而教授才能保住教席。
整體的大學本科學術水平 ...
所以某些公司只是會選擇三大畢業生,還要起碼Two one。他們就是怕咗班大帝,當然他們好多申請人,可以慢慢選擇!

點評

WKDRB  Exactly  發表於 13-11-27 15:33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18
52#
發表於 13-11-27 11:0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首先多謝你的分析!

//我再分折多少少,比較大學生人數多寡及比率之餘,還要看同年齡組別的失業率,及最終 Throughput 的質素,不能憑單一數字作比較及決定。//

這些數據和質素要求,不是更受經濟和社會其他因素影響嗎? 當我們單一數字相對其他太極端時,作決定時可以忽視?


//知識澎漲是另一個課題,不應節外生枝。//

大學不是傳授知識的地方? 息息相關,量大當然質減,怎算節外生枝?


//我就自己的經驗作些比較,在三年制課程,各大學工程學院約要學生修99個學分才可以畢業,而主修方面約佔69個學分。到四年制時,要修123個學分,而主修仍維持69個學分,多出一年及加上的24個學分,主要集中在中英語文及通識。//

這是大學課程編制問題,學生人數是主要影響? 又學生語文受到評擊,如何解決?


//各本地大學工程學院,在今年要就四年制作專業評審,學生讀少一年預科,學生在數學大部份只有M1水準,物理亦讀少一年,但在大學時候沒有積極補充及補救。香港工程師學會是華盛頓公約的簽約地區,是有一定國際標準及要求,為要跟國際接軌及互認,我不會見到放水的情況會出現。在兩年前,評審其中三大的一間工程學院時,我們開始了解四年制的轉變,就收生數學及物理水準有懷疑,要大學小心考慮如何提升學生相關學科水平。教職員就UGC及管理層有怨言,根本是教育的本末倒置。//

如果不達國際標準,教與學的都有責任改進。易入難出,難入難出,教好「學生」,教「好學生」,就是香港和其他先進國近年來教育相異之處!


//如果專業科目講通才,例如醫科,法律,建築,工程等等,Sorry我有保留。可能BBA及非專業科目及教院可以推行,而無傷大雅,不應混為一談。//

專業多尖子,也有嚴格專業考核標準。不過大學只是培養精英的地方? 社會只需精英,方便大商家僱主。不要通才,忽視其他社會行業需要?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2
53#
發表於 13-11-27 11: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囝囝爸 的帖子

我只提供多些資料及事實,我沒有所有答案。
本港教育千瘡百孔,非不才所能力挽狂瀾,留番你嚟!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301
54#
發表於 13-11-27 11:48 |只看該作者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否某大學之校訓及理念?是否應該以市場工作崗位數量之多寡來決定大學入學額?大學教育是否需要保證畢業生有工作?這些是否主導教育方向的最重要因素?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5Rank: 5


4418
55#
發表於 13-11-27 11: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你看我多年以來,發文數量,就知我力有不逮,怎敢說到力輓狂瀾。

我只是常指出理想和現實的分野。 我們處於歷史上最快速和劇變時代,教育和生於上一代的教育主政者,根本追不上轉變步伐,只有盡力而為。 你看不少家長在育兒丶教育丶語文,發表不少高論,現在各樣狀況又如何? 千瘡百孔,如放下更高理想,看在學子女的現實狀況和環境,平常心底下,比對外地,又不如想象的差。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2
56#
發表於 13-11-27 12:03 |只看該作者

回覆:囝囝爸 的帖子

唉,都好無奈,只可以在能力範圍內略盡本份。

我都同意理想及現實的落差頗大,自己盡力明白遊戲規則,多手準備,面對現實。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2
57#
發表於 13-11-27 12:09 |只看該作者

引用: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否某大學之校訓及理

原帖由 20120808 於 13-11-27 發表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是否某大學之校訓及理念?是否應該以市場工作崗位數量之多寡來決定大學入學額?大學教 ...
你條問題等港大發言人答你,我不能代表港大,而且我本人未能高攀港大。

實際些,請教有甚麼具體建議呢?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301
58#
發表於 13-11-27 13:06 |只看該作者
ANChan59 發表於 13-11-27 12:09
你條問題等港大發言人答你,我不能代表港大,而且我本人未能高攀港大。

實際些,請教有甚麼具體建議呢?

不敢, 如閣下上代精英者尚未能建議, 遑論愚者如我等, 我只懂以最高原則出發, 站在高崗上, 放己以不敗之地罷了, 只聞有人認為高等教育普及會對頂尖精英者不公平時,感到極度失望....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2
59#
發表於 13-11-27 13:3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0120808 的帖子

只聞有人認為高等教育普及會對頂尖精英者不公平時,感到極度失望....

********


哈哈,我不會對號入座。


精英者是不受太大影響,我估唔會走晒去讀水泡科。


只是 33222 根本為數不少讀不了大學課程,看看副學士。為了滿足家長及學生 "畢到業" 的合理期望,唯一做法是降低學術水平,開多些 BBA 或其他不受專業監督的課程。最後質素被質疑 .... 兼欠落一大筆債。如果家長及學生一意孤行,我只可以尊重他們的選擇。


有不少學生較適合職業訓練,HD >> AD,讀完學歷受承認,又可以讀 Top up degree。而且雇主亦較接受他們的能力。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2301
60#
發表於 13-11-27 14:0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ANChan59 的帖子

現實就是現實,是不能反對的,但是若思維方面,太過受現實的左右而導致大原則方向發生偏差時,最高原則的偏差就是做成現實偏差的源頭,相信這時就是反思的時候,否則如以石綑腳,難以成行;資源是推動政策的硬件,政策才是軟件,官僚們或總喜以資源問題作借口,說難以推動政策等,是軟硬不分.

現在提倡的增加大學額,都只是有限度的,不是全民吧....

教育是人民良好素質的保證,文化的延續....這些不死的句子,就讓給我說吧..


長遠及個別家庭文化及康樂策略督導關注組委員會召集人
Long-term and Individual Families Culture and Leisure Strategy Steering Concern Group Committee Convener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