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一選校 有人為入協x小學,不惜信教,又借地址.
樓主: 管家
go

有人為入協x小學,不惜信教,又借地址.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330
61#
發表於 09-12-16 23:56 |只看該作者
---delete---
原帖由 中英數常 於 09-12-16 22:06 發表
在 神的角度才公平嗎?

[ 本帖最後由 ziyi 於 09-12-17 00:05 編輯 ]

Rank: 4


889
62#
發表於 09-12-17 10:32 |只看該作者
我想,沒有看清楚你之前留言的是你自己.

原帖由 ziyi 於 09-12-16 20:39 發表
... 如果你覺得我說得不對,可針對我的理據逐一擊破 ...


我的理據正是你自己說的立場及理據!!!
你說: 有貢獻,有付出, 值得加分
你說: 冇貢獻,冇付出,不值得加分
你說: 教友出了錢, 出了力,值得加分
我說: 舊生也出了錢, 也出了力,也值得加分

你說:許多舊生只參與function,貢獻了什麼?
我問:一些教友也只參與教會function,又貢獻了什麼?

X教有 A教會和B教會,  A教會教友去B教會辦的學校有5分,A教會教友可不一定對B教會辦的學校有甚麼貢獻.

學校曆年來的考試成績 (吸引大家來報讀的原因), 不正是曆年來舊生考出來的嗎?

每個舊生的貢獻不一,就正如每個教友的貢獻也不一
不要老是說教友付出了多少多少, 舊生冇貢獻又加分,
五十步笑一百步...

原帖由 ziyi 於 09-12-16 20:39 發表
... 盲目是沒有理據才叫盲目.
提出了立場及理據而你唔同意,你可說我偏激,但絕對不可以說盲目
請了解兩字的不同 ...


提出了立場及理據而唔同意(唔明白), 就是盲目,冇理據
提出了立場及理據而唔同意(唔明白), 就不是盲目,只是偏激


Rank: 5Rank: 5


3146
63#
發表於 09-12-17 11:39 |只看該作者
現行制度已算公平。

亦不能說是"世襲"。如果100%學位都用計分制,那才算世襲。現在不是。

記住:只有50%位是父母為舊生/同宗教的有優勢

其餘50%位無論 0分和 25分的學生機會均等。

由於無咗"校長分",學校已經失去很多收生主導權。

試想 : 教會/辦學團体投放這麼多心力和資源,難道不能讓同教會的學生多點机會嗎?學校亦靠舊生支持舊生會活動,靠舊生建立networking, 現行制度學校只要求有50%學位給優勢于教友,舊生子女,難道都不可以?

學校已失去大部份收生主導權, 相信當日教育局和學校對這計分制是有共識的,讓學校對收生標準有番些少決定權。但這亦只apply to 50%學位。其位50%學位公開給大家机會去選擇。

香港都有其他宗教開辦的學校,大部份父母都有自己的母校,他們的子女一樣有分加,十分公平,他們不去選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如果那些人有分的學校不去選,去選別的學校,又話人家制度不公平,實在是"輸打嬴要"。

[ 本帖最後由 NatalieBaby 於 09-12-17 11:40 編輯 ]


5462
64#
發表於 09-12-17 11:4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330
65#
發表於 09-12-17 12:21 |只看該作者
我想你不是基督徒,基督教有分宗派,而每個宗派去申請申辦學校不是由一個堂會,是以宗派申辦
而協恩是聖公會申辦,只接受聖公會的會友,我雖是基督徒,但受浸唔係聖公會,沒有分加
申請受浸/轉會是要堂會批的,要看多方面的
請分清楚,不要用似時而非的
況且,我不是說舊生不可加分,我說了對學校有貢獻的,我舉腳支持


原帖由 nadal 於 09-12-17 10:32 發表
我想,沒有看清楚你之前留言的是你自己.



我的理據正是你自己說的立場及理據!!!
你說: 有貢獻,有付出, 值得加分
你說: 冇貢獻,冇付出,不值得加分
你說: 教友出了錢, 出了力,值得加分
我說: 舊生也出了錢, 也出了力, ...

Rank: 2


78
66#
發表於 09-12-17 12:28 |只看該作者
唔係人人都有舊生分加, 唔係人人都有宗教分加, 唔係人人都有兄弟姐妹分加, 唔係人人都有校董分加, 又或者咁講, 當唔係人人都有分加, 呢個叫什麼公平?? 請問呢地冇分加的普羅大眾子女, 直接讓賽5分對佢地公平嗎? 而家個問題係, 有所謂哋"優勢"分加而造成太多"不公平"的情況, 呢個系統唔係我地係呢度討論而會改變. 點解呢地加分而造成有哋人有優勢呢?有哋人因此而屈於劣勢? 因為出身唔同而有唔公平對待, 唔好話比我知因為個系統係咁.

如果遲哋有政黨出來辦學, 可能小朋友兩三歲要申請入黨而有政黨分. 可笑嗎?
原帖由 NatalieBaby 於 09-12-17 11:39 發表
現行制度已算公平。

亦不能說是"世襲"。如果100%學位都用計分制,那才算世襲。現在不是。

記住:只有50%位是父母為舊生/同宗教的有優勢

其餘50%位無論 0分和 25分的學生機會均等。

由於無咗"校長分",學校已經失去很多 ...

[ 本帖最後由 austinbluffs 於 09-12-17 12:29 編輯 ]

Rank: 5Rank: 5


3146
67#
發表於 09-12-17 12:37 |只看該作者
第二輪是不計分的。




原帖由 austinbluffs 於 09-12-17 12:28 發表
唔係人人都有舊生分加, 唔係人人都有宗教分加, 唔係人人都有兄弟姐妹分加, 唔係人人都有校董分加, 又或者咁講, 當唔係人人都有分加, 呢個叫什麼公平?? 請問呢地冇分加的普羅大眾子女, 直接讓賽5分對佢地公平嗎? 而家 ...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330
68#
發表於 09-12-17 12:42 |只看該作者
that mean 平民的永遠入平民學校,想要好一點的學校機會永遠較人次一等
Blue Blood的永遠Blue Blood

餘下的50%的45%是只接受本區
社會的發展,地區的發展是有所謂核心區的
即父母有心透過教育改善子女的將來,但他們沒有能力入住這些已發展的核心區,機會就低人一等

我喜歡協恩,但尊重現行規則,沒有打算走旁門,所以只會以DSS/Private作首選,因我有能力承擔,但請體諒,只想求一個較平等機會去給孩子們有機會透過教育改變他們的未來而自身沒有能力的父母,但現行的2輪小一,他們有平等的機會嗎?

但請不要說這制度公平,只有既得利益的人才會說這是公平



原帖由 NatalieBaby 於 09-12-17 11:39 發表
現行制度已算公平。

亦不能說是"世襲"。如果100%學位都用計分制,那才算世襲。現在不是。

記住:只有50%位是父母為舊生/同宗教的有優勢

其餘50%位無論 0分和 25分的學生機會均等。

由於無咗"校長分",學校已經失去很多 ...

Rank: 4

醒目開學勳章


943
69#
發表於 09-12-17 12:45 |只看該作者
我都係非常同意.
原帖由 NatalieBaby 於 09-12-17 11:39 發表
大部份父母都有自己的母校,他們的子女一樣有分加,十分公平,他們不去選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如果那些人有分的學校不去選,去選別的學校,又話人家制度不公平,實在是"輸打嬴要"。


各位話唔公平的朋友,都係有選擇權,可以為子女選自己母校,或者選丈夫/妻子的母校.基督徒選聖公會其中幾間學校雖然無分,但選其他基督教學校一樣有分加.

如果你只係執意要選定一間,咁就無得講啦,咁係咪個制度一定要成全到你個小朋友入讀某指定學校,先算得上公平呢?一定要百分百唔分區全港大抽獎先公平呢?百分百唔分區全港大抽獎,其實又真係公平咩?

Rank: 4

醒目開學勳章


943
70#
發表於 09-12-17 12:46 |只看該作者
咁你會唔會覺得如果協恩轉直資,有收生權,小朋友主要靠面試獲取錄更好?

原帖由 ziyi 於 09-12-17 12:42 發表
that mean 平民的永遠入平民學校,想要好一點的學校機會永遠較人次一等
Blue Blood的永遠Blue Blood

餘下的50%的45%是只接受本區
社會的發展,地區的發展是有所謂核心區的
即父母有心透過教育改善子女的將來,但他們沒 ...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330
71#
發表於 09-12-17 12:54 |只看該作者
你叫我怎樣回答?

私心來說是的,因我有能力承擔學費

但如果全部較好的名校都改做直資,那我仍舊要說"想給孩子們一個改變他們未來而自身沒有能力的父母如何"

我想我現有的DSS/private已經足夠我選擇了

所以我欣賞華仁堅持不改,雖然我是基督徒而不是天主教徒

但以教育理念上的堅持,我仍然要說天主教香港教區夠勇氣

現時已轉直資的天主教學校大多不是"天主教香港教區"的
請分清楚


原帖由 traeh 於 09-12-17 12:46 發表
咁你會唔會覺得如果協恩轉直資,有收生權,小朋友主要靠面試獲取錄更好?


5462
72#
發表於 09-12-17 12:5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330
73#
發表於 09-12-17 13:03 |只看該作者
我同意大家都有"平等"及"相同"的選擇權,我沒有足夠分仍舊可選擇協恩
但"機會"是否一樣"平等"及"相同"
只有"平等"及"相同"的選擇權而不談"平等"及"相同"的機會率,這可以叫公平?


原帖由 traeh 於 09-12-17 12:45 發表
我都係非常同意.


各位話唔公平的朋友,都係有選擇權,可以為子女選自己母校,或者選丈夫/妻子的母校.基督徒選聖公會其中幾間學校雖然無分,但選其他基督教學校一樣有分加.

如果你只係執意要選定一間,咁就無得講啦,咁係咪個制度 ...

[ 本帖最後由 ziyi 於 09-12-17 13:07 編輯 ]

Rank: 1


19
74#
發表於 09-12-17 13:07 |只看該作者
什麽派位 抽獎,還搞這些花式玩法,非常不公平!根本上是被其他國家看成笑料,香港政府快點檢討啦!

我們不是教徒,也不會爲了加分而隨便入,我們不是教職工,也不是母校,是第一小孩想公平的給她選擇。

我想知道,上帝認為何謂公平?上帝也會嘲笑吧!

Rank: 5Rank: 5


3146
75#
發表於 09-12-17 13:40 |只看該作者
就算加拿大,公校都是"就近就學",按地址決定讀那間學校。原意同香港一樣:唔想小朋友長途拔涉返學。

Rank: 4

醒目開學勳章


943
76#
發表於 09-12-17 13:53 |只看該作者
咁如果所有學位都係用全港唔分區方法大抽獎分配, 你又覺得公平嗎? 到時住上水的小朋友分派到香港仔返學, 咁又點呢? 如果分區, 唔係住心儀學校區的人又話唔公平啦.

其實點先叫公平呢?

原帖由 ziyi 於 09-12-17 13:03 發表
我同意大家都有"平等"及"相同"的選擇權,我沒有足夠分仍舊可選擇協恩
但"機會"是否一樣"平等"及"相同"
只有"平等"及"相同"的選擇權而不談"平等"及"相同"的機會率,這可以叫公平?


...

[ 本帖最後由 traeh 於 09-12-17 14:23 編輯 ]

Rank: 5Rank: 5


2233
77#
發表於 09-12-17 14:1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ziyi 於 09-12-17 12:42 發表
餘下的50%的45%是只接受本區
社會的發展,地區的發展是有所謂核心區的
即父母有心透過教育改善子女的將來,但他們沒有能力入住這些已發展的核心區,機會就低人一等
...
只想求一個較平等機會去給孩子們有機會透過教育改變他們的未來而自身沒有能力的父母,但現行的2輪小一,他們有平等的機會嗎?

但請不要說這制度公平,只有既得利益的人才會說這是公平


只想求一個較平等機會去給孩子們有機會透過教育改變他們的未來 ~
我同意教育可以改善一個人未來的生活. 我幼時家貧在公屋長大(相信bk呢度好多人都一樣), 讀到大學畢業搵到份穩定的工, 改善了生活.

但我覺得是"透過教育改變他們的未來", 不是"透過名校教育改變他們的未來". 我自己及好多大學朋友都是屋村小學, 屋村中學出身的, 但我們的公開試成績, 比很多/大部份名校生還要好!
所以, 不能說"自身沒有能力的父母"讓子女讀"平民"學校, 就沒有"給孩子們有機會透過教育改變他們的未來".

我覺得我不是既得利益者, 但我覺得現時這個制度尚算公平. 每一個制度都不能討好所有的人, 總有人失意投訴. 現時的制度兼顧了兄弟姊妹, 宗教等, 亦做到"就近就學".

Rank: 8Rank: 8


17351
78#
發表於 09-12-17 14:33 |只看該作者
Absolutely agree!!
原帖由 amypekkle 於 09-12-17 14:19 發表


只想求一個較平等機會去給孩子們有機會透過教育改變他們的未來 ~
我同意教育可以改善一個人未來的生活. 我幼時家貧在公屋長大(相信bk呢度好多人都一樣), 讀到大學畢業搵到份穩定的工, 改善了生活.

但我覺得是"透 ...

Rank: 5Rank: 5

醒目開學勳章


4330
79#
發表於 09-12-17 14:34 |只看該作者
重申,我沒有說要改變現有的制度,每一個制度沒有可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
有得有失,要接受
但既得利益的人,請不要說公平
等於拿了好處,卻說沒有
叫其他人聽下去,可以用包容的心去接受?

我同意"就近讀書",如果真的是"就近讀書",請不要有第一輪計分,請不要有校網,只可去報最近家的學校,政府用距離決定



原帖由 traeh 於 09-12-17 13:53 發表
咁如果所有學位都係用全港唔分區方法大抽獎分配, 你又覺得公平嗎? 到時住上水的小朋友分派到香港仔返學, 咁又點呢? 如果分區, 唔係住心儀學校區的人又話唔公平啦.

其實點先叫公平呢?

...

Rank: 3Rank: 3


228
80#
發表於 09-12-17 14: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ziyi 的文章

我與美國的朋友討論過, 美國的公立學校便是採用這個制度, 只能報讀居住地區的學校. 但在香港, 除非可以杜絕假地址, 否則會造成名校區報讀人數淪陷.

另一改良方法是: 首階段自行收生取消計分制, 讓學校可以面試及甄選學生.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