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仁立紀念小學家長區 (2)
樓主: 黃巴士
go

仁立紀念小學家長區 (2)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458
2561#
發表於 10-3-2 00:11 |只看該作者
kswiss

唔好意思, 家長日我見last, 又要趕住走, 所以無時間留低同你傾多2句tim.

Rank: 3Rank: 3


458
2562#
發表於 10-3-2 00:1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黃巴士 於 10-2-28 10:56 發表
寒流下周來襲氣溫將跌10度
(星島)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09:40

天文台
台長李本瀅表示,未來一周,本港天氣持續溫暖潮濕,預測下星期會再有寒流抵達,屆時氣溫會下跌約10度。
李 ...


thank u. 我寧願凍d, 好過潮濕, 我女話廁所及課室好濕, 好濕, 好dirty. 最潮濕果幾日佢係toilet經常中頭獎(滴水在頭上). 地面太濕滑, 見有同學滑倒.

Rank: 4


537
2563#
發表於 10-3-2 09:24 |只看該作者
埋排又濕又焗熱, 唔知可否著短衫,長運動褲翻學呢

Rank: 8Rank: 8


15364
2564#
發表於 10-3-2 12:0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YLMBEE 於 10-3-2 09:24 發表
埋排又濕又焗熱, 唔知可否著短衫,長運動褲翻學呢


尋日囝囝話張老師講: 運動服~要穿長袖再穿短袖, 如果熱, 除了長袖衫, 餘下短袖衫,長褲.
我都唔係好明囝囝覆述講咩??
我囝囝唯有穿風褸+短袖衫, 長褲, 熱就除風褸.  
我囝囝最怕熱, 課室都話好濕好熱.  要打波, 簡直, 由頭濕到落腳!!!!
但係校服裙,褲又點呢....

Rank: 8Rank: 8


15364
2565#
發表於 10-3-2 12:1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ucy 於 10-3-2 00:19 發表


thank u. 我寧願凍d, 好過潮濕, 我女話廁所及課室好濕, 好濕, 好dirty. 最潮濕果幾日佢係toilet經常中頭獎(滴水在頭上). 地面太濕滑, 見有同學滑倒.


我都係咁話.  
但下星期最多只係跌至16度左右, 仍然係潮溼.
囝囝話學校D牆, 滴灑水.  
唉!! TOILET, 唔好話要去, 有時經過, 望到都怕怕, 又溼又怪味. 最怕是哽要未清潔好, 有臭味再用清潔劑嘅味蓋上去, 攪到怪怪的!!!!

上星期FRIDAY課外活動, 見女子體操, 在足球場外塊地(則露天坐位側)練習, 塊地濕到呢....

黃巴士


3832
2566#
發表於 10-3-3 09:4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3832
2567#
發表於 10-3-3 09: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8Rank: 8


15364
2568#
發表於 10-3-3 11:55 |只看該作者
[quote]原帖由 kswiss 於 10-3-3 09:49 發表
黃巴士,

係呀!你仔仔講得啱呀!先穿短袖,再穿長袖係外面,熱就除外面件長袖.

我地昨日穿短袖加長褲.
老師係昨日宣報可這樣穿.今日我地就咁穿囉!

... [/quote

真THANK YOU你!!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2569#
發表於 10-3-5 01:1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黃巴士 於 10-3-3 11:55 發表
[quote]原帖由 kswiss 於 10-3-3 09:49 發表
黃巴士,

係呀!你仔仔講得啱呀!先穿短袖,再穿長袖係外面,熱就除外面件長袖.

我地昨日穿短袖加長褲.
老師係昨日宣 ...


Hi各位,最近趕野,所以唔係好敢花時間寫回應,不過好多謝黃巴士成日報料 以下的文章好想同各位分享:
2010年2月12日信報
程介明
書寫·閱讀·朗讀




上周談到普通話的學習。有教育界的朋友說,學校和教師覺得普通話在學校不知道如何定位,並非完全是一個重視不重視的問題,而是因為香港學校裏的學習生活,基本上是書面的生活;而學習普通話偏偏是口頭語言的學習。一言驚醒。這也許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而又是一個不受注意的方面。
近年,很多有關中國人學習的研究,都不約而同地注意到,中國人的學習着重書面的學習:那就是閱讀與書寫;閱讀是輸入、書寫是輸出。假如說語言學習有「讀、寫、聽、講」四個方面,中國人着重讀與寫;聽與講是其次的。但是在內地與台灣,還是可以聽到小學生滔滔不絕地講一番說話,香港的小學生就很少做得到。

看看香港電視的街頭訪問,要是訪問的是小孩,一般都只能夠聽到非常簡短的答案:「好!」「很高興!」「不知道!」也就完了。實際上更有不少只知道點頭與搖頭。到課堂裏面看看,就會明白:課堂裏面學生講話的機會是很少的。教師要是提問(其實經常提問的教師也不能說是多數),學生往往也是站起來,「對!」「不對!」、點頭、搖頭,坐下。

文字地位特殊


麥克斯.韋伯(Max Weber)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注意到,自古以來,中國人社會中,文字的地位是很特殊的。他認為,與其他的文化不一樣,中國即使在史前時期,巫師的威力不在於他們的神秘魔力,而在於他們對於文字符號的解讀。這種傳統,到了封建社會,就形成了只有士大夫才能當官的現象;而士大夫的管治才華,集中地以他們的文字能力為代表。

在中國人傳統的概念裏面,學問是靠文字裝載的;把文字、符號記下來了,就是有知識、有學問了。因此老百姓不叫「學習」,叫「念書」。在中國農村,經常聽到家長說,「我這個孩子笨,腦袋記不牢!」有了書,把書念了,記牢了,就算是有學問了。

因此,我們的幼兒園,急不及待地就要教孩子讀書、寫字。很多年以前,在公共汽車上聽到兩位婦女的對話:「你那家幼兒園要買多少本書?」「十二本。」「我孩子那家十八本呢!」掩不住的那種自豪。

我常說一個故事,二十多年前,陸趙鈞鴻校長在她的幼兒園家長會上說:「今天早上一位家長打電話來抱怨:陸校長,你們怎麼搞的?我的孩子上學兩個星期了,一隻字都沒有寫過!」

可見要是沒有了書、不寫字,家長就會覺得很不踏實;就會覺得孩子沒有學到什麼。教師又何嘗不是?外地來的朋友,往往不明白,為什麼香港的小學每一科都可以變成背書、默書、抄書?其實教師與家長的心理,是差不多的:其他的不太算數,也難以觀察;寫下來的,才是看得見的,才算代表學生的努力。

不習慣口頭表達


這種觀念,不限於語言學習。從事數學教育研究的梁貫成教授就經常說:香港學生能夠「算」數,不會「講」數(周前本欄提過)。數學題算出來了,也不能說學生不明白,但他們就是不會講清楚是如何算的、為什麼這樣算。因為他們沒有這種鍛煉,他們不習慣於用口頭表達。

最近向梁貫成的一位博士生請教,頗有啟發。JS是一位來自印度的數學教師,在本港一所名校任教。她親身到印度基層的小學體驗,發覺與中國幾乎相反,數學教育基本靠口授。我在印度也有同樣的觀察,教師從頭到尾講個不停。我當時的解釋,是因為缺乏課本,等於是教師把課本用口授下載到學生腦袋裏面。但是JS經過慎密的研究,發覺這與學校的貧富、課本的有無,關係不大。教師們很理性地認為口授是學生學習很重要的一環。而且他們的口授,不只是教師開口講,還要學生跟隨朗讀;而且是多次重複朗讀;有時候就算是一句敍述性的話(比如說描述計算過程),教師可以重複五十次,學生因而也重複五十次;直至達到背誦的效果。

很多朋友也許因此又會回到有關「背誦」的辯論。其實這裏面有背誦的因素,但也包括一些沒有經過討論的因素。比如說,背誦與記憶往往是相連的,但是到底記憶在學習中的作用是什麼?背誦除了記憶,還有音響的因素;與死記文字還不是一回事。音響在學習的過程中到底起了什麼作用?

這種書面與口頭學習的矛盾,在英語學習當然就更突出了。最近與潘天賜校長談起他們學校的一個嘗試: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給學生大量的英語故事閱讀材料;要求學生回家朗讀,而翌日需要繳交的作業,是他們朗讀的錄音。這項嘗試已經實行了九年多,根據跟蹤研究,這些學生進入了中學以後,英語都相當強。看來是一個可行而有效的方向。

學生自己掌握過程
這裏面體現了許多有關學習的原理。
第一、學習是一種經歷,而語言學習是一個使用語言的經歷過程。
第二、朗讀也是一種使用,而且可以同時包含輸入(閱讀文字、聆聽音帶)與輸出(朗讀)。
第三、書中的故事(而不是沉悶的「課文」),促使學生在接近現實的環境中使用(朗讀)英語。
第四、英語是一種拼音語言,學習由口語(聽與講)開始的,文字只不過是口語的記載;因此「說」英語(而不是寫英語、或者是靜默地閱讀英語),是最基本的應用,也是最基本的學習途徑。
第五、朗讀的過程,是由學生自己掌握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等等。
總之是學習的正途,怪不得很有成果。其他學校要效法也不難,很可能是英語學習成功的突破點。

回到上面趙校長的故事。她回那位家長說:「這位家長,您可要有點勇氣呀!我們這整年都不寫字的!」那是幼低班。然而,就是這個幼兒園,到了幼高班,很多孩子都能寫幾十到一百個字的日記。可見學習的順序是非常重要的。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2570#
發表於 10-3-5 01:15 |只看該作者
2010年2月19日信報
程介明
從朗讀說開去……

上周談到朗讀,不想卻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回應,但是他們的反應各有各的注意點。

像我上周預料的,一些朋友馬上聯想到中文的背誦。於是認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放棄了背誦,因此孩子的腦子裏連基本的文字素材都沒有。

我在港大的前任John Biggs,是一位非常嚴肅的心理學家,他的《學習理論》書,是澳洲教師必讀。他的基本看法:理解了的,才會有「深刻」的學習;因此基本上是反對背誦的,因為那是沒有經過理解的。

來了香港,他認真地重複他在澳洲的研究,發覺香港學生並不一樣,有時候即使是死記硬背,也能產生相當「深刻」的學習。在中國重複同樣的研究,結果也差不多。因此引起了一連串關於學習中的文化因素的討論,John Biggs 與另一位同事David Watkins,因此逐漸成為文化心理學的討論中心之一。
為背誦「平反」


其中很多人重新為背誦「平反」。因為背誦範文、背誦乘數表,就是在沒有理解的情況下直接使用。按照Biggs的理解,這是理解與使用交叉進行的過程,而不是先理解後使用。使用也是理解過程的一部分。理解與使用的交叉並行,現在大概已經是關於人類學習的各種理論的共識,因此才會把經歷看成是人類學習的基本。

於是可以引出許多的討論。七十年代初,由於善意地認為要鏟除死記硬背,一段時間數學書都沒有了乘數表。一些作者不甘心,就弄出「二個一是二、二個二是四」那樣繞口的「變相」乘數表,還是期望孩子背誦,不過沒有了朗朗上口的音韻。許多家長也不需要依靠什麼理論,就在家裏自己教孩子念乘數表。對此,許多教師無所適從,不知道是遵循明知有效的傳統,還是按照「現代」的教育理論,的確引起了混亂,也讓一代的孩子無辜地失去了一種代表民族智慧的數學工具。

其實,口訣在中國的學習過程中是很普遍的。再早一點,傳統的幾何,許多定理都是有口訣的:「等腰三角形底角相等」、「三角形外角等於內對角之和」、「平行線同位角相等」;更不要說算術、珠算的口訣。

但是這些與本欄上周所說的英語與普通話的朗讀,還不完全是一回事。

背口訣,我覺得是利用了漢語的單音節,因此可以在音響上造成記憶。這與我們平常用音節來記憶電話號碼,是一樣的。英語就沒有這種特點,因此他們用其他辦法記憶。看過十九世紀美國的小學數學書,就是靠比擬、靠故事來促進孩子記憶。看來,大家都知道記憶的重要性,不然就無法計算。這是實際生活的需要促成的。不知道如何弄的,到了心理學流行了,弄出個「不理解、不算數」的戒條,視記憶為教育的大敵,實際上是違反了孩子學習的規律。

但是上周談到的朗讀,是朗讀,還不是背口訣。朗讀本身不一定含有背誦和記憶的因素。我相信,朗讀是沒有多少爭議性的。假如覺得可行,就盡快推廣,不必牽連到背誦不背誦的爭議。

普通話教中文


其次,上周的討論,以英語為主。因為英語的文字是口語的載體。沒有了朗讀或者對話的經歷,就是基本上沒有英語的經歷,如何學得好英語?口語有了經歷、有了感覺,文字的學習就輕鬆得多了。這與中文不完全一樣。中國的文字不完全是口語的載體,只要看看當年推廣白話文之艱難、白話文逐漸取代文言文的過程,就可以知道。即使是在使用白話文的今天,在說普通話的地域,文字的語法結構與口語基本一樣,文字還是有它自己獨立的存在意義和表達方式。在說方言的地域,像上海、香港,這個差異就更大了。

因此上周的討論,主要是針對英語。只是想在「讀、寫、聽、講」的學習過中,把程序倒過來,先從「讀」與「講」合併的朗讀開始,讓學生通過閱讀、模仿錄音帶,現有「英語」的經歷和感覺,逐步也會解決「聽」與「寫」的經歷,但是不能顛倒,因為英語的性質不是這樣的,學習英語的過程也不是這樣的。光是要學生寫英文,即使寫上千遍、萬遍,也是枉然。本欄以前就介紹過小學生完全不知讀音、只靠背字母而獲得默書高分的;多恐怖!

朗讀的學習經歷,也可以應用在普通話的學習上。因為在香港學習普通話,主要是學口語;首先是模仿在生活和工作上使用普通話,其次是用普通話朗讀。這是假設學生原來就有漢字的知識,也因此,研究普通話教學的,不少精力會花在普通話與廣東話的發音差異對比。

至於用普通話教中文(「普教中」),那是另外一個層次的話題,往後有機會再討論。不少學校已經在實行或者試行,相信逐漸會衍生出不少經驗與理念。要說用普通話作為其他科目的教學語言,在香港只有少數學校實行,相信是比較遙遠的話題。

調動有心人


朋友們還提供了不少幫助學生朗讀的可行經驗。除了學生繳交錄音帶作為作業,也有學校要求孩子向媽媽講故事。這可以是粵語:學生看了故事書以後,把故事講給媽媽聽!也有學校邀請能講普通話的媽媽(為什麼不可以是爸爸?!),委任為「聽故事媽媽」,到學校義務聽孩子講故事。當然,也有學校,邀請已經退休的家長或者家長的父母,很多是英語很不錯的公務員,到學校協助學生學習英語。

可見,要是找到了途徑,即使是學校的大家庭裏面,還是有不少人,具有輔助學生學習語言的能力。近年,學生當中也有不少曾經在國內渡過普通話的童年,如何調動他們幫助學校營造學習普通話的環境?社會上也有不少能通英語或者普通話的有心人,或則退了休、或則當義工。他們的力量都發揮起來,學生的語言環境就大不一樣。

Rank: 3Rank: 3


357
2571#
發表於 10-3-7 18:3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kswiss 於 10-3-3 09:49 發表
黃巴士,

係呀!你仔仔講得啱呀!先穿短袖,再穿長袖係外面,熱就除外面件長袖.

我地昨日穿短袖加長褲.
老師係昨日宣報可這樣穿.今日我地就咁穿囉!

...


我阿仔都話老師講係學校內 , 可以著短運動衫 , 長褲 , 但出左校門 , 就一定要著番件長衫係面。

Rank: 8Rank: 8


15364
2572#
發表於 10-3-7 23:0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劉健明 於 10-3-7 18:35 發表


我阿仔都話老師講係學校內 , 可以著短運動衫 , 長褲 , 但出左校門 , 就一定要著番件長衫係面。


係呀!!
我囝囝都係咁講, 長運動衫要穿在外面(在校外), 唔係長衫風褸喎.

Rank: 8Rank: 8


15364
2573#
發表於 10-3-8 11:3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sy_ma 於 10-3-5 01:12 發表

這種書面與口頭學習的矛盾,在英語學習當然就更突出了。最近與潘天賜校長談起他們學校的一個嘗試:小學一年級開始,給學生大量的英語故事閱讀材料;要求學生回家朗讀,而翌日需要繳交的作業,是他們朗讀的錄音。這項嘗試已經實行了九年多,根據跟蹤研究,這些學生進入了中學以後,英語都相當強。看來是一個可行而有效的方向。


頗認同!!

Rank: 8Rank: 8


15364
2574#
發表於 10-3-8 16:34 |只看該作者
今次總測由星期一(22/3)起一連4日, , 但15/3的週期, 課外活動仍照常, 其實由18-19/3係咪應該停吓課外活動, 令小朋友可以專注多些時間溫習呢???

黃巴士

Rank: 3Rank: 3


357
2575#
發表於 10-3-8 21:05 |只看該作者
今日阿仔第一次係閉幕禮操兵...
儀式開始後 , 雨就越落越大 , 但係典禮鬼死咁長 , 操兵同學竟然要企係度淋雨 , 直至典禮完成 .
其實校方可唔可以因應情況 , 司儀老師講快少少 , 唔好係呢個時候頒咁多感謝狀(特別係頒俾家教會會員 , 唔洗逐個頒 , 搵一個做代表咪得囉.) 我睇到阿仔淋雨淋左差唔多 45 分鐘 , 個心好痛...有冇人可以係下次茶會時反映番俾校方知道 ?


3832
2576#
發表於 10-3-8 22:3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3832
2577#
發表於 10-3-8 22:3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357
2578#
發表於 10-3-8 22:5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kswiss 於 10-3-8 22:37 發表
我也有同感,其實可以彈性處理的.


我見到好多操兵小朋友係度淋雨 , 好慘.
我阿仔都話高班 , 但一,二年班同學好易病o家.

Rank: 3Rank: 3


347
2579#
發表於 10-3-9 16:05 |只看該作者
我囝囝就係咁淋病左  發燒,放學接佢返嚟件運動衫同件風褸就濕左一半 ,我問佢你有帶雨傘點解會濕成咁家!!佢話操兵時淋雨,真係激到 真係要同學校反映下,又濕又凍見到佢好可憐 ,下星期又開始小測 希望快d好番啦

Rank: 8Rank: 8


15364
2580#
發表於 10-3-9 16:1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rainrain556 於 10-3-9 16:05 發表
我囝囝就係咁淋病左  發燒,放學接佢返嚟件運動衫同件風褸就濕左一半 ,我問佢你有帶雨傘點解會濕成咁家!!佢話操兵時淋雨,真係激到 真係要同學校反映下,又濕又凍見到佢好可憐 ,下 ...


最近天氣已經好唔穩定, 仲淋雨, 真係大人都易病, 唔好話小朋友.
學校今次真係無應變安排.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