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純做英文文法練習能培養出怎樣的小學畢業生? ...
樓主: eviepa
go

純做英文文法練習能培養出怎樣的小學畢業生? [複製鏈接]


2714
341#
發表於 10-7-9 22:3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3693
342#
發表於 10-7-9 22:5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stccmc 的文章

「不想兒子接受操練性的學習,不會給他買數學練習,反而是一些有關數學家如何思考的課外書」。
他講的好像天方夜談,if he comes to discuss in this topic, he would sound unreal.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10-7-9 22:53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343#
發表於 10-7-9 22:5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7-9 21:50 發表
看了今天IB狀元游暘的故事嗎?


看了。

游暘的爸爸說:「不想兒子接受操練性的學習,不會給他買數學練習,反而是一些有關數學家如何思考的課外書」。

因此學數學也應閱讀。

Rank: 5Rank: 5


3693
344#
發表於 10-7-9 23: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ChiChiPaPa 的文章

一個數學家的心路歷程及對香港中學數學教育的一些看法
丘成桐教授香港中文大學 二零零四年三月二十日

...但是真正對我有影響的卻不是武俠小說。中國古典文學深深影響了我做學問的 氣質和修養。近代的作品,如魯迅的也有閱讀。記憶深刻的..「路是人行出來 的,自己的路更要自己去走。」。

.....西方的作品如浮士德、戰爭與和平等文學著作, 雖有接觸,但遠不如中國文學對我的印象深厚。我開始研讀史學名著史記和左 傳。對史記尤其著迷。這不僅是由於其文字優美、音調鏗鏘,還是因為它敘事 求真,史觀獨特。直到現在,我還不時披閱這書。史學大師駐足高涯,俯視整 個歷史,與大科學家的思入風雲,干宇宙之奧秘遙相呼應。

在當時讀這些文章,大多部份不能夠領會,尤其困難的是讀馮友蘭寫的新原道 和新原人,但是重複的去讀,總有點收穫。

晉‧陶淵明 好讀書,不求甚解, 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其實在做科學時,也往往有同樣的經驗,讀書只要有興趣,不一定要全懂,慢慢自然領會其中心思想,同時一定要做到.
...由個人去創造問題此後變成我研究事業中最關鍵的環節。

學校的課本已經不能 滿足我了。我跑到圖書館、書店去看書。我花了許多時間打書釘,閱讀那些買 不起的書本。我讀了華羅庚先生寫的很多參考書,無論在分析或數論上的討 論,都漂亮極了。
...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10-7-9 23:40 編輯 ]

Rank: 5Rank: 5


4418
345#
發表於 10-7-10 00:4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7-9 22:50 發表
「不想兒子接受操練性的學習,不會給他買數學練習,反而是一些有關數學家如何思考的課外書」。
他講的好像天方夜談,if he comes to discuss in this topic, he would sound unreal. ...


mattsmum:

如果你以這些天份高, 家庭支援強, 能選讀好學校的尖子學生來比對一般學生, 也不真實.  先不講天份和師資優良, 這些學生怎要用操練, 學習有不明之處, 高能父母的家教比練習強得多, 或其有不少課外外力的強力教習, 不為人知.

我前說謝志峰轟港教育文章有參考價值.  他女兒讀書有天份, 他要咬實牙根每月付九仟伍元供女兒入讀好學校, 相助相成, 讀到好成績, 但未必她同學也同時如願有好成績.  他慨嘆香港教育貧富懸殊, 弱的更不能了.

我們說了不少有關張五常教授和趙榮德副校.  他們同樣反對子女補習, 但到女兒升大前都同打爛齊砵, 要求補習數學.  張教授女兒先斬後奏, 補完叫老師向父親收費.  趙先生女兒先徵求父親同意, 父親開出考到常春藤大學就可以的條件, 可能預見女兒能做到.  結果如願以償, 趙先生找了一強手門生替女兒補習, 加強入大準備.  事後兩父都當然騎騎笑, 因事而制言.

但同人不同命, BK 也有不少有能家長, 為子女選校, 入大, 成績, 語文和語境煩心.  但能力弱家長, 孤立無援, 又無時無能相助, 只能求諸子女多練.  層次不同, 目標一樣.

Rank: 5Rank: 5


1227
346#
發表於 10-7-10 04:11 |只看該作者
等我又表態下..&有d事請教一下...
我一路都只係做溏邊鶴,因為大家會有好多分享,好多不同睇法及意見...
我囝囝現3.5歲,我經常會閱你們討論話題,目的是向你們學習,亦了解一下香港教育制度...
睇到這裡有關ABC的問題,我回應下襯下熱鬧...^^

//
應做的東西不是一定做得到的。孩子都「應」考順父母,但孤兒不能。弧兒的不能,沒推番孩子都「應」考順父母的說法。  家長着眼該是,課外「應該」選 A, B, C?

A  再要求孩子操多些卷,補習班補習老師,雞精班,或其他的「鍛鍊」。

B 制造良好語境,包括培養孩子自主性閱讀為興趣的習慣,和其他聽講的機會?

C. 雙管齊下。
//

我會認同 B 的方法...

相信我們這代父母最少也接受過中學教育,
選A的, 相信好多人自己細時父母也安排這方法,但成效結果,大家心裡有數...
選C的...現我只諗到小朋友又會好忙....

以上都是我的膚淺的睇法...若離了題或發現我講的,原來未到與你們傾談的層面,
請多多包容及讓我繼續收料學習 ^^

至於有d事請教方面...
可以提供d 3.5yr小朋友可以看或父母伴讀的書呢...
可以在那類書店較多...
因坊間很多小朋友書...但不知選擇那類比較適合...
謝~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347#
發表於 10-7-10 06:24 |只看該作者
小朋友原本是這樣作文的,eviepa你會錯意了....   

「一個自私的人

張校長是個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同事的敬重、校董的賞識的校長. 張校長發覺中二班有一位女同學自小便博覽群書.成績一向名列前茅.但今次英文科成績只能合格, 好奇之下叫該位女同學到校長室了解一下, 得到了令張校長頗為錯愕的答案:[該位女同學因為不屑reader部分的分數,認為浪費時間, 寧願將溫習reader的時間自己一個去做於人無損的聽音樂消遣.].......張校長聽後感覺到自己與同事編排的課程原來是如此不堪,連中二的小朋友都不屑一顧.張校長一方面覺得要反思自己的課程是否已經嚴重落後,與時代脫節. 另一方面都覺得現今的小朋友太功利了一點;為了自己的消遣(滿足自己, 可以說是自利、自私的人類本性行為, 但絕不是自私自利的人, 2者是有天壤之別的分別),似乎少了一份對學校,師長,同學的尊重....


Samuel89,

對於我的提問,相信不需要rocket scientist的智慧也可以明白,但你沒有回答,反而提出新的問題,質疑我和女兒的做法。

你的質疑,有你的理由,不管我同不同意,都是「有理據」的質疑,如果你希望討論一下,我樂意為之。但對我的提問,希望你正面回答。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348#
發表於 10-7-10 08: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3# 囝囝爸 的文章

你说的家庭背景的确是影响成果的重要因素,这点你多次说到. 香港是单一小地方,最好最差的学校差不远。


750
349#
發表於 10-7-10 08:4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8# mattsmum 的文章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8Rank: 8


19492
350#
發表於 10-7-10 10:4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7-10 08:40 發表
你说的家庭背景的确是影响成果的重要因素,这点你多次说到. 香港是单一小地方,最好最差的学校差不远。


家庭對孩子影響大於學校是真的,但學校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家庭的影響大是由於家庭之間的學識水平和經濟能力的差異近年來變得越來越大。事實上,公平的學校制度有助減少孩子們學識上的「貧富懸殊」。

Rank: 5Rank: 5


4418
351#
發表於 10-7-10 11:1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7-10 08:40 發表
你说的家庭背景的确是影响成果的重要因素,这点你多次说到. 香港是单一小地方,最好最差的学校差不远。


mattsmum:

我過往在有些論題冗長討論的, 主旨多和學校有關.  如論題"直資和私小", Eviepa 開題的 "選中中或英中", 都是和學校有關.  香港12年免費教育, 人人有學校讀, 但家長和學生爭生爭死, 都是和爭入讀好學校有關.  你話學校相差遠不遠.

Rank: 5Rank: 5


4418
352#
發表於 10-7-10 11:2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10-7-10 10:43 發表


家庭對孩子影響大於學校是真的,但學校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家庭的影響大是由於家庭之間的學識水平和經濟能力的差異近年來變得越來越大。事實上,公平的學校制度有助減少孩子們學識上的「貧富懸殊」。 ...


ChiChiPaPa:

小學而言, 家長影響重要, 但我覺學校更為重要, 家校配合也重要.  上到中學, 學校和同學影響更加重要.

Rank: 8Rank: 8


19492
353#
發表於 10-7-10 11:5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10-7-10 11:21 發表


ChiChiPaPa:

小學而言, 家長影響重要, 但我覺學校更為重要, 家校配合也重要.  上到中學, 學校和同學影響更加重要.


雖同在香港,但不同學制、不同教學語言、不同程度的學校對孩子影響亦大,而家長可選擇適合的中小學校,也可選擇如何配合。

Rank: 5Rank: 5


3693
354#
發表於 10-7-10 12:5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7-10 08:40 發表
你说的家庭背景的确是影响成果的重要因素,这点你多次说到. 香港是单一小地方,最好最差的学校差不远。


sorry, I did not make myself too clear when I said schools are quite the same.

what I meant is the academic standard of HK generally are quite the same for those 550middle schools, they all teach the same curriculum. but reading can make a difference.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10-7-10 12:55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355#
發表於 10-7-10 12:55 |只看該作者
實情係小學 階段, 叻的同學有時間都情願花在課內溫習上, 沒時間看課外書. 我相信成績好的同學都有興趣看課外書的, 只不過沒時間兼沒心情.  

講開又講, 上到高form, 越想成績好, 就越要看課外書, 正確點說, 是看參考書. 最近同大曳人傾計, 知道他成績好的科目, 都是花大量時間看課外參考書, 直至考試前一兩個月才溫課內東西. 這應不是一般學生的憤常做法. 他還說其他成績好的同學, 都會看很多参考書的. 看來這個溫習方法, 有參考價值.


Wunma,

花大量時間看參考書能否幫助取得高分,就要看考試的模式。大抵上,愈高班,需要參考書愈多。比如說,小學要取高分,完全不用讀課外書。在我的年代,考會考,文科,要取高分主要靠每科讀熟一、兩本精讀,其他的課外書,對取分幫助不大。到高考時,文科,必定要廣泛閱讀。例如,讀世界歷史中國部分,我們要熟知中國人的觀點、歐洲人的觀點、馬克思主義者的觀點等,最好還熟知各大歷史家的觀點。當然,時間有限,做得多少便多少。愈做得多,成績會愈好。

eviepa

Rank: 5Rank: 5


4440
356#
發表於 10-7-10 14:5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10-7-10 06:24 發表
Samuel89,

對於我的提問,相信不需要rocket scientist的智慧也可以明白,但你沒有回答,反而提出新的問題,質疑我和女兒的做法。

你的質疑,有你的理由,不管我同不同意,都是「有理據」的質疑,如果你希望討論一下,我樂意為之。 ...


你舉例的校長, 絕對不可以用[自私]2字來形容, (不好意思,是否已經答了你的提問).....
我一直都支持夫子用[自私][自利] 的「理據」都是我現在提出的(可能之前是我會錯夫子的意思,或者我應該撇開夫子跟stccmc兄的討論, 直接對你提問),....
我並不是想質疑你和女兒的做法(只是感覺小朋友甘做,似乎真的有些"似驚還喜"的感覺)。誠心樂意真的希望討論一下,因我阿仔都系差不多年紀(升F.2).....都系處於成人與小朋友之間的階段...


359
357#
發表於 10-7-10 15: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eviepa 的文章

有點不解,eviepa的阿媽係女人般的命題為何會慢慢演變成網友間意氣之爭。純做英文文法練習,當然難以在英文科取得佳績。原因很簡單,大多數小學中學英文卷都有不少課外內容,若學生英文詞彙掌握得較多優勢自然大,而要掌握較多詞彙,課外閱讀差不多是唯一可行途徑,除非效法部份國內學生讀字典背字典的方法。

但祇是閱讀,像eviepa自己所說的,聽寫講又未必過關。

做文法練習當然有可取之處,一般閱讀可能要相當時日才會累積足夠語感去領悟I saw him beat the child 和 I saw him beating the child 的區別。

一方面我贊同mattsmum所說的,香港大多學校分別不大。我甚至認為許多普通學校的老師教學要比不少傳統名校老師認真和上心。eviepa沒有把女兒送進傳統名校,一定程度上也有這種心理。我有一醫生朋友,一對兒女就是安排在街坊小學讀的。另一方面,我亦同意囝囝爸和ChiChiPaPa的講法,好的學校很重要。怠懶家長如我,更是傾向孟母三遷的做法。

[ 本帖最後由 uncleedward 於 10-7-10 15:36 編輯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醒目開學勳章 王國長老


6438
358#
發表於 10-7-10 15:4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10-7-9 22:50 發表
「不想兒子接受操練性的學習,不會給他買數學練習,反而是一些有關數學家如何思考的課外書」。
他講的好像天方夜談,if he comes to discuss in this topic, he would sound unreal. ...


不是啊!!!
我有點領悟,
無錯, 思考才是所有學習的基本.

Rank: 5Rank: 5


3693
359#
發表於 10-7-10 18:4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uncleedward 於 10-7-10 15:28 發表
有點不解,eviepa的阿媽係女人般的命題為何會慢慢演變成網友間意氣之爭。純做英文文法練習,當然難以在英文科取得佳績。原因很簡單,大多數小學中學英文卷都有不少課外內容,若學生英文詞彙掌握得較多優勢自然大,而要掌握較多 ...


大的方向来说,我是认同现在的职场要求和本地大学毕业生不易配对.
香港的优势包括了双语.但是时候更进一步,新高中课程是向好的方向走.大家看过新高\IB/gce的paper sampler 吗??


359
360#
發表於 10-7-10 19:3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mattsmum 的文章

Funny enough. I am not too negative about the education situation in Hong Kong except the Direct Subsidy Schools part. That has caused what ChiChiPaPa 所講的教育上的「貧富懸殊」。

It is often the parent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that matter more. People have piled a lot of praises on international schools like GSIS. But if we think more carefully: who wouldn’t succeed in these schools when you have more than half of the parents possessing a PhD(GSIS)? Their curriculum, the way their teach will not be too different from an ordinary school back in their countries. And their teachers for sure will not be able to match those in the top schools back home. The students  in these schools can go to top universities simply because a lot of their parents went to these schools themselves.

[ 本帖最後由 uncleedward 於 10-7-10 19:44 編輯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