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父母為子女付出那麼多,給他們什麼教育? ...
查看: 4719|回覆: 30
go

父母為子女付出那麼多,給他們什麼教育? [複製鏈接]

Rank: 2


80
1#
發表於 11-4-10 00: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我回應反對和批評讀經的意見,不是為了要「拗贏」,而是真心希望把讀經的理念、原因和實際運作介紹給各位家長,我這樣做是因為我從心底裏敬佩在十多年前提倡和發起讀經的一班人,感激他們,在這個物質豐富科技進步、但極多人感到心靈空虛和壓力大、文化衰落的現代社會,為中國人重新提出「背誦文化經典」的教育方法,你們可能覺得我很誇張, 我很慶幸接觸到這個教育方法,很尊敬讀經運動的發起人,他們已經作了千秋萬世之業,令百萬兒童參與這運動,我深信整個運動和曾經參與的人,對整個中國人社會的發展有很深遠的影響。

如果是為了拗而拗,有很多東西可以說,但我根本不為這個。我想再說說我的想法:

@@像香港這種現代社會,窮的人、富的人,都有很多生活壓力,很難很少感到真正的快樂,物質和享樂帶來的快樂極短暫,找不到人生目標,不知道每日營營役役有甚麼意義(特別是在親友突然離世時或聽到有嚴重災難時,此感覺特別強烈)。

@@做父母受的壓力更不在話下,畸形的教育制度,間接令學校和家長對孩子有極不合理的要求(例如四歲返兩間幼稚園和十樣課外活動,小學二年級要考到五級樂理八級鋼琴),培養出有知識但無智慧無勇氣無修養甚至無道德的青年人(如中一能說三、四種語言但有齊港孩的缺點,讀大學時遲到走堂當教授無到,出來社會做事唔吃得苦、無交帶、踢一踢郁一郁的高分低能的大學畢業生,到銀行賣迷債給老人家或做老闆指派下屬賣迷債去達致銷售目標),這些青年人承計我們這一代人炒樓炒股搵快錢的作風,學習華爾街賺花紅便是一切的價值觀。

@@金融海嘯的前因後果,港孩、八十後的出現,和現在政府決策者的弱智無能程度,已經是足夠的事實,放在我的眼前,令我們反省知道我們「無奈接受」的教育制度是不行的,誰跟現時中產家長眼中的「遊戲規則」玩,誰便是最終受害者,短時間可能不察覺,還以為自己是贏家,後來到孩子成形以後已經後悔莫及。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有多少天多少小時花掉在家課、測驗、練琴、練朗誦、練游水上?在這過程中犧牲了多少:

--每天補習--學校上正堂還需聽書?上學有什麼意思?公文預早就教了的課程,還需聽老師講?老師講的都變成廢話,上學除了是和同學玩耍,和父母交待,對孩子來說還有什麼實際的意義?

--父母和補習老師"跟貼"家課和溫習--父母當然應輔助一下,但現在的父母卻過份擔心,過份參與,他們以"盡量確保家課沒有錯,默書九十分,考試保持頭五或頭十名"為己任,確保老師滿意,學校保banding。學生年代理應是我們一生人最應犯錯,最能犯錯的日子,沒有犯錯的經驗,又怎知做對的重要?怎學懂認真?沒經歷失敗,那懂反省失敗的原因?失敗乃成功之母是小學生都懂的人生道理,其道理卻得不到家長的認同,連孩子日常犯錯和失敗的權利也要剝奪。孩子錯了或失敗了理應只影響他自己(自己的成績或升學),不影響其他人。長大成人出來社會工作則不一定被接受犯錯,老闆可能沒有那麼仁慈,犯錯而累同事多做工夫很可能惹來他們的憎恨,客戶更不接受有人犯錯而損害他們的商業利益。我們可否給孩子多一點空間?父母請不要把自己的面子算到孩子頭上。

--父母逼孩子做練習、上補習班、學多樣課外活動、練習、考試--父母間交流常常討論自己的孩子或對方的孩子"逼吾逼得",一般認為,性格尚算"逼得"的可盡量逼,年紀尚小可盡量逼,學校功課尚不太忙時可盡量逼。對於父母的要求他無選擇權,無講數權,只有投訴權,投訴不被理會,他們還是會按照父母的要求繼續做,但他們一有機會便會逃避,長大成人後可以選擇時必選擇不做、不學、不花心思,玩樂除外。

@@父母為子女付出那麼多,給他們的教育,要給對他們真的有用和能幫助他們「成為有用的人」的教育。怎樣知道什麼對他們真的有用?我會想一個問題:「我希望孩子二十歲時,是一個怎樣的人?」不單是希望他有什麼學歷,更希望他有做人處世的能力,例如我會希望他在工作上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會主動爭取學多些和拿多些經驗
,與上司或同事有衝突時懂處理,事業遇上挫折懂接受和鼓勵自己,有反對意見時知道如何有禮貌地提出,遇意見分歧時懂包容和從別人身上學習等等。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便是這些無形的東西,可說是EQ, SQ,  AQ ,灑,掃,應,對,待人接物,父母的責任是「教孩子一般書本上無的做人處世的道理」!父母教育的重點,不是去花光一切時間心血去確保孩子有去補習,考試頭幾多名,練了琴,考了劍橋英文,上了奧數,父母可以做這些,但不可把優先次序搞亂。先教道德修養,待人接物,餘下有時間輔助一下家課溫習,去做些家庭活動和運動,然後應該都不會有時間剩。

@@可悲的是很多家長搞亂優先次序,先緊張學業成績,其次課外活動表現,耗盡了所有時間,也耗盡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耗盡了親子關係,餘下來品德修養誰來教?學校不會教,社會(傳媒)教最壞最劣的,朋輩價值觀已被學校、家長、社會扭曲靠不住。怎麼辦?

各位家長,你們是怎樣成長的?整個教育制度及風氣,由我們(泛指30幾到40頭)的年代發展到現今這個階段,撫心自問,認為成功、很理想、冇問題;甚至很欣賞我們的教統局的施政方針、覺得派位制度很合理的,請舉手?小學學科:中、英、數、社科健、音樂繪畫體育宗教。中學學科;中、英、數、化、理、歷史、地理.........,以上各科,到今天,那一科你每天都用得著?「拼命考高分、學高一年或幾年的課程、為校網而搬家甚至借地址、一星期學十五種或更多的課外活動......目的只為入一間心儀的小學。之後派間公認出色的中學。再之後呢?入一間似樣的大學。小朋友...已經不是小朋友了,年青人想讀甚麼科呢?還是你想他讀甚麼科呢?醫生?律師?金融?求生本能告訴你要反對孩子選讀人文科學?哲學?藝術?或者選擇社會大學?」以上一連串港式典型教育行為,可以怎樣概括形容呢?目標為本?功利主意?生存之道?增加競爭能力?

整個教育過程,品德教育在那個班房?情緒管理是那一科?待人接物的行為技巧是那一堂?面對不良誘惑而能保持高尚情操的思想是那一節?

我們香港家長,普遍都很可憐,沒有選擇權。可以選擇不參與這個大圍遊戲的可以用錢解決嗎?讀國際學不用玩派位遊戲便是出路嗎?

得到一份能賺錢或賺很多錢的工作,有沒有學歷,都能辨到。但沒人性品格好的一面的教育,再好的學歷,再賺錢的工作,這樣的人生好嘛?

我們就是缺乏這些終身都用得著而且會影響自己和別人的教育。

你會說,身教就可以啦!你懂嗎?你的情緒管理如何?面對危機、決策時刻、高壓環境,你能做到"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嗎?

魚腩
   0    0    0    0

Rank: 5Rank: 5


3679
2#
發表於 11-4-10 08:15 |只看該作者

Rank: 5Rank: 5


3042
3#
發表於 11-4-10 10:31 |只看該作者
非常讚同!

曾經睇過兩本書 :
*你被學校耍了
--- 馬克.麥浩仁博士 (Mark Mihorean) 藍天圖書

*沒有資優班 --- 陳之華

一本講述香港教育,一本即芬蘭教育。眞係天與地之分。

雖然無可能將香港變成芬蘭,但了解吓人地點解咁成功,芬蘭政府、父母究竟又做咗D 乜?〝無〞做D乜?其理念又是什麼?
我覺得對香港父母都會獲益良多。

要改變香港教育,首先要改變普遍家長狹窄心態,反思反省。要教育孩子,首先就要教育父母。
但....談何容易?


2714
4#
發表於 11-4-10 15:2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3042
5#
發表於 11-4-10 19:54 |只看該作者
每本書都會主觀地告訴你一些事件,雖然不能盡信,但或多或少都會令自已從多角度去睇問題。
第一次係被書名吸引,咁啱仲要係不停地盤算阿囡應該讀邊間幼稚園?傳統定活動,名校唔名校…
教育,自已受過,但到底係乜嘢回事?人人唔同,並無標准答案。

你被學校耍了:
以下係該書目錄,如有興趣,可往各大書局購買:

-你不一定要到學校去學習
-學校是一場遊戲
-你會忘掉在學校所學的大部分東西
-聰明的學生也會輟學
-學校可能使學生「離不開上學」而不是學習
-所有學生都是天才
-每個人在生活裡既是學生也是老師
-大部份香港學生都會被學校的精英制度淘汰
-學生是香港教育制度下的受害者

至於「沒有資優班」---- 芬蘭教育出名好,最可貴之處係做到人人平等,有教無類。無話乜嘢「贏在起跑點」,一出世就被催谷成為精英。尊重每個孩子都有獨特長處,幫助孩子得以發揮。著重生活教育,閱讀習慣,而唔係一窩蜂去補習,參加無數個興趣班 (仲要係無Cert. 唔讀個種!)。
書中有段係講芬蘭教育「先見林,後見樹」,值得思考。

我唔抗拒魚君的「背誦文化經典」,每種教育都有其長處。雖然我相信潛移默化,但〝背誦〞一詞令我有D卻步。
如果說道德教育,最直接還是父母身教,家庭教育比一切來得貼切。如果連父母都無資格,首先去學嘅係咪應該父母呢?就算推個細路去背,即使背多多經,父母咁差,連談道德都無資格,一切都變得紙上談兵,孩子又點會明白呢,得個背字。
不過我想話,send得仔女去背經嘅父母,自已本身一定重視道德教育;既然重視,仔女自已在日常一定已經受家庭熏陶,事半功倍,功勞未必全歸於背經。

Rank: 2


80
6#
發表於 11-4-11 00:07 |只看該作者
父母確需要智慧和勇氣去選擇真正對孩子有用的教育方式,而父母的智慧從哪裡來?自然是透過自己學習和接受別人的教育而來。教人做父母的課程較少,而且一般是講座,時間短,次數少,內容局限,靠自修學會得到更多更全面。像你看那二本書(我雖未看過)便是父母主動去增長智慧的極佳例子!

父母最好能主動進修,提高自己的道德、待人接物學問和自省能力,自己越進步,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更多更好。其實父母可以此作理由/籍口,多進修(如讀些兒童教育的書,情緒管理的書,讀些孔孟老莊的書,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書),自己必獲益良多,在工作上、生意上、家庭關係上和自我價值等很有幫助,而學到的又可直接用在教育孩子上,即是你學到的會自然令你知道怎樣去教孩子和教孩子些什麼。絕對是一舉兩得,而且樂趣無窮!(是我和丈夫的親身經歷!)

父母可能選擇不主動進修,這不代表父母不可給最好的教育給孩子,上一代貧窮,下一代可通過教育去脫貧,上一代學問道德不夠好,下一代更應追求更高學問。而上一代的角色和責任是什麼?給下一代最佳的指引。我曾引用:

"老師有一桶水,然後給學生一瓢水,這樣是不行的。老師有一桶水,要指給學生一條河"

這句話同樣適用在父母身上,我們小時沒有讀經,對文言文理解力很低,現在讓孩子從小開始讀,他們長大後理解經典內容的能力必然會比我們高,邏輯上我們怎可避開我們認為難明的不讓孩子讀?每個偉人(如諾貝爾獎得主)一定有他的啟蒙老師,啟蒙老師的成就不及他那拿諾貝爾獎的學生,但他仍會指引學生去找更高深的知識。這是「教」者的責任。

不要求背,只求朗讀,讀和背的問題在「對讀經有興趣的家長」Tracylink, 我和其他家長分享了很多資料、意見和經驗,希望你有空可看看,最希望你和孩子可以親身試試。

「被學校耍了」的目錄很有意思,深感認同,可能是受到南懷瑾提出的「教育無用論」和自己的親身經歷影響。

芬蘭教育重視的「人人平等,有教無類」的理念,在中國二千多年前由孔子首先提出來,我們華人無人不讚成,只是我們低能無知短視的政府(主要由一班本地名校畢業、政務官出身和受殖民地政府培訓出來的人才組成)為香港人打造了不倫不類和殘害家長、學生和學校的教育制度,害了香港的家長和學生變成怪獸。


原帖由 Parisienne 於 11-4-10 19:54 發表
每本書都會主觀地告訴你一些事件,雖然不能盡信,但或多或少都會令自已從多角度去睇問題。
第一次係被書名吸引,咁啱仲要係不停地盤算阿囡應該讀邊間幼稚園?傳統定活動,名校唔名校…
教育,自已受過,但到底係乜嘢回事?人人唔同,並 ...


2714
7#
發表於 11-4-11 00: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2714
8#
發表於 11-4-11 00:5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4440
9#
發表於 11-4-11 14:5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tccmc 於 11-4-11 00:57 發表


如果只為知內容,從而學德育,看白話文譯本可以嗎?

還有,「知」不等如做得到,全人類都知道坐車要讓座位給長者,小孩,孕婦等,港鐵上,有幾多人做得到? ...


我覺得都系朗讀古經好d, 古經已經系最簡潔,最純白.....我認為只系俾入學前既小朋友"朗讀"一下就可以了, .....當佢地漸漸成長, 睇到白話文譯本or課本引用古經,就可以"勾"起佢地自己似曾相識的回憶,從而各自跟自己對古經的緣份作不同深淺程度的探討......

Rank: 2


80
10#
發表於 11-4-12 00:0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tccmc 於 11-4-11 00:57 發表


如果只為知內容,從而學德育,看白話文譯本可以嗎?

還有,「知」不等如做得到,全人類都知道坐車要讓座位給長者,小孩,孕婦等,港鐵上,有幾多人做得到? ...


當然成人可用白話解給孩子聽,成人首先得益,像我讀弟子規給我的孩子,讀到: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意思是: 父母親有過錯的時候,應小心勸導改過向善,勸導時態度要誠懇,聲音必須柔和,並且和顏悅色,如果父母不聽規勸,要耐心等待,一有適當時機,例如父母情緒好轉或是高興的時候,再繼續勸導。

我即提醒自己,和父母有意見不同時,始終要有耐性和不能發脾氣。

用白話解釋這類比較簡單的文字,孩子可能即時明白。

然而不是所有道德、做人和待人接物的教誨孩子都能即時明白。要到長大了,有了某些遭遇或經驗才能深深感受其意思。例如: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學而篇第一〉」 子貢問孔子:「貧窮的時候,不做出諂媚的事;富貴的時候,不表現傲慢的態度。您覺得怎麼樣?」
孔子回答:「這樣是不錯了。但還不如貧窮而能快樂,富貴卻謙恭有禮。」

我在電視看見關於活在貧窮線下的香港人的故事,感到很心酸,繼而深深佩服在貧窮中掙紮而能快樂的人,相比起己,生活相對舒適,遇到少許不如意事便感情緒低落。 而遇過很多人收入稍佳便處處看不起別人的人,深感「富而好禮」實在難得!!  相信小孩子未必感受到孔子說的這種「貧而樂,富而好禮」的高尚之處!

孩子若有機會反複誦讀這些文字,長大以後不會完全忘掉,要是忘掉始終有多少印象,一有機會再接觸到,記憶便會回來,這些文字便成為他的做人處世的最佳指導員。遇上不明白的,會去找注解。遇上不同意的,他自然會去研究和找出自己認為適合的做法和看法。古書說的不是規條,而是智慧的結晶。

其次,如果只看(非反複誦讀)白話解說,便無法收到提高專注力、記憶力、語文能力、理解力等效果,實在很可惜。


2714
11#
發表於 11-4-13 23:2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3Rank: 3


183
12#
發表於 11-4-14 20:30 |只看該作者
其實經典是中國幾千年的精華, 讀經會同時帶到中國文化的精髓到小朋友的心靈上, 做不做到, 小時候未必可以, 但大了可以令小朋友知道人生有多個選擇, 當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 不過, 好明顯樓主係有思考過先做的家長, 好高興見到這樣有心的家長, 看到當前社會的問題.

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 現時的功利文化, 是否都因為大家將所有事情都化成成績去睇呢? 做某事有無實際著數先? 件件事都像公司番工咁計成本效益, 但做人父母教仔, 是講balance, 無法以簡單程式運作, 可以有好多方式, 大方向可以相似但細節可以差天共地.


923
13#
發表於 11-4-14 22:0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2


80
14#
發表於 11-4-15 22:31 |只看該作者
謝謝各位的認同和回覆,希望我的帖子能引起家長的注意,令各位想想自己給孩子的教育,長遠是對孩子好,還是害了孩子。

原帖由 ccling69 於 11-4-14 20:30 發表
其實經典是中國幾千年的精華, 讀經會同時帶到中國文化的精髓到小朋友的心靈上, 做不做到, 小時候未必可以, 但大了可以令小朋友知道人生有多個選擇, 當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 不過, 好明顯樓主係有思考過先做的家長,  ...

Rank: 3Rank: 3


420
15#
發表於 11-4-17 21:45 |只看該作者
最近也參加了一個讀經班,正在背誦弟子規。可惜該中心只教背誦,沒有教經意,有點美中不足,唯有自己在孩子回家背誦時,我來闡釋意思。

原帖由 tracylin2002hk 於 11-4-14 22:02 發表

其實我現在和小朋友讀經,己讀了近5年了,成長多的是我自己,我們都知道選擇朋友的重要性,近朱者斥,近者黑,而讀經好像是幫小朋友找老師,好朋友一樣的,而且是千年名師,經典更是千年暢銷書,讀讀論語,讀讀老莊,讀讀BIBLE, ...


5
16#
發表於 11-4-18 13:3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2714
17#
發表於 11-4-19 12:5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3Rank: 3


347
18#
發表於 11-4-19 14:06 |只看該作者
品德教育在那個班房?情緒管理是那一科?待人接物的行為技巧是那一堂

唔好話呢D咁深既野, 連基本table manner 都未必有...

Rank: 5Rank: 5


4440
19#
發表於 11-4-19 17:1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tjoboldboy2 於 11-4-18 13:39 發表
Stccmc兄,

遲是遲了些, 不過都要由衷講句, 極之極之贊成你的說法!

BK這裡每天都見到很多人鬧政府, 鬧教育局, 心中正正想起你所說的
“我們太容易把一切過錯推結政府,推給社會,總之錯不在自己,想也不想!”

沒有孩子 ...


哦....呢d系咪高深邏輯, 點解我完全諗唔明

BK這裡每天都見到很多人鬧政府, 鬧教育局,  d人竟然會變晒將d一切過錯推結政府,推給社會,總之錯不在自己,想也不想!”既人.....原來政府,教育局系唔可以鬧既, 一鬧就系d想將自己過錯推結政府,推給社會,總之錯不在自己,想也不想!不負責任既人.....

你真系好偉大 如果個個BK家長都好似你甘負責任,甘有自省能力, 孫公D鬍鬚就唔使白晒啦......

另:如果個個香港人都好似你甘負責任,甘有自省能力,D高官就唔使輪流入醫院啦, 睇來香港D 80後真系超錯, 真系將自己D責任過錯推結政府,推給社會,總之錯不在自己,想也不想!......

Rank: 4


602
20#
發表於 11-4-19 19:40 |只看該作者
各位BK家長,你們認為小學及中學有須要教德育嗎?你信任學校教你囝囡德育嗎?

由家長自己教德育是不是已經可以呢?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