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四年後逾百學校恐被殺 議員促中學推小班教學 ...
樓主: elbar
go

四年後逾百學校恐被殺 議員促中學推小班教學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440
121#
發表於 12-10-24 20:10 |只看該作者
到2017 咪每班加返1個lor, 我相信多一個老師唔會投訴ge, 如果殺了校到2017就真係又唔夠位又唔夠老師, 又要張羅校舍了.

另外, B1學生入唔到B1中學主要是因為學生自以為是B1 但其實不是 以致選校時太進取 , 事實上這幾年B1位都多過B1生.

以往我們能夠1:40 是因為課堂是由老師主導, 老師講、學生聽, 1:100都ok. 但現在的中學生真係有須要1:28甚至1:25的, 他們在高中時要做通識專題研習, SBA等, 學生不單要聽, 還要討論和研究. 30多人一班老師根本無可能參與各組的討論, 老師連行的位置都無, 情況就像我們讀大學時逢討論時就有人hea 一樣 .

老實講, 如果小班無用的話, 國際學校, 直資, 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法國等歐美國家甚至上海都唔會實施小班教學la.

Rank: 6Rank: 6


8867
122#
發表於 12-10-24 22:3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khmama 於 12-10-24 22:51 編輯

回復 問號mama 的帖子


我看了你的資料, 大埔區似乎供過於求, 好似好理想, 但唔明點解仍然有B1學生入唔到B1中學, 頭1,2個志願入唔到就落入B2,  我無依方面經驗, 但全港其他區既數字都一樣咁理想嗎?
--> B1生入唔到頭1,2志願而入B2, 即係第3志願填咗B2啦, 我之前都提過B1生唔使咁快填B2學校, 因為B1生最差只會派去第一間填既B2學校, 所以唔使咁早填. 其實冇分band幾學校, 只不過較受歡迎既學校就會多B1生爭, 一路填滿學額, 直到所有band派完為止.


但到了2017年既時候, 英中位已經唔夠比B1學生, 咁小班左幾年之後, 又會變回大班?  到時又要張羅教師及校舍, 就好似護士學校, 以前嫌維持護士學校成本太高而停左. 結果今日又鬧護士荒.
--> 大班小班都係維持咁多班, 校舍冇變, 老師人數都冇變, 純粹係老師教多幾個同教少幾個學生既問題, 既然依家34人一班都得, 將來由28人上返30人又有何不可? 假如殺校就真係有你講既問題, 唔通依家殺咗校, 第日起得切校舍同請得切老師咩? 要辦一間學校唔係一時三刻做得到, 大把行政上既o野要諗.

政策唔應該因短時間既人數改變而改, 否則只會改完又改, 小班開變大班, 到時教師會又有投訴, 因為工作量增加, 咁只會造成更多爭拗!  加上中學生真係仲有須要1:28嗎?
--> 根據依家既數據 (假設數據中已包括跨境學童數目), 小班變大班係未來5年都見唔到, 而且到時可以加班而唔係加人, 請多o的老師就唔會增加工作量. 如果小班教學效果係好, 仍然維持都無問題.

Rank: 3Rank: 3


270
123#
發表於 12-10-25 10:5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問號mama 的帖子

但到了2017年既時候, 英中位已經唔夠比B1學生, 咁小班左幾年之後, 又會變回大班?  到時又要張羅教師及校舍, 就好似護士學校, 以前嫌維持護士學校成本太高而停左. 結果今日又鬧護士荒.


其實你第二點正正就係依家如果殺左校既情況﹗
一見人少就殺校停辦,
過幾年係人都知人數會回升既情況下結果要張羅教師/校舍。
而且政府都知復辦/搞一間學校起碼要六年,
就算有空置校舍都要重新維修,仲有邀請辦學團體、請老師職員、傾學校發展策略等等都係時間。

其實想知道事情既發展,
睇下依家既小學就知道。
09年推行小班教學25人一班,
上年出生人數上升/雙非/單非湧港,
北區/大埔等地區臨急臨忙加班加人數,
唔夠課室都要你加,
捱義氣每班加到29人,
仲有好多要跨區讀書。
你估呢班人會唔會剩係黎讀小學?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20321/00176_064.html

我覺得政府應該長遠D去睇,
你依家殺校好似慳到小小錢(其實仲要俾佢地繼續完成學業至中六,唔慳得幾多,幾年後開番其實仲用得多錢),
但係就令中學非常動盪,
好多學校老師不務正業。
點解唔聽下學界/校長會既意見去俾佢地安然渡過呢?
而且依家入學人口下降去調整班級結構,
政府根本就唔使拎多左錢出黎(因為政府係跟班數俾錢)。

如果全個世界其他地區平均既班級人數係23.9(OECD數據),
依家香港既中學想係呢幾年慢慢調整到30人(個別學校25人),
係唔係真係咁過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24#
發表於 12-10-25 13:16 |只看該作者
教聯倡中一派位「可加可減」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edu/1025go06.html


  下學年中一新生下跌逾五千人,教育界要求下調派位人數。教育工作者聯會昨日傍晚會見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主席黃均瑜會後指,會上要求當局承諾零減班,保留中學教育資源,並讓中一生派位人數「可加可減」,至於具體數目留待局方決定;該會亦認同當局早前下調開班至兩班二十六人,有助紓緩學校的收生壓力。他引述吳克儉指,當局沒有排除下調派位人數的方案,但須審慎考慮及計算所涉資源。

  另外,中學議會及十八區中學校長會聯席會議今天舉行會議,號召全港中學校長急謀對策,校長會將在中午會見傳媒交代討論結果。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25#
發表於 12-10-26 13:06 |只看該作者
每班人數不減30英中恐落車 中學校長聯席指會「上移錯配

http://news.mingpao.com/20121026/gfa1.htm


教育局降低中學開班線至26人開2班,以維持家長選擇為由拒減每班人數。18區中學校長會聯席會議指出,當局此舉將造成「上移錯配」,料至少影響逾30所英中,因取錄能力未逮學生被迫開辦中文班,將「落車」脫離純英中行列。聯席指升中人口暴跌下,按比例下調每班人數並不影響入讀英中機會,反之堅持不減便會「溝淡」英中質素。

堅持爭取中一每班減至30人

升中一學生人數今年銳減逾5000,殺校陰影籠罩學界,18區中學校長會聯席會議昨召開大會,逾200中學校長討論對策。聯席召集人廖亞全說,堅持早前向當局提議的「321」方案,即2013/14學年起將中一每班上限36人,逐年減至3年後每班上限30人。聯席認為,若當局以免影響家長選擇為由拒回應方案,最終只會造成「上移錯配」,英中質素將被「溝淡」。

聯席成員兼佛教善德英文中學校長何滿添說,聯席估計至少30所英中於新學年會因取錄「次一級」學生而不能維持「純英中」。何校長指當局規定學校取錄至少85%第一組別學生,才能全開英文班,故若當局堅拒下調每班收生人數而引致上移錯配,學校被迫開中文班,不符家長期望,「夾硬入學對同學、老師均有影響」。

不過,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趙明認為,在家長角度,當局不減每班學生人數,變相增加子女入讀心儀學校機會,「無家長會覺得仔女的能力唔夠,點都會諗住入先」。至於學校日後或「落車」需開中文班,他認為家長心態「點都會博,最多再為子女惡補爭取入英文班」。

另外,對教育局估計在新措施下明年只會有5所中學面臨殺校,聯席會議鄧振強認為當局論述欠全面,他引述聯席推算,撇除5所現時開2班中學面臨殺校,至少123所現時開3班或4班的中學,至少需減1班中一(見表)。他進一步推算,6年後本港將「蒸發」掉800班中學班級,嚴重影響教師團隊穩定。

聯席另一代表阮邦耀認為,即使當局推出「超級肥雞餐」穩定剩餘教師人手,可預計未來6年新教師必定難入行,造成斷層。他說,統籌中學派位事宜的升中派位委員會,原定於11月22日開會,屆時將落實13/14年度每班收生人數;為爭取更多時間商討,委員會考慮延後會議日期,期望11月內可公布落實結果。

教育局:正評估可行性

教育局發言人說,學界提出減少中一每班派位人數的方案,涉及派位機制改動和龐大財政承擔,當局正評估其可行性及對不同持份者的影響,包括家長為子女選擇心儀學校的意願。教育局對建議持開放態度,亦會積極構想其他可行和有效紓緩措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26#
發表於 12-10-26 13:07 |只看該作者
避免中學減班成政治炸彈(星島社論)

http://www.singtao.com/yesterday/jou/1026jo01.html


  中一適齡學生減少,政府吸取當年大力縮班殺校激起民怨的教訓,計畫由下學年起降低開班綫,緩和殺校衝擊;教育界則擔心此會導致中游學校縮班裁員,全港中學校長罕有地一起提出調低每班人數的反建議,當局需要小心處理,做好溝通。

  當年出生率下降導致小一適齡學童人數大減,加上政府財政緊絀,曾導致歷來最大規模的小學「殺校潮」,不少老師因此失去飯碗,部分要「不務正業」去商場宣傳招生,來確保學校生存,惹來教育界怨氣沖天。

  學童年齡漸長,當年小學應付的收生不足問題,現在輪到中學要面對。當局估計明年適齡入讀中學人數會減少五千多,未來四年合共會減少一萬多人,到二○一七年才開始回升。

  保校有共識途徑有差異

  當局現在採取的對策,與當年不同,就是盡量減少殺校。教育界同樣有此希望,分歧在於達成這一目標的途徑。

  教育界希望政府利用學生人數減少的機會,推行小班教學,當中以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最進取,要求一下子把每班人數降至二十五,與小學看齊,永不回頭。政府則有所保留,計畫透過降低開班綫,由現行學校至少收取五十一名中一學生才免「被殺」,降至二十六人,增加弱勢學校的生存機會。

  政府對於小班教學有保留,原因之一涉及成本效益。現時政府是以學校開多少班來定教師人數,如果每班人數少了,教師數目不變,每名學生的平均單位成本就會增加。此外,政府是以學生單位成本來按名額向自資學校提供資助,開支同樣增加。

  另一個原因是顧及家長方面的反彈,如果連普受歡迎的中學也縮減收生人數的話,會減少家長送子女進入心儀學校的機會。

  政府與教界存妥協空間

  教育界則指小班教學可以提升教育質素,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得到較好的照顧。至於降低開班綫,雖然或可保住最弱勢的學校,但學生人數減少,可能導致位處中游的學校收生人數減少,從而需要縮班裁員。

  這些訴求和顧慮,凝聚不同陣營的教育團體,聯合要求政府降低中一每班人數。全港中學校長開緊急大會,提出溫和的「可減可加」方案,分三年逐步把每班人數,由現時的三十六降至三十,待幾年後適齡學童人數回升時,可以調升;有直屬及聯繫小學的中學,可以彈性處理,每班人數不必減這麼多。

  政府與教育界有盡量不殺校的共同目標,只是途徑有異,應有互相妥協的空間。當局在推行政策的過程中,宜兼顧教育界的憂慮和家長的訴求,避免對立。經過國民教育科一役的折騰,政府、學校和家長都不希望再產生另一場大風波。

Rank: 6Rank: 6


8867
127#
發表於 12-10-26 13:25 |只看該作者

回覆:elbar 的帖子

其實教育局唔一定是但揀一個方案啫,點解唔可以採用'可加可減'方案,同時調低殺校線?



點評

csy_ma    發表於 12-10-26 19:08

Rank: 3Rank: 3


270
128#
發表於 12-10-29 13:05 |只看該作者
爭小班校長黑衣上立會
盼動員過百人周五出席

http://news.mingpao.com/20121029/gfa1h.htm

【明報專訊】教育局與學界就殺校問題談判陷入僵局,據了解,18區中學校長會聯席會議上周五開會,約200名出席中學校長以大比數通過發動「黑衣行動」,計劃呼籲全港校長穿黑色西裝出席本周五教育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表達學界不滿教育局堅拒減每班人數,預料有近百校長響應行動。

教育局預計,未來3年本港中一學生人數將減少1.1萬,由本學年6.1萬人減至2015學年的5萬人,跌幅近兩成。早前教育局宣布紓緩殺校措施,包括將殺校線由51人減至26人,預料明年只有5間中學「被殺」。至於18區中學校長會聯席會議一直要求分3年將每班人數上限由36人減至30人的訴求,前日教育局長吳克儉出席公開活動時,僅表示「不排除有關方案」。

校長會擬報章登聲明

據了解,聯席上周五舉行會員大會,吸引約200名中學校長出席。會上通過多項動議,包括堅持爭取減少每班學生人數、動員集資在報紙刊登聲明,以及一旦與教育局談判破裂,聯席將與其他教育團體聯手爭取減每班人數。

質疑教局方案理據

與會校長同時以大比數通過發起「黑衣行動」,計劃鼓勵校長穿黑色西裝出席本周五討論中學殺校的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向教育局表達不滿,現時已有30多名校長報名出席。聯席計劃繼續呼籲校長抽空出席會議,期望當日最終能動員過百校長出席會議,向教育局施壓。

消息人士指出,教育局一直聲稱降殺校線至26人後可解決問題,而學界一直質疑有關說法,但每當學界追問當局如何得出有關結論時,教育局卻以「敏感資料」為由拒絕解釋,令學界深感不滿。另一方面,學界期望教育局就會否減每班人數明確表態,而非如教育局長吳克儉般一直表示「不排除考慮有關方案」,不斷拖延。

葉建源:談判隨時「一拍兩散」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警告,學界與教育局的談判隨時「一拍兩散」,因為減每班人數已是學界共識,但政府完全不接受學界意見。他指出,若明年按教育局估計只有約5間學校「被殺」,預料2014年將有大批學校因收生不足而受影響,教育局有必要向學界清楚解釋其方案可救校的理據。

葉建源續稱,今日將與中學校長開會跟進事件,同時邀請其他立法會議員聯署支持中學小班,改善教育質素。

Rank: 5Rank: 5


2635
129#
發表於 12-10-30 07:13 |只看該作者

回覆:四年後逾百學校恐被殺 議員促中學推小班教學

今日經濟A17版:EDB-不排除禁學校將留級位取錄「叩門」學生。



Rank: 5Rank: 5


2338
130#
發表於 12-10-30 08:40 |只看該作者
禁止扣門,連最後機會都冇埋,家長會有更大反對聲音!教育局宜慎思!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462
131#
發表於 12-10-30 08:49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cspy 的帖子

現在的吳克儉,好大機會以長官意志對著龫。
國民教育先衰一鑊,今次望反底,而且不想教協助大。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3753
132#
發表於 12-10-30 09:06 |只看該作者
五個banding 的年代, 我是band1尾 (20/100); 三個banding的年代, 我變成是band1中.........

且是學生人數下降中,「叻人」數字也會下降。。。。

三banding改四banding, 等學生由band1尾變成band2頭,家長會不會易接受現實一些? 

因為只要你是band 1頭及中,無論分三、四、五個banding對你都不會有影響。

更何況每間小學水平有差異,除非是band頭,否則「邊緣人」一定存在。

對於那些願意付出努力去接受不同程度學生的學校,我們當以平等眼光去對待。

Rank: 5Rank: 5


2338
133#
發表於 12-10-30 09:15 |只看該作者
最理想係取消Banding,全面100%由學校自行收生,各有各去心儀學校

點評

142526  家長又會話收生方法唔公平,個d無人讀的中學就更加死快d.  發表於 12-10-30 09:25

Rank: 3Rank: 3


270
134#
發表於 12-10-30 10:28 |只看該作者
教育局出既招就係不斷激起家長既反彈,
等家長製造輿論去幫佢出聲反對教育界既意見,
家長千祈唔好俾佢扼到。

事實上好多band1學校一直都有留班制度,
好似曾肇添、鄧顯咁,
等一d適應唔到既學生可以讀多一年。

好多叩門位其實係黎自自行收生個部分,
咁多個位有幾個突然間入到第二間讓左個位出黎。

教育局唔好係到混淆視聽,
激化矛盾

Rank: 7Rank: 7Rank: 7


11205
135#
發表於 12-10-30 14:4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ohnono 於 12-10-30 14:46 編輯
xTinction 發表於 12-10-30 10:28
教育局出既招就係不斷激起家長既反彈,
等家長製造輿論去幫佢出聲反對教育界既意見,
家長千祈唔好俾佢扼到 ...

叩門位其實係黎自自行收生個部分,咁多個位有幾個突然間入到第二間讓左個位出黎。>>>>>



理論上,自行收生後若有同學走,或者唔參加派位的話,騰空的學額會留給統一派位補上。況且現在很多學校都會在呈上教局的自行收生名單時同時呈上一份後備名單,即是話,若有同學同時被第一和第二志願的學校取錄時,同學只會被派往第一志願的學校,而第二志願的學校騰空的預留學位將會由他們的後補名單補上,直至所有自由收生學額用完或所有後補名單補完為止。


就算因為某些不受歡迎的舉校沒有足夠學生於自由收生階段報名,因此收不到足夠的學生,餘下的自行位都會先留給派位之用。叩門位要等到放榜後,叩除留班的同學和派位的同學後才知曉有幾多可用。


至於教育局出招激起家長既反彈這個問題,坦白說,不論殺校、縮班、減人數都有家長不喜歡,真正是順得哥情失嫂意,倒不如取其輕重,老老實實公開整個長遠計劃。校要殺,點殺;班要縮,點縮;人數要減,點減;甚至乎小班都好,點小。戀棧權位,默守成規,以為可以拖到2017年,就可大步檻過。若繼續鬼祟行事,望求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小心到頭來會萬箭穿心。

點評

sell2japan    發表於 12-10-31 09:14
:verycold: :verycold: :verycold:

Rank: 6Rank: 6


7522
136#
發表於 12-10-30 19:0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2-10-30 19:24 編輯
sell2japan 發表於 12-10-30 09:06
...對於那些願意付出努力去接受不同程度學生的學校,我們當以平等眼光去對待。

說那些不受家長歡迎連26個學生也收不到的學校為「願意付出努力去接受不同程度學生的學校」,會不會有點誤導和阿Q呢?因為,不是這些學校主動付出努力去接受任何學生,而是因不受歡迎,沒有人揀,最後被動地收了隨機號碼較後及程度較遜的學生。可否說說為什麼這些學校不受學生和家長歡迎呢?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37#
發表於 12-10-30 19:23 |只看該作者
九議員聯署爭小班教學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21030/00176_051.html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昨發起「爭取小班教學,實現優質教育」聯署行動,再有八名立法會議員昨率先簽署,期望教育局趁中一適齡學童人口大減,立即減少中學每班人數,逐步推動小班教學。葉建源表示,將在周五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建議成立特別小組跟進,預料屆時有逾百名中學校長出席表達訴求。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於下月十八日在政府總部外舉行集會請願。


中一適齡童累計跌逾萬人
     

葉建源指未來四年中一適齡學童將累計下跌一萬一千人,衍生中學惡性競爭,即使來年勉強苟延殘喘,第二年亦面臨「殺校」。若港府拒絕減少每班人數,將導致學生流向較受歡迎學校的「上移錯配」,估計全港約三十間英文中學,或因取錄適合以英語授課的學生比例不足而地位不保。


教師方面,葉建源預計縮班殺校會窒礙年輕人加入教師團隊意欲,導致青黃不接的斷層,「估計斷層維持七年至八年,未來二十年後點樣搵校長」。葉建源促請當局立即減少中學每班學生人數,並逐步推動廿五人小班教學,容許學校以兩班開班但維持三班教師編制,並增加常額教師改善師生比例。

                                       
中學議會及十八區中學校長會聯席會議代表何滿添昨表示,本周四將再召開會員大會商討對策,並將透過刊登聲明,以及號召逾百名中學校長出席本周五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表達教育界的訴求。

Rank: 5Rank: 5


3753
138#
發表於 12-10-31 09:03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ellon 的帖子

我對於殺校的議題本是採平常心的態度。

需求下降,學生減少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不受歡迎的學校要掙扎求存,為糊口免被淘汰的手段就是如此。

成年人面對現實(被淘汰)如此困難,又如何「身教」學生面對現實(被淘汰)?

運用制度(小班教學)去避開事實(將被淘汰)即表明情況已到無可挽救的階段。

那些成年人只為兩餐,卻影響小孩福祉;那些成年人求別人幫忙放他一馬,卻沒有為小孩付出努力。

那些成年人不理解「因果業報」,也不知道「屢應不爽」。

現代人免被淘汰的唯一格言就只有自我增值。

莘莘學子和眾父母自求多福吧!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39#
發表於 12-10-31 11:05 |只看該作者
中學開一班可免殺校 學界憂收生少打擊校園氣氛

http://news.mingpao.com/20121031/gfa1h.htm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將於11月2及3日召開兩次特別會議,討論升中生源下跌的紓緩措施。當局早前降低中學開班線至26人開2班,又允許開1班的學校繼續參加派位,誓保弱勢學校不被殺,然而學界分析,中下游學校若收生人數過少,校園氣氛會受嚴重打擊,大部分活動難以組織;「上移錯配」亦會擴大中上游校的學生差異,部分英中必「落車」開中文班,造成標籤效應。

群體課外活動首當其衝

東區是升中生源下跌重災區,曾經面臨收生困難的閩僑中學校長黎柱權認為,當局強調學校即使收生少於26人、只開1班,亦不一定要接「殺校令」,只要發展方案合理即可「救校」,但完全無法博取學界信任,他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止擔心學校是否被殺,我們希望辦好教育,而非像當局所想,以為扔出資源讓學校『吊命』便可。」

他續稱,學校若真的只取錄10多至20多名學生,將打擊校園氣氛,人數萎縮下必減少課外活動種類,「來來去去10多人,班制賽都搞唔到」,預計合唱團、校隊及制服團隊等需較多人數參與的課外活動將首當其衝被犧牲。

除了中下游學校「愁雲慘霧」,中上游學校亦擔憂「上移錯配」會拖累教學質素。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校長鄭德富分析,現時開辦全英文班的學校,一旦取錄第一組別學生不達當局要求的85%,即需「落車」開辦中文班,不但令家長及學生失望,更會擴大學習差異,嚴重者將拖垮整體質素。

英中需開中文班 憂成負面標籤

鄭校長解釋,當名校出現較多能力未逮的學生,整體教學法、課室與校風管理及訓輔方向等就需要調整。他直言,家長以為維持每班人數就可增加子女入名校機會,但事實若出現錯配,對學生而言並非好事,「可能追進度追得很辛苦,或考進英中但被迫編進中文班,造成負面的標籤效應」。

教育局鼓勵收生較少的中學開辦聯校新高中課程,確保學生有寬廣科目選擇。有3年開辦聯校高中科目經驗的大埔區,現時共有400名高中生就讀區內7所中學提供的聯校科目,該區中學校長會主席郭永強稱,聯校開課要求各校高度配合時間表、行政及學生走讀安排,並非輕易之事。

中學議會及十八區中學校長聯席於本報今日登廣告,要求教育局把握生源下跌機遇,在降低開班線以外,允許彈性調節每班人數,以確保學界穩定。此外,逾百名中學校長將穿黑衣出席11月2日的教育事務委員會會議,以表訴求。


Rank: 5Rank: 5


3054
140#
發表於 12-10-31 13:06 |只看該作者
sell2japan 發表於 12-10-31 09:03
回復 cellon 的帖子

我對於殺校的議題本是採平常心的態度。

這才是事實! 硬道理!
為求生 可謜諒 但不要謊話連篇 說成為學生為人民 大仁大義
身為教育界, 為人師表, 留多一点自尊 尊嚴好嗎!

其實不殺校很簡單, 只要大家守秩序, 講信用便是.

一人一口飯是沒有人餓死的. 除非有人要飽吃五餐, 我行我素. 你們都是有學識,有教養的 為何不明道理....可笑

如果所有band 1,2  學校只開4班 收34人, 不收叩門, 留班位或退修位不補, 請問有多少間 band 3 學校要收工? 請問這都是學校能自主的嗎?是不想還是不能? 不要說為了誰! 除了自己, 正常呀!

大家收一樣gov funding, 各安天命收生, 不爭仔, 盡力教自己的仔.. 如何?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