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樓主: elbar
go

【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3972
361#
發表於 13-6-20 16:2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incher 於 13-6-20 17:14 編輯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佢講得出咩!題外話:直資D老師甘young....通常做了x年,取得經驗,轉到津中!你係老師的话,揀MPF or PF??
点解一D名直資又留到人?
其中原因:有細佬,係度教,入紧!有D直資或私小為吸引員工留任,更免学费或只需俾一半!有D罗到高D学歷或獎項,有bonus 或加薪!

仲有1个原因:年紀有番咁上下,睇怕走吾出我五指山!不少老師反对由津中轉直資!但你教了廿几三十年,人工頂薪,甚至升了,你甘願去其他学校屈就做普通老師??又有能力同年輕一輩爭职位吗??請一个新的老師,人工低D,又聽話!你又点揀??



點評

ANChan59  我都識不少從事教育的朋友,特別是已退休的,都有一定程度了解!  發表於 13-6-20 17:20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50
362#
發表於 13-6-20 17:0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vincher 的帖子

我當然知道,只是買關子。
妳忽略了一點,妳講新直資,老師較年青是事實。但名津轉直資,大部份老師會過檔,不能亦不會因為成本讓他們流失,任何學校缺少了優質的教師,很難保持優質。員工費用是不同基數,自然不同學費。

點評

vincher  当然收得甘多学费,直資的自主性、資源,津中真的比下去!尤其是英語教學方面!  發表於 13-6-20 17:18
vincher  你甘快回應!補充了一个原因!!当然未答到你要的!  發表於 13-6-20 17:13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7Rank: 7Rank: 7


13377
363#
發表於 13-6-20 17:4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luegene 於 13-6-20 17:42 編輯
ANChan59 發表於 13-6-20 15:56
我知道,所以要用學費補貼,因此跟貴族冇必然關係!

所以我奇怪王永平唔講出真相。

所以我覺得轉直資==>多資源??? (唔收番4-5萬一個月同成日籌款未必真)

轉直資==>改善質素??? (亦要睇用MPF留唔收到/請唔請到好老師)

直資貴唔貴族要睇係咪名校多人爭,之前新開直資校好多無乜人報

Rank: 7Rank: 7Rank: 7


13885
364#
發表於 13-6-20 21:43 |只看該作者

回覆:ANChan59 的帖子

又明白多D。
有一樣我係相信的:曾去過一間直資的簡介會(唔係名直資),校長話學校收得學費梗會用返學生身上,資源好D,學校可以做到專科專教,老師亦唔需要做一些非教學工作例如課外活動,學校會請額外人手做,好讓老師多D時間專心去教學。



Rank: 6Rank: 6


7522
365#
發表於 13-6-20 23:42 |只看該作者
Bluegene 發表於 13-6-20 15:52
其實轉直資,政府唔再係全包,出少好多錢。
˙ʇuıod ǝɥʇ ʇǝb noʎ 'ʎןןɐuı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50
366#
發表於 13-6-21 00:30 |只看該作者
回復 Jackieson 的帖子

Yes, student staff ratio is another contributor for tuition fee difference.
I just surprise why reporters seldom evaluate the audit reports of the DSS schools, they will uncover a lot of interesting findings...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1444
367#
發表於 13-6-21 01:28 |只看該作者
taktakchichi 發表於 13-6-20 10:42
個人覺得, 直資學校收得政府津貼, 應該要俾政府規管多少少, 如學費上限 (好過咩助學金), 撥出部份學位出嚟 ...
學費上限不嬲都有, 不過高得可怕, 有等於無.

另外,  如果現行模式不能改變, 限制直資學生來源未嘗不是一個好方法.

A.全倚靠政府錢嘅官津, 當然要接晒政府比嘅人

B.私校如果無攞政府錢, 咪任你收囉

C.直資有攞政府錢, 咪攞番某一比例嘅位比政府派囉. 聽落都公平d啦. 而派入嚟嘅同學, 應該可以令直資學生背景無咁單一化, 又可以幫d直資散下d用唔晒嘅助學金, 起碼都比人嘈少樣喇.

直資又有兩邊錢攞, 又唔駛比人管教學語言, 又唔駛比人管課程, 開IB又得(佢地話自負盈虧喎) ,開DSE又得. 唔好咁大貪, 蝕番多少出嚟益下街坊都好應該啩??

當然喇, 如果政府肯用全民學卷, 又或者比D私校轉直資增加下競爭就更理想喇!

Rank: 6Rank: 6


7522
368#
發表於 13-6-21 01:33 |只看該作者
港大中大都是又攞政府錢,又收學生學費,駛唔駛又要將部分學位作大抽獎呢?

Rank: 5Rank: 5


1444
369#
發表於 13-6-21 01:4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ukchilee 於 13-6-21 01:48 編輯
cellon 發表於 13-6-21 01:33
港大中大都是又攞政府錢,又收學生學費,駛唔駛又要將部分學位作大抽獎呢?

...

唔駛! 因為佢地大致上一早就選擇左更公平而爭議更少嘅入學方法, 考考考!

Rank: 6Rank: 6


7522
370#
發表於 13-6-21 01:5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ellon 於 13-6-21 01:58 編輯
Mukchilee 發表於 13-6-21 01:47
唔駛! 因為佢地大致上一早就選擇左更公平而爭議更少嘅入學方法, 考考考!
...

為什麼直資中學不可以這同樣用公平而爭議更少嘅入學方法,
而有人會要求要將部分學位作大抽獎呢?

Rank: 4


886
371#
發表於 13-6-21 02:00 |只看該作者

引用:+本帖最後由+Mukchilee+於+13-6-21+01:48+

原帖由 Mukchilee 於 13-06-21 發表
本帖最後由 Mukchilee 於 13-6-21 01:48 編輯
如果考考考是公平較小爭議,咁現在直資都係面試收生喇,有乜問題?因為官津有抽獎,就直資又要抽獎?有時人覺得公平真係唔係睇下自己有幾多,而係人地有幾多。。。



Rank: 5Rank: 5


1444
372#
發表於 13-6-21 02:12 |只看該作者
bigheadchiu 發表於 13-6-21 02:00
如果考考考是公平較小爭議,咁現在直資都係面試收生喇,有乜問題?因為官津有抽獎,就直資又要抽獎?有時人 ...
問題在於: 假設你不是面試官, 請問你能說出為什麼A學生能入讀而B學生及C學不能入讀某某中/小直資校?


Rank: 4


886
373#
發表於 13-6-21 02:15 |只看該作者

回覆:【視頻】上品無寒門?(鏗鏘集)

雖然比起世襲呢個攏斷機制,大抽獎看似公平。
但我個人睇法係讚成直資收生自主嘅。我甚至認為官津都最好收生自主。令小朋友同學校有最大自由來match up。使每間學校都可以有自己特色,以其特色收生。你睇下幼稚園版,差不多所有幼稚園都收生自主,家長會話沒最好嘅學校,只有最適合嘅學校。但到小學中學,變咗計分抽獎,家長就變咗話要有教無類,入某啲學校就向上流,入唔到就幾代貧窮。適唔適合變成唔重要,最緊要有得抽。。。



Rank: 4


886
374#
發表於 13-6-21 02:18 |只看該作者

引用:Quote:bigheadchiu+發表於+13-6-21+02:00+

本帖最後由 bigheadchiu 於 13-6-21 02:22 編輯
原帖由 Mukchilee 於 13-06-21 發表
問題在於: 假設你不是面試官, 請問你能說出為什麼A學生能入讀而B學生及C學不能入讀某某中/小直資校?

如果你是咁唔信任面試嘅老師校長,咁比你抽到入去讀又有乜意思呢?



Rank: 5Rank: 5


1444
375#
發表於 13-6-21 02:22 |只看該作者
cellon 發表於 13-6-21 01:55
為什麼直資中學不可以這同樣用公平而爭議更少嘅入學方法,
而有人會要求要將部分學位作大抽獎呢?
先講明, 此為個人經歷及觀察所得, 信不信由你.......

直資中學/小學是不會放棄"黑箱作業"形式去收生, 因為如果完全用學術考試公開收生, 他們就不能收到完全符合佢地需要嘅學生,  至於佢地要咩學生, 間間都可能唔同, 請自行幻想!

Rank: 4


886
376#
發表於 13-6-21 02:3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igheadchiu 於 13-6-21 02:50 編輯

只可以話,考到嘅人就會話自己好努力得到成功。考唔到嘅,自然覺得。。。老實說,我自己返工做事都時常有呢啲感覺。

Rank: 5Rank: 5


1444
377#
發表於 13-6-21 02:4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ukchilee 於 13-6-21 02:57 編輯
bigheadchiu 發表於 13-6-21 02:18
如果你是咁唔信任面試嘅老師校長,咁比你抽到入去讀又有乜意思呢?

人人信念不同, 如果有得揀, 我更希望保障我的是一套制度,使我入學時不須理會誰是老師, 誰是校長及他們的喜惡.

所以我贊成: 公開考試>公開計分制(樂器級數,獎項, 證書, 宗教.....只要講明就咩都得) >公開抽獎>>>>>>>>>>黑箱面試

謹此而己.

Rank: 5Rank: 5


3397
378#
發表於 13-6-21 07:21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ellon 的帖子

香港所有攞政錢o既大學, 都係用"較為統一o既標準"嚟收生 (以前AL, 現的DSE 成績); 但點解攞政府錢o既中學, 部份可以用唔同標準收生?

另外, 政府俾錢大學o既原因同方式, 同政府俾錢中小學o既原因其實不同, 所以不應混作一談

Rank: 4


738
379#
發表於 13-6-21 09:37 |只看該作者
回復 Mukchilee 的帖子

張祝珊就正正係咁樣揀學生, 明碼實價, 你有多少斤両盡量施展, 此制度雖非十全十美, 但慳水慳力, 學校、學生和家長減少左好多壓力和節省時間, 其他名校也可以仿傚一下.

Rank: 7Rank: 7Rank: 7


13377
380#
發表於 13-6-21 10:23 |只看該作者
bigheadchiu 發表於 13-6-21 02:15
雖然比起世襲呢個攏斷機制,大抽獎看似公平。
但我個人睇法係讚成直資收生自主嘅。我甚至認為官津都最好收 ...

若回復全部中小學自行收生,我估結果會如下:
在各名校門口,每次派申請表有好多人瞓街過夜,同幾公里長人龍。
名校就大把人申請或叩門,學生撲來撲去,先到A校、B校再到C校面試。
跟住就好多學校冇人報,等最後冇人肯收的學生入讀,適者生存。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