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九龍塘著名女校
發新帖
查看: 3916|回覆: 15
go

九龍塘著名女校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7836
1#
發表於 08-7-28 10: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2008年7月28日
每年升中放榜,緊張的不僅是一班莘莘學子,還有家長們。


一位世姪女在九龍塘著名女校的小學部畢業,獲派回原校升讀中一,父母本應十分高興,但到學校聽簡報會之後,卻堅持退回學額,把女兒送往貝沙灣一間直資學校,讓不少親友吃了一驚。須知道,別的家長不惜花錢在窩打老道、太子道買樓租樓、請補習老師為女兒補習。最大的目標就是考進這間女校。 世姪女的母親是這間女校的畢業生,對母校感情甚深,這次毅然把女兒送入國際學校、耗資甚巨,目的為何?據她說,母校在家長簡報會上,聲稱今年的四班中一學生之中,一班定位為精英班,學校以較多資源全力照顧之,其他三班則正常教學。此位母親指她自己在校時,全部同學皆為精英,今何厚此薄彼,自認部份學生追不上精英水平,而需要辦精英班?如自己女兒進不了精英班,豈不是學校內的二等公民,得不到同樣的異常照顧?因是之故,她與丈夫(喬菁華的老朋友)商量後,決定把女兒退學。 津貼學校不收學費,貝沙灣的國際學校首先收取debenture十五萬元,一個學年的學費十二萬元,六年便是七十二萬(假設以後不增加學費),不計雜費書簿費的六年成本高達八十七萬元,朋友是中產階級,為了寶貝女兒的中學學業,不惜背上重擔。

   國際學校的好處是小班教學,老師能給予學生全面的教學輔導,而且在課外活動方面,多采多姿,學生可從中學習通識和人文關懷。學生能講很好的英語與普通話。除了學費昂貴之外,有沒有其他不足之處呢?一位家長告訴喬菁華:「姪兒攻讀的國際學校以人權為理由,在校內設置吸煙室,該校學生在銅鑼灣出現時,集體穿校服在街頭吸煙!」   喬菁華

copy from hkheadline

   0    0    0    0

Rank: 5Rank: 5


3693
2#
發表於 08-7-28 13:0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sadsam 的文章

一位家長告訴喬菁華:「姪兒攻讀的國際學校以人權為理由,在校內設置吸煙室,該校學生在銅鑼灣出現時,集體穿校服在街頭吸煙!」   

dare he tells us the name of this IS?

Rank: 5Rank: 5


1384
3#
發表於 08-7-28 17:37 |只看該作者
聲稱今年的四班中一學生之中,一班定位為精英班,學校以較多資源全力照顧之,其他三班則正常教學。


根據中學概覽, 九龍城校網內, 只有九龍真光中學是唯一間女校開四班中一的. 其餘都是五班或以上. 但文中所指的不似是九龍真光中學.

[ 本文章最後由 AmyWonglo 於 08-7-28 17:45 編輯 ]

Rank: 3Rank: 3


131
4#
發表於 08-7-28 17:40 |只看該作者
這所九龍塘著名女校是哪一間 ?
就是覺得奇怪, 只有四班.

Rank: 6Rank: 6


6782
5#
發表於 08-7-28 17:55 |只看該作者
Tak Nga???

Rank: 5Rank: 5


1384
6#
發表於 08-7-28 18:10 |只看該作者
今天的文章應該是去年12月的一篇"名校的煩惱"的延續吧. 不過,文中所說的: "教育局沒有道理,拿走了一百個中一學位給他校學生申請,於是她們一級二百人之中,只有一百人能升回原校中一。" 就叫人摸不著頭腦了. 直屬中學留給小學的學位豈會是50%呢?

增值人生——名校的煩惱
2007年12月31日



一位朋友長期在內地工作,年尾回港稍事休息,○八年再戰江湖。既已回來,邀約喬菁華吃晚飯,卻之不恭也! 朋友夫婦攜小女孩而至,小女孩聰明活潑,讀菜牌讀得津津有味,中文固然字字皆識,英文也難不到她。詢問之下,小女孩在九龍塘最著名的女校就讀,正值升中之期,升回原校讀F.1,應無困難吧!誰知她的媽媽說:「我們正擔心得要命,教育局沒有道理,拿走了一百個中一學位給他校學生申請,於是她們一級二百人之中,只有一百人能升回原校中一。你知道嗎?她們全級第一名學生的平均分是一百分,她考一百名之外,平均分也有九十幾,她又不是不用功,我還能怎麼樣操練她呢?名校以外的家長,埋怨教育局不強迫名校交出更多的中一學位,名校的學生家長,卻埋怨教育局不公平,剝奪該校學生直升的機會,教育局可說兩面不討好。 小女孩已讀遍金庸所有小說,舊版、新版都已看過,正追讀最新的漫畫版,不喜歡楊過、郭靖,最愛《連城訣》的主角狄雲,這個角色比較冷門,喬菁華一時記不起來,覺得如此精乖女孩,未能升回她媽媽的母校攻讀中一,未免可惜。家長是要有兩手準備的,已為她申請直資中學和填報一些地區名校。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著名女校的學生在中二、中三的時候,往英、美入讀寄宿學校的,不在少數,於是騰出學位,朋友預備到了中一的暑假便申請回原校插班中二。為甚麼不索性入讀國際學校,免除煩惱呢?朋友云:「我在大學的幾位要好同學之中,有六位送子女入國際學校。上星期我們幾家人聚餐,下一代之中只有我的女兒能閱讀中文菜牌。二十一世紀的香港人,豈能不懂中文!」

From www.hkheadline.com

Rank: 5Rank: 5


1985
7#
發表於 08-7-28 18:47 |只看該作者
小女孩在九龍塘最著名的女校就讀 --> = mcs ?

Rank: 3Rank: 3


202
8#
發表於 08-7-28 18:55 |只看該作者
MCS只開四班中一?

Rank: 1


17
9#
發表於 08-7-28 21:0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8 I_sister 的文章

5 classes of F.1, each around 38~39 students.
That was the figures I got from the student lists in front of General Registry on 10th of July, this year.

So, I think the reporter means another school, NOT MCS.

[ 本文章最後由 Cow_Pa_Pa 於 08-7-28 21:14 編輯 ]

Rank: 3Rank: 3


202
10#
發表於 08-7-28 21:15 |只看該作者
查實唔駛咁執著d數字遊戲丫...... 除左學校最清楚之外, 其他人跟本唔知道, 只是大概估估下, 我想是篇文章筆者想告訴大家: 同一學校,並不一定用同等資源給個個學生, 人地只會著重精英班之學生,厚此薄彼~

也可能佢知道bk有位出位家長, 一時又話自己個女係呢間學校讀, 一時又唔係...... 佢就係可能話俾人知, 就算入左, 並不是什麼一回事如入不到精英班~
:-? ;-) 8-) :-P :-? ;-) 8-) :-P :-? :-P

Rank: 3Rank: 3


131
11#
發表於 08-7-29 09:04 |只看該作者
我想說, msc 沒可能發生以下情況:

"於是她們一級二百人之中,只有一百人能升回原校中一。你知道嗎?她們全級第一名學生的平均分是一百分,她考一百名之外,平均分也有九十幾,她又不是不用功,我還能怎麼樣操練她呢?"

第一 : 不只100名小學生直升回中學部
第二 : 考一百名以外小學生, 沒可能平均分90幾.
第三: 中一不只五班
第四: 沒聽說會有一班精英班

總言之, 不知喬青華想說明些甚麼! 她給人錯覺以為是mcs, 但實則mcs沒有以上情況。

[ 本文章最後由 kaan 於 08-7-29 09:07 編輯 ]

Rank: 6Rank: 6


7836
12#
發表於 08-7-29 09:5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aan 的文章

會唔會x菁華就係果個家長呢...............講d野出黎.................

Rank: 3Rank: 3


150
13#
發表於 08-7-29 10:08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kaan 於 08-7-29 09:04 發表
我想說, msc 沒可能發生以下情況:

"於是她們一級二百人之中,只有一百人能升回原校中一。你知道嗎?她們全級第一名學生的平均分是一百分,她考一百名之外,平均分也有九十幾,她又不是不用功,我還能怎麼樣操練她呢?"

第一 :  ...

呢d專欄作家, up 得就 up, 數據根本唔會正確, 內容都好個人意見同注入自己豐富既想像力


117
14#
發表於 08-7-30 13:28 |只看該作者

杞人憂天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250
15#
發表於 08-9-4 12:25 |只看該作者
寫這個標題之人實在無聊,不知情的人一定被嚇死。令人產生誤解,該轉校生並非什麼真正名女校。這標題跟該報紙一樣,最好都係少看算吧喇!

Rank: 3Rank: 3


218
16#
發表於 08-9-4 15:2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123daddy 於 08-9-4 12:25 發表
寫這個標題之人實在無聊,不知情的人一定被嚇死。令人產生誤解,該轉校生並非什麼真正名女校。這標題跟該報紙一樣,最好都係少看算吧喇!



i only know this "x菁華" is copy from others. The previousTRUE only write ONE ARTICLE in Apply Daily....Now, he did not use this name any mor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