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中學概覽》的迷思(鄭泳舜)
發新帖
查看: 1566|回覆: 0
go

《中學概覽》的迷思(鄭泳舜)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
發表於 09-12-28 15: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政府將於明年新學期正式推行「教學語言」微調政策,在新的政策下,學校可以按學生水平選擇以英文或中文作為教學語言,而傳統「一刀切」的方法劃分中文中學和英文中學的做法,將會結束。

  上星期,家長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出版最新一期《中學概覽2009- 2010》,輯錄了全港中學的資料,如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宗旨、校園設施和開設科目等。但最終焦點還是回到各校中英文班的數目和「上車」、「落車」的情況。

  筆者非常明白家長的感受,過去「一刀切」的分流政策,令很多家長認為英文中學較中文中學優勝,能夠進入英中,就等於拿到大學「入場券」,令到家長們可以放心,不用擔心子女的前程。另一方面,家長亦認為子女就讀英文中學能得到更多學習英語的機會,所以家長們都努力為子女進入英文中學鋪路。

  但是,想深一層,是否只有英文中學就必定最好?過去十年, 我們見到很多有辦學理念、師生關係良好、同學成績亦佳的中文中學不斷力求上進。反而,有些英文中學由於有慣性收生,所以只着重英文學習成績,而忽略其他各方面的表現,導致學生未能得到全面的照顧。

  所以作為現今的家長,在新的政策下,選校不能再用「簡單化」的方式去看「彈性班」的數目,應該從更多角度去找尋一所適合自己子女的學校。筆者雖然是一名家長,卻沒有太多選校的經驗,但在網上都發現有很多不同的專家和有經驗的家長教導和分享如何選校,而學校本身的網頁,亦有清楚列明他們的辦學理念和宗旨。

  筆者亦都相信要選擇一所好的學校,除了學業成績,亦有很多方面可作比較,如學校環境、教學方法、老師對學生的啟發性等。

  當然,對於家長而言,選校的難度和工作量一定會有所增加,但為了孩子的未來,我相信愛錫子女的家長都會認為是值得的。

  說回今次的微調,筆者認為最值得支持的,就是教育局在未來五年撥款6. 4 億,為教師提供英語培訓及聘請代課教師,亦會設立獎學金資助大學生主修英文教學的課程。筆者相信,這批撥款可有助提升老師教學質素與及學校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新的資源下,學校亦應該盡力提供更多的英語學習環境,令學生除了課堂以外,得到更多學習英語的機會。

  最後,新的一年將至,祝家長們都能夠為子女找到一所適合的學校,學生們學習愉快。

  
‧民建聯教育事務 副發言人  鄭泳舜‧
   0    0    0    0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