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今日香港 考公開試 女叻過男
發新帖
查看: 1760|回覆: 10
go

今日香港 考公開試 女叻過男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9
1#
發表於 12-10-29 12: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elbar 於 12-10-29 13:30 編輯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10/29/ED1210290018.htm


放大圖片

 ■數據顯示,女生在語文(閱讀及書寫)方面能力較強。

 由於性別是人類最基本的分別,而平等又是一個容易引起爭議的概念,男女平等一向是歷久不衰的熱門社會議題。男女平等似乎是一個普世價值,但要實踐仍然困難重重,且存在諸多爭論。就通識科而言,男女平等可說涉及所有單元,因此尤其重要。本系列將從兩方面討論這個議題,首先會介紹相關概念、指標及香港目前狀況。其後分別就性、教育及就業作專題探討,藉此讓讀者對男女平等有進一步的思考。

教育指標

 教育一向被視為男女平等的其中一個指標,香港實施免費教育多年,2008年更由9年增加至12年免費教育,保證本地青少年不論男女皆有機會接受教育至完成中學課程。然而,這是否足以保證在教育方面的男女平等?

 ■簡明宇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學院大中華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學會院士、英國皇家醫學會海外院士、尼古丁及煙草研究會會員及「點亮教育」創辦人,其著作《獨立專題探究手冊》獲香港教育學院頒發「知識轉移優異獎」。

參考性別分布 假定男女比例

 教育一向被視為有助社會流動(筆者對此有保留,稍後專文討論),而接受專上教育更是其中最具指標性者。資料一顯示了近年高考考生人數及大學一年級生性別分布。雖然大學一年級學生人數不論男女均有增加,但女生數目一直較男生多。事實上,同期高考中女生人數亦較男生多,而且男女比例更明顯高於大學一年級生。換言之,在大學一年級生當中,女生較男生多似乎合理。事實又是否如此?

資料一:高考考生及大學一年級生性別分布

       高考考生#       大學一年級生
     男(人) 女(人) 男女比率* 男(人) 女(人) 男女比率*
2005/06 11,854 14,860  1:1.25   7,344  7,948 1:1.08
2006/07 11,955 15,451  1:1.29   7,431  8,338 1:1.12
2007/08 12,704 15,797  1:1.24   7,595  8,391 1:1.10
2008/09 13,457 16,186  1:1.20   7,735  8,564 1:1.11
2009/10 12,832 15,850  1:1.24   7,756  8,669 1:1.12
2010/11 13,563 16,251  1:1.20   7,977  8,617 1:1.08
2011/12 14,097 16,905  1:1.20   8,198  8,785 1:1.07
#首次報考的日校學生
*筆者自行計算
 ■資料來源: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

調查適齡人口 推翻陰盛陽衰

 若再追問下去,為甚麼高考的考生當中,女生比男生多?資料二顯示近年參加會考的男女人數,女生一直較男生多,這便部分解釋了為何高考女多男少。為甚麼會考女生比男生多?是否適齡人口當中,女性比男性為多?資料三顯示2001年人口普查中,8歲至14歲的人口數目。大部分參加會考的學生約為16歲,按此推算,其中6歲至11歲的群組應在2006年至2011年期間參加會考。這年齡群組當中,男性均較女性為多。

 數據顯示,男性的適齡人口較女性多,但參加會考的人數卻較女性少。換言之,「女性的適齡人口較男性多,令女性參與會考的人數較男性多」這個假設並不成立。

資料二:會考考生性別分布

 年份  男(人) 女(人) 男女比率*
2005/06  33,779 35,847 1:1.06
2006/07  33,740 35,353 1:1.05
2007/08  34,255 35,413 1:1.03
2008/09  34,879 36,064 1:1.03
2009/10  35,620 36,622 1:1.03
2010/11  36,914 37,117 1:1.01
*筆者自行計算
 ■資料來源: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資料三:2001年8歲至14歲人口統計及會考參與比率

      人口    參與會考比率* 
年齡(歲) 男(人) 女(人)   男   女
 6   41,612 38,353  88.7% 96.8%
 7   41,099 37,899  86.7% 96.6%
 8   42,574 39,530  81.9% 91.2%
 9   41,529 39,432  82.5% 89.8%
 10   43,880 40,882  76.9% 86.5%
 11   44,243 41,623  76.3% 86.1%
 12   47,335 44,429  —   — 
 13   43,768 41,432  —   — 
 14   43,412 41,188  —   — 
 *筆者自行計算
 ■資料來源:香港統計處


總結學生流失 分析考核標準

 會考是主流教育體系中階段性的公開考試,適齡學生沒有參加會考亦即從主流教育體系中流失。流失的去向不外乎輟學、轉至非主流學校(例如職業訓練局課程)或者就業。這種流失從資料三的會考參與率顯示,男性明顯較女性嚴重。為甚麼?

閱讀書寫 女生佔優

 不少研究指出女生在語文(閱讀及書寫)方面能力較強,而男生在數學及科學方面佔優。本地公開考試成績亦似乎證明這一點:女生在中英文科取得前三級成績比率均明顯較男生為高,相反卻在數學表現較男生差(見資料四)。然而,香港主流教育的考核標準卻特別重視語文科。在小學方面,用以競爭中一學位的呈分試,中英數比重均佔9、常識佔6,這樣的標準顯然讓女生佔優。

新舊學制 偏重語文

 政府曾通過「積極歧視(positive discrimination)」,試圖平衡女生所佔優勢,惟有關安排在2001年取消(見小知識)。在舊學制中,學生升中後首個要面對的公開考試便是會考,以決定能否繼續留在主流教育體系當中,而升讀預科的基本要求為會考成績達14分或以上,且中英文科合格。由於中英文合格是必須條件,因此女生再次佔優。再看大學的入學要求,在新制下,其基本要求是中英文達三級,數學及通識達二級,語文科再一次獲得偏重。雖然通識科著重邏輯思考,看似對男生有利,但其考核以書寫論文進行,實對女生有利。此外,負責分配教育資源者將語文能力高低作為競爭學位的最重指標,而不是學習能力的起碼要求,在計分時讓語文科比其他科目有更大比重,令男女生差距進一步擴大。(更多資料見
kansir.net/gender-equality-education

男生考核受挫 離開主流教育

 由於校內考核往往參照公開考試模式,因此對語文的青睞也不只限於幾次公開考試,而必及於每年校內多次考核。考試的作用之一是篩選合適人士升學,其偏重語文的考核方式,令男生處於不利位置,這似乎部分解釋了為何有較高比例男生離開主流教育。

資料四:男女生公開考試表現

          取得前三級成績比率
            男   女
2010年香港中學會考
中國語文       14.9%  27.0%
英國語文       15.9%  27.1%
數學         32.9%  28.0%
2011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中國語文及文化    20.2%  32.9%
英語運用       12.5%  17.8%
數學及統計學     20.7%  16.5%
 ■資料來源: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資料五:主流教育體系考試標準

考試水平     標準
小學呈分試    中英數×9、常識×6、
         視覺藝術×3、音樂×2
升讀預科(舊學制) 會考14分或以上,中英文合格 
升讀大學基本要求  中英文達三級,數學及通識達二級

小知識

中一派位覆核 平機會勝教署


 自1978年,中一學額的派位方式是將男女生的校內成績分開調整,分開成績分組,並且規定男女校中一學位男女生所佔比例。這樣的安排原意是考慮到女生在學習及語文能力方面早著先機,故在分派學位時對男生進行「積極歧視」(positive discrimination),避免過早扼殺男生入讀較高組別學校的機會。1999年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公布了《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正式調查報告》,指上述制度在多方面歧視女生及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平機會於2000年就此提出司法覆核,而法院在次年判決教育署敗訴,有關安排違反《性別歧視條例》,從此男女生合併派位。

概念圖:以教育指標分析男女平等

放大圖片
   0    0    0    0

Rank: 3Rank: 3


476
2#
發表於 12-10-29 12:31 |只看該作者

elbar 的帖子

你啲字太大啦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06
3#
發表於 12-10-29 13:59 |只看該作者
Interesting topic......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5Rank: 5


4429
4#
發表於 12-10-30 00:45 |只看該作者
無辦法, 男仔比較遲發展嘛, 於現今教育制度下係比較蝕底.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5#
發表於 12-10-30 09:24 |只看該作者
我讀書嘅年代,中大收暫取生,當時己有女生超男生啲趨勢。

一般來說,女仔在中五階段會比男仔優秀,男仔在要求專精的中七收回失地。

現在考DSE,加上社会重文不重武,男仔有麻煩了。

Rank: 6Rank: 6


6635
6#
發表於 12-10-30 10:18 |只看該作者
小學, 女仔平均會比男仔優勝.升中時, 好中學的收生比例已明顯女多男少. 在好中學培養, 升大學比率當然, 又係女比男有優勢. 再者, DSE中, 英文, 中文和通識三科, 對於女仔優於讀書寫作有絕對優勢. 當然, 男仔也優於動腦筋的數學. 可惜, 3 科比1 科,  又或者, 男仔要追三科, 女仔只追一科. 女仔相對容易.

點評

Snakemama  同意。我個係仔  發表於 12-10-31 00:48
elbar  今年著名男校  DSE成績 似乎只剩 QC 頂得住。   發表於 12-10-30 11:02
elbar  前數年會考除 QC, DBS(因為直資) 外, 其他男校平均成績已稍不及 頂級 女校 和 地區男女校。  發表於 12-10-30 10:43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7Rank: 7Rank: 7


11962
7#
發表於 12-10-30 10:41 |只看該作者
除了大家講的因素, 仲要留意近十數年出生率都好似女多男少.

Rank: 6Rank: 6


6635
8#
發表於 12-10-31 10:03 |只看該作者
@snakemama

我們可以這樣想, 要培育或者成就一個叻的男仔, 真係唔容易.
如可以做到, 那是值得喜歡的事!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5Rank: 5


4328
9#
發表於 12-10-31 10:22 |只看該作者

回覆:Stillgood2 的帖子

英華Snoopy校長在小一簡介會都有提到這事。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10#
發表於 12-10-31 10:46 |只看該作者
是的,養一個男仔辛苦好多,好似有统計計過,養一個男子,阿媽會短幾年命。香港制度文化,令養男子更困難。

升中妄顧男子遲熟啲事實,令男子進不到較优質中學,此其一。到中三階段分科,有學校(可能很多)仍以總成績定選科次序,又令一啲男子讀不到專長的科目,此其二。考會考了,會考程度相對較易,勤力就能得佳績,男子又唔到女子勤力,以至一早給掃落船,冇得讀預科,此其三。

所以,男子在升中時,要好好選校,選一些可按科目成績定選科次序的學校。盡量在中四發力,利用多一年時間(中六)追回以前失去的優勢。始終,男子較女子聰明,有心定能追上。

點評

Sumyeema1  judy, 請你寫多些,喜歡看你的發言.  發表於 12-10-31 11:39
annie40  特别种意看你的意见! thank you.  發表於 12-10-31 10:51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506
11#
發表於 12-10-31 11:59 |只看該作者
judy 發表於 12-10-31 10:46
是的,養一個男仔辛苦好多,好似有统計計過,養一個男子,阿媽會短幾年命。香港制度文化,令養男子更困難。 ...
簡單d講,選男校是否已解決大部份問題?當年我太太就希望兒子讀男校,就是避開那些限制及事實。

點評

candytl  各有各好.
雖然某些方面如同女仔相處得到鍛鍊, 但也某程度壓抑男人性格中真性情的一面.
係男人堆中成長的更似男人.  發表於 12-10-31 18:56
elbar  應是香港教育和考試制度問題 多過 男女校 和 男校 問題。  發表於 12-10-31 13:27
judy  有人同我講男子讀男女校好過讀男校。第一不會太野,第二就是女子通常扮到咩都唔識做(以為咁夠lady),男子無形中得到鍛鍊。不過,易分心又是事實  發表於 12-10-31 12:38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