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備戰大學 大學生漏接同學電話 母憂失朋友
發新帖
查看: 1361|回覆: 10
go

大學生漏接同學電話 母憂失朋友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7
1#
發表於 13-8-29 11: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b4ef46d1-7cd2-4081-adbb-8649defcb906-166416?ref=ak8fs









入讀港大的韓籍女生So Hyun Park(右)及林暉珠同樣有大學生煩惱,二人擔心難與港生溝通,冀盡快學會廣東話。

每逢新學年開始,都有中小學生因憂慮適應及學業求助,但有輔導機構指,近兩年大學生及其家長求助趨增,且多涉社交問題。

有男生因上課漏接同學電話,母親擔心他無朋友而責備,亦有家長因女兒未能加入功課小組,恐被排斥,欲向大學投訴。社工相信情況與DSE新學制下中學生早一年入大學、缺高考的磨練,致獨立及解難能力較弱有關;有大學教務長提醒大學生要主動,家長亦應放手。

暑假接近尾聲,各大院校陸續舉辦開學禮,「新鮮人」本應期待大學的校園生活,然而香港青年協會關心一綫單位主任吳錦娟接受查詢時指,過去兩年大學生及其家長因開學而求助有上升趨勢。

女兒未獲分組 疑被排擠欲投訴

有求助的大學男生指自己上課期間錯失同學來電,擔心「missed call」會令同學誤會或孤立自己,因而持續緊張及擔憂,選擇自行疏遠同學;至暑假期間,愈接近開學,愈擔心難融入生活,甚至怕同學會因此講壞話。社工追問下,發現男生與同學關係本來良好,不需要過分擔心,並同時發現,男生曾將事件與母親分享,反被母親指他「做錯」、「無禮貌」,擔心兒子沒朋友。男生的壓力原來來自母親,致令他愈來愈內疚及擔心。

青協亦曾收到有家長求助電話指,留意到女兒入大學後,在分組時未能入組,因而不想上學,擔心自己女兒被排擠,求助於社工:「是否要致電大學投訴?」

文章報告數千字 大學生怕難適應

大學不像中小學,總有「隔籬位」作伴,令準大學生擔心社交,但亦有想得太多而擔心學業;有求助個案就向社工訴說:「以往中學功課,最多只是數百字,大學動輒數千字的文章及報告,擔心不能適應。」

吳指對大學新生而言,與中學生活最大分別是每科、每班均有不同同學;上課地方亦不相同,全部要靠自己,故擔心無朋友。「當然亦有升二年級及三年級學生擔心,再遇上卸膊不分擔工作的組員」;其次學生壓力亦來自成績,有副學位學生擔心GPA「不過3」,難升讀學位課程。

吳認為情況與新制下,學生較舊制學生少一年公開試的心智鍛練有關,「經歷會考及高級程度會考學生,有一定獨立性,亦訓練出一套解難能力」,但新制學生由中六升大一,再加上家長過分擔心,令子女過分受保護,亦令他們難以適應。

浸大教務長蘇國生亦指,新生入讀大學,選科或會面對困難,未必適應,「中學有固定時間表,大學要自己揀時間」;第二項挑戰或是住宿舍,特別是非本地生,或不適應本地文化、語言。蘇指,為解決疑難,不同學院設有迎新日,亦同時會介紹相關教授,但學生需要主動提問及求助。

香港大學教務長韋永庚亦指,新學制後除一向為學生提供的輔導服務之外,亦增設在學術上為學生提供意見,然而學生會否因年紀小而不能適應,則因人而異。


按圖放大

大學新生有憂慮
   0    0    0    0


1998
2#
發表於 13-8-29 12:2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12651
3#
發表於 13-8-29 12:2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6
4#
發表於 13-8-29 13: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大學生漏接同學電話 母憂失朋友

新學制的優缺點慢慢泛現。

香港學生的寫論文能力較弱,不是今天的新生事物。



點評

Yanamami  左quote右quote,千字不難。  發表於 13-8-29 16:27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17374
5#
發表於 13-8-29 16:0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88146
6#
發表於 13-8-29 16:26 |只看該作者
禁易失的朋友,算吧啦~~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7#
發表於 13-8-29 17:26 |只看該作者
个别事例,理他作甚!

有些是作大, 做新闻!

会否是父母箩呢烦, 其实孩子很掂!

有些是父母还未能适应孩子上大学, 是失落感候群症的反射(个病名是我作的), 病因是得闲得交关, 硬系要揾D贡献给孩子们, 内心才舒服点.

始终觉得是有病的成年人比有病的孩子多! 因此香港的未来还是挺有希望的!

Rank: 5Rank: 5


1154
8#
發表於 13-8-29 22:00 |只看該作者

引用:个别事例,理他作甚!有些是作大,+做新闻!+会

原帖由 annie40 於 13-08-29 發表
个别事例,理他作甚!

有些是作大, 做新闻!
這次倒十分同意。



Rank: 6Rank: 6


6160
9#
發表於 13-8-29 22:33 |只看該作者
擔心學生上堂 What's App 好過...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6
10#
發表於 13-8-29 22:43 |只看該作者
Unclejt 發表於 13-8-29 22:33
擔心學生上堂 What's App 好過...
Yes, for yr 2 students even in front of guest speaker.

點評

annie40  有沒有出聲醒佢?如沒有,便是客席講師非常沒guts了!  發表於 13-8-29 23:27
Yanamami    發表於 13-8-29 23:00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3346
11#
發表於 13-8-29 23:43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有沒有出聲醒佢?如沒有,便是客席講師非常沒guts了!

No need, just addressed questions to them and they knew the guest speaker is no non-sense. The professors enjoyed the show and laughed.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