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國際學校 擋景觀惹居民不滿 韓國學校先斬後奏加建 ...
發新帖
查看: 1396|回覆: 1
go

擋景觀惹居民不滿 韓國學校先斬後奏加建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7
1#
發表於 14-8-13 12: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居民質疑,韓國國際學校加建兩層,不符合地契的樓層上限。


■校方在加建工程時曾向屋宇署申請獲批,但未曾獲地政署批准修改地契。


■居民不滿加建後阻擋景觀,故群起反對。



獲政府以象徵性一元租金批地的鯉景灣韓國國際學校,兩年前把其中一座六層高校舍,加建多兩層,疑未完成地契修改手續,附近鯉景灣居民一直被蒙在鼓裏,直至近日地政署諮詢居民,要求同意修改地契,放寬該校樓層上限,惹起居民不滿,疑有人「先斬後奏」加建兩層,阻擋景觀,故群起反對。

        位於西灣河鯉景道的韓國國際學校,設兩座校舍,各六層高,該校在二○一二年十一月推行加建工程,其中一座在一三年八月完工後,加高兩層至八層。但根據地契顯示,校舍高度上限為六層,附近居民一直不知情。近日向地政署展開公眾諮詢,要求居民同意放寬該校的地契規限。

        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韓國國際學校九二年獲政府以每年一元象徵性的租金批地,批地年期至二○四七年,地契列明建築物上限為六層。校方在加建工程時曾向屋宇署申請獲批,但未曾獲地政署批准修改地契,涉反地契規定,故仍未取得俗稱滿意紙的許可證。

        屋 宇署指,校方曾於一二年九月向署方申請加建,並於十一月獲批,署方於一三年十月工程完成後,發出許可證(俗稱入伙紙)。但地政署指,根據《魚涌分區計劃大綱圖》,學校所在用地屬「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校方正向署方申請放寬校舍的地契規定,但申請仍在審批中。地政署正就有關事宜諮詢公眾,諮詢期至本月底。

        疑未獲准修訂地契

        居民代表何超光質疑,校方「先斬後奏」,仍未獲得地政署批准地契修訂,已完成加建工程,涉違反地契及違例僭建。他又指,校方的工程及加建後的校舍,為居民帶來滋擾,包括噪音、交通阻塞、光污染、影響空氣流通等。

        根據居民提供的文件,地政署代表曾於今年六月回覆居民,指韓國國際學校校舍樓層多於六層,但署方認為地契屬於合約,加建先於地契修訂,只屬「合約上的事宜」,不屬於違反法例。韓國國際學校回覆時,亦證實其中一座樓高八層,但強調校方未有計劃再加建。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如校方未獲地政署批准修改地契,即使已獲屋宇署批准展開加建工程,仍屬「偷步」及「先斬後奏」,屬於違法僭建,將觸犯《建築物條例》,執法機構有權要求封閉及清拆相關的違法建築物。

   1    0    0    1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7
2#
發表於 14-8-13 12:21 |只看該作者
學生人數近五百 赤字後改革課程


位於鯉景灣的韓國國際學校,是一間私立國際學校,校內設有幼稚園、小學及中學部,分為英文部及韓文部,整體學生人數有近五百人,每年學費由四萬七千多元至近九萬元不等。

        該校創立於一九八八年,原址在薄扶林,當時只有五班共四十九名學生,至一九九四年遷至西灣河鯉景灣道現址,學校以「一舍兩校」形式運作。

        韓文部提供韓國國家教育課程,學生以在港韓籍學生為主,提供韓國課程,為學生升讀韓國大學做準備;英文部沿用英式教育制度,採用互動式及自發自學的教育模式,學生以韓裔及加籍港人為主,亦有其他國籍包括英、美、瑞典、法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學生。據教育局的資料顯示,當中有兩成六為本地學生。

        該校在○四年曾一度因收生不足而裁減半數共二十八名教職員,當中包括十九名英文部職員及一名外籍校長,其餘六人屬韓文部。校方當時解釋,由於收生率只得六成,學校赤字約達二百萬元,學校管理層為改革課程迎合家長需要,故須「換血」。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