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王國

標題: 你地覺得母語教學好唔好? [打印本頁]

作者: BK_EDITOR    時間: 07-7-26 09:24     標題: 你地覺得母語教學好唔好?

又話母語可以幫助學習, 但d英文又會唔會差左呢~~?
作者: virgokaren    時間: 07-7-26 12:28

原文章由 cheunghm 於 07-7-26 09:24 發表
又話母語可以幫助學習, 但d英文又會唔會差左呢~~?


其實我贊成雙語教學。
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學習,無論興趣和效律都一定高好多!

其實,除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老師以英語授課時,是否也能生動和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是一個主因吧!

以前間間都係英中,有些老師的英語水平只限於依書直說,咁學生係咪如五里霧中呢?

所以,我認為其他學科以母語或普通話教學,對香港學生都係好事來的。但英文的學習時數比率應增加,因為其他學科已不用花時間去查字典,應更專心學好英文。
英文只要聽、讀、講、寫都上手,學生自然可以看英文書。
讀到高中時轉哂用英文讀都無問題啦!
作者: 無事忙    時間: 07-7-26 20:29

原文章由 cheunghm 於 07-7-26 09:24 發表
又話母語可以幫助學習, 但d英文又會唔會差左呢~~?



母語教學好

孩子就像一塊海棉,知識係水

你比幾多水,佢吸幾多水,

當水蒸發(知識消化)後,海棉會再吸水,

但過程一定要無壓力,海棉受壓,水一定會流失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07-7-26 21:18

原文章由 無事忙 於 07-7-26 20:29 發表



母語教學好

孩子就像一塊海棉,知識係水

你比幾多水,佢吸幾多水,

當水蒸發(知識消化)後,海棉會再吸水,

但過程一定要無壓力,海棉受壓,水一定會流失


母語教學好。

但一刀切母語教學政策就很差!
作者: eviepa    時間: 07-7-26 22:32

原文章由 ChiChiPaPa 於 07-7-26 21:18 發表


母語教學好。

但一刀切母語教學政策就很差!


完全同意。

ChiChiPaPa,現在有了「教育政策」這個column,你還不天天「步」著,準備大顯身手。

eviepa
作者: eviepa    時間: 07-7-26 22:35

原文章由 virgokaren 於 07-7-26 12:28 發表


我認為其他學科以母語或普通話教學,對香港學生都係好事來的。但英文的學習時數比率應增加,因為其他學科已不用花時間去查字典,應更專心學好英文。



virgokaren:

這正合我的想法。
作者: NichoB    時間: 07-8-1 17:06     標題: Mother Touge Teaching

For midland mothers are find coz they dont know how to speak cantoness, so they need mother touge.

But for local kids , they must speak putonghua and english in the future.  So I wish all gov't primary school can provide an language envoirement for our kids.  Otherwise, we can teach and speak cantoness at home for our 3rd language.

In 21 Centry,
1st language is English (90% human can speak )
2nd is Potunghua (40% human can speak )
3rd is Cantoness (1% human can speak in the world)

My dad told me he have to speak english in school while 196x and all the papers are written in english.  It'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  Why dont use more english and potunghua at school.   Can all teachers speak fluent english and putongua? No, that why we still teach in mother touge.  Never go back again!  We must train up our kids to speak fluent english/putonghua/cantoness before age 7.

More practise in spoken communication at school.
Teachers dont say shut up, dont talk all the time.
Project Appoach and listen to students' opions.
It is more funny in class and build up their confident in speaking difference kind of languages.

[ 本文章最後由 NichoB 於 07-8-1 17:08 編輯 ]
作者: eviepa    時間: 07-8-5 23:09

各位朋友:

用一個較為市儈的角度和大家討論:「求學不能不求分數」。

最近和親戚聊起子女讀書的問題,她的女兒要上中四,準備就讀會考課程了,和她分析形勢,看看她女兒要採取怎樣的策略去讀書。

她讀英中、文科,其中用英語應考的佔大多數,讀文科要考取好成績主要靠閱讀,所以閱讀能力和日後的成績關係極大。比如說,小弟當年考會考時,中史、世史均取得B級成績,但花在世史的時間是中史的好幾倍。及後,和幾個中文中學畢業生談過,他們均認為中史要讀的東西較世史為多,所以他們若兩科是同樣成績的話,花在中史的時間便會較世史為多。很明顯,我和他們的分別就是閱讀能力的差別了。

到現在,聽說中文中學大約有四百間,英中大約一百間多一點,所以英中生約佔20%,中中生約佔80%。大抵上,她的英文閱讀能力不單比起任何一個中中生的中文閱讀能力都要差,而且雖然她是Band 1生,但她的閱讀能力卻在芸芸精英中還肯定是較差的50%,而不是較好的50%。總體來說,她的英語閱讀能力穩據所有文科生中的Bottom 10%。

由於閱讀能力的障礙,她比起中中生來說,是逆水行舟,所以在讀書策略上,還只可以效法小弟當年的故智:「比中中生花多很多倍的溫書時間去取得同樣成績」。

我們是不是要跟隨大隊,不惜任何代價去送子女去英中呢?

eviepa
作者: papa_pop    時間: 07-8-6 16:21

What about a kid - Cantonese being his mother-tongue - who finds reading in English easier than in Chinese?

I think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hildren, esp primary students, who find reading in English easier.
作者: emmyfok    時間: 07-8-6 21:35

其實可否按科目而定教學語言?
有些科目, 例如化學, 用中文, 我會想死
但另一些科目, 如 EPA, 或通識科的 "今日中國", 用英文, 等如要將一大堆本來耳熟能詳的資料 (例如人名之類) 譯成英文, 我更加想死
香港人一向很靈活, 我覺得大份家長不介意半母語教學.
作者: silvia_ng    時間: 07-8-8 16:17

我地以前冇咩特別理會母語唔母語。反正, 都係睇英文課本, 老師用中文解釋, 一邊記低唔識既英文生字點解。學得幾多都係睇個學生自己點.....
而家一定要分中中同英中, 都幾不知所謂。
由於小女子當年讀蘇浙, 中文同中史都係講國語。當時都唔知老師up乜......但係讀讀下, 而家國語都可以好流利咁同人溝通。咁點解一定要一刀切咁分開哂佢呢? 唔明............
作者: Govinda    時間: 07-8-9 22:58

母語教學好 - use for teaching

母語教學唔好 - using Chinese books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07-8-10 11:30

大公報 2007-8-10

會考中英文科改制,七萬日校考生中,五萬人(六成九)考獲相等於及格旳二級成績,而去年及格率則為五成三,跳升一成半,這個結果令人既喜又憂,一方面為及格人數增加逾萬而喜,同時為成績「縮水」而憂。  事實上,放榜當日大事報捷的,主要是英中和準英中,多間中中及格率告跌,甚至超過一成。新出爐的十優狀元,紛紛挖苦今年的會考英文試程度僅及中三,「未到中五」! 一個關乎十萬考生前途的公開試改制,出現「英中叫好,中中叫慘」的局面,當局的反應竟是出奇地沉默。考評局高層只簡略地稱,新舊評級制的成績不能直接比較。教育局呢,從局長孫明揚到常任秘書長黃鴻超,至今未發一言。經記者追問,局方發言人勉為其難地稱:中英文新舊評級的課程、模式和成績匯報方式都不同,兩者無從比較。面對學界的非議、傳媒的質疑,考評局仍未考慮進一步澄清,仍按原定的八月二十日──放榜後近兩星期才向僱主和公眾解畫,簡直是慢郎中,難道不怕「鬆章放水」的疑雲變得三人成虎?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07-8-11 09:33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7-8-5 23:09 發表
各位朋友:

用一個較為市儈的角度和大家討論:「求學不能不求分數」。

最近和親戚聊起子女讀書的問題,她的女兒要上中四,準備就讀會考課程了,和她分析形勢,看看她女兒要採取怎樣的策略去讀書。

她讀 ...


Hi eviepa!

我的看法是好的學校不是單以教學語言來決定,這不應是選校的決定性因素。只是在母語教學政策下,只有好的中學才能用英文教學,所以大多數好中學都是英文中學。以下是節錄自今天的蘋果日報:

陶 傑 短 評 ︰ 母語教學太偽善

三 司 十 二 局 的 子 女 有 幾 個 讀 中 中 , 有 幾 個 送 去 英 國 讀 寄 宿 學 校 ?

前 特 首 愛 國 顧 問 葉 國 華 先 生 , 開 設 經 營 的 為 何 是 全 英 授 課 的 「 國 際 學 校 」 而 不 是 中 中 ?

中 國 的 奧 運 倒 數 歌 , 歌 名 用 英 文 , 叫 《 We Are Ready 》 。

Teaching in English. We are ready !

(我覺得應該幫子女ready for teaching in English。

另外以下的slide,你可能有興趣看:

學業成就與英文成就的神話---
香港培正中學葉賜添校長 31.3.06

http://www.ied.edu.hk/cird/principalconference/paper_ppt/E21_IP.pdf
)

[ 本文章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7-8-11 10:07 編輯 ]
作者: eviepa    時間: 07-8-12 01:14

我的看法是好的學校不是單以教學語言來決定,這不應是選校的決定性因素。只是在母語教學政策下,只有好的中學才能用英文教學,所以大多數好中學都是英文中學。


ChiChiPaPa,

我大致同意,「好的學校不是單以教學語言來決定」,我所以覺得好笑的是,大部分家長以教學語言為決定性因素,因此將英中的「價格」炒高,造成「只有好的中學才能用英文教學,所以大多數好中學都是英文中學」。

英語閱讀能力是eviepa讀中學時代唯一的障礙,設想當年如果是讀中中的話,讀書有何難?比如說,讀中一時,我可以拿著預科用、傅樂成著的《中國通史》看得津津有味;初中階段已把家中附近所有圖書館的所有用中文寫的天文學書細閱(除了一套叫《射電天文學》沒有膽量去看外)。但很可笑,到預科時,對著中一的世界歷史書還是覺得並不易讀。

我肯定,像我這樣的人多著,我是一個較為幸運的人,尚可在這惡劣情況生存,但卻眼見不少有潛質的人被語文障礙淘汰了出去。

我一向相信,有不少學生只能在中中成長、茁壯。家長能否反思一下,以英中為主要選校標準是否明智呢?

我覺得應該幫子女ready for teaching in English


我雖然是母語教學的支持者,但仍鼓吹家長「應該幫子女ready for teaching in English」。

母語教學太偽善


看了二十年明報,所以在陶傑尚未成名時已開始看他的大作。他的文章、他在光頂的言論都非常一貫:

1. 相對優秀民族如歐美諸國人種,甚至低一級的大和族人,中華族人的DNA是劣等的,而且是劣得不能用後天努力改善。
2. 中文比起英文來說,是一種劣等語文。

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人(包括外國人),是那麼仇視華人、中華文化的。用他的 perspective 去看事物,不難推出一個母語教學是一個差勁的政策的結論。

[ 本文章最後由 eviepa 於 07-8-12 01:28 編輯 ]
作者: awah112    時間: 07-8-12 08: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dad1234    時間: 07-8-12 16:25

[quote]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7-8-12 01:14 發表


看了二十年明報,所以在陶傑尚未成名時已開始看他的大作。他的文章、他在光頂的言論都非常一貫:

1. 相對優秀民族如歐美諸國人種,甚至低一級的大和族人,中華族人的DNA是劣等的,而且是劣得不能用後天努力改善。

2. 中文比起英文來說,是一種劣等語文。

我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人(包括外國人),是那麼仇視華人、中華文化的。用他的 perspective 去看事物,不難推出一個母語教學是一個差勁的政策的結論。

我之前都有聽過幾集光明頂,永遠都話外國點好點好,中國同香港就點唔好點唔好,講到中國人香港人如同垃圾,佢在英國讀書,當正自己英國人,係佢眼中,每晚對住班垃圾吹水都有錢收...正

奇怪,陶傑唔係中國人咩?點解佢會咁仇視自己既種族?

可能佢有仇中DNA
作者: awah112    時間: 07-8-12 22: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07-8-12 23:18

多年事實証明, 英語對升學就業佔絕大優勢. 大部分香港家長的選擇是"擇善固執".

母語教學政策, 官員子女多所不欲, 卻強加於人, 多年哄騙, 也不能撥正反亂, 掩耳盜鈴, 實屬"偽善閉塞".
作者: eviepa    時間: 07-8-13 05:38

原文章由 囝囝爸 於 07-8-12 23:18 發表
多年事實証明, 英語對升學就業佔絕大優勢. 大部分香港家長的選擇是"擇善固執".


囝囝爸:

你說的都是事實,但世界卻漸漸在改變。

升學方面,幾十年前,讀中中只可進中大,但讀英中卻是百搭牌,甚麼大專院校都可以報讀,自然有莫大優勢。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據我觀察,因為沒有語言障礙,從前的中中生要進入中大,卻比英中生入中大+港大來得容易。現在,高考並沒有指定語言,所以我可以斷言,兩個同樣質素的預科生,一個讀英中,另一讀中中的話,中中生會有較大機會考進大學,所以,英語對升學有著壓倒性優勢的時代已經過去。

以我為例,高考時讀文科,選了世界歷史,但對著歷史大家如A.J.P. Taylor, David Thompson, J.K.Fairbank所寫的歷史書,真的無從入手。我讀書差嗎?肯定不是。曾經借過一本俄國史翻譯本,數小時之內已經由伊凡三世讀到彼得大帝,而且讀來很有趣味。但若讀英文書的話可能要花上一星期以上。

就業方面,從前英語佔了關鍵性的因素,現在降了一級,變成非常重要因素。現在在商業溝通上,中文的應用大大增加了,從前不懂英語,幾乎沒有好的工作給你做,但現在市面上還有一些很有前途工作可以提供給英語不好的人,尤其是中國貿易方面。而且,中文地位的加強,並沒有減慢的勢頭。所以十多年後,你的兒子、我的女兒就業時,對比著中文,英語的相對地位,應有顯著的下降。

母語教學政策, 官員子女多所不欲, 卻強加於人, 多年哄騙, 也不能撥正反亂, 掩耳盜鈴, 實屬"偽善閉塞".


我肯定,有部分官員是偽善閉塞的,但亦同樣肯定,真的有部分官員心裡面覺得母語教育是符合港人利益。因為母語教學確實有其優越的一面。

各大研究均證明,如果家長教育水平、收入較高,了女的學業成績亦會較高。因此,高官子女英語程度普遍亦應較高,既然他們的子女的語文障礙不大,為子女選擇英中有何不可?

eviepa

[ 本文章最後由 eviepa 於 07-8-13 08:49 編輯 ]
作者: ChiChiPaPa    時間: 07-8-13 09:38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7-8-13 05:38 發表


囝囝爸:

你說的都是事實,但世界卻漸漸在改變。

升學方面,幾十年前,讀中中只可進中大,但讀英中卻是百搭牌,甚麼大專院校都可以報讀,自然有莫大優勢。但是,不可忽視的是,據我觀察,因為沒有語言 ...


Eviepa,

有沒有想過,如果在學術科目用母語教學,不會損害英語學習的話,那用母語教學,亦應該和中文進步都沒有關係。教學語言究竟和學習該語言的成效有多大關係呢?

官員講的都是真話,只是他們只選取支持他們政策的研究。到自己子女時,才會作全面的考慮。

語言能力是要自小培養的,他們的子女不比我們的資優,只是他們知道為子女培養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要。為甚麼他們用的方法不可用在大部份香港人的子女身上,而要強制初中用母語教學呢?因為要把大量資源投放在小學的英語教學,在當時(97時),是難以接受的,而推動強制母語教學政策在政治上是正確的。因此重點就放在母語教學,而小學就請些外藉教師。這樣過到人,過到自己。

[ 本文章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7-8-13 10:00 編輯 ]
作者: awah112    時間: 07-8-13 1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07-8-13 14:55

Eviepa:

世界在變, 電訊科技經濟高速發展把地域縮小融合, 國與國、人與人之間接觸頻密.  世界要一共同語言, 英語順理成章變為世界共通語, 現世界八成互聯網活動是以英語進行.  舒拉寶娃、費達拿奪冠後也不會以母語以英語致詞, 大部分體育學術政治經濟的場合也一樣.  中國一民航機師因英語不靈光, 不清楚地面指揮塔英語指示, 幾闖巨禍.  以我所想, 英語的地位, 不是下降, 是大幅上升.

個人的想法體驗不能反映事實, 你有沒有比較你週遭讀中中和英中的親友升學就業發展路向, 誰佔優勢.  今年中學會考, 幾間英中公佈了優良率"倍"升, 雖然水平參照, 但相信有學校比對成績大幅下降, 是否中中呢?  升大是不是以成績取向, 中中生怎會有優勢?

你高中讀西史的經歷是一明証, 一個以英語學習的英中學生到高中時對英語掌握也遇到困難, 你想被迫局限用母語學習的中中生如何面對升大就業時的英語應用問題.  外語學習比母語花更多時間是理所當然, 如外語目標是可學以致用, 投入時間多寡和成果是成正比的, 因術科知識與語文同可並進.  

網上有不少發佈會考成績的英中,  你會看到西史科的成績比中史科不遑多讓, 可以說更好.  反映英語術科學習不一定會更難.

中國經濟日趨強大, 使人對中文學習懷有希望.  但我們的母語會敵得過十億計的中國或台灣同胞嗎?  會好得過英語普通話流利的新加坡人嗎?  日本經濟也主宰了世界幾十年, 日本語能變成國際語言嗎?  

面對世界, 身處香港, 背靠祖國, 香港人要學好雙語, 才可在國內外競爭.  母語教學好, 也要英語好.  中學英文科合併後, 英中叫淺, 中中叫深.  顯示英中、中中在重要語文上程度各走極端.  我們還不反省, 繼續被麻醉在中中也能學好英語的美能謊言中.  請還中中生一個學好雙語, 公平競爭的學習機會.
作者: eviepa    時間: 07-8-13 19:38

囝囝爸:

世界在變, 電訊科技經濟高速發展把地域縮小融合, 國與國、人與人之間接觸頻密.  世界要一共同語言, 英語順理成章變為世界共通語, 現世界八成互聯網活動是以英語進行.  舒拉寶娃、費達拿奪冠後也不會以母語以英語致詞, 大部分體育學術政治經濟的場合也一樣.  中國一民航機師因英語不靈光, 不清楚地面指揮塔英語指示, 幾闖巨禍.  以我所想, 英語的地位, 不是下降, 是大幅上升.

近二十年來,英語霸權日益鞏固是不爭的事實,但在香港,中英的相對地位是中升英沉亦是另外一個不容否定的事實。所以在就業上,我認為英文由關鍵因素降為非常重要因素。另外,中文由完全不重要變為有一點點用處,中升英沉的步伐雖然相當慢,然而這趨勢卻會持續。

個人的想法體驗不能反映事實, 你有沒有比較你週遭讀中中和英中的親友升學就業發展路向, 誰佔優勢.  今年中學會考, 幾間英中公佈了優良率"", 雖然水平參照, 但相信有學校比對成績大幅下降, 是否中中呢?  升大是不是以成績取向, 中中生怎會有優勢?

你高中讀西史的經歷是一明証, 一個以英語學習的英中學生到高中時對英語掌握也遇到困難, 你想被迫局限用母語學習的中中生如何面對升大就業時的英語應用問題.  外語學習比母語花更多時間是理所當然, 如外語目標是可學以致用, 投入時間多寡和成果是成正比的, 因術科知識與語文同可並進.  

我的例子應該有相當的比例而非特例,尤其是文科生。你亦可找些中中—中大的朋友談談,他們普遍用於讀書的時間比英中—中大要少,較為輕鬆地入U

在香港,中中、英中都有存在價值,並不存在著誰優誰劣的問題,我之所以從入大學機會這角度來分析是因為當討論這問題時,很少家長採用此角度。但我深信,入U機會大小,是家長選擇中學的極重要因素,為何此點會這麼被忽視呢?

面對升大/就業的問題,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會覺得,管他的,要是入不了U,甚麼也不用談了。

網上有不少發佈會考成績的英中,  你會看到西史科的成績比中史科不遑多讓, 可以說更好.  反映英語術科學習不一定會更難.

我相信,英中、中中的中史成績差距會比世史為大,尤其是高考。不知誰有這方面的統計資料?

中國經濟日趨強大, 使人對中文學習懷有希望.  但我們的母語會敵得過十億計的中國或台灣同胞嗎?  會好得過英語普通話流利的新加坡人嗎?  日本經濟也主宰了世界幾十年, 日本語能變成國際語言嗎?  

面對世界, 身處香港, 背靠祖國, 香港人要學好雙語, 才可在國內外競爭.  母語教學好, 也要英語好.  中學英文科合併後, 英中叫淺, 中中叫深.  顯示英中、中中在重要語文上程度各走極端.  我們還不反省, 繼續被麻醉在中中也能學好英語的美能謊言中.  請還中中生一個學好雙語, 公平競爭的學習機會.


「中中也能學好英語」只能套用到某些個體,但對於整體學生而言,英中會使英文提高已是共識,不用談了。

現今學生比我們更慘,兩文三語都要精通,可憐!

eviepa
作者: eviepa    時間: 07-8-13 20:40

原文章由 囝囝爸 於 07-8-13 14:55 發表
Eviepa:
網上有不少發佈會考成績的英中,  你會看到西史科的成績比中史科不遑多讓, 可以說更好.  反映英語術科學習不一定會更難.


剛看到一則由 leschelems 提供的統計資料,世界歷史所派的 Grade 較中史稍好:

           A      >=B      >=C    >=D     >=E
中史  1.5%  6.3%   18.6%  44.9%  71.1%
世史  1.9%  7.9%   24.3%  53.7%  77.6%

今年和去年香港中學會考的統計:
http://www.hkeaa.edu.hk/doc/isd/20070807_chi.pdf
作者: owenmami    時間: 07-8-14 09:22

現今學生,兩文三語都要精通,這理應是一種優勢,而不是一種負擔。
我相信我們的下一代有能力也有條件比我們更優秀!
同意囝囝爸的話:「請還中中生一個學好雙語, 公平競爭的學習機會.」

[ 本文章最後由 owenmami 於 07-8-14 09:26 編輯 ]
作者: awah112    時間: 07-8-14 16: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viepa    時間: 07-8-15 02:43

原文章由 awah112 於 07-8-14 16:30 發表


同意,現今學生要學好兩文三語,而家科技發達,已經唔係咁困難。


科技發達,令中中生學習英語的難度稍稍減少,只要家長能掌握箇中竅門,中中生在享受著母語教育的好處的當兒,也可以同時學好英語。
作者: awah112    時間: 07-8-16 12: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viepa    時間: 07-8-16 19:24

原文章由 awah112 於 07-8-16 12:32 發表
eviepa

你意思係中文和其他科目用母語教育比較好,而英文堂就學好英語。

awah112


awah112,

子女在香港讀書,若要他們的數學、中文學有所成,全部倚賴學校及子女的自發性也有不太小的成功機會,但英文的玩法卻完全不同,家長若不積極干預,主動尋求課外訓練的話,孩子的英語程度肯定好不了那裡。

至於怎樣才能訓練出具有高超英語程度的小孩,則人見人殊,正是「八仙過河,各顯神通」,每個英語高超的兒童背後都有一個動人故事。

eviepa
作者: awah112    時間: 07-8-17 05: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eviepa    時間: 07-8-17 20:20

原文章由 awah112 於 07-8-17 05:56 發表
eviepa

我發現bb越大,越傾向其中一種語言,你通常點做呢?

你當初有冇考慮過國際學校?

awah112


我雖然花了極多時間在女兒的英語學習上面,但始終希望女兒中文比英文好,所以從來沒有想過女兒自小便讀國際學校,現在她就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學校」便十分理想。

eviepa
作者: awah112    時間: 07-8-18 08: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愛港士    時間: 07-8-18 23:26

好同意各位的意見,身為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確要知多點。日本數學家藤原正彥在他的作已品《國家的品格》中舉例:有日本人與英國人做生意時,被問歷史:「元朝曾二度派兵攻日,兩次有何不同?」可見知識份子不可以只識做生意。書中認為菁英要有文史哲、藝術和科學的人文素養;更要有過人的視野和綜合判斷力。還要在緊要關頭有勇氣為國家,為國民從容就義。陳義很高,他自己說這樣的菁英,現在日本也找不到了!
不但是母語,而是要多認識中國文化。


原文章由 awah112 於 07-8-18 08:00 發表



eviepa

諗諗下都係學好中文先,始終中國人應該學好中文,如果變咗竹昇仔就冇得返轉頭。

awah112

作者: judy    時間: 07-8-21 17:33

華航客機在沖繩爆炸起火的事故中,有乘客投訴,空姐反應慢,而機師只用英文叫人逃生。
台灣東南旅行社一團十九人坐上華航班機,飛往沖繩進行為期四天三夜的旅遊 行程。來自高雄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子表示,她參加的旅行團都坐在中間位置,她和友人坐在經濟艙第一排,航行中沒任何異狀。但滑落跑道並停妥準備依序下機時,她先從左側窗戶看到煙霧瀰漫,緊接有人大喊冒煙了,現場立即驚慌一片,不斷大喊開門。
她氣憤地說,眼看左側的火愈來愈大,連右邊都開始冒火,大家情緒愈來愈緊張。但機長僅用英文說明,沒有翻譯成國、台語,空中服務員也沒有告知狀況。所有旅客喊著「開門、開門」,推擠拚命掙扎想逃出去。好不容易開門,卻僅後門先開,最後才打開前門。
該女子和友人從充氣墊滑下機後,顧不得方向,只一心往前衝。她說,當時她邊跑邊哭,一切都像看恐怖電影般。跑沒幾步路就聽到一聲轟天巨響,沒多久又一聲,等她連滾帶爬衝入建築物時,回過頭發現飛機已陷入熊熊烈焰中,恍惚間以為其他人還沒下飛機,忍不住放聲大哭。之後才知道大部分人都衝往另一入口。
帶著兒子和姊姊一起出遊的黃小姐正好坐在飛機中段廿四排左側。她說,她的姊姊一上飛機就說聞到燒焦味,黃小姐說,她要姊姊不要多想;直到空姐推出餐車時,她也聞到異味卻不知怎麼回事。等到飛機停妥時,她驚覺左側冒出白煙,沒多久變成黑煙,之後就是濃農的黑煙,連火苗都冒出來,嚇得全飛機的人一直推擠。
乘客驚慌失措中,不料前面的外國人轉頭告訴她:「Relax, We are safe!」有人只好用英文回應大叫「Fire!」等到滑下飛機後,黃小姐說,她雖然嚇得腿都軟了,還是拚老命往前跑,跑沒幾步路就聽到後面不斷傳來爆炸聲響。她跌跌撞撞跑一段後,心想終於保住命,這時才想到「兒子呢?」
等她回過神到處找兒子,發現兒子跑得比她還快,早已跑進建築物內躲藏。黃小姐說,在台灣的老公看到電視,嚇得半死,還好總算一切平安無事。


英文真係極其重要,如果出门乘華航,機師又蠢到只會講英文的話(雖然大都分是中國人)。

唔知使唔使讀英中(數理化用英文教之類)才聽得明,又讀中中的識唔識講"Fire!"呢?
作者: Yau_Cheung    時間: 07-8-22 10:27

原文章由 eviepa 於 07-8-17 20:20 發表


我雖然花了極多時間在女兒的英語學習上面,但始終希望女兒中文比英文好,所以從來沒有想過女兒自小便讀國際學校,現在她就讀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學校」便十分理想。

eviepa


hi eviepa,

你女兒在那一間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學校就讀?可否分享一下優勝之處呢?謝謝。
作者: eviepa    時間: 07-8-22 19:17

原文章由 Yau_Cheung 於 07-8-22 10:27 發表


hi eviepa,

你女兒在那一間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學校就讀?可否分享一下優勝之處呢?謝謝。


Please see this link

http://discuz.baby-kingdom.com/viewthread.php?tid=790983&extra=page%3D1&page=1
作者: awah112    時間: 07-8-25 08: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精靈    時間: 07-10-8 02:10

學習一種語言是需要花時間去浸淫的. 當然, 這不外乎多聽, 多讀, 多講, 多寫. 要寫一首好文章, 先要從讀, 聽和講入手. 加上, 學習語言, 是沒有捷徑的, 且每天要溫故知新, 學習得來的東西才會牢記在心.

當然, 興趣也是很重要的. 各地英語水平不一的小朋友, 大朋友, 為了追看哈利波特系統的英文小說, 不惜花時間, 查字典, 看原著, 津津有味. ^^ 興趣就是學習的推動力.

如果母語教學, 能夠提升學習的興趣, 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 一所學校, 能否作育英才, 語言只是其次, 還有其他因素的. 這包括老師的師資, 教學的熱度, 學校環境, 同學和家長的質素和修養...等.

大部份的英文中學, 的確有很多有利的因素, 吸引學生來報讀. 有些本來就不入流的中學在淪為中文中學之後, 學校本身的教學質素, 有因此提升嗎?! 這能讓那些被標籤為次等的學校, 招來一群好學的孩子嗎?! 這就是為什麼, 家長和學生愛好英文中學的其中一個理由了.

當然, 香港還有很多不錯的中文中學. 我們不能因教學語言, 來否定它們.我們應該為孩子選一間合適的學校, 在那裡老師因材施教, 及學習與人相處之道, 為將來投入社會作準備, 這才是教育的本義.

[ 本文章最後由 精靈 於 07-10-8 02:19 編輯 ]
作者: youma    時間: 07-10-11 00:57

原文章由 owenmami 於 07-8-14 09:22 硐表
現今學生,兩文三語都要精通,這理應是一種優勢,而不是一種負擔。
我相信我們的下一代有能力也有條件比我們更優秀!
同意囝囝爸的話:「請還中中生一個學好雙語, 公平競爭的學習機會.」 ...


I agree too. 然而, 一生要掛上[中中生]這個標籤, 何來公平可言?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18 23:50

原文章由 youma 於 07-10-11 00:57 硐表


I agree too. 然而, 一生要掛上[中中生]這個標籤, 何來公平可言?

假如讀完大學先出黎做野,人地只會問你邊間u出黎,同埋睇你既語文程度,都唔見得會查家宅咁,要知道係邊間中學.呢個”標籤”,多半因為中中生英文真係唔及得人,先俾人知悉啫.

假如係英中生,但係連自己個英文地址都唔識寫,咁又會唔會俾人睇得起(好似有個傑青,係因為見工咁俾人串,而發奮再進修)?

以前冇規定授課語言時,d牟利學校為咗吸引d家長俾錢,一定會辦英中,但係唔表示班學生可以用英文黎聽課同學到野.個人認為Eviepa講既切身經驗都幾值得參考--假如佢唔係讀英中,響吸收力最強既中學時代,可能學得更多和更愉快!至於英文,假如佢有興趣,應更有時間改善.

我講返自己既切身例子:我係中中出身,考唔到大學,後來返內地大學讀中文系,到而家英文都好差,所以可以選擇既工種好少.但我唔會後悔讀中中,因為:

讀中學果時,因為父母婚姻不愉快,家人習慣放牛吃草,我同哥哥都係自顧自地長大.我中學時代根本未開竅,完全唔在乎學業(反而成日諗自殺同人生既意義),很少試過在考試測驗前,把要測考的範圍完整看過一次.好彩因為讀中中,而我喜歡看中文書,所以不難應付.
而我哥,讀的是英中,中三那年,重讀了一年,仍然升不了班,於是便跟家人商量,放棄學業.

試過有次在我會考某科考試的前夕,我哥已出來工作了,夜半回家,看見我仍在挑燈夜讀,本想安慰我兩句...後來他發現我企圖藏起來夜讀的書,竟是《絕代雙驕》時,他就咀咒說:好似妳咁讀書,會考合格都天冇眼!

結果,雖然我日日伴同學去圖書館,佢溫習時我就看三數本言情小說,然後回家交差,考試範圍未有一半是看過一遍的,但真係天冇眼,會考不但全科合格(英文考Syllabus A),仲有丁有cre

後來出黎做野後再上大學,因為讀既係感興趣既野,成績ok,有獎學金攞.如果唔係遇啱學運,可能會做研究生咁讀上去,但後來,我都有響本地學府掛單做RA,之前因工作關係同好多有名既學者接觸,都唔會好自卑.

但假如我唔係讀中中,可能好似我哥咁,中學都畢唔到業,根本就失去咗發展自我、拓展眼界既機會...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0-19 00:31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19 00:16

原文章由 youma 於 07-10-11 00:57 硐表


I agree too. 然而, 一生要掛上[中中生]這個標籤, 何來公平可言?


假如您話:「請還中中生一個學好雙語,公平競爭既機會」,我可唔可以話:請還跟課程跟得頗吃力的英中生,一個愉快學習、順利升學既機會?

公平d講,學好中文其實比學好英文難--得多.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學英文學到似母語既中國人,好似多好多.響21世紀,學好中文唔單止係民族認同既問題,可能更是求職所需,因全世界企業都會北望神州.

而用母語學習,有助發展分析力同高階思維,這應是不爭的事實.

我響大陸讀過書,大陸有好多同學既英文都比我好,TOEFL考過600分既,都大有人在.佢地中學咪全部都係讀中文出身.

我有個師兄,十多歲由泉州來港,做咗陣工廠,後來返廣州讀補習學校(預科),當時英文大約係小學程度(假如唔係考內地大學,佢都冇機會入讀香港既大專).
但佢響大學時發奮,既做詩人(響全國闖出名果隻),又努力學英文,大三時已翻譯福爾摩斯偵探小說搵外快,而家響香港做緊資深既報紙翻譯,通常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消息公布,本地傳媒就會搵佢介紹吓該屆得獎人.

另外仲有個同學,中文奇佳,入學前響才子眾多既杭州已有文名,但英文只係到識晒abc多少少既程度.結果佢因為以上果位師兄既影響,鍾意咗睇英文小說.因為佢中文好,分析同推理能力都好,學英文易上手,year3已經可以睇到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美國小說家,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以晦澀難懂見稱)既原著.

學到,中英文兩文三語俱佳,自然一流.但教育制度,唔係只設計俾30%精英學生受惠既,讓band1既程度較高學生平衡學雙語(其實咁,有d學生都會跟得好辛苦),讓程度稍遜的學生專注於先培養母語既靈活運用同分析力,可能較以前band3英中掛羊頭,賣狗肉好.
(不過點解當初要一刀切出100間?就好搲頭,但而家都好似有好多band1中中申請轉英中,似乎都唔只呢個數)

最後,唔好扯得咁遠,要揀英中定中中,主要都係睇小朋友既興趣同實力.
作者: youma    時間: 07-10-22 00:33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7-10-19 00:16 硐表


假如您話:「請還中中生一個學好雙語,公平競爭既機會」,我可唔可以話:請還跟課程跟得頗吃力的英中生,一個愉快學習、順利升學既機會?

公平d講,學好中文其實比學好英文難--得多.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學英文學 ...


csy_ma, 請恕我愚昧, 你說了一些個別例子, 其實是想證明什麼?
想證明中中比英文好? 還是[中中生] 這個標籤沒有問題?
作者: judy    時間: 07-10-22 17:39

原文章由 youma 於 07-10-22 00:33 硐表


csy_ma, 請恕我愚昧, 你說了一些個別例子, 其實是想證明什麼?
想證明中中比英文好? 還是[中中生] 這個標籤沒有問題?  


youma,

我看過csy_ma的這篇文章,我覺得這是BK近來最好文章之一。

据我理解,csy_ma講述了中中比英中好,引用的例子,是來說明(不是證明)中中之好處,且合情合理。

至於標籤云云,csy_ma沒有提及,可能他不認為讀中中会被標籤,讀中中被標籤成甚麽呢?我知道全世界幾乎全是母語教学的,且只有大約10%的人類有能力撑握雙語,在美國,用英語上課的,会否被標籤呢?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23 13:59

原文章由 judy 於 07-10-22 17:39 硐表


youma,

我看過csy_ma的這篇文章,我覺得這是BK近來最好文章之一。

据我理解,csy_ma講述了中中比英中好,引用的例子,是來說明(不是證明)中中之好處,且合情合理。

至於標籤云云,csy_ma沒有提及,可能他不認為讀中中会被標籤 ...

Judy:

謝謝您替我解釋和謬讚 ,我花了兩大段想表達的東西,您短短幾句就勾勒咗出黎

係喎!都冇提崔琦響香港時,都係中中生,佢不只一個師兄弟響美國著名學府讀到博士(當然包括丘成桐),似乎都唔怕被標籤噃
作者: 天堂鳥    時間: 07-10-23 15:51

在香港,請問何謂「母語」?很多人會答:「中文!」但中文是一種書面語,很大部份在香港出生長大的小孩在家中是以「粵語」與家人溝通的,是他們第一種學習到的語言,所以籠統地說,「粵語」才是香港人的母語。對於大部份香港人而言,「中文書面語」是經過在學校上課而學習到的「第二語言」,並非母語。

就算學校老師是以粵語口語授課,但在閱讀及作答題目、做家課時都是使用「中文」,那麼,請問何謂「母語教學」?因此,其實在香港的「中文中學」上課的學生,嚴格來說並非是以「母語」學習。

所以有人說英語不是香港人的第二語言,是外語,「中文」才是香港人的第二語言了。

【正音沙士事件】
作者:白廣基
原載:《太陽報》2007年9月13日

  據悉深圳將以普通話作統一語言,真叫人抓破頭皮。深圳特區基本上就是移民城市,普通話早已取代華南方言,而且普通話根本就是我國的官方漢語標準語嘛,我疑心是否中央把指令下達錯了地方,大抵是要香港全面普通話化唄。

  若中央真的想把廣府話殺掉的話,真是華夏民族的一大功德。這種方言自恃繼承了先秦到兩漢時期的「雅言」,再以香港下三濫的流行文化為反動基地北伐普通話的正統地位,真是可惡至極也。

  幸好多得一位潛藏從事敵後工作凡二十多年的「廣府話奸」中文系博士,以宋代《廣韻》之陳年老中州音,通過香港電台及教育部門大放病毒,今年更將「病毒音」扔進中學會考,以中國語文科的試卷四考核學生的「說話能力」。

  如果將「白之戀人」讀成「白癡戀人」,當然抵打,問題是,據「抗病毒音」人士調查發現,所謂「正音」就是「機構」要讀「機救」;「棟梁」要讀「凍梁」;「夭折」要讀「繞折」;「莖葉」要讀「衡葉」。

  一個通過了嚴苛「粵音正讀」的會考狀元小男生,若然有日發現下體有點癢,於是跑去跟醫生說:「我『陰衡』痕呀!」那位醫生始終聽得一頭霧水,把藥方開錯了,令一個未來社會「凍梁」當堂「繞折」。傳說孫中山先生當年也舉腳支持以普通話作我國官方語言,果然高瞻遠矚,要是今天才參加會考,以他一腔中山口音,早已被革掉了。

[ 本文章最後由 天堂鳥 於 07-10-24 12:32 編輯 ]
作者: 天堂鳥    時間: 07-10-23 15:56

其實國內很多人的母語並不是普通話,但不論你來自上海還是四川、廣州,學校一律以普通話授課。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7-10-19 00:16 硐表

我響大陸讀過書,大陸有好多同學既英文都比我好,TOEFL考過600分既,都大有人在.佢地中學咪全部都係讀中文出身.

作者: 天堂鳥    時間: 07-10-23 16:02

我覺得不一定,但反對有關教育部門對現行學生成績與教學語言掛勾的做法。

原文章由 BK_EDITOR 於 07-7-26 09:24 硐表
又話母語可以幫助學習, 但d英文又會唔會差左呢~~?

作者: wisekid2007    時間: 07-10-23 16: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天堂鳥    時間: 07-10-23 19:50

To wisekid2007:
講得好!我忍不住把你所寫的翻譯了,如有詞不達意,敬請指正。

***假如讀完大學先出黎做野,人地只會問你邊間u出黎,同埋睇你既語文程度,都唔見得會查家宅咁,要知道係邊間中學.呢個”標籤”,多半因為中中生英文真係唔及得人,先俾人知悉啫.***

翻譯自 wisekid2007:
目前的問題是那些「中中生」被大學取錄的機會是很渺茫,尤其是如果那人是想在香港或海外一些非中文國家升讀一些與中文科目無關的學科,特別相對那些科目都主要附帶著英文的技術用語及行內術語,因此他們的英語程度更顯得水平不足。

***假如係英中生,但係連自己個英文地址都唔識寫,咁又會唔會俾人睇得起***

翻譯自 wisekid2007:
今時今日,這是極端罕有地見到一個英中生「連自己個英文地址都唔識寫」,需知道那些能進入英文中學的學生不致這麼差勁。

***以前冇規定授課語言時,d牟利學校為咗吸引d家長俾錢,一定會辦英中,但係唔表示班學生可以用英文黎聽課同學到野.個人認為Eviepa講既切身經驗都幾值得參考--假如佢唔係讀英中,響吸收力最強既中學時代,可能學得更多和更愉快!至於英文,假如佢有興趣,應更有時間改善.***

翻譯自 wisekid2007:
與現時教育部門規定英文中學必須以英語授課的荒謬政策不同,以往的「英中」雖然使用英文教科書,但教師會因應學生的語文水準及能力,偶爾使用粵語作講解,而且這亦能解決教師表達能力及學生理解力參差的問題。這導致的結果是,學生最少也能有較多的機會使用英語,以及學習多些英文的技術用語及行內術語,而到要升讀及銜接那些以英語授課的大學時,便沒有問題了。以往學生的平均英文水準是大大地高過現時的「中中生」。

***假如您話:「請還中中生一個學好雙語,公平競爭既機會」,我可唔可以話:請還跟課程跟得頗吃力的英中生,一個愉快學習、順利升學既機會?***

翻譯自 wisekid2007:
讓學校自由去選擇校內的教學語言就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就像許久以前,儘管教科書是英文,但如果認為有必要,是容許教師以粵語去講解。若不如此, 「中中生」始終會被一直認為是次等學生,而他們大部份都會被剝奪進入一些英語大學修讀與中文無關學科的機會。那些罕有出色的「中中生」成功例子,根本不值得引以為例證,我們要看的是整體統計數據,不是個別例子。

***公平d講,學好中文其實比學好英文難--得多.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

翻譯自 wisekid2007:
「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的原因十分簡單,正因如此所以過往外國人害怕學中文。

另一方面,「學英文學到似母語既中國人,好似多好多」並不是事實,除非他/她是從小便在國際學校就讀或在外國生活。


***響21世紀,學好中文唔單止係民族認同既問題,可能更是求職所需,因全世界企業都會北望神州.***

翻譯自 wisekid2007:
「全世界企業都會北望神州」是事實,但中國內地已有很多人材及專家,如果香港人沒有高水平的英語程度及溝通技巧,香港人憑什麼去擔當起中國與外國的橋樑這角色?

***我響大陸讀過書,大陸有好多同學既英文都比我好,TOEFL考過600分既,都大有人在.佢地中學咪全部都係讀中文出身 ***

翻譯自 wisekid2007:
「TOFEL考過600分既」不表示英語一定好。他們只是符合到在美國讀書的最起碼要求。你可以打聽一下他們需要付出多少小時?又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考到這區區的600分。

***學到,中英文兩文三語俱佳,自然一流.但教育制度,唔係只設計俾30%精英學生受惠既,讓band1既程度較高學生平衡學雙語(其實咁,有d學生都會跟得好辛苦),讓程度稍遜的學生專注於先培養母語既靈活運用同分析力,可能較以前band3英中掛羊頭,賣狗肉好.
(不過點解當初要一刀切出100間?就好搲頭,但而家都好似有好多band1中中申請轉英中,似乎都唔只呢個數)

最後,唔好扯得咁遠,要揀英中定中中,主要都係睇小朋友既興趣同實力.***


翻譯自 wisekid2007:
在我們的教育制度下,不應該標籤一群學生為次等學生,尤其當他們還很年幼,亦不應剝奪他們入讀英語大學的機會,因為目前英語仍為主要的國際語言及大部份頂尖知名的教授都是說英語的。

只要由得學校自由選擇教學語言便能解決現今的問題!!!


-----------------------------------------------

翻譯自 wisekid2007:
順帶一提,這裏有些家長表面十分支持母語,但他們自己卻送子女讀英中,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完全明白不論在升學或就業方面,英中的競爭力是大大的超越中中。因此他們鼓勵其他孩子入讀中中,削弱其他學生的競爭力,從以使到自己的子女有更好的升學及就業機會。

[ 本文章最後由 天堂鳥 於 07-10-23 23:19 編輯 ]
作者: Yau_Cheung    時間: 07-10-23 20:32

原文章由 天堂鳥 於 07-10-23 19:50 硐表
To wisekid2007:
講得好!我忍不住要把你所寫的翻譯了,如有詞不達意,敬請指正。

***假如讀完大學先出黎做野,人地只會問你邊間u出黎,同埋睇你既語文程度,都唔見得會查家宅咁,要知道係邊間中學.呢個”標籤”,多半因為中中生英文 ...


hi 天堂鳥 & wisekid2007,

隨帶一提,這裏有些家長表面十分支持母語但他們自己卻送子女讀英中,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完全明白不論在升學或就業方面,英中的競爭力是大大的超越中中。- Agree.

The government is the same.  The senior officers said that they support 母語, but many of them send their children to international schools.:tongue:

[ 本文章最後由 Yau_Cheung 於 07-10-23 21:37 編輯 ]
作者: youma    時間: 07-10-23 22:00

Wisekid &天堂鳥 ,

Agree to what you said. You save my time to elaborate.

By the way, [中中生]本身就已經是一個label, 殺傷力有多大, 可說無法估計.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26 21:12

wisekid2007、天堂鳥:

抱歉遲覆!生活中,總有些瑣事,較理念的探討和交流來得重要,雖然在這虛擬公眾空間裡的溝通,非常有趣和有啟發性

特別要多謝天堂鳥的體貼,天鳥怕我這個中中→中文系生看不懂wisekid2007這些簡單好讀的英文,特地費了一番功夫,如果我不出現回應,就實在太費您們的苦心了

不過,翻譯畢竟隔了一重,容我直接回應wisekid2007的文字.

首先,容我指出,我和wisekid2007想討論既,出現時間差--原諒我表達能力出了毛病,我回應既,係eviepa既觀點:

中文和其他科目用母語教育比較好,而英文堂就學好英語。
在香港,中中、英中都有存在價值,並不存在著誰優誰劣的問題。」

佢講既係以英中生既角度講,我則以當年中中生既角度講,講既,是政府未有強分一等英中、次等中中時既情況.
基本上,我同您既論題,其實唔係好對口型.惟有繼續作以下唔係好對口型既補充:

The current problem is that for those 中中生 the chance to be admitted by universities is very slim espeically if one wants to study in HK or overseas (non-chinese speaking countries) for non-Chinese related subjects because of their poor English standards especially for those subjects with mainly technical teminologies and jargons in English.

呢個係想當然既推論,但未必符當年既情況.升學海外,除少數尖子外,學術水平未見得係關鍵既因素(很多負笈海外既學生,很可能係英中教育制度下既失敗者,因為讀唔上去,又或進了唔理想既學校,父母先安排佢地出去讀),重要既係,屋企有幾多銀兩.

至於在本地升學既一群,當年由於英中學生佔大多數,中中係少數民族,所以升讀本地大專既比例,推想應不比英中低.
當然,英中生有中大和港大,中中生只有中大,band1黎計,英中生自然佔優.不過,band1生以外既選擇,如當年既樹仁、嶺南同師範,似乎都不難入(當然,以您的角度,這些不算作universities).而家我同中學同學聚會,就發現讀完中學冇繼續進修既,只佔好少數.

而理工方面,入學率似乎是基於數學水平,多於英文叻唔叻.


假如係英中生,但係連自己個英文地址都唔識寫,咁又會唔會俾人睇得起
Nowadays, it is extremely vary rare for an 英中生 who 連自己個英文地址都唔識寫.  Those who can admitted to an EMI would not be so poor!!!

以上對話,好能夠睇得出彼此係自說自話 ,我諗唔需要再解釋

跟著,我想跳過我們觀點最相異既部分--「在中學階段,究竟讓學生多接觸英文,還是以母語教學對他們最有益」這論題,先是求同,在求同中進一步闡述我的觀點:

公平d講,學好中文其實比學好英文難--得多.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

The reason of 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 is so simple that why the foreigners in the past dare to learn Chines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in fact not true that 學英文學到似母語既中國人,好似多好多 unless he/she is studying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or living aboard from very young age.

您的反駁,似乎未足以否定我說「學好中文其實比學好英文難」既言論.不過其實我既論據都幾唔穩陣

--中國人學英語想學到母語程度,係基於需要,外國人,尤其是歐美人士,學中文想學到母語程度,多半係為咗興趣.我以數量差異來作論證,簡直就係打橫黎講   

不如換個角度討論:中文既所謂語法,其實係引自西方既概念,本身既無,所以有非常多特例同彈性.要讀得通,需要積累很多背景資料(如成語故事,很多與歷史有關,但呢d典故和比喻,出現既頻率,似較英文也有古仔講既俚語和諺語多幾多).而英文,雖然相對於法德文,語法規矩已較寬鬆,但係都算係有跡可尋.

作為世界最多人學既語言,英文提供了非母語學生既教學法同教學資源,皆是異常豐富和多元化的.此所以,你假如送一個本身以中文為母語的小朋友,自小入讀國際學校,佢學會寫出通順中文既成功率,大概較讓一個中文中學學生寫流暢英文既機會少好多.

正如您說,unless he/she is studying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or living aboard from very young age,否則,學英文學到似母語既中國人,其實唔係好多(呢個多,並不若我之前所說的有對比性).而我地既英中生,讀、甚或背好多中國人寫既英文課文後,都有相當一部分,係犧牲咗寫通暢中文為代價,但英文,則唔見得可讀性咁高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0-26 23:38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26 23:23

wisekid2007、天堂鳥:

回到我地觀點差異最大的問題:對於四分三學習能力未達頂尖既中學生來說,究竟主要學習語言係英文,定係中文好?

您既觀點係:
the students at least had more chances to use English and learn much more English terminologies and jargons and  there was no problems in connecting to those English speaking universities.  The average English standard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ast was much much better than the current 中中生.

無疑,呢個係以英文為學習語言既好處 ,亦幾乎可以咁講,係最大、甚至係唯一既好處,但代價呢?

我猜您都認同,在現今世代,中學教育,只係誘發青年追求知識既基礎教育.在富裕如香港既社會,年輕人,應作好接受繼續進修既準備--就在這個可能係彼此都認同既基點上,我跟您的觀點就拉遠了.

不得不指出,您既觀點,係比較功利性既.您認為,中學教育,係入大學既手段,在這前提下,讀英中較讀中中既成功率高好多.

我的考慮,則回到教育既基本,為什麼我們要接受中學教育?中學教育既主要目的係乜?

令到中學生具備可以表達自己既語言能力,當然係其中之一.但寫一篇文章,縱然文通句順,亦不見得一定有可讀性,重要既,係流暢語言背後,有沒有分析、獨立思考和綜合能力.基於以下因素,我認為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會窒礙成績未達頂尖那四分三中學生,提升自己既思維深度同廣度:

1. 非母語阻礙課堂內外既交流,減同輩互動刺激

最初,其實好難無端生出「獨立」思考能力.學校教育,就係集合一群同齡既學生,讓佢地彼此激發,這其中,有充分既討論氣氛係好重要既.當學生忙於硬喫陌生既英文生字時(中文既常用字大概千零二千字,英文則逾倍),佢地之中既大部分,能硬背教科書裡面既知識,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相信很難有餘力同興趣,在課堂內外探討要消化得頗辛苦既知識.

在此,要補充一點,據我膚淺既理解,數理科運用的語言,其實係另一套--既非中文又非英文,就像音樂一樣,數字邏輯自成一系,用中文或者英文,都只係入門時既皮毛.不過,我讀書果時,曾聽說有中學男生F4已讀愛因斯坦既《相對論》(中文本),唔知而家d中學生會唔會咁(無論中英)?

2. 所學既與日常生活隔一層,較難融會貫通

要學會批判思考,不能把學生抽離生活,只作知識既傳授.學生生活中接觸、不斷變化既人、事、物,多半都是母語語境,而學校裡學得既「知識」是英語,這令到綜合能力有待培養既中學生更困惑,情況就如練內功要打通任督二脈,但師傅傳功時,總係唔會直指該兩處地方係邊,只有少數靠天資同機緣既幸運者,先可以練就到融會貫通既能力一樣.

此所以,同樣係迷fans,香港粉絲響網站講既野,深度就遠不如中台粉絲(此乃多年前,朋友因為迷F4,在網海搜尋資料時既慨嘆,而家,就算係本地漫畫號既評論(如《火鳳燎原》),內地粉絲既平均水準都高好多).

3. 學生被迫多花時間去理解和背誦,耗去廣泛閱讀既空間

點解好既學校通常都會鼓勵閱讀?因為閱讀係自發既,喜歡閱讀既人,唔會話俾人聽佢冇時間閱讀--不過,呢句話,我成日聽見香港d家長講.香港既教育制度本來就很填鴨,非母語教育更助長這種風氣.
難怪香港好多大學畢業生,離開學校就沒有持續閱讀非工具書既習慣,大概就係這種功利主義既延續.

4. 以英文撰寫既教科書,充斥非地道英語既示範,未必引領學生學好生活英語

這個,可能多接觸英語教科書既wisekid2007、天堂鳥所知更詳,我在此就唔越俎代庖了.

我想提既問題係,點解,要學好一門語文,唔係由我地感興趣既野,如《哈利波特》、英文歌曲、電影,甚至係卡德蘭(Barbara Cartland)千篇一律講王子公主愛情既廉價小說為媒,而要讓學生硬啃些什麼花崗岩、石灰質,甚至係《南京條約》既英文?這個學英文的渠道,是事半功倍嗎?


容我不客氣咁講,殖民地幾十年來實行既非母語教學,就係令到整個香港社會流於膚淺、功利同物質主義既原因之一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0-26 23:53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27 01:12

Unlike the current ridiculous policy set by EB that all 英中 have to conduct the lessons in English, in the past those so called 英中 will use English textbooks but the teachers will sometimes use Cantonese to explain the lessons depending on the language standard and ability of their students and then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expression ability of the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understand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he problems should be solved by letting free-hand to the schools to use the languages they preferred to teach the students, like the system in the very very past that the teachers were allowed to explain in Cantonese if deem necessary even though the textbooks were in English.

wisekid2007:

您所說既教學情況,係承認以英文為學習語言,會影響學生既吸收能力,用另一個角度黎睇,可唔可以咁講:
響以前非band1既英中,除去中數外,所有的課節,其實都係英文課--課堂既第一重點,係學英文,學唔同知識範疇既英文?

It is not fare to quote the individaul successful stories of those limited outstanding examples of 中中生.  We have to take a look on the general statistical data but not individual examples.


好,我地就由整體情況出發:

我地討論緊既,係約四分三學習能力非頂尖既學生.
假設當中有三分一屬於而家band3學校既水平,我諗老師比較關注既,係點樣提升學生既學習興趣,點樣提升佢地既自信.呢個,亦係中學教改力求多元化既原因.

當年,您知唔知道有幾多學習興趣同動力稍遜既學生,因為唔明白書本講乜,就早早咁掉隊--連接受基本教育既機會都冇?
點解為咗俾機會一d少數幸運者增加入讀大學既渠道,而要犧牲較易吸引band3學生留在學校既其他元素?

中學既教育,首要既唔係應該培養學生品格同自信,發掘佢地開拓潛能既空間,讓佢地有分辨是非既能力架咩?

假如要整體黎睇,我更認同Judy所講:
全世界幾乎全是母語教學的,且只有大約10%的人類有能力掌握雙語,在美國,用英語上課的,会否被標籤呢?

我地成日同新加坡比,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就因為兩地都曾經係殖民地,習慣奴化教育.不過,新加坡奴化得更徹底,佢地由小學開始就以英文為主(可能係咁,佢地更馴服於既定制度同價值觀之下),亦可以講,佢地一開始已實行雙語教育,一如加拿大某d省英法語並行,而唔係好似香港咁,小學多以中文為主,中學就黎玩非母語教學.

在此我要強調,認同母語教學,唔等於認為學好英文唔重要.不過談教學,就有個本末問題.學好英語,唔係中學教育既首要目標,呢點應該好清楚.

至於如何提高母語教學下,中中生既英語水平,返工媽響呢個欄鋪咗孫公既想法,可行性好似較強要band2-3學生全時間學非生活英語既手段為高,起碼只需財,又可令學英語變得更有趣(NET教通常都唔會令英語課咁悶),無形犧牲又冇唔多.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0-27 01:14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27 02:01

Our 教育制度 should not label a group of students to be second-class especially when they are still very young and depict their chances of entering English speaking universities as long as English is still the major acceptable international languages and most of the top universities or renowned professors are English speaking.

理念上,我很認同wisekid2007您講既以上一番話,正如我認同「人類生而平等」一樣.不過,學生的學習能力本身係有差異既,而呢個見諸所謂抽象數字,就係banding之分.


莫忘了我剛才一直和您討論既,係band1以外既學生.

不過,好多謝您既當頭棒喝:

By the way, there are some parents here claimed that they highly support 母語 but they themselves sent their kids to 英中 .

我不得不認同您講既以上一番話係事實--因為,回歸後所實行的古怪母語教學政策,得出黎既,係反效果:

作為當年既中中生,我並無戴標籤既感覺,因為母校當時有中文部,亦有英文部,行出去,冇乜人視來自中/英文部既,係唔同級數既學校出黎既.
但而家政府既分法,等於講俾你聽,行母語教學既,就唔入top既band1學校之列,就係次等民族.因為英中要甄別,中中唔駛,要甄別既,自然高人一等 --咁政治唔正確既方法都諗得出,真係服咗阿董生

我既母校,就係咁,被迫要斬斷百年既歷史紐帶,無端端變成英中(記憶所及,當年好少有中中係band3,打正旗號辦母語教學既,一係歷史淵源,二多半係較有教學理念既):(

諗到好實際既利益--幾年之後,假如我囡有幸成績上上,有機會躋身全港表面學習能力較高那五分一既尖子之列時,為咗佢有可引發其競爭意欲、互相激勵既對手,可能就要花埋d無謂時間黎用英文讀近代中國史,死背石英岩既串法...
不禁高呼一句:
教官,還我囡接受優質母語教學既權利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27 02:40

我諗頭先果三通長回應,已較清楚咁表明我既觀點:
係中學階段,無論band1定band3,我都認為母語教學較好 ,不過好多謝wisekid2007既認真回應 ,令我由出於個人既經驗認同,反思母語教學既理念,亦帶我考慮到強分英中、中中教育政策既荒謬

--呢d,就係互動交流既好處,亦係行非母語學習環境中較難實行既互動激發(假如硬要我用英文表達異議,我諗我再唔會出現).

「有得揀,至係老闆」,政府又唔係學童既父母,更加唔係上帝.縱然我認同母語教學既好處多於壞處,都會認同,家長有捨band1中中,而去揀band3英中既權利.政府而家抹煞咗家長既選擇權,情況一如新加坡政府唔俾人食香口膠,飲可樂一樣荒謬(對唔住!之前因為冇切膚之痛,冇認真考慮過)

就咁睇黎,雖然對葉劉口角向上既形象惡感深刻,不過我假如有住響港島區既朋友,可能都會因為葉劉提議取消這個一刀切,叫佢地多d比較兩位阿太既政網,而唔係面部表情,先諗清楚會投邊個一票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27 03:12

講咗大方向,順便又回應返d枝節問題:

TOEFL考過600分既 doesn't mean good in English. They just have attained the baisc English standard in order to study in the US. You may check how many hours and how hard they have to study in order to attain over 600 marks in TOEFL.


又俾您捉到痛腳添 ,我就曾見過TOEFL過660既北京幾名吓大學既大學生,寫既英文,連我這個英文水平應該係自己所認識既香港人中最差既,都會睇得出好有毛病  

之前我為慳氣而有心蒙混,果然逃唔過有識者既法眼

不過,佢地對學習果種狠勁(over660果個朋友,真係每日攞本字典黎背架,就算呢個唔係好既方法),就真係幾令人佩服 (我咁講,似乎係講黎印證咗wisekid2007您既觀點).

It is true that 全世界企業都會北望神州.  However, Mainland China has so many talented people and experts and what is the role of HK people if we don't have a high level of English standard and communication skill in order to act as the bridg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我唔覺得新一代有a high level of English standard and communication skill,更重要既係,佢地冇可同佢地既communication skill匹配既世界觀同思考能力,可以搭到條乜橋,都真係幾難預計到.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27 03:32

原文章由 Yau_Cheung 於 07-10-23 20:32 硐表


The government is the same.  The senior officers said that they support 母語, but many of them send their children to international schools.:tongue:


香港制度千瘡百孔,官員遮遮掩掩認同非母語教學好d既古怪愛國表態,固然係其中一種.但最大既問題,都係慳錢唔肯實行小班教學既填鴨教法.

記得有次聽收音機,有個新晉女歌星講成長經歷,佢話,自己去咗外國留學(好似都係歐美之類),先發現世界咁大,自己有咁多可能性喎.我聽既時候,都幾觸耳驚心

國際學校,除咗語言優勢外,其培育學童自尊感,啟發創意和思辨能力既教學模式,亦係更吸引之處.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0-27 03:39 編輯 ]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0-29 11:08

原文章由 天堂鳥 於 07-10-23 16:02 硐表
我覺得不一定,但反對有關教育部門對現行學生成績與教學語言掛勾的做法。

[quote原文章由 BK_EDITOR 於 07-7-26 09:24 硐表
又話母語可以幫助學習, 但d英文又會唔會差左呢~~?
[/quote]

天堂鳥:

睇返後面,發現您既觀點有可能幾接近我既(不過似乎我既理解力,未足以準握掌握到您雪泥鴻爪既意思)!

關於您講既普通話教學問題,都係我近期幾關注既--有d心急如焚添,因為到咗40年之後,我地既小朋友,就會成為全國唯一不能操標準普通話既阿嬸、阿伯,一如香港地而家不能用英文作簡單公文來往一樣,將會備受標籤 .但教官卻遲遲唔打算推行普通話教學,有d私小就算有,但搵個母語並非普通話既老師黎教 ...真係唔教好過!究竟點算好,都真係要請教吓有識之士

您提到學中文係第二語言--我諗您係想搞搞氣氛,俾多d討論空間大家交流吓,唔會係講真?
如果唔係,讀中學既細路有日學咗篇文言文或者唐詩返黎,苦埋口面,家長咪要打電話向學校投訴--點解仲要教第三外語?
又假如學校不知好歹,請咗個操美語既NET返黎,教其美式英語,咁米又要學第四外語?
(多謝秦始皇,中文都只係語言上有區別,文字其實尚算統一{港式中文從未被列入「正統」}.而以語音為主要組成元素既英式同美式英語,就連文字(串法),都有幾多相異,咁仲唔算「外語」?)

好啦,講笑完畢,回應您提到既中文教學語言既問題.我覺得中央政府好耐以前做緊既,係延續三千幾年前秦始皇未做完既工作--統一文字外,再統一漢語語言.將其他地方方言邊緣化之後,慢慢消融.
(情況可能似新加坡政府多年來對中文實行既政策一樣,佢地非常徹底既英語教學政策,其邊緣化中文既效果,可能令好多香港家長都羡慕?)

香港作為特區,除非想獨立成國,否則難擋普通話教學潮,而愈遲推行,對小朋友愈唔見得有好處(以個人親身例子,我雖然在內地讀大學,曾經嫁了個普通話為母語既丈夫,並在北京混過兩年,但縱然在北京生活的普通話最流利期間,程度都係:「普通話講得不錯,妳是韓國留學生嗎?」).呢樣野,亦係受殖民地英中精英制教育既教官,冇想辦法去改善既問題.
作者: 天堂鳥    時間: 07-10-31 21:30

你是否不同意我對「香港人的母語不是中文」這個看法?

你列舉文言文這個例子,意思是否想指出「文言文是中文,粵語及港式中文也是中文,香港人的母語既然是粵語,因此香港人的母語便是中文」這個邏輯?

你又列舉美式英語的例子,意思是否想指出「美式英語也是英語,與英式英語是同一種語言;因此港式中文是中文,與規範中文便是同一種語言」這個邏輯?

希望你能簡單回答我的提問,謝謝。

想補充一點,我所討論的,是指語言學上有其特定意義的母語、第二語言及外語。母語亦稱第一語言,是一個人最早接觸、學習、並掌握的一種語言;是第二語言是指一種非母語但在日常生活經常使用的口語或書面語;外語是指一種日常生活不會經常接觸及使用的口語或書面語。語言學上,並沒有第三、第四語言或外語這些說法。

外語不外語只是一個名稱,問題是很多香港學生把港式中文書寫入文,根本寫不出文句通順的規範中文,港式中文與規範中文有很大的文法及用字差異,教國內的同胞都看得不明不白,這就是因為香港人的母語是粵語,是廣東話,日常在香港使用的粵語還要夾雜很多外來語(主要來自英語,例如「的士」、「士多」、「波士」等)及傳統的粵語專有詞(例如「陰功」、「得閒」、「該悔」等)才覺得傳神!但是香港人使用的規範書面語卻是「白話文」,這樣一來,很難把心裡所想的直接寫出來。如果用粵語授課,老師及學生都需要把課本上的中文翻釋為粵語,到書寫時又要再度把心中所想的粵語句子翻釋為「白話文」。看看現在香港人寫出的所謂「中文」,符合規範的,少至又少,就是因為不能把心中說話直接寫出來的關係。在香港推行「母語」教學在根本上是有「先天性缺憾」及局限,根本不是「母語教學」。粵語是中文的一種,但不等於中文。英式及美式英語的差異並不會對兩地人仕的溝通做成障礙,而我們討論的是母語教學,不是外語學習,你的譬如並不洽當,亦不相干。

如果把我的發言看成是笑話,你洋洋大觀的東扯西拉但卻總找不著重心也是一大笑話。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7-10-29 11:08 硐表  
您提到學中文係第二語言--我諗您係想搞搞氣氛,俾多d討論空間大家交流吓,唔會係講真?   
如果唔係,讀中學既細路有日學咗篇文言文或者唐詩返黎,苦埋口面,家長咪要打電話向學校投訴--點解仲要教第三外語?
又假如學校不知好歹,請咗個操美語既NET返黎,教其美式英語,咁米又要學第四外語?
(多謝秦始皇,中文都只係語言上有區別,文字其實尚算統一{港式中文從未被列入「正統」}.而以語音為主要組成元素既英式同美式英語,就連文字(串法),都有幾多相異,咁仲唔算「外語」?)

作者: 天堂鳥    時間: 07-10-31 21:48

古怪,要發表兩次才能顯示。
作者: sweetsue    時間: 07-10-31 22:48     標題: 回覆 #2 天堂鳥 的文章

方言可以当母语吗?

这个论点可谓母子不分,乱了套了。

上海人可以说上海话是母语,四川人可以说四川话是母语,一个纽约人也可以说纽约话是母语而英语不是。

中国人有没有必要都会说普通话呢?除非你愿意自我孤立和边缘化,不用和别人沟通,那就没必要学习和改变啦!

在香港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老外会说很流利的粤语,但在汉语风行天下的今天,他能说他会说中国话吗?
作者: 天堂鳥    時間: 07-10-31 23:45

回覆sweetsue


請問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支持我還是反對我呢?

方言可以当母语吗?
不可以嗎?

这个论点可谓母子不分,乱了套了。
你是同意還是反對我,被你搞亂了。

上海人可以说上海话是母语,四川人可以说四川话是母语,一个纽约人也可以说纽约话是母语而英语不是。
我不知道有紐約話這回事,像英語嗎?

中国人有没有必要都会说普通话呢?除非你愿意自我孤立和边缘化,不用和别人沟通,那就没必要学习和改变啦!
你是不贊成中國人學普通話還是說香港人沒必要學習和改變呢?不太明白你的立場。

在香港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老外会说很流利的粤语,但在汉语风行天下的今天,他能说他会说中国话吗?
中國話是指什麼?指中文嗎?
如果會說流利的粵語不算是會說中國話,不就是引證了我的「粵語不等同中文」的論調嗎?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1-2 00:01

原文章由 天堂鳥 於 07-10-31 21:30 硐表
你是否不同意我對「香港人的母語不是中文」這個看法?


是,正是如此.
語言,是一種文化的承傳.百年前,在未有主張「我手寫手口」的白話文運動之前,中國的書面語一直與口語有相當遠的距離,您能說當時學的中文不是母語嗎?那是否已把母語收窄為「語言」,而把文字摒除出外?

口語和書面語有別,我想不單只在中文出現的問題.
而美式和英式英語在用字和用法上,都有不少的分別,我想是較我懂英語的您也清楚的,但很少人會視此兩種為不同的語言.

方言入文是慣用語問題,其實不涉及如基本文法、語句構成等重要規則的相異,所以不能強說粵語跟中文是兩種語言.
(慣用語不單是廣度--即地區相異的問題,在縱度--即不同年代上,慣用語都並不相同,以您的推斷,粵方言不是中文,那文言文當然也不是中文,我只是以順推法去引證您說法的漏洞)

以此為基礎,也就不能說香港學童以中文為學習語言不算是母語教育,因為學習中文,識字,讀規範中文是一個主要途徑.母語學習,指的不應僅僅是「我手寫我口」的窄範圍,而是整個母語文化語境.

粵方言的母語教學,在慣用語和個別的語法方面,是需要作些調節,但不能以非母語教學冠之--除非您在此的闡述,對母語教學另作重新定義(如您現在補充的一樣,那是個非約定俗成的定義).

假如我以開玩笑形式回應您提出的觀點,令您感到冒犯的話,我在此願意道歉 .在這裡發言,不過是各表觀點,似乎無必要作人身攻擊,假如我的玩笑令您有如此激烈的反應,那明顯是我的形式表達得過分了,有必要檢討

不過,網上發言,就得一擊即中,不能東拉西扯的嗎?好吧,為表致歉的誠意,我就遵照您的規矩,從此絕跡此欄的討論吧--反正,我發現在此欄開始時,已有不少發言者言簡意賅地表達了精采的想法...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1-2 20:57 編輯 ]
作者: eviepa    時間: 07-11-2 20:26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7-11-2 00:01 硐表

不過,網上發言,就得一擊即中,不能東拉西扯的嗎?好吧,為表致歉的誠意,我就遵照您的規矩,從此絕跡此欄的討論吧--反正,我發現在此欄開始時,已有不少發言者言簡意賅地表達了精采的想法...


看你們正反雙方唇槍舌劍,各有驚人絕技,看得如痴如醉之際,辯論突然終止,可惜!可惜!
作者: joenjac    時間: 07-11-14 12:48

母語,我認為是一個政治性的名詞,在民國初期定下的一種方言.目的是希望可以統一語言.至於詞意,天堂鳥的闡述,則十分透徹.

今天的普通話,台灣叫國語.是明朝中原的流行語.我們在古詩上,發現最早期在中原的流行語是廣東話,而廣東字往往在古籍上出現.到了五胡亂華,中原人大舉南移,南方就多了一種方言--客家話.客家原來就是中原的流行語,客家,就有要回家的意思.

從這,我們發現,愈是南方,語言愈古老.至於為什麼南方方言沒法重回中原,我是不知道.

關於用母語教學,我想定性為普通話教學.以這為討論基礎.

用新加坡和日本作一個比較.

日本是一個完全母語教學的國家,從工業發展上,很明顯看得出,他們的教育成就是相對成功的.反觀新加坡,卻沒有幾個人物.有看"小孩不笨"這部電影,也看到了香港教育的影子.相對是失敗的.

母語教學是可以讓孩子在打基礎上,節省很多力氣和時間.等他們長大,認為有需要,有興趣,才在外語的書本中下功夫.美國工程師看德文書的人會少嗎?

再看大陸,台灣,那些幾乎到大學才真正接觸英文的學生,成績又如何?
需要跟興趣才是學習的原動力.

香港呢?
是父母覺得需要.我是其中一位.

曾經跟一位英中校長討論,他說得很透,他說中學的責任,就是把學生送進大學,香港的教育,從幼稚園開始,就是為了進大學,進了大學就安全啦,因為一定可以畢業.有了畢業證書,找工作的起步點就比較好.

英中,中中,是學生的標籤,有幾個成績好的會念 中中.不是沒有,但是少數.快速分離法,英中,中中,社會上的共識呀.

我們會有理想讓孩子去學應該學的東西,母語教學,多好呀.但在人浮於事的社會,你替孩子的未來下的賭注,輸了,你拿什麼來賠?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1-15 14:07

原文章由 joenjac 於 07-11-14 12:48 硐表
母語,我認為是一個政治性的名詞,在民國初期定下的一種方言.目的是希望可以統一語言.至於詞意,天堂鳥的闡述,則十分透徹.

今天的普通話,台灣叫國語.是明朝中原的流行語.我們在古詩上,發現最早期在中原的流行語是廣東 ...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1-15 14:16

copy fm "孫明揚:學好兩文三語"  by andrew


QUOTE:
也要發揮背靠祖國的優勢,學生必須同時學好兩文三語,不應只重英語或母語教學。


Yes, we wish students can good at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but, how many can?

I heard that each student spends 1500 hours in English before they quit from school, how about the English standard?

Most students have no such ability to handle English, why we try most effort to push them so much to learn English, why we need to push our student to use English as the media in learning Science and Math.

I think Mr. Sue’s new policy will be welcomed by teachers and parents. Our teacher need it very much, although most of them cannot use English well, but it really helps them escape from school shut down.
Poor students and poor Hong Kong, we spend much recourse and effort in our education, how many of them waste 1500 hours and learn nothing? How many of them need to use English to communication when they are growth up?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07-11-16 01:18

正如近日各報章所言, 母語教學已爭論多年, 政府長期和家長各持己見, 亦有部分家長一如政府高官, 用口來支持母語, 但行動上支持英語教學, 當然亦有家長身體力行誠心支持母語教學.

母語教學在BK也討論多年, 很多網友前已盡舒己見, 但討論唔怕舊, 最緊要大家受, 因為問題一日存在, 就有反覆討論餘地.  所以新上任教育局長也覺得現時有需要檢討, 但礙於由田主席制訂的英中上落車政策, 不能未出世就胎死腹中, 又不能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所以教育局隨又含混其詞, 說要廣思集益, 才作決定.

Joenjac 講出家長所想, 母語教育是好, 但大部分香港家長覺得子女有需要學好英語.

日、台、韓、中由小學至大學都是母語教學, 培養不少人才, 成經濟工業強國.  他們的學生在升學, 就業, 工作上都大部分用母語, 無語言接軌問題, 學以致用, 母語教學當然順理成章.

新加坡八成為華人, 但沿用英制, 官方和教學也以英語為第一語言, 工作上也以英語為主, 目標明確, 英語能力也打造這個小國成為南亞金融商業旅遊中心, 作歐亞橋樑. 英語能力對新加坡成功有絕大關係.

說回香港, 大學以英語為主, 升中升大往往着重英語科成績, 政府高薪職位如政務官甚至紀律部門對英語也有一定要求, 各專業考試也多以高階英語進行.  社會上對英語有要求的行業也不少.  在這環境下, 你叫家長如何在學業上裝備子女. 這就是對應 Joenjac 所說的教育目標的實際需要.

用母語教育的國家一樣有學習壓力, 如日本的"考試家族", 新加坡的"小孩不笨", 台灣的上補習社的畸形風氣. 因為社會雖然相對富裕, 但貧富懸殊, 不少人仍活在貧窮線下, 憂柴憂米.  在這些社會上, 能者愈富, 弱者愈貧, 所以大家要競爭向上爬, 脫離險境..  當然並不是所有家長望子女將來成龍成鳳, 但也不希望子女像 csy_ma 前所說因英語不佳, 就業時工種較少, 有危牆之險, 柴米之憂.  在國內外開放下, 我們子女將來工作上會面對不少外地人競爭.

香港一刀切母語政策, 似褒實貶, 反使教學語言非驢非馬, 英語學習像一倒豎金字塔, 下端學得少, 上端用得多, 政策和實際角力, 大家用時間金錢, 努力平衡雙語.  但上重下輕, 很多學生不平衡失敗跌下. 大部分學生入不到英中, 學英語已經兩頭唔到岸, 又被標籤, 語文學習受規範, 能力受質疑, 前途疑慮, 使大部分學生對學習失興趣信心, 母語教學的益處也受抵消.  所以在政策矛盾, 目標不明確, 互相角力下, 語言學習如逆水行舟, 浪費精力時光., 辛苦後也低效應.
作者: joenjac    時間: 07-11-16 10:17

對推行母語教學,我認為不應該從教育局開始,政府如果先由環境開始,容許英語不佳但能力高的人任高職,大不了請一個英文好的傳譯,公文以中文為本.....等等,制造一種氣氛,當中文英文在公職中不分上下,誰會一頭往英中鑽.

會考的改革,中英文卷不分開評分,已令英文卷的學生吃虧,如果334採同一手法,幾年下來,家長發現英中比中中吃虧,母語教學,自然有市場

什麼國際城市,那是自我催眠,我們去日本看看,就會發現英文好的人不多.卻不比香港遜色.

再看成龍,發仔,章子怡.就可見英文可以追落後,可小孩子的教育,是走不回頭的.社會環境一天不改變,母語教學一天得不到大多數的支持
作者: joenjac    時間: 07-11-16 10:17

對推行母語教學,我認為不應該從教育局開始,政府如果先由環境開始,容許英語不佳但能力高的人任高職,大不了請一個英文好的傳譯,公文以中文為本.....等等,制造一種氣氛,當中文英文在公職中不分上下,誰會一頭往英中鑽.

會考的改革,中英文卷不分開評分,已令英文卷的學生吃虧,如果334採同一手法,幾年下來,家長發現英中比中中吃虧,母語教學,自然有市場

什麼國際城市,那是自我催眠,我們去日本看看,就會發現英文好的人不多.卻不比香港遜色.

再看成龍,發仔,章子怡.就可見英文可以追落後,可小孩子的教育,是走不回頭的.社會環境一天不改變,母語教學一天得不到大多數的支持
作者: joenjac    時間: 07-11-16 10:18

對推行母語教學,我認為不應該從教育局開始,政府如果先由環境開始,容許英語不佳但能力高的人任高職,大不了請一個英文好的傳譯,公文以中文為本.....等等,制造一種氣氛,當中文英文在公職中不分上下,誰會一頭往英中鑽.

會考的改革,中英文卷不分開評分,已令英文卷的學生吃虧,如果334採同一手法,幾年下來,家長發現英中比中中吃虧,母語教學,自然有市場

什麼國際城市,那是自我催眠,我們去日本看看,就會發現英文好的人不多.卻不比香港遜色.

再看成龍,發仔,章子怡.就可見英文可以追落後,可小孩子的教育,是走不回頭的.社會環境一天不改變,母語教學一天得不到大多數的支持
作者: csy_ma    時間: 07-11-16 20:34

原文章由 joenjac 於 07-11-16 10:18 硐表
會考的改革,中英文卷不分開評分,已令英文卷的學生吃虧,如果334採同一手法,幾年下來,家長發現英中比中中吃虧,母語教學,自然有市場
...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07-11-16 22:52

Joenjac:

你說...

…//對推行母語教學,我認為不應該從教育局開始,政府如果先由環境開始,容許英語不佳但能力高的人任高職,大不了請一個英文好的傳譯,公文以中文為本.....等等,制造一種氣氛,當中文英文在公職中不分上下,誰會一頭往英中鑽.//

如果用行政指令可改變社會實際需求, 世界上社會的管治會變得容易簡單.  但實際上英語應用是有需求的話, 如何避得了, 傳譯祇是一種低效率高成本方法.  我們不是國家政要, 就算曾特首和司局長們也不會帶著傳譯到國內或國外的會議去.  香港人多出外旅遊, 除中國台灣外, 多以英語溝通, 又怎辦呢!  說到應用文件, 政府和香港很多的大公司都已中英對照, 但國際公司和對外文件交往仍以英文為主, 不能因為你要推行母語教育可遷就改變.  公職上如何中英不分上下, 工作不是以能者居之, 香港出入旅客, 外籍居港人仕僱員不少, 公職上不識英語如何應付, 是否又要每人請一傳譯?  倡行母語教學, 英語水平一定下降, 大量的雙語傳譯人才從那裏來.

…//會考的改革,中英文卷不分開評分,已令英文卷的學生吃虧,如果334採同一手法,幾年下來,家長發現英中比中中吃虧,母語教學,自然有市場//

今年會考英語科不分AB卷, 不知英中或中中誰的得益大?  較高分不一定有較佳出路, 是視乎大學入學和社會要求.  香港現今經濟發達, 對英語人才求才若渴.  大學也是十分注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以下是兩則有關新聞 :-

今天頭條日報的新聞, 標題為…大歎難請人, 部份「詞不達意」. 66%受訪公司彈大學生英語差.  香港總商會希望政府正視問題.

近來中文大學語文教學國際化引起爭論, 其一論點…甚至乎為配合此目標,中大更一改必須中文科合格的入學要求,容許在會考及高考中,沒有應考中文科的學生,以其他科目成績代替,為吸收非本地生鋪路。

當然我們有我們的祈望想法, 教局推行母語也有它的祈望想法,  但都改變不了大學和僱主的實際要求,  家長的長期實際想法.

…//什麼國際城市,那是自我催眠,我們去日本看看,就會發現英文好的人不多.卻不比香港遜色.//

香港是否國際城市, 由來已久, 早有定論.  很多人把香港和日韓台比較, 但他們有優良產品, 可以閉門造車, 也可財源滾滾來.  香港打開門口做生意, 成中外樞紐, 旅遊金融城市, 靠什麼, 廣東母語方言?

…//再看成龍,發仔,章子怡.就可見英文可以追落後,可小孩子的教育,是走不回頭的.社會環境一天不改變,母語教學一天得不到大多數的支持.//

當然如發仔娶個英語佳的新加坡老婆, 或如成龍有錢請一班英語人整日圍繞身旁, 讀寫未必掂, 講都可練成一口流利英語.
作者: joenjac    時間: 07-11-17 00:59

英語在香港流行是市場問題,如果政府一意將香港生產力定位於現在方向,推行母語教學是註定失敗的.但在政治獻媚的心態下推母語教學,害倒的是我們的孩子.當我們又堅持中英並重是因為香港是國際城市,立論並不扎實.香港成為國際城市有許多因素,我舉日本是反証高英文平均水平並非必然.

其實英文科不分卷,這無用置疑是英中有優勢,就好像文理科生數學科同卷同理.但其他科目同樣不分卷,英中學生, 如果資質一樣,英中吃虧是應然.

如果討論到語文能力,其實是我們新生代的表達能力下降了,跟中英文教學並非直接關係.事實上,我們的新生代,無論中文英文,普遍都是詞不達意.或者是欠缺了深度和層次.這可另開一題目討論.

研究是需要實驗舉証,但教育政策不應是研究的課題,孩子們走錯了就回不了頭,錯過了也不可回到起步點.成龍,章子怡是告訴我們,有些東西是可以追,這也是告訴政策制定者的.不過,我是不會讓孩子冒險,講就無敵,我還是會讓孩子鑽英中,社會市場需要嘛!

[ 本文章最後由 joenjac 於 07-11-17 01:00 編輯 ]
作者: Share    時間: 07-11-21 09:44

實際的環境裹,很多孩子在雙語,甚至三語的家成長,都能好好的運用這些語言,這不是因為天份或其他原因,只是因為環境。

香港的學生用了大量的時間,都無法好好的掌握英文(甚至中文),就是因為環境和學校的學習氣氛出了問題所至。

很多香港老師學術水準低,又不願意打開心,固步自封,只是用不斷操練,不停重覆做練習的形式,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樣可以教出怎樣的學生?家長也是以成績論英雄,那學生能怎樣呢?
作者: eviepa    時間: 07-11-21 21:37

原文章由 Share 於 07-11-21 09:44 硐表

很多香港老師學術水準低,又不願意打開心,固步自封,只是用不斷操練,不停重覆做練習的形式,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


Share,

很有興趣知道,你覺得如果不用不斷操練,不停重覆做練習的形式,老師又可以用甚麼的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呢?

eviepa
作者: Share    時間: 07-11-22 09:03

eviepa,

其實就係老師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在課堂上討論課外書上有趣的地方,這方法你一直都在用,你女的成續相信也令你很驕傲,所以我都是在偷師而已。
作者: eviepa    時間: 07-11-22 23:45

原文章由 Share 於 07-11-22 09:03 硐表
eviepa,

其實就係老師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在課堂上討論課外書上有趣的地方,這方法你一直都在用,你女的成續相信也令你很驕傲,所以我都是在偷師而已。 ...


Share,

在家中教女,我相當有把握,但講到課堂要怎樣教,才達最佳效果呢?我怎樣想也想不出個所以來,還望有能者賜教。

eviepa
作者: Share    時間: 07-11-23 08:41

eviepa
好難,好難,
一個好的老師要有教學的熱誠,要有寛大的心,接納不同的意見....

係唔係都好難找這種老師。

不過我對IB這系統有些期望,起碼老師應該會尊重學生的意見(希望),家課也不會一味以操練為主吧!

只是我的兒子還小,未知效果如何,而且,我想要的教學模式是較接近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你可能不太認同吧。

所以外國才會出現homeschooling。

作者: Share    時間: 07-11-23 08:41

Sorry, Duplicated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07-11-23 12:23     標題: 葉劉淑儀呼籲改進母語教育

大公報 2007-11-23

香港學生的英文水平不斷下降,已是公認的事實。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葉劉淑儀指出,母語教育政策推行以來出現很多後遺症,如學生英語水平下降、家長失去信心、教師工作壓力增加等。母語教育政策有修改的必要,她建議讓學校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課程的性質來選擇教學語言。\本報記者 羅秉昆

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主持人昨日分別致電給八位已報名參與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的候選人,讓他們發表對本港母語教育政策的意見。包括葉劉淑儀在內的多位候選人均認為,母語教育政策的本意雖然是為了幫助學生學習,但執行時缺乏彈性,反而令學生的英文水平每況愈下,家長教師無所適從

英中劃分有反效果

葉太表示,自美國學成回港成立匯賢智庫以來,一直十分關心香港的教育政策。她指出,母語教育政策的原意是幫助學生學習,但執行以來卻帶來不少反效果。自一九九八年全港的公營中學分為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後,中文中學的學生接觸英語的時間大減,影響學生的英語水平。此外,香港學生也缺乏運用英語的環境,只有在學校才有機會運用英語,即使每間學校聘請多一兩名外籍教師也無濟於事

她說,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對英語的要求甚高,然而目前的語文政策未能滿足社會需求。不少社會人士都意識到港人的英文水平下降,中文中學的學生升讀大學後,面對英語授課也感到難以適應。家長也對母語教育缺乏信心,希望子女能夠入讀英文中學、直資或國際學校。此外,學校的「標籤」問題嚴重,就算○八至○九年度前學校可以申請改變教學語言,外界也擔心會為教師帶來額外的工作。葉太建議,政府應讓學校根據學生的能力和課程性質,選擇在不同的科目使用不同的教學語言。

籲予學校自主選擇

除了葉劉淑儀外,柳玉成、蔣志偉和陳方安生也認為必須檢討母語教育政策。柳玉成說,今年會考的英文科合格率是歷來新低 ,學校應對使用何種教學語言擁有獨立自主權。蔣志偉說,現時語文政策的最大問題是毫無彈性,硬性將中學分為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嚴重妨礙教學自主,應給予更多彈性。陳方安生也提出,應由學校因應學生的能力和師資去決定教學語言,以及鼓勵家長更多參與學校政策。

不過,李永健、蕭思江和凌尉雲則認為,暫時毋須改變母語教育政策。李永健說,母語教育是否有成效,還需要更多時間 去驗證。蕭思江表示,應在十年後才檢視母語教學的成效,若現在又更改,反而令人無所適從。凌尉雲說,目前教育面對最大的問題是課程編排混亂,政策推行太急也令人難以適應。

昨日電台主持未能聯絡候選人何來。
作者: mattsmum    時間: 07-11-23 18:32

YIP was in this Tuesday's "biligualism talk" in VCA, she asked questions like: in our day, we read books like little woman, prisoner of Sundar, today with the competition with TV, Games, how to encourage children to read?

everyone laughed, that is a good question.

原文章由 囝囝爸 於 07-11-23 12:23 硐表
大公報 2007-11-23

香港學生的英文水平不斷下降,已是公認的事實。立法會港島區補選候選人葉劉淑儀指出,母語教育政策推行以來出現很多後遺症,如學生英語水平下降、家長失去信心、教師工作壓力增加等。母語教育政策有修 ...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07-11-23 20:40

上貼文章所說的, 對我來說已是舊瓶新酒, 存在已久.  不過教育是香港的大問題, 母語政策檢討近來又正成為熱門話題, 政客撈來作政治本錢, 說出的都不過是順手拈來, 並無新意.  但其中說到今年會考英文科合格率是歷來新低, 我有所懷疑, 因有公佈成績的英中和中中培正, 英文科優良率幾乎倍升, 歷來新低的說法是否正確. 其又有說母語要更多時間驗証, 令我想起文革, 十年浩劫, 害了不祇一代人.

各位提出不少問題:---  英語在香港的定位, 是自發, 或歷史使然, 或因便成利, 或有實質需要, 環境使然, 或賴以作競爭生存. 現時不少高官, 影視藝人, 零售服務或商界, 都要學好普通話, 又為什麼呢?  為什麼不可如中日韓一樣, 語言上由外人相就我們.

語文沒落是世界的趨勢, 多元下學得更多更廣, 在多物質娛樂下, 語文學習閱讀在時間和誘因方面, 年紀愈大, 外誘愈強, 變得愈薄弱. 如要加強不足, 學校不是較為可長期專注, 穩定貫徹, 有恆有效, 對學生是理所當然學習地方,  為什麼家長覺得重要學習環節可課外追回, 把學習延伸課外, 學生有一種被剝削感覺, 引起抗拒衝突, 不抗拒受教的都要花課內外雙倍時光, 效果不言而喻.  很多人說母語教學又有何不可, 每天在校單向約二節的祇聽不講英語學習, 和課內課外全天候母語學習環境, 單語大幅傾斜, 會好嗎?  要用的學不上, 已有的怕你學不足, 又是嚴重失衡.  理解上的增益, 可抵償應用所失之苦?

老師教學不足的問題, 身為父母, 一二個子女的不同能力性格, 教導上亦覺身心疲乏.  以己度人, 老師對幾十個品質不同學生, 可做到幾多幾好, 何況還有校內外的官樣文章查核, 課內外活動要應付.  老師的語文能力問題, 不足的是說英語吧?  老師過去是學生, 現時學生是將來的老師, 現時我們不重視的, 將來會得到嗎!  惡果循環, 僅餘優勢不再, 不難被國內人, 國內城市所取替.
作者: 囝囝爸    時間: 07-12-22 14:34     標題: 教學語言 檢討小組成員轉

逾半接受微調或大改動舊報告書

【明報專訊 2007.12.21】將快實行的中學教學語言政策,是以田北辰為主席的檢討小組於兩年前發表的報告書所訂定。但面對近日學界紛紛要求改動政策,小組成員中,至少過半數明言改變初衷,作出不同程度的「轉」,分別接受政策微調甚至大改動,幾乎沒有人「死守」報告書所有建議。令政府改動中學教學語言政策,至今可謂已無阻力。

前「檢討中一派位機制及中學教學語言工作小組」於兩年前完成報告,提出學生能力、教師能力及配套為「上車」做英中的三大條件,其中,英中中一生需有85%或以上能以英文學習的比例。除主席外,當年小組中有12個非官方成員,本報接觸到其中7人,他們均已不堅持要推行當年的決議或接受有條件微調。據知,組內絕大部分成員已認定政策「要變」。

小組成員袁天佑甚至不介意「動大手術」,「可以返去講基礎的問題,是到底香港需要怎樣的語文政策呢?」他指,改動非易事,牽涉不同利益及看法。過往小組因母語教學的「政治限制」,只可商討「上下車」機制,早就明白當時的建議「不一定是最美好的方案」,現時可再想辦法,他說︰「從最基本想起,反而會有突破。」成員李石玉如則指,若因學童人口下降、英中學生不足才微調,就不是從教學專業的角度看問題,但認為若政策真的要變,倒不如大改。

戴希立﹕減怒氣未嘗不可

成員之一戴希立表示,如果調校可令業界怨氣少點,就未嘗不可,建議可微調英中85%中一生可以英文學習的比例至75%。另一成員陳黃麗娟則指,現時各方提出的建議都非新事,她並非不接受微調,但需要一個更佳方案,又指當年小組做了廣泛諮詢,諮詢了不同持份者的意見。小組主席田北辰暫未作回應。

教育局長孫明揚  近日仍頻頻會見團體,聆聽教學語言的意見。前日會見孫明揚的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均瑜指出,孫明揚對解決中學教學語言問題頗有雄心,希望「傾出路線圖」,提升逾六成能升上大專學生的英語程度,以致足以接受專上教育。

教聯倡延後中學「上下車」時間表

黃均瑜建議,若短期內找不出辦法,可把原定10/11年正式讓中學「上車」、「下車」的時間表拖後,待新高中的學生公開試成績「出籠」後,再落實解決方案。教育局長新聞秘書表示,現時仍未有定案,只肯定不會推倒重來。

孫明揚今日將會見代表全港七成中學的津貼中學議會,繼續商討教學中學語言問題。
作者: babyshophk    時間: 07-12-31 15:17

學校應有權自決採用英文、中文或普通話教學的語言政策。
作者: samuel89    時間: 09-8-7 19:43

原帖由 joenjac 於 07-11-17 00:59 發表
研究是需要實驗舉証,但教育政策不應是研究的課題,孩子們走錯了就回不了頭,錯過了也不可回到起步點.成龍,章子怡是告訴我們,有些東西是可以追,這也是告訴政策制定者的.不過,我是不會讓孩子冒險,講就無敵,我還是會讓孩子鑽英中,社會市場需要嘛!


呵呵.....其實點講母語教學好...都唔夠呢句實際:loveliness:
作者: chanez    時間: 09-8-11 00:21

原帖由 samuel89 於 09-8-7 19:43 發表


呵呵.....其實點講母語教學好...都唔夠呢句實際:loveliness:




我都會俾d仔女去讀英中或名校, 因為我排第一重視的是
德育校風同儕影響讀書風氣這些因素 ,  其次才是成績,
而我相信, 在英中及中中按比例隨機抽樣,  於我重視的因素裹面, 英中會明顯較好,


不過,
如果係"培正" 和 一間 "校風差的英中" 二選一,
我督會選培正.
作者: samuel89    時間: 09-8-11 12:12

原帖由 chanez 於 09-8-11 00:21 發表

不過,
如果係"培正" 和 一間 "校風差的英中" 二選一,
我督會選培正.


呵呵.....你心底內一樣揀英中 否則你已經將"培正"當首選啦...
作者: chanez    時間: 09-8-11 22:39

原帖由 samuel89 於 09-8-11 12:12 發表


呵呵.....你心底內一樣揀英中 否則你已經將"培正"當首選啦...





如果在
"
校風不好的英中"

校風好的中中"
作選擇,
我會選中中,
如果各方面的條件一樣, 而女兒又讀得上的話, 我會選英中,

如果女兒讀英中, 但由於EMI 的原故, 令各科的學習受顯著影響, 就會毫不猶豫選中中,
總的來說, 由於客觀環境, 為了女兒的前途, 英中係會稱先D, 但並不盲稱先, 最終判準, 一切都以
學習成效
為依歸,




作者: samuel89    時間: 09-8-11 23:11

原帖由 chanez 於 09-8-11 22:39 發表
如果在
"校風不好的英中"

“校風好的中中"
作選擇,
我會選中中,
如果各方面的條件一樣, 而女兒又讀得上的話, 我會選英中,

如果女兒讀英中, 但由於EMI 的原故, 令各科的學習受顯著影響, 就會毫不猶豫選中中 ...


藍字家長選學校既最重要前提....
當然如果仔女在小學連母語上課都已經追不上....我會給他讀中中或VTC....所以我反對小學就谷仔女入英小,小學應該俾小朋友知道成績會影響升中既選擇, 已經很足夠....到中學如果入唔到英中,相信入大學之門已經關了一大半

[ 本帖最後由 samuel89 於 09-8-12 00:24 編輯 ]
作者: chanez    時間: 09-8-11 23:35

原帖由 samuel89 於 09-8-11 23:11 發表


藍字家長選學校既最重要前提....
當然如果仔女在小學連母語上課都已經追不上....我會給他讀中中或VTC....所以我反對小學就谷仔女入英小,小學應該俾小朋友知道成績會影響升中既選擇, 已經很足夠....到中學如果入唔 ...




1.  小學生很難會深切感受!
2.  何藍字家長?
THX,

chanez
作者: samuel89    時間: 09-8-11 23:47

原帖由 chanez 於 09-8-11 23:35 發表
1.  小學生很難會深切感受!
2.  何藍字家長?
THX,

chanez


1. 我覺得小學階段正好俾家長觀察小朋友是否讀書材料,正因為小學生很難會深切感受!所以諗住"谷"佢地既家長,往往得不償失...

2.不好意思,漏了字
作者: chanez    時間: 09-8-12 00:16

何謂藍字家長?
願聞其詳,
謝謝!
作者: chanez    時間: 09-8-12 00:21

原帖由 samuel89 於 09-8-11 23:47 發表


1. 我覺得小學階段正好俾家長觀察小朋友是否讀書材料,正因為小學生很難會深切感受!所以諗住"谷"佢地既家長,往往得不償失...




有些人發展較遲, 單憑小學階段未必觀察得到
作者: samuel89    時間: 09-8-12 00:25

原帖由 chanez 於 09-8-12 00:16 發表
何謂藍字家長?
願聞其詳,
謝謝!



我打漏了字....已經改好啦....你睇番post#92啦....
作者: samuel89    時間: 09-8-12 00:32

原帖由 chanez 於 09-8-12 00:21 發表



有些人發展較遲, 單憑小學階段未必觀察得到



呵呵...問題系好多家長小學階段已經要"催谷"呵 發展較遲,點"催谷"都見唔到預期後果架啦...如果真系中學先開竅...好多人自修都可以重考會考....




歡迎光臨 教育王國 (/) Powered by Discuz! X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