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星島日報 來論 - 回應扭曲TSA 之言論 ( 值得花時間一看 ...
查看: 6216|回覆: 115
go

星島日報 來論 - 回應扭曲TSA 之言論 ( 值得花時間一看) [複製鏈接]

Rank: 6Rank: 6


5312
1#
發表於 17-3-16 12:39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打印
本帖最後由 kwokyk 於 17-3-16 12:39 編輯

2017年3月16日
星島日報 星島教育  F3 來論

回應扭曲TSA 之言論


最近有關全港性系統評估舉論 ( TSA ) 的爭論甚囂塵上 , 看見香港社會近年凡事政治化 , 政治人利用教育議題作籌碼以達其個人目的現象 , 身為教育前綫工作者及學校領導的我 , 由不明所以至感慨 , 由感慨至反感 , 甚至憤怒 …… 至今 , 我實在不能再緘默 , 借此舒舒內在鬱結。
善用數據檢視學與教

TSA 於二○○四年推出 , 自始 , 我和老師們便利用TSA 數據 , 檢視學校在中 、 英 、 數的學與教 , 以及校本課程的成效 。 期間 , 有推行資優課程計畫 , 讓有能力的學生可有更進一步的發揮 ; 又或向教育當局申請教學支援 , 以改善或持續優化學與教 。 其實 , 學生們參與了 TSA , 他們和家長可能也不知道 , 因為都是如常的上課 、 如常的評估而已。

在二○ 一五年十月 , 一群家長在教育界立法會議員領導下 , 以 TSA 導致操練為由 , 逼使當局即時取消作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 。 自始以後 , 爭議不斷 , 事件不免令人聯想到與二○一六年是立法會及特首選委會選舉年有關。 回應突如其來的衝擊 , 教育局隨即組成研究委員會 , 並推出二○一六年小三全港性系統評估試行計畫 , 讓願意參與的學校參加 。 由於我和老師們一向有效應用 TSA 數據 , 毫不猶豫便報名參與 。 今年一月 , 教育局將這個評估正名為基本能力評估 ( BCA ) 。

年多以來 , 學校校長收到立法會議員帶有近乎恐嚇言詞來信 , 勸阻參與 TSA ; 又有教育工會不時以 T引導式的問卷 , 要求學校回應 , 更要求學校加入反對 TSA 聯盟 。 他們之所為 , 為我們繁忙的前綫教育工作 , 帶來莫大的騷擾 。 身為香港教育工作者 , 甚感痛及心 , 不得不逐一回應扭曲之言論 :

(一) 香港基礎教育分三個學習階段 : 就是小一至小三 、 小四至小六 、 中一至中三 。BCA 於小三 、 小六才及中三舉行 , 目的是在每個學習階段完成時 , 作為全港性的評估 。 學校可利用評估數據檢視校本課程及學與教成效 ; 而教育當局亦可藉數據 , 掌握本地中央課程及學與教發展的效能 , 同時亦可為下一個學習階段作好準備或給予適當調適。

BCA 是 「 基本能力 」 的 「 評估 」 , 即使學校達標率為百分百 , 只表示全體學生達至該級的基本能力水平 , 並不表示學校 「 成績卓越 」 , 與高風險的公開考試相提試並論 , 甚不恰當 。

( 二 ) 反對 TSA 最原始的理由 , 是指學校為得到好成績而操練 , 給學生及家長帶來重大壓力⋯⋯
只要對 BCA / TSA 功能有所認知 , 都不會給學生進行機械式的操練 。 縱然有 , 只反映他們從未善用 TSA 數據 , 而操練者的 「 信念 」 是相信操練可提升學生成績 。 因此 , 要遏止的 , 是操練行為本身 , 並要糾正操練者偏差的 「 信念 」 , 而不是推翻整個評估機制 , 削足就履。
其實 , 提出撤銷者是否也要虛心地向教育前綫工作者 , 了解如何應用 BCA 數據 , 而不是人云亦云 、 不 求甚解 , 隨便納入自己的政綱 ?

( 三 ) 有反對者提出 , 為何不用外國的評估工具 ? 又有認為學校老師已可自行制訂評估工具 , 毋須中央的評估系統 。

試想想 : 全球只有香港一個地區 , 是兼用 「 兩文 」 教學 , 借用任何國家的評估工具都無法完全適切本地學與教情況 。 同時 , 現行可用的外國評估工具 , 要學童十五歲才可應用 , 這樣 , 豈不忽視本港基礎教育下六至十五歲學童學習發展情況 ? 再者 , 如果官方願意投放資源發展本地教育研究 , 豈不是教育工作者值得欣喜的事 ?

至於由學校自訂評估工具 , 請深入想想 : 在沒有參照數據的條件下 , 會否出現 「 自我感覺良好 」 的情況 ?

( 四 ) 最先出來反對 TSA 的是一群家長 , 這又是一件不合情理的事 :

依常理 , 學校各界別持份者中 , 家長理應最支持BCA 存在的 , 因為他們才是最希望有效監管學校質素及子女學習成效的一群 。

在多次有關的簡介會及研討會上 , 可見校長 、 教師 , 十八區的家長代表 , 他們絕大部分都不抗拒 TSA , , 他們只向局方提出改善建議 , 或澄清憂慮而已 。 反觀在傳媒上鬧哄哄 、 堅稱自己是持份者的十數至數十位人工士 , 他們的理據 , 代表性何來 ? 實令人疑惑 !

無止境爭拗有礙發展

其實 BCA / TSA 縱有不完善之處 , 便應從不完善地方去修正 、 去改善 。 社會發展不進則退 , 香港沒有太多 「 十年 」 與本錢 , 停留在無止境的爭拗而不發展文。 深盼政治人不要利用香港教育 、 考評制度 , 作為達至政治目的手段 , 虛耗前綫教育工作者心力 , 亦危害香港教育未來的發展 。

註 : 小題為本報所加

嘉諾撒聖家學校 ( 九龍塘 ) 校長邵苑芬修女


點評

MC1128  唔信  發表於 17-3-16 16:39
   0    0    0    0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16#
發表於 17-3-27 12:14 |只看該作者
MrBeast 發表於 17-3-26 07:34
https://www.facebook.com/TSAconcerngroup/videos/797369620419646/

可唔可以引一些重點出來?

點評

MrBeast  video 黎ga wor,text 都話可以copy n paste.  發表於 17-3-27 19:00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3230
115#
發表於 17-3-26 07:34 |只看該作者
https://www.facebook.com/TSAconcerngroup/videos/797369620419646/

Rank: 7Rank: 7Rank: 7


10289
114#
發表於 17-3-22 00:57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7-3-21 18:55
事忙真係回唔到咁多,年年考、全港考既TSA有咩功能真係考評局同教育局先知,只知佢地公佈既功能,人地專家 ...

極之同意!我立場是取消TSA. 再爭拗都無謂。

點評

MrBeast  50步笑百步   發表於 17-3-26 07:37
shadeslayer  立場先決,明白!  發表於 17-3-22 02:12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13#
發表於 17-3-21 20:07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7-3-21 18:55
事忙真係回唔到咁多,年年考、全港考既TSA有咩功能真係考評局同教育局知,佢地公佈既功能,人地專家學者早 ...

你覺得報告無用, 掉左佢便可以, 專心教好學生可以了。咁, 為何要操學生呢?

咁取消左, 覺得報告有用的學校, 如邵校長的學校咪無報告用囉?!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12#
發表於 17-3-21 19:42 |只看該作者
MC1128 發表於 17-3-21 15:18
我覺得曾榮光發表在中大教育學報個篇研究報告更完整地回答了網友所講的"理據"

要花較多時間看, 差不多近 ...

你之前 quote 嗰遍係曾繁光的報紙專欄來的,好短。

萬字文真的答到我之前的問題?

xxxxx

道理上:

1. 提供足夠理據取消現行制度, burden of proof 在建議取消的人。

2. 支持取消的人, 首要要証明過度操練的「現象」不是由學校外評引起, 不是由 pre-s1 引起, 不是由升中制度引起, 不是由小六TSA引起, 係由小三TSA 引起。不確立原因, 便會殺錯良民, palmchristy 引述曾生所說的嬰兒跟污水一起倒掉。

3. 真的有足夠理據証明過份操練源頭係小三TSA, 支持取消者還要証明取消TSA是所有可行方法中最佳的。不是學校學生改變態度, 不是學校老師「專業」地用一些方法代替操練, 也可改善學習, 也不是立法禁止操練, 也不是研究改善TSA, 係直接取消TSA為最佳方法。

我從未聽過有人有系統地以理據爭取消TSA。

Xxxxxxx

當然,我另外的主要問題是關乎大人的事,為何專業的教育人仕要轉嫁比小一二三的孩子承受,教育人仕又立即説:看孩子被操練得好可憐。正一神又是你,鬼又是你。

我未看過有任何文章談到這事。

xxxxxx

其實不一定要引文,M君V君不可以有自己意見嗎?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6Rank: 6


6635
111#
發表於 17-3-21 19:04 |只看該作者
係咩人,就有咩立場。
二十多年未見船民了。今天,電視新聞又再見緬甸有難民坐船出海逃難。

Rank: 5Rank: 5


3627
110#
發表於 17-3-21 18:55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7-3-22 00:51 編輯
palmchristy 發表於 17-3-21 17:14
"全港性測考,甚少做到好既教育效果,因絕對唔係"因材施考、給與回饋、檢視教學",但又無可避免,因有技術 ...

事忙真係回唔到咁多,年年考、全港考既TSA有咩功能真係考評局同教育局先知,只知佢地公佈既功能,人地專家學者早早話唔使咁做都做到。

我成日覺得同局外人談教育好辛苦,如考評局d所謂“報告”講到好有用,但我參與考評局多次研究,佢地出d報告於我眼中真係好垃圾,但佢地仲會好自豪咁自以為做左好有用既分析幫到學校,以為只有佢地高高在上先知道,人地教師低等動物要佢講先知。

內部機密唔講,講下公開既野。大家有聽過考評局每年DSE個報告,分析膚淺到,成日強調“有學生點點點”,如話有考生apple都串錯,然後好自豪咁大賣新聞。我每次聽到都爆血管,7萬幾個考生,有人串錯有咩咁奇?7萬幾人串錯先賣新聞得唔得?

我淨想總結,唔好信教育局同考評局,以為學生角度,佢地唔會比學校及老師信得過。佢地都係搵餐飯食下。

我到此為止啦,上次討論已知講多10年都無好結果。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03
109#
發表於 17-3-21 17:38 |只看該作者
無幾多個五年計劃可以去拖拖拉拉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03
108#
發表於 17-3-21 17:36 |只看該作者
教育局研究下利用入屋媒體,介紹一下香港教師培訓嘅工作啦,花近三十建立紀律部隊形象同培訓,花二十年在師範,才算對得住2047的未來棟樑。

Rank: 5Rank: 5


1616
107#
發表於 17-3-21 17:25 |只看該作者
現實世界, 只要出現「評估」兩個字, 家長必然會視為「操練」. 搵晒所謂教授講乜都冇用.

Rank: 9Rank: 9Rank: 9


22515
106#
發表於 17-3-21 17:15 |只看該作者
shadeslayer 發表於 17-3-21 16:24
幾攪笑, 寫咁多野都唔肯正面回應。

#22


我從未聽過有人有系統地以理據爭取消TSA,例如我上面的兩部曲。

我很喜觀聽有力意見,com'on, I am waiting.


#14

我係未聽過有理據的說法。


#20


沒有足夠理據說服我相信這些制度應繼續推行前


******

我見你咁講, 以為你沒有看過曾榮光的文章及研究, 但你引述又好似同意他的話, 遂感到疑惑, 因為看過的話, 他的研究是列出支持取消TSA的"理據", 所以, 我才提供連結, 讓以為沒有系統研究TSA失效的網友看看。而我始終不知道, 你到底有無看過? 又是否接納他的理據?


我認同曾榮光的研究及理據, 我沒有自創的理據, 覺得他的研究十分詳細及論證充足。 如果有看過的人,  仍認為不是理據, 其實並無問題, 仍然尊重。我沒打算爭論, 因為, 正如之前講過幾次, 發言目的不是要說服別人, 各人可以繼續堅持自己的主張。






Rank: 6Rank: 6


8001
105#
發表於 17-3-21 17:14 |只看該作者
Vanadium 發表於 17-3-21 16:32
曾教授果篇主要用教育政策、評核功能去討論,而我引用果篇,正正補足國家/地區性的standardized tests對課 ...

"全港性測考,甚少做到好既教育效果,因絕對唔係"因材施考、給與回饋、檢視教學",但又無可避免,因有技術上功能,如全港分band、分校或分升到咩大學。"

想問下以你所知, TSA呢類全港性測考, 其技術上功能係唔係: "全港分band、分校或分升到咩(中)學", 定係有其他技術上功能?

歡迎到 開心家庭網 (6歲前的早教) 和 開心家庭日誌 (小學後的培育和升中選校) 也歡迎參觀日誌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03
104#
發表於 17-3-21 16:4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BC-DAD 於 17-3-21 17:12 編輯

…~…~

Rank: 5Rank: 5


3627
103#
發表於 17-3-21 16:32 |只看該作者
MC1128 發表於 17-3-21 15:18
我覺得曾榮光發表在中大教育學報個篇研究報告更完整地回答了網友所講的"理據"

要花較多時間看, 差不多近 ...
曾教授果篇主要用教育政策、評核功能去討論,而我引用果篇,正正補足國家/地區性的standardized tests對課堂教學、教學目標、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

全港性測考,甚少做到好既教育效果,因絕對唔係"因材施考、給與回饋、檢視教學",但又無可避免,因有技術上功能,如全港分band、分校或分升到咩大學。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102#
發表於 17-3-21 16:24 |只看該作者
MC1128 發表於 17-3-21 15:18
我覺得曾榮光發表在中大教育學報個篇研究報告更完整地回答了網友所講的"理據"

要花較多時間看, 差不多近 ...

幾攪笑, 寫咁多野都唔肯正面回應。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9Rank: 9Rank: 9


22515
101#
發表於 17-3-21 15:18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C1128 於 17-3-21 15:26 編輯
Vanadium 發表於 17-3-21 14:59
本來覺得大家吹水,不如睇下文章。

我敢說我引用篇文章果位老師,基本上已答晒Shadeslayer問題。但可能我 ...

我覺得曾榮光發表在中大教育學報個篇研究報告更完整地回答了網友所講的"理據"

要花較多時間看, 差不多近萬字

我見S同P都引曾榮光的文, 又好似同意他的意見, 才以為他們都看了 (可能我又誤會了)



點評

palmchristy  我看了.  發表於 17-3-21 16:02

Rank: 6Rank: 6


8001
100#
發表於 17-3-21 15:08 |只看該作者
在討論區各抒己見, 分享資訊, 是好事.

大家提出不同看法, 附以理據, 可以令討論更深入.

有網友提出看法的同時, 問一些問題, 希望得到回應, 有助釐清觀點並減少誤會.  同時, 回應問題時的思考過程中, 會更能明白對方的想法, 和去除中間的偏見.

當發現有些問題答不到時, 會知道可能有些地方想錯了, 或資料不足需要搜集更多資訊, 這都對尋求真相有幫助.

歡迎到 開心家庭網 (6歲前的早教) 和 開心家庭日誌 (小學後的培育和升中選校) 也歡迎參觀日誌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9603
99#
發表於 17-3-21 15:07 |只看該作者
Inquiry-based classroom 係值得教育界去花時間為學生家長們爭取嘅教育基礎

Rank: 5Rank: 5


3627
98#
發表於 17-3-21 14:5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Vanadium 於 17-3-21 15:02 編輯

本來覺得大家吹水,不如睇下文章。

我敢說我引用篇文章果位老師,基本上已答晒Shadeslayer問題。但可能我又誤會,大家教育程度咁高,會鐘意睇文,亦可自行理解,篇文咁短應不消5分鐘睇完,唔使下下要將版友當學生咁出份"精要重點筆記"。

不過若有人真係唔想睇又想知答案,又或想睇但睇唔明,搵唔到文章邊度有答到Shaleslayer果幾條問題,咁我有時間就試下quote返D答案出黎。

當然我D未必係標準答案,但我相當認同文章作者既睇法同感受。

(睇黎大家真係好鐘意考試....要版友作答題目....)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