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多才多藝勝過科科A,教小朋友讀書都可以很享受 ...
樓主: 0002
go

多才多藝勝過科科A,教小朋友讀書都可以很享受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21#
發表於 08-11-18 12:33 |只看該作者
Eviepa:

假如我請您舉出好的描寫文,或抒情文的例子,您會舉什麼?

在我,會舉古詩,詞,或元曲。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加起來才多少字?中間有多重對比,有色彩,有情緒,有意境。
我記得,第一次接觸此曲,是初中,在亞視宣傳某部武俠片的廣告中看到的。簡單的語言,熟悉的畫面,童叟皆識,那就是大師級的文字藝術。
不過,假如馬致遠生在現代,拿此曲來應考公開試,大概得不了高分吧?

所以同意wisekid2007所說的,考試的成績,其實跟語文寫作能力的水平,沒有成正比的關係。


在我看來,描寫文和抒情文分別不大(所以把抒情文這文體都忘了),上焉者,皆以景/物寄情。
抒情文,如新文學運動的倡議一樣,重"要有話說,方才說話",首忌為文造情。應試為文,基本上已違反這天條,學生要寫得好,免流造作,大概需之前已有類似感受。這並不易為。

何況,考試有其字數限制。以漢語而言,好的描寫和抒情範例,字不在多(堆砌對仗和典故的漢賦,縱在流行之時,亦有反對之聲)。但考試是以point計分的,要字多,以及修辭手法多。那是炫技,像選彈李斯特的樂曲一樣。

漢語的特點,向來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論一樣,講求的,是意在言外。亦即是,沒有講的,應比講出來的意涵要多,多很多。考試中,在炫技之餘還要顧及漢語的普遍審美原則(誰知道閱卷員的標準!),掌握尺寸,不予人輕浮的感覺,大概要有錢鍾書之才(現時也有質疑聲音)才能勝任吧?

同樣的炫技,放在議論文之上,則不過予人詞鋒凌厲的感覺而已。是加厚,而非削弱、沖淡文章的力度。
而且,議論文,每講一個例證,都有加分的機會,又不會太影響結構,結構又有既定模式(不外乎正反順序或反正倒序),要駕馭其不出軌,就容易得多了。

至於記敘文,能夠清晰寫出時間、地點、人物,發生事情等寫文基本"六何",已有基本分。敘事,上焉者也定會借事抒情。借事抒情,比純粹借景抒情容易得多,字數也易寫得多。如能加上對白,以及描繪到對話中間空氣的狀態(即當時氣氛),就不難取得高分。

當然,如有天縱之才,根本無須考慮什麼策略性的形式。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08-11-19 10:06 編輯 ]

Rank: 4


608
122#
發表於 08-11-18 22:15 |只看該作者
csy_ma
sorry.
忘了提培正。一間很傳統,很重視中文的學校。
不過讀那間都好,如果要達到你朋友要求的中文水準,香港現時的老師很多都有心無力,甚至無心無力。你朋友是無法假手於人,學校提供有利的環境,實際只有靠他們自己教,這就是出身於書香世家的孩子,中文修養較高的原因。
Share

Rank: 5Rank: 5


3693
123#
發表於 08-11-18 23: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 的文章

香港的老師很多都有心無力,甚至無心無力。你朋友是無法假手於人,學校提供有利的環境,實際只有靠他們自己教,--agree, or get your own tutor.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24#
發表於 08-11-19 00:38 |只看該作者
csy_ma,

謝謝妳的詳盡講解,一向來說,中學的中文是我最沒把握作我囡囡顧問的一科,現在看妳的解說,我的把握又增加了一點,謝謝!

另一方面,妳勾起了多年前的回憶,在整個中學階段,大部分老師都是乏善足陳的。我中二的中文老師算是頂瓜瓜,很詳盡起教導我們的中文進修及寫作方法。此外,預科的老師對我們文章的批改算是非常盡責,但作文方法則欠奉。中一、三、四、五的近乎完全沒有教導做學問、寫文章的方法,不能知道他們是「有心無力」還是「無心無力」,但只知他們很準時下班,我們很少作文(中四及中五共作了三篇文!)。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25#
發表於 08-11-19 11:2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08-11-19 00:38 發表
csy_ma,

謝謝妳的詳盡講解,一向來說,中學的中文是我最沒把握作我囡囡顧問的一科,現在看妳的解說,我的把握又增加了一點,謝謝!

另一方面,妳勾起了多年前的回憶,在整個中學階段,大部分老師都是乏善足陳的。我中二的中文老師算 ...


Eviepa:

我試過收到朋友寫的小說,叫我給評價,我覺得不錯,某些細節可以再好一點,就作些文辭上的小改動。他拿回去後,發現處處有修改的小痕跡(那些完全不是非改不可的語法錯誤),之後,就沒心思再寫了。

老公也說,假如每次都改動同事的標題,同事寫好的動力反而會減低了,而非更用心。以培養新人的角度計,一般來說,同事的標題如有70分左右,他就收貨,縱然他心中有個過80分的版本。

所以,作為長輩,不宜給孩子修改得太多(我會告訴囡囡,如採其他方法會好一點,但一般她都不肯改)。
至於文章的語法錯誤,個人認為,改動得愈少(已令其變通順)愈好。我通常以加標點、移動主語和刪減等方式完成的。重要是令孩子明白錯在那裡,為什麼錯。

一流的導師,應聚焦發揮寫文者的優點,所以我認為,老師改文,篇後評語才是學習重點。可是,這得費多大的功夫呵!(尚幸我囡之前遇到很有智慧和幽默感的好老師,她甚至在抄書功課中寫上很"到肉"的評語

如我之前強調,寫文要好,重要的是內容、切入的角度,而非修辭手法。當然,假如通篇用迂迴曲折的西式語句(主語後置,或被動句式),會叫人看得有點累。而矣(不知何解,建國後北京的官方文章和報刊,都採用這方式寫,因此污染了內地頗一部分新一代的語感)。家長可以幫忙的,倒是擴闊其眼界。

推薦您家公主多看蔡瀾早期的散文。蔡瀾似乎看頗多明清筆記小說,功底很好,三四百字短文,有情景有故事有感受,是流行文學中的靈芝孢子。

"文學"點的,首推張愛玲的小說。看她的小說,不能不留意到她寫得那麼智的修辭手法,當中比喻的運用,確有點出神入化。難怪在她之後,大部分的台港作家都受其影響。她的作品,在當時是流行作品(無線以前也偷來拍電視劇),短篇居多,很好讀。不過顏色不大明亮。

北島的散文也不錯(我不懂詩,不看自穆旦後的現代詩),如講平常生活的《藍房子》。畢竟是寫詩出身的,北島用字精煉,可以看出,連標點,他也用得很審慎。
(相反,高行健則明言是靠錄音整理自己作品的,所以文字中砂石較多。他獲獎那陣,出版社趕出他的書,可能是急就章,編輯缺席,幾乎每兩三頁就有一處錯別字,學生大概不宜。)

之前推薦過林達,還是要再次推薦。林達寫的,有些類似遊記,也類似講歷史故事(主要是美國歷史,最近轉至歐洲),有一定趣味性,且感人。假如您家公主對奧巴馬上台感興趣,可趁勢介紹她看《我有一個夢想》(圖書館可借)。讓她看看這近百年,黑人和白人如何擕手爭取一個更公平的世界。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08-11-19 11:38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26#
發表於 08-11-19 11:48 |只看該作者
Share 和 Mattsmum:

別對老師質素那麼沒信心,總覺得,他們在改進中,只是學制在推他們向前之餘,又令他們來不及看清每個小朋友。

我想,初小階段,最好是讓培養其閱讀習慣(由母語始較佳),和守規則的意識,便夠了。其他的,再看著辦。

謝謝您們提出意見參考,會抽空看看您們所提學校的資料的。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08-11-19 11:50 編輯 ]

Rank: 5Rank: 5


3693
127#
發表於 08-11-19 18:4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 的文章

"Share 和 Mattsmum:

別對老師質素那麼沒信心,總覺得,他們在改進中,只是學制在推他們向前之餘,又令他們來不及看清每個小朋友。..."
any good tutor for chinese that you can suggest?

"初小階段,最好是讓培養其閱讀習慣(由母語始較佳),和守規則的意識"  I note your suggestion for chinese writer, but anymore for upper primary boy?

Rank: 2


85
128#
發表於 08-11-20 01:33 |只看該作者
wisekid2007:

從閣下的文意中,相信大家對閱讀好處的理解是相同的,
只是意向有所不同.

第一點,在下認為閱讀應從興趣出發,
既無指定目標,固談不上甚麼精心挑選,細意安排.
小朋友讀得開心便是.

第二點,要知人皆有別,並不是人人也能在語文上有所作為,
只要能人盡所長,已是幸甚.如有單一法門,早已人皆用之,
倡議者亦已"豬籠入水",亦不會有此論壇的精采討論.

第三點只表明學習語言並不是單調枯燥的,
至於最後可否達到高水平,則回到第二點之上了.

先設定目標,再精心策劃.亦是常理.當然並無不當.
最後之事例只想表明太專注於成果之上,
有時會忽略了過程中的樂趣.
太計較高低,有時會忙卻了事情的本質.
所以在"閱讀"這議題上,
相信大家是有為與無為之分別罷!

原帖由 wisekid2007 於 08-11-17 13:07 發表
**本人卻認為閱讀應與學習語文脫鈎.**

This is absolutely WRONG!!!

***一)書本種類繁多,無論成年人或有一定閱讀能力的小朋友,
皆會以自己的喜好及能力去選擇書本.這在囝囝爸的"香港學生閱讀習慣調查"#73一文中已 ...

Rank: 2


85
129#
發表於 08-11-20 01:37 |只看該作者
csy_ma :

在下只是一時興之所至,亂打廢文一堆,
再在誤按"Enter"鍵之下,
打擾了各位之討論,實請見諒!

相信同學在寫作中不斷重複觀點.
主要是香港的教育環境過於呆板,
同學們習慣了標準答案,
只求命中得分,不求尋根問源.
家庭方面,生活體驗也很貧乏,
小朋友在父母的呵護及安排下,
很少有自我反思的空間.
而且他們往往過於主觀,
不能從多角度來思考分析.
最終在習慣模式,缺乏素材,體驗及單一思考下,
便找不到好的點子.
只妤在舊point上打滾.

另外提到給孩子修改文章,
個人忽發奇想,
先和孩子在議題上深入討論,仔細分析.
然後便各寫一篇,
再互相批改,
最後來一個賽後檢討.
不知這樣對孩子的吸收有否幫助呢?

原帖由 csy_ma 於 08-11-17 14:43 發表


Sumsumb:

因這裡的討論,我近來切實想了一下,究竟,學好中文,是不是只能靠大量閱讀?

由於中文的常用字相對較少,詞彙量未必需要藉大量閱讀累積,可能有其他途徑(也因為,漢語的爛書太多,根本沒有"大量"很有營養的讀物)。效古人般,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30#
發表於 08-11-20 09:4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umsumb 於 08-11-20 01:37 發表
另外提到給孩子修改文章,
個人忽發奇想,
先和孩子在議題上深入討論,仔細分析.
然後便各寫一篇,
再互相批改,
最後來一個賽後檢討.
不知這樣對孩子的吸收有否幫助呢?


不過如果同場比拼既係同輩,則效果更顯。所以我素來羡慕如臻美般注重做project既學校。

您講既體驗,真係好到。看報,美國投資大行素喜聘請出身窮家,而能於名牌大學畢業的年輕人,貪其有鬥心云云。就是嘛,家長可以提供美味營養品,甚至餵食,但都要小朋友肯咀嚼消化,方可化為能量。

小朋友既野,幫佢搵到佢既興趣,俾空間同條件佢鑽研,已算盡了家長責任。有餘暇,不如同佢地一齊做吓義工,等佢地體驗吓其他人既需要,學會感恩好過(唔係再俾d乜佢地,佢地都只係識 )。

我唔係太鍾意既,係響傳統學校裡,學生可活動既空間都幾有限。例如,測考安排在長假後,家長就不敢於長假內帶小朋友去外地"玩喪個心" 。平日放學後想睇表演?諗都唔駛諗(所以周五六既表演特別貴價 ,好位好快就冇) 。就算要想參加社區中心既活動,好多時都就唔到時間 (查實我早就部署緊,想令我囡視屋企附近果間青少年中心為另一個蒲窩,等佢第日到咗反叛期時,仲有d社工姐姐可以傾到偈,不過因時間緊,進程緩慢)。


514
131#
發表於 08-11-20 10:1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32#
發表於 08-11-20 11:15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08-11-19 18:40 發表
any good tutor for chinese that you can suggest?

I note your suggestion for chinese writer, but anymore for upper primary boy?


Mattsmum:

對於您第一個問題,我認為無論係傳統定收費學校,都係要講彩數既。

我囡小一小二既中英文成績,往往差成30分 ,但從冇討厭中文,仲因為好鍾意個老師,我叫佢做抄寫功課時寫快少少都唔肯(因為佢寫得靚就會寫得好慢):;pppp: 。但到咗今年,佢會話好期待某天既到來,因為果日佢既班主任兼中文老師要帶校隊出外而缺課 。 做家長既,有時都幾被動,例如我好鍾意佢既其中一篇作文,狂讚,但係老師派番黎,沒有分,代替分數既印印也相當吝嗇,兼文後沒有任何評語 ,咁咪唯有家長自己俾鼓勵佢咯。

其實good tutor,好多時都係家長,只要家長留意到小朋友既優缺點同每一個進步,小朋友都可能更樂於投入學習(或者令到佢地唔認為咁係學習,而係玩)。

至於您第二個問題,我之前係基於Evie已經睇咗瓊瑤同亦舒等小說而推薦的(張愛玲可是言情小說老祖宗呵,其他的在大陸也是流行的作品)。

高小學生有乜中文書啱?我諗主要係有咩書可以令佢地肯睇多d。我侄仔係小四時睇《哈利波特》第一至三定四集開始既,那是除老師指定書目外第一本厚字書,跟住係全套金庸(男孩子既話,我認為以講「俠之大者」既「射鵰」開始比較好),睇完金庸後,連半文白既「三國」(因為有好流行既電子遊戲同睇開漫畫《火鳳燎原》)都殺埋。我認為呢個進程都幾值得參考。

有幫手做過高小既中文補底班,我介紹其中幾位底子差既小朋友睇漫畫《火鳳燎原》(港漫中最見得人既創作),佢地竟然話太深,唔明。跟住我趁電視劇個勢,俾佢地睇《神鵰俠侶》(漫畫),都唔得,真係幾老鼠拉龜 。最後我只好出動《多啦A夢》,兼埋見到佢地有任何積極既舉動就狂讚;對其他表現好d既同學,甚至會將佢地交黎既作文(只改動很少),作為閱讀理解既範文習作,派番俾佢地做。
響分享既時候,佢地都有講過對中文既興趣同自信都大咗,好鍾意上我堂(每星期得果一個鐘) 。可惜的是,佢地響我個堂學得既野,唔能夠幫佢響考試成績上爭取可見的進步(俾我做佢地既中文科老師,都唔係好想見到有相反既情況,外來人幫佢地補十堂八堂課,成績就大進,咁佢咪好冇面,題目都情願出深d啦 ),就冇咗下文

我諗,做家長既,先唔好將培養閱讀習慣,同可獲取到好成績既因果掛勾,咁樣,心理可能會平衡D。

至於讀物,只要係佢地鍾意既,就得勒。

報攤賣果本《黑貓白貓》漫畫雜誌都幾唔錯,講知識性,好過老鼠記者好多。繪者馬星原,即係馬龍,係好小眾既文化雜誌《明報月刊》既長期讀者,捱到D咁悶既讀物卅多年,可見佢睇字唔少。佢老婆(為文者)以前都係雜誌主編。所以佢地果本雖然係兒童刊物,錯既別字似乎仲少過某段時期既《信報》。
雜誌既欄目,如"歷史大冒險","成語故事","名人小故事","白貓黑貓看天下","Q版大電影","AQ神探","通識加油站"等等,都趣味性同知識性兼備,係我囡學校非常流行既讀物,好過《老夫子》好多。

假如佢搞唔掂中文字點寫既,不妨買關於象形文字由來既書籍俾佢睇,萬里好似有本《一千個文字的故事》,小樹苗則有《文字的奧秘》一套三集,都係多圖少字咁講部分漢字既演變。

就個人經歷,我絕對認為漫畫書係好好既閱讀媒體,高小男囝,我以前推介過《死亡筆記》(日本漫畫)
(不過有人認為係意識不良,我反而覺得正正因為以奸角為主角,佢提出既問題更有趣和開放,先至有更多既多元思考同討論問題既空間,高小,已經有足夠智力知道呢個世界唔只有黑同白既是非準則了),

即將上畫既《20世紀少年》亦係漫畫中既佳作(日本漫畫)
(蒲澤直樹既另一本《Monster》亦係極品,聞說以前響午夜時無線有得做),

鍾意彈琴既,可以揀《琴弦森林》(講鋼琴,要搵台灣版,港版譯得太差),《天上之弦》(講製造小提琴,稍悶,不過看完就知道韓國二戰時歷史),兩部既可讀性,都高過野田妹同千秋王子既《交響情人夢》)(上述皆日漫)。

還有講"三國"既大量漫畫,我覺得李志清果套都幾OK(港漫,佢另有幾多金庸小說漫畫本,假如您囝囝睇得落漫畫,就有機會導佢睇小說),《火鳳燎原》玩謀略同懶有內涵既口號已有點過火(此乃大中學生中最hit既港畫,亦係唯一打得入日本既)。

嘻嘻!講開漫畫,我怕自己收唔到口,都係就此打住。當然,漫畫都有好書和爛書之分,好似《網球王子》同《One Piece》咁,我就建議唔好徙時間,縱然佢地都好流行。

[ 本帖最後由 csy_ma 於 08-11-20 13:47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33#
發表於 08-11-20 11:2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tjoboldboy 於 08-11-20 10:12 發表

讀”既好處在於可以加深生字與及語句既記憶


唔單只係英文,熟讀更加係古代學中文既基本方法。

近來我囡有位家長托我照顧其囡至佢放工,擒日放學,囡囡同同學仔就無喇喇玩一邊跑,一邊背剛默完既律詩(我囡默既時候反而寫錯咗好多字) ,可見唸有韻文係小朋友鍾意既遊戲。

中文既野,真係學今不如學古,學古的,通常由詩詞開始,同唱歌一樣,應係係小朋友都鍾意既。
至於英文,熟讀不如熟唱,讓佢地多聽多唱英文歌(60年代好多創作歌手既歌詞如詩,其內涵亦改變咗世界風潮),咁就唔駛要"鋼鐵般意志"。

Rank: 5Rank: 5


3693
134#
發表於 08-11-20 13:0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 的文章

"對於您第一個問題,我認為無論係傳統定收費學校,都係要講彩數既。

我囡小一小二既中英文成績,往往差成30分 ,但從冇討厭中文,仲因為好鍾意個老師,我叫佢做抄寫功課時寫快少..."

opp, you have mentioned a lot of books, I will try to find out if they suit my son. thank you.

my problem with books are in chinese books, i have lots of english books suitable for my children, but not for chinese.

any chinese magaxine recommended? i am thinking if reader digest would be useful for him. I like breakthrough too.

[ 本帖最後由 mattsmum 於 08-11-20 13:12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35#
發表於 08-11-20 13:3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mattsmum 於 08-11-20 13:09 發表
any chinese magaxine recommended?


《木棉樹》,其中有個欄目,係俾高小小朋友接續開咗小段既故仔既,您囝囝可以從中睇到同齡其他小朋友既思維水平同想像力。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136#
發表於 08-11-20 22:31 |只看該作者
csy_ma,

多謝妳的意見。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8-11-20 22:33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37#
發表於 08-11-21 10:34 |只看該作者
2008年11月21日 信報評論

知識成品
程介明

一所學校舉行學生「藝術薈萃」,學生展示各式各樣的藝術作品。這樣的展示看過無數。學生的創意不在話下,到許多學校看藝術活動,都會覺得學生的創意是無窮無盡的;不在於學生有無創意,而在於他們是否有發揮創意的空間。因此,學生的創意,雖然仍然會不斷地帶來驚喜,多少也是意料之中。這次卻有點不一樣。

在一大塊空間裏面,展示的都是藝術作品,因為那場合也有藝術家的參加,因此有藝術家的作品展出也不奇怪。但是走進一看,卻都是學生的作品。首先吸引我的是一幅橫放的四連畫,學生用了四種不同顏色基調的四幅畫,表達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意境;寫意之中帶點寫實,原來是小學二年級學生畫的;還是四個孩子的集體創作,不過風格很一致。為什麼初看會像藝術家的作品?原來是這幅畫是用非常講究的畫框裱起來的。

在創作過程中學習
另外一幅更妙,是五歲的小學預備班的學生集體創作的,每人畫一幅,原來是比較平常的幼兒人物畫,但是經過精心的安排,當中放一面鏡子【圖】,卻成了一件又實用、又精致的美術品。還有許多許多幀精彩的作品,看起來都宛然是藝術家的作品。

一問之下,原來是一位家長的建議。這位家長頗懂藝術。看到學生的作品,覺得不能掉以輕心,於是把原來「學生式」的裝裱,改成了正式藝術作品的裝裱。整個作品完全改觀。

這些展覽,原來是供參觀者競投捐款的。上述的第一幅,投得者捐款二千港元;後面一幅,競爭激烈,由一千五百元起,最後投得者捐贈四千港元。我覺得,這裏面,那位家長的念頭,把學生的作品看作是藝術家的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花費不多的裝裱,不是什麼大動作,但是包含着一個非常深刻的意念:學生的畫,不是簡單的作業,而是真真正正的藝術作品。

在學生來說,雖然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創作的過程。他們的畫,是對社會有貢獻的「知識成品」(Knowledge Product)。人們接受他們的畫,不是把他們看成是幼稚的、不成氣候的兒戲,而是受到尊重的藝術作品。

這對我觸動頗大。傳統的學校,很容易把學生的作品,通通看成是「作業」。意思裏面,這是練習而已,當不得真。學生的作業,是為了交功課而做的,是供教師批改的。教師的工作桌子,就是學生作業的終點。教師批改評鑒了以後,作業的功能也就完了。而學生做作業的時候,腦子裏面想的,就是如何最後達到教師的要求,或者獲得教師的嘉許。現在學校裏面會有不少學生創作的專題製作(Projects),內容都很有價值,但是往往交了給教師,過程也就完了。

有一次參觀一個展覽,有一所學校的中學二年級學生,做了一項研究,描述香港大澳蝦醬的製作過程。這是從來沒有人認真研究過的(若干年後有一位加拿大的博士研究生做過一個有關的化學過程研究)。學生做了認真的觀察和訪談,寫成記錄,還拍了錄像,記錄了全過程。我問在場的教師,這個展品,展覽以後怎麼處理。教師說發還給學生。當時就覺得,如此認真的研究成果,不應該就當作學生作業算數。這樣的成果,應該在展覽之後放進圖書館或者是博物館;起碼應該放上教育的網頁,讓更多人分享。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138#
發表於 08-11-21 10:3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sy_ma 於 08-11-21 10:34 發表
2008年11月21日 信報評論

知識成品
程介明


(續)
人類的學習,是通過經歷達成的;比如說學習語言,是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達成的。而最有效的學習,是直接應用的經歷,是有實際意義的使用。按照這個原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成品,應該是實際有用的「知識成品」,是人類知識創造的一部分,而不是純粹的學校作業。

因此學習語言,主要不是靠做許多交給教師的作業,而是靠不斷的閱讀、寫作、表達。而且主要不是為了應付教師的要求,而是真正生活的、有用的溝通。因此,學校應該創造無數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使用語言;而不是要學生面對許許多多沒有現實意義的作業。傳統的小學,學生也許花了很多時間去做教師安排的作業,他們腦子裏面沒有使用和表達的目標;因為得不到現實的磨練,這樣的學習就不深刻。

讓學生真正表達自己
在香港實踐中比較成功的語言學習,就是讓學生真正有機會去表達自己,直接地、實際地應用語言文字。許多老師都會有這樣的經驗:要學生按照預定的題目寫作文,許多學生往往很艱苦才能寫出三、四百字的文章。但是同樣的學生,卻可以在寫周記的時候,長篇大論的寫上一、二千字。為什麼?就是因為在寫周記的時候,他們有真正的溝通需要。

不是說要取消作文,那可是一千六百多年科舉的傳承。但是學生的作文,應該是「知識成品」,不應該只有教師看到,而應該是有更多的讀者分享;也不應該只是傳統的「貼堂」,只有教師認為是優秀的才拿來示範。也就是說,起碼應該是要發表的。今天,完全可以創造網上的園地,讓學生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夠「發表」;起碼可以讓同齡的讀者分享。要發表、要面對大量讀者,學生寫作的心態和經歷會完全不一樣。是發表的效果和責任,讓他們有認真的學習經歷,而不是教師的分數驅動。

這個過程,還得要允許學生有錯、允許幼稚;改錯、成熟,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生的,而不是純粹靠教師的批改可以達致的。我們把學生作為作者而尊重他們,他們才會以作者的身份認真從事。

香港有一所學校,把全校的牆開放給學生塗鴉。開始教師都很擔心,結果效果奇佳,整個校園改觀,學生也引以為榮。不是很發人深省嗎?

Rank: 5Rank: 5


3693
139#
發表於 08-11-22 18:4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 的文章

I think he it talking about ISF. is it?
"在創作過程中學習
另外一幅更妙,是五歲的小學預備班的學生集體創作的,每人畫一幅,原來是比較平常的幼兒人物畫,但是經過精心的安排,當中放一面鏡子【圖】,卻成了一件又實用、又精致的美術品。還有許多許多幀精彩的作品,看起來都宛然是藝術家的作品。"

Rank: 5Rank: 5


4418
140#
發表於 08-11-23 00:1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umsumb 於 08-11-20 01:33 發表
wisekid2007:

從閣下的文意中,相信大家對閱讀好處的理解是相同的,
只是意向有所不同.

第一點,在下認為閱讀應從興趣出發,
既無指定目標,固談不上甚麼精心挑選,細意安排.
小朋友讀得開心便是.

第二點,要知人皆有別, ...


sumsumb:

深有同感, 看來我和你對閱讀是較少理想之人.  此說對你並無貶意.

早年我喜歡看魯迅的雜文, 其中有一則"讀書雓談", 部分節錄如下:

//
說到讀書,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書來讀就是了,但是并不這樣簡單。 至少,就有兩种:一是職業的讀書,一是嗜好的讀書。 所謂職業的讀書者,譬如學生因為升學,教員因為要講功課,不翻翻書,就有些危險的就是。 我想在坐的諸君之中一定有些這樣的經驗,有的不喜歡算學,有的不喜歡博物,然而不得不學,否則,不能畢業,不能升學,和將來的生計便有妨礙了。 我自己也這樣,因為做教員,有時即非看不喜歡看的書不可,要不這樣,怕不久便會于飯碗有妨。

  我們習慣了,一說起讀書,就覺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實這樣的讀書,和木匠的磨斧頭,裁縫的理針線并沒有什么分別,并不見得高尚,有時還很苦痛,很可怜。 你愛做的事,偏不給你做,你不愛做的,倒非做不可。這是由于職業和嗜好不能合一而來的。倘能夠大家去做愛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飯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現在的社會上還做不到,所以讀書的人們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強強的,帶著苦痛的為職業的讀書。

  現在再講嗜好的讀書罷。 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強,离開了利害關系的。 ——我想,嗜好的讀書,該如愛打牌的一樣,天天打,夜夜打,連續的去打,有時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來之后還是打。 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贏錢,而在有趣。 牌有怎樣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 但听得愛賭的人說,它妙在一張一張的摸起來,永遠變化無窮。 我想,凡嗜好的讀書,能夠手不釋卷的原因也就是這樣。 他在每一葉每一葉里,都得著深厚的趣味。 自然,也可以擴大精神,增加智識的,但這些倒都不計及,一計及,便等于意在贏錢的博徒了,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不過我的意思,并非說諸君應該都退了學,去看自己喜歡看的書去,這樣的時候還沒有到來; 也許終于不會到,至多,將來可以設法使人們對于非做不可的事發生較多的興味罷了。 我現在是說,愛看書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的書抱住。但請不要誤解,我并非說,譬如在國文講堂上,應該在抽屜里暗看《紅樓夢》之類; 乃是說,應做的功課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樣的書,即使和本業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覽。 譬如學理科的,偏看看文學書,學文學的,偏看看科學書,看看別個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這樣子,對于別人,別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現在中國有一個大毛病,就是人們大概以為自己所學的一門是最好,最妙,最要緊的學問,而別的都無用,都不足道的,弄這些不足道的東西的人,將來該當餓死。

  其實是,世界還沒有如此簡單,學問都各有用處,要定什么是頭等還很難。 也幸而有各式各樣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學家,到處所講的不是“文學的分類”便是“詩之构造”,那倒反而無聊得很了。

....部分略去...

總之,我的意思是很簡單的: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后決擇而入于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几門; 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實社會接触,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


我姑且大胆總結這位文學大師的說法.  學習以外的閱讀, 無為最樂趣.  也如其說 : 「自然,也可以擴大精神,增加智識的,但這些倒都不計及,一計及,便等于意在贏錢的博徒了,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