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你地覺得母語教學好唔好?
樓主: BK_EDITOR
go

你地覺得母語教學好唔好?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41#
發表於 07-10-18 23:50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youma 於 07-10-11 00:57 硐表


I agree too. 然而, 一生要掛上[中中生]這個標籤, 何來公平可言?

假如讀完大學先出黎做野,人地只會問你邊間u出黎,同埋睇你既語文程度,都唔見得會查家宅咁,要知道係邊間中學.呢個”標籤”,多半因為中中生英文真係唔及得人,先俾人知悉啫.

假如係英中生,但係連自己個英文地址都唔識寫,咁又會唔會俾人睇得起(好似有個傑青,係因為見工咁俾人串,而發奮再進修)?

以前冇規定授課語言時,d牟利學校為咗吸引d家長俾錢,一定會辦英中,但係唔表示班學生可以用英文黎聽課同學到野.個人認為Eviepa講既切身經驗都幾值得參考--假如佢唔係讀英中,響吸收力最強既中學時代,可能學得更多和更愉快!至於英文,假如佢有興趣,應更有時間改善.

我講返自己既切身例子:我係中中出身,考唔到大學,後來返內地大學讀中文系,到而家英文都好差,所以可以選擇既工種好少.但我唔會後悔讀中中,因為:

讀中學果時,因為父母婚姻不愉快,家人習慣放牛吃草,我同哥哥都係自顧自地長大.我中學時代根本未開竅,完全唔在乎學業(反而成日諗自殺同人生既意義),很少試過在考試測驗前,把要測考的範圍完整看過一次.好彩因為讀中中,而我喜歡看中文書,所以不難應付.
而我哥,讀的是英中,中三那年,重讀了一年,仍然升不了班,於是便跟家人商量,放棄學業.

試過有次在我會考某科考試的前夕,我哥已出來工作了,夜半回家,看見我仍在挑燈夜讀,本想安慰我兩句...後來他發現我企圖藏起來夜讀的書,竟是《絕代雙驕》時,他就咀咒說:好似妳咁讀書,會考合格都天冇眼!

結果,雖然我日日伴同學去圖書館,佢溫習時我就看三數本言情小說,然後回家交差,考試範圍未有一半是看過一遍的,但真係天冇眼,會考不但全科合格(英文考Syllabus A),仲有丁有cre

後來出黎做野後再上大學,因為讀既係感興趣既野,成績ok,有獎學金攞.如果唔係遇啱學運,可能會做研究生咁讀上去,但後來,我都有響本地學府掛單做RA,之前因工作關係同好多有名既學者接觸,都唔會好自卑.

但假如我唔係讀中中,可能好似我哥咁,中學都畢唔到業,根本就失去咗發展自我、拓展眼界既機會...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0-19 00:31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42#
發表於 07-10-19 00:16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youma 於 07-10-11 00:57 硐表


I agree too. 然而, 一生要掛上[中中生]這個標籤, 何來公平可言?


假如您話:「請還中中生一個學好雙語,公平競爭既機會」,我可唔可以話:請還跟課程跟得頗吃力的英中生,一個愉快學習、順利升學既機會?

公平d講,學好中文其實比學好英文難--得多.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學英文學到似母語既中國人,好似多好多.響21世紀,學好中文唔單止係民族認同既問題,可能更是求職所需,因全世界企業都會北望神州.

而用母語學習,有助發展分析力同高階思維,這應是不爭的事實.

我響大陸讀過書,大陸有好多同學既英文都比我好,TOEFL考過600分既,都大有人在.佢地中學咪全部都係讀中文出身.

我有個師兄,十多歲由泉州來港,做咗陣工廠,後來返廣州讀補習學校(預科),當時英文大約係小學程度(假如唔係考內地大學,佢都冇機會入讀香港既大專).
但佢響大學時發奮,既做詩人(響全國闖出名果隻),又努力學英文,大三時已翻譯福爾摩斯偵探小說搵外快,而家響香港做緊資深既報紙翻譯,通常諾貝爾文學獎得獎人消息公布,本地傳媒就會搵佢介紹吓該屆得獎人.

另外仲有個同學,中文奇佳,入學前響才子眾多既杭州已有文名,但英文只係到識晒abc多少少既程度.結果佢因為以上果位師兄既影響,鍾意咗睇英文小說.因為佢中文好,分析同推理能力都好,學英文易上手,year3已經可以睇到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美國小說家,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以晦澀難懂見稱)既原著.

學到,中英文兩文三語俱佳,自然一流.但教育制度,唔係只設計俾30%精英學生受惠既,讓band1既程度較高學生平衡學雙語(其實咁,有d學生都會跟得好辛苦),讓程度稍遜的學生專注於先培養母語既靈活運用同分析力,可能較以前band3英中掛羊頭,賣狗肉好.
(不過點解當初要一刀切出100間?就好搲頭,但而家都好似有好多band1中中申請轉英中,似乎都唔只呢個數)

最後,唔好扯得咁遠,要揀英中定中中,主要都係睇小朋友既興趣同實力.

Rank: 5Rank: 5


4773
43#
發表於 07-10-22 00:33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7-10-19 00:16 硐表


假如您話:「請還中中生一個學好雙語,公平競爭既機會」,我可唔可以話:請還跟課程跟得頗吃力的英中生,一個愉快學習、順利升學既機會?

公平d講,學好中文其實比學好英文難--得多.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學英文學 ...


csy_ma, 請恕我愚昧, 你說了一些個別例子, 其實是想證明什麼?
想證明中中比英文好? 還是[中中生] 這個標籤沒有問題?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44#
發表於 07-10-22 17:39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youma 於 07-10-22 00:33 硐表


csy_ma, 請恕我愚昧, 你說了一些個別例子, 其實是想證明什麼?
想證明中中比英文好? 還是[中中生] 這個標籤沒有問題?  


youma,

我看過csy_ma的這篇文章,我覺得這是BK近來最好文章之一。

据我理解,csy_ma講述了中中比英中好,引用的例子,是來說明(不是證明)中中之好處,且合情合理。

至於標籤云云,csy_ma沒有提及,可能他不認為讀中中会被標籤,讀中中被標籤成甚麽呢?我知道全世界幾乎全是母語教学的,且只有大約10%的人類有能力撑握雙語,在美國,用英語上課的,会否被標籤呢?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45#
發表於 07-10-23 13:59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judy 於 07-10-22 17:39 硐表


youma,

我看過csy_ma的這篇文章,我覺得這是BK近來最好文章之一。

据我理解,csy_ma講述了中中比英中好,引用的例子,是來說明(不是證明)中中之好處,且合情合理。

至於標籤云云,csy_ma沒有提及,可能他不認為讀中中会被標籤 ...

Judy:

謝謝您替我解釋和謬讚 ,我花了兩大段想表達的東西,您短短幾句就勾勒咗出黎

係喎!都冇提崔琦響香港時,都係中中生,佢不只一個師兄弟響美國著名學府讀到博士(當然包括丘成桐),似乎都唔怕被標籤噃

Rank: 1


7
46#
發表於 07-10-23 15:51 |只看該作者
在香港,請問何謂「母語」?很多人會答:「中文!」但中文是一種書面語,很大部份在香港出生長大的小孩在家中是以「粵語」與家人溝通的,是他們第一種學習到的語言,所以籠統地說,「粵語」才是香港人的母語。對於大部份香港人而言,「中文書面語」是經過在學校上課而學習到的「第二語言」,並非母語。

就算學校老師是以粵語口語授課,但在閱讀及作答題目、做家課時都是使用「中文」,那麼,請問何謂「母語教學」?因此,其實在香港的「中文中學」上課的學生,嚴格來說並非是以「母語」學習。

所以有人說英語不是香港人的第二語言,是外語,「中文」才是香港人的第二語言了。

【正音沙士事件】
作者:白廣基
原載:《太陽報》2007年9月13日

  據悉深圳將以普通話作統一語言,真叫人抓破頭皮。深圳特區基本上就是移民城市,普通話早已取代華南方言,而且普通話根本就是我國的官方漢語標準語嘛,我疑心是否中央把指令下達錯了地方,大抵是要香港全面普通話化唄。

  若中央真的想把廣府話殺掉的話,真是華夏民族的一大功德。這種方言自恃繼承了先秦到兩漢時期的「雅言」,再以香港下三濫的流行文化為反動基地北伐普通話的正統地位,真是可惡至極也。

  幸好多得一位潛藏從事敵後工作凡二十多年的「廣府話奸」中文系博士,以宋代《廣韻》之陳年老中州音,通過香港電台及教育部門大放病毒,今年更將「病毒音」扔進中學會考,以中國語文科的試卷四考核學生的「說話能力」。

  如果將「白之戀人」讀成「白癡戀人」,當然抵打,問題是,據「抗病毒音」人士調查發現,所謂「正音」就是「機構」要讀「機救」;「棟梁」要讀「凍梁」;「夭折」要讀「繞折」;「莖葉」要讀「衡葉」。

  一個通過了嚴苛「粵音正讀」的會考狀元小男生,若然有日發現下體有點癢,於是跑去跟醫生說:「我『陰衡』痕呀!」那位醫生始終聽得一頭霧水,把藥方開錯了,令一個未來社會「凍梁」當堂「繞折」。傳說孫中山先生當年也舉腳支持以普通話作我國官方語言,果然高瞻遠矚,要是今天才參加會考,以他一腔中山口音,早已被革掉了。

[ 本文章最後由 天堂鳥 於 07-10-24 12:32 編輯 ]

Rank: 1


7
47#
發表於 07-10-23 15:56 |只看該作者
其實國內很多人的母語並不是普通話,但不論你來自上海還是四川、廣州,學校一律以普通話授課。

原文章由 csy_ma 於 07-10-19 00:16 硐表

我響大陸讀過書,大陸有好多同學既英文都比我好,TOEFL考過600分既,都大有人在.佢地中學咪全部都係讀中文出身.

Rank: 1


7
48#
發表於 07-10-23 16:02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不一定,但反對有關教育部門對現行學生成績與教學語言掛勾的做法。

原文章由 BK_EDITOR 於 07-7-26 09:24 硐表
又話母語可以幫助學習, 但d英文又會唔會差左呢~~?


686
49#
發表於 07-10-23 16:5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


7
50#
發表於 07-10-23 19:50 |只看該作者
To wisekid2007:
講得好!我忍不住把你所寫的翻譯了,如有詞不達意,敬請指正。

***假如讀完大學先出黎做野,人地只會問你邊間u出黎,同埋睇你既語文程度,都唔見得會查家宅咁,要知道係邊間中學.呢個”標籤”,多半因為中中生英文真係唔及得人,先俾人知悉啫.***

翻譯自 wisekid2007:
目前的問題是那些「中中生」被大學取錄的機會是很渺茫,尤其是如果那人是想在香港或海外一些非中文國家升讀一些與中文科目無關的學科,特別相對那些科目都主要附帶著英文的技術用語及行內術語,因此他們的英語程度更顯得水平不足。

***假如係英中生,但係連自己個英文地址都唔識寫,咁又會唔會俾人睇得起***

翻譯自 wisekid2007:
今時今日,這是極端罕有地見到一個英中生「連自己個英文地址都唔識寫」,需知道那些能進入英文中學的學生不致這麼差勁。

***以前冇規定授課語言時,d牟利學校為咗吸引d家長俾錢,一定會辦英中,但係唔表示班學生可以用英文黎聽課同學到野.個人認為Eviepa講既切身經驗都幾值得參考--假如佢唔係讀英中,響吸收力最強既中學時代,可能學得更多和更愉快!至於英文,假如佢有興趣,應更有時間改善.***

翻譯自 wisekid2007:
與現時教育部門規定英文中學必須以英語授課的荒謬政策不同,以往的「英中」雖然使用英文教科書,但教師會因應學生的語文水準及能力,偶爾使用粵語作講解,而且這亦能解決教師表達能力及學生理解力參差的問題。這導致的結果是,學生最少也能有較多的機會使用英語,以及學習多些英文的技術用語及行內術語,而到要升讀及銜接那些以英語授課的大學時,便沒有問題了。以往學生的平均英文水準是大大地高過現時的「中中生」。

***假如您話:「請還中中生一個學好雙語,公平競爭既機會」,我可唔可以話:請還跟課程跟得頗吃力的英中生,一個愉快學習、順利升學既機會?***

翻譯自 wisekid2007:
讓學校自由去選擇校內的教學語言就是解決問題的良方,就像許久以前,儘管教科書是英文,但如果認為有必要,是容許教師以粵語去講解。若不如此, 「中中生」始終會被一直認為是次等學生,而他們大部份都會被剝奪進入一些英語大學修讀與中文無關學科的機會。那些罕有出色的「中中生」成功例子,根本不值得引以為例證,我們要看的是整體統計數據,不是個別例子。

***公平d講,學好中文其實比學好英文難--得多.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

翻譯自 wisekid2007:
「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的原因十分簡單,正因如此所以過往外國人害怕學中文。

另一方面,「學英文學到似母語既中國人,好似多好多」並不是事實,除非他/她是從小便在國際學校就讀或在外國生活。


***響21世紀,學好中文唔單止係民族認同既問題,可能更是求職所需,因全世界企業都會北望神州.***

翻譯自 wisekid2007:
「全世界企業都會北望神州」是事實,但中國內地已有很多人材及專家,如果香港人沒有高水平的英語程度及溝通技巧,香港人憑什麼去擔當起中國與外國的橋樑這角色?

***我響大陸讀過書,大陸有好多同學既英文都比我好,TOEFL考過600分既,都大有人在.佢地中學咪全部都係讀中文出身 ***

翻譯自 wisekid2007:
「TOFEL考過600分既」不表示英語一定好。他們只是符合到在美國讀書的最起碼要求。你可以打聽一下他們需要付出多少小時?又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考到這區區的600分。

***學到,中英文兩文三語俱佳,自然一流.但教育制度,唔係只設計俾30%精英學生受惠既,讓band1既程度較高學生平衡學雙語(其實咁,有d學生都會跟得好辛苦),讓程度稍遜的學生專注於先培養母語既靈活運用同分析力,可能較以前band3英中掛羊頭,賣狗肉好.
(不過點解當初要一刀切出100間?就好搲頭,但而家都好似有好多band1中中申請轉英中,似乎都唔只呢個數)

最後,唔好扯得咁遠,要揀英中定中中,主要都係睇小朋友既興趣同實力.***


翻譯自 wisekid2007:
在我們的教育制度下,不應該標籤一群學生為次等學生,尤其當他們還很年幼,亦不應剝奪他們入讀英語大學的機會,因為目前英語仍為主要的國際語言及大部份頂尖知名的教授都是說英語的。

只要由得學校自由選擇教學語言便能解決現今的問題!!!


-----------------------------------------------

翻譯自 wisekid2007:
順帶一提,這裏有些家長表面十分支持母語,但他們自己卻送子女讀英中,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完全明白不論在升學或就業方面,英中的競爭力是大大的超越中中。因此他們鼓勵其他孩子入讀中中,削弱其他學生的競爭力,從以使到自己的子女有更好的升學及就業機會。

[ 本文章最後由 天堂鳥 於 07-10-23 23:19 編輯 ]

Rank: 5Rank: 5


2258
51#
發表於 07-10-23 20:3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天堂鳥 於 07-10-23 19:50 硐表
To wisekid2007:
講得好!我忍不住要把你所寫的翻譯了,如有詞不達意,敬請指正。

***假如讀完大學先出黎做野,人地只會問你邊間u出黎,同埋睇你既語文程度,都唔見得會查家宅咁,要知道係邊間中學.呢個”標籤”,多半因為中中生英文 ...


hi 天堂鳥 & wisekid2007,

隨帶一提,這裏有些家長表面十分支持母語但他們自己卻送子女讀英中,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完全明白不論在升學或就業方面,英中的競爭力是大大的超越中中。- Agree.

The government is the same.  The senior officers said that they support 母語, but many of them send their children to international schools.:tongue:

[ 本文章最後由 Yau_Cheung 於 07-10-23 21:37 編輯 ]

Rank: 5Rank: 5


4773
52#
發表於 07-10-23 22:00 |只看該作者
Wisekid &天堂鳥 ,

Agree to what you said. You save my time to elaborate.

By the way, [中中生]本身就已經是一個label, 殺傷力有多大, 可說無法估計.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53#
發表於 07-10-26 21:12 |只看該作者
wisekid2007、天堂鳥:

抱歉遲覆!生活中,總有些瑣事,較理念的探討和交流來得重要,雖然在這虛擬公眾空間裡的溝通,非常有趣和有啟發性

特別要多謝天堂鳥的體貼,天鳥怕我這個中中→中文系生看不懂wisekid2007這些簡單好讀的英文,特地費了一番功夫,如果我不出現回應,就實在太費您們的苦心了

不過,翻譯畢竟隔了一重,容我直接回應wisekid2007的文字.

首先,容我指出,我和wisekid2007想討論既,出現時間差--原諒我表達能力出了毛病,我回應既,係eviepa既觀點:

中文和其他科目用母語教育比較好,而英文堂就學好英語。
在香港,中中、英中都有存在價值,並不存在著誰優誰劣的問題。」

佢講既係以英中生既角度講,我則以當年中中生既角度講,講既,是政府未有強分一等英中、次等中中時既情況.
基本上,我同您既論題,其實唔係好對口型.惟有繼續作以下唔係好對口型既補充:

The current problem is that for those 中中生 the chance to be admitted by universities is very slim espeically if one wants to study in HK or overseas (non-chinese speaking countries) for non-Chinese related subjects because of their poor English standards especially for those subjects with mainly technical teminologies and jargons in English.

呢個係想當然既推論,但未必符當年既情況.升學海外,除少數尖子外,學術水平未見得係關鍵既因素(很多負笈海外既學生,很可能係英中教育制度下既失敗者,因為讀唔上去,又或進了唔理想既學校,父母先安排佢地出去讀),重要既係,屋企有幾多銀兩.

至於在本地升學既一群,當年由於英中學生佔大多數,中中係少數民族,所以升讀本地大專既比例,推想應不比英中低.
當然,英中生有中大和港大,中中生只有中大,band1黎計,英中生自然佔優.不過,band1生以外既選擇,如當年既樹仁、嶺南同師範,似乎都不難入(當然,以您的角度,這些不算作universities).而家我同中學同學聚會,就發現讀完中學冇繼續進修既,只佔好少數.

而理工方面,入學率似乎是基於數學水平,多於英文叻唔叻.


假如係英中生,但係連自己個英文地址都唔識寫,咁又會唔會俾人睇得起
Nowadays, it is extremely vary rare for an 英中生 who 連自己個英文地址都唔識寫.  Those who can admitted to an EMI would not be so poor!!!

以上對話,好能夠睇得出彼此係自說自話 ,我諗唔需要再解釋

跟著,我想跳過我們觀點最相異既部分--「在中學階段,究竟讓學生多接觸英文,還是以母語教學對他們最有益」這論題,先是求同,在求同中進一步闡述我的觀點:

公平d講,學好中文其實比學好英文難--得多.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

The reason of 學中文學到似母語既外國人,可謂鳳毛麟角 is so simple that why the foreigners in the past dare to learn Chines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in fact not true that 學英文學到似母語既中國人,好似多好多 unless he/she is studying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or living aboard from very young age.

您的反駁,似乎未足以否定我說「學好中文其實比學好英文難」既言論.不過其實我既論據都幾唔穩陣

--中國人學英語想學到母語程度,係基於需要,外國人,尤其是歐美人士,學中文想學到母語程度,多半係為咗興趣.我以數量差異來作論證,簡直就係打橫黎講   

不如換個角度討論:中文既所謂語法,其實係引自西方既概念,本身既無,所以有非常多特例同彈性.要讀得通,需要積累很多背景資料(如成語故事,很多與歷史有關,但呢d典故和比喻,出現既頻率,似較英文也有古仔講既俚語和諺語多幾多).而英文,雖然相對於法德文,語法規矩已較寬鬆,但係都算係有跡可尋.

作為世界最多人學既語言,英文提供了非母語學生既教學法同教學資源,皆是異常豐富和多元化的.此所以,你假如送一個本身以中文為母語的小朋友,自小入讀國際學校,佢學會寫出通順中文既成功率,大概較讓一個中文中學學生寫流暢英文既機會少好多.

正如您說,unless he/she is studying in international schools or living aboard from very young age,否則,學英文學到似母語既中國人,其實唔係好多(呢個多,並不若我之前所說的有對比性).而我地既英中生,讀、甚或背好多中國人寫既英文課文後,都有相當一部分,係犧牲咗寫通暢中文為代價,但英文,則唔見得可讀性咁高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0-26 23:38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54#
發表於 07-10-26 23:23 |只看該作者
wisekid2007、天堂鳥:

回到我地觀點差異最大的問題:對於四分三學習能力未達頂尖既中學生來說,究竟主要學習語言係英文,定係中文好?

您既觀點係:
the students at least had more chances to use English and learn much more English terminologies and jargons and  there was no problems in connecting to those English speaking universities.  The average English standard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ast was much much better than the current 中中生.

無疑,呢個係以英文為學習語言既好處 ,亦幾乎可以咁講,係最大、甚至係唯一既好處,但代價呢?

我猜您都認同,在現今世代,中學教育,只係誘發青年追求知識既基礎教育.在富裕如香港既社會,年輕人,應作好接受繼續進修既準備--就在這個可能係彼此都認同既基點上,我跟您的觀點就拉遠了.

不得不指出,您既觀點,係比較功利性既.您認為,中學教育,係入大學既手段,在這前提下,讀英中較讀中中既成功率高好多.

我的考慮,則回到教育既基本,為什麼我們要接受中學教育?中學教育既主要目的係乜?

令到中學生具備可以表達自己既語言能力,當然係其中之一.但寫一篇文章,縱然文通句順,亦不見得一定有可讀性,重要既,係流暢語言背後,有沒有分析、獨立思考和綜合能力.基於以下因素,我認為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會窒礙成績未達頂尖那四分三中學生,提升自己既思維深度同廣度:

1. 非母語阻礙課堂內外既交流,減同輩互動刺激

最初,其實好難無端生出「獨立」思考能力.學校教育,就係集合一群同齡既學生,讓佢地彼此激發,這其中,有充分既討論氣氛係好重要既.當學生忙於硬喫陌生既英文生字時(中文既常用字大概千零二千字,英文則逾倍),佢地之中既大部分,能硬背教科書裡面既知識,已經相當了不起了,相信很難有餘力同興趣,在課堂內外探討要消化得頗辛苦既知識.

在此,要補充一點,據我膚淺既理解,數理科運用的語言,其實係另一套--既非中文又非英文,就像音樂一樣,數字邏輯自成一系,用中文或者英文,都只係入門時既皮毛.不過,我讀書果時,曾聽說有中學男生F4已讀愛因斯坦既《相對論》(中文本),唔知而家d中學生會唔會咁(無論中英)?

2. 所學既與日常生活隔一層,較難融會貫通

要學會批判思考,不能把學生抽離生活,只作知識既傳授.學生生活中接觸、不斷變化既人、事、物,多半都是母語語境,而學校裡學得既「知識」是英語,這令到綜合能力有待培養既中學生更困惑,情況就如練內功要打通任督二脈,但師傅傳功時,總係唔會直指該兩處地方係邊,只有少數靠天資同機緣既幸運者,先可以練就到融會貫通既能力一樣.

此所以,同樣係迷fans,香港粉絲響網站講既野,深度就遠不如中台粉絲(此乃多年前,朋友因為迷F4,在網海搜尋資料時既慨嘆,而家,就算係本地漫畫號既評論(如《火鳳燎原》),內地粉絲既平均水準都高好多).

3. 學生被迫多花時間去理解和背誦,耗去廣泛閱讀既空間

點解好既學校通常都會鼓勵閱讀?因為閱讀係自發既,喜歡閱讀既人,唔會話俾人聽佢冇時間閱讀--不過,呢句話,我成日聽見香港d家長講.香港既教育制度本來就很填鴨,非母語教育更助長這種風氣.
難怪香港好多大學畢業生,離開學校就沒有持續閱讀非工具書既習慣,大概就係這種功利主義既延續.

4. 以英文撰寫既教科書,充斥非地道英語既示範,未必引領學生學好生活英語

這個,可能多接觸英語教科書既wisekid2007、天堂鳥所知更詳,我在此就唔越俎代庖了.

我想提既問題係,點解,要學好一門語文,唔係由我地感興趣既野,如《哈利波特》、英文歌曲、電影,甚至係卡德蘭(Barbara Cartland)千篇一律講王子公主愛情既廉價小說為媒,而要讓學生硬啃些什麼花崗岩、石灰質,甚至係《南京條約》既英文?這個學英文的渠道,是事半功倍嗎?


容我不客氣咁講,殖民地幾十年來實行既非母語教學,就係令到整個香港社會流於膚淺、功利同物質主義既原因之一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0-26 23:53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55#
發表於 07-10-27 01:12 |只看該作者
Unlike the current ridiculous policy set by EB that all 英中 have to conduct the lessons in English, in the past those so called 英中 will use English textbooks but the teachers will sometimes use Cantonese to explain the lessons depending on the language standard and ability of their students and then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expression ability of the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understand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he problems should be solved by letting free-hand to the schools to use the languages they preferred to teach the students, like the system in the very very past that the teachers were allowed to explain in Cantonese if deem necessary even though the textbooks were in English.

wisekid2007:

您所說既教學情況,係承認以英文為學習語言,會影響學生既吸收能力,用另一個角度黎睇,可唔可以咁講:
響以前非band1既英中,除去中數外,所有的課節,其實都係英文課--課堂既第一重點,係學英文,學唔同知識範疇既英文?

It is not fare to quote the individaul successful stories of those limited outstanding examples of 中中生.  We have to take a look on the general statistical data but not individual examples.


好,我地就由整體情況出發:

我地討論緊既,係約四分三學習能力非頂尖既學生.
假設當中有三分一屬於而家band3學校既水平,我諗老師比較關注既,係點樣提升學生既學習興趣,點樣提升佢地既自信.呢個,亦係中學教改力求多元化既原因.

當年,您知唔知道有幾多學習興趣同動力稍遜既學生,因為唔明白書本講乜,就早早咁掉隊--連接受基本教育既機會都冇?
點解為咗俾機會一d少數幸運者增加入讀大學既渠道,而要犧牲較易吸引band3學生留在學校既其他元素?

中學既教育,首要既唔係應該培養學生品格同自信,發掘佢地開拓潛能既空間,讓佢地有分辨是非既能力架咩?

假如要整體黎睇,我更認同Judy所講:
全世界幾乎全是母語教學的,且只有大約10%的人類有能力掌握雙語,在美國,用英語上課的,会否被標籤呢?

我地成日同新加坡比,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就因為兩地都曾經係殖民地,習慣奴化教育.不過,新加坡奴化得更徹底,佢地由小學開始就以英文為主(可能係咁,佢地更馴服於既定制度同價值觀之下),亦可以講,佢地一開始已實行雙語教育,一如加拿大某d省英法語並行,而唔係好似香港咁,小學多以中文為主,中學就黎玩非母語教學.

在此我要強調,認同母語教學,唔等於認為學好英文唔重要.不過談教學,就有個本末問題.學好英語,唔係中學教育既首要目標,呢點應該好清楚.

至於如何提高母語教學下,中中生既英語水平,返工媽響呢個欄鋪咗孫公既想法,可行性好似較強要band2-3學生全時間學非生活英語既手段為高,起碼只需財,又可令學英語變得更有趣(NET教通常都唔會令英語課咁悶),無形犧牲又冇唔多.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0-27 01:14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56#
發表於 07-10-27 02:01 |只看該作者
Our 教育制度 should not label a group of students to be second-class especially when they are still very young and depict their chances of entering English speaking universities as long as English is still the major acceptable international languages and most of the top universities or renowned professors are English speaking.

理念上,我很認同wisekid2007您講既以上一番話,正如我認同「人類生而平等」一樣.不過,學生的學習能力本身係有差異既,而呢個見諸所謂抽象數字,就係banding之分.


莫忘了我剛才一直和您討論既,係band1以外既學生.

不過,好多謝您既當頭棒喝:

By the way, there are some parents here claimed that they highly support 母語 but they themselves sent their kids to 英中 .

我不得不認同您講既以上一番話係事實--因為,回歸後所實行的古怪母語教學政策,得出黎既,係反效果:

作為當年既中中生,我並無戴標籤既感覺,因為母校當時有中文部,亦有英文部,行出去,冇乜人視來自中/英文部既,係唔同級數既學校出黎既.
但而家政府既分法,等於講俾你聽,行母語教學既,就唔入top既band1學校之列,就係次等民族.因為英中要甄別,中中唔駛,要甄別既,自然高人一等 --咁政治唔正確既方法都諗得出,真係服咗阿董生

我既母校,就係咁,被迫要斬斷百年既歷史紐帶,無端端變成英中(記憶所及,當年好少有中中係band3,打正旗號辦母語教學既,一係歷史淵源,二多半係較有教學理念既):(

諗到好實際既利益--幾年之後,假如我囡有幸成績上上,有機會躋身全港表面學習能力較高那五分一既尖子之列時,為咗佢有可引發其競爭意欲、互相激勵既對手,可能就要花埋d無謂時間黎用英文讀近代中國史,死背石英岩既串法...
不禁高呼一句:
教官,還我囡接受優質母語教學既權利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57#
發表於 07-10-27 02:40 |只看該作者
我諗頭先果三通長回應,已較清楚咁表明我既觀點:
係中學階段,無論band1定band3,我都認為母語教學較好 ,不過好多謝wisekid2007既認真回應 ,令我由出於個人既經驗認同,反思母語教學既理念,亦帶我考慮到強分英中、中中教育政策既荒謬

--呢d,就係互動交流既好處,亦係行非母語學習環境中較難實行既互動激發(假如硬要我用英文表達異議,我諗我再唔會出現).

「有得揀,至係老闆」,政府又唔係學童既父母,更加唔係上帝.縱然我認同母語教學既好處多於壞處,都會認同,家長有捨band1中中,而去揀band3英中既權利.政府而家抹煞咗家長既選擇權,情況一如新加坡政府唔俾人食香口膠,飲可樂一樣荒謬(對唔住!之前因為冇切膚之痛,冇認真考慮過)

就咁睇黎,雖然對葉劉口角向上既形象惡感深刻,不過我假如有住響港島區既朋友,可能都會因為葉劉提議取消這個一刀切,叫佢地多d比較兩位阿太既政網,而唔係面部表情,先諗清楚會投邊個一票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58#
發表於 07-10-27 03:12 |只看該作者
講咗大方向,順便又回應返d枝節問題:

TOEFL考過600分既 doesn't mean good in English. They just have attained the baisc English standard in order to study in the US. You may check how many hours and how hard they have to study in order to attain over 600 marks in TOEFL.


又俾您捉到痛腳添 ,我就曾見過TOEFL過660既北京幾名吓大學既大學生,寫既英文,連我這個英文水平應該係自己所認識既香港人中最差既,都會睇得出好有毛病  

之前我為慳氣而有心蒙混,果然逃唔過有識者既法眼

不過,佢地對學習果種狠勁(over660果個朋友,真係每日攞本字典黎背架,就算呢個唔係好既方法),就真係幾令人佩服 (我咁講,似乎係講黎印證咗wisekid2007您既觀點).

It is true that 全世界企業都會北望神州.  However, Mainland China has so many talented people and experts and what is the role of HK people if we don't have a high level of English standard and communication skill in order to act as the bridge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我唔覺得新一代有a high level of English standard and communication skill,更重要既係,佢地冇可同佢地既communication skill匹配既世界觀同思考能力,可以搭到條乜橋,都真係幾難預計到.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59#
發表於 07-10-27 03:32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Yau_Cheung 於 07-10-23 20:32 硐表


The government is the same.  The senior officers said that they support 母語, but many of them send their children to international schools.:tongue:


香港制度千瘡百孔,官員遮遮掩掩認同非母語教學好d既古怪愛國表態,固然係其中一種.但最大既問題,都係慳錢唔肯實行小班教學既填鴨教法.

記得有次聽收音機,有個新晉女歌星講成長經歷,佢話,自己去咗外國留學(好似都係歐美之類),先發現世界咁大,自己有咁多可能性喎.我聽既時候,都幾觸耳驚心

國際學校,除咗語言優勢外,其培育學童自尊感,啟發創意和思辨能力既教學模式,亦係更吸引之處.

[ 本文章最後由 csy_ma 於 07-10-27 03:39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60#
發表於 07-10-29 11:08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天堂鳥 於 07-10-23 16:02 硐表
我覺得不一定,但反對有關教育部門對現行學生成績與教學語言掛勾的做法。

[quote原文章由 BK_EDITOR 於 07-7-26 09:24 硐表
又話母語可以幫助學習, 但d英文又會唔會差左呢~~?
[/quote]

天堂鳥:

睇返後面,發現您既觀點有可能幾接近我既(不過似乎我既理解力,未足以準握掌握到您雪泥鴻爪既意思)!

關於您講既普通話教學問題,都係我近期幾關注既--有d心急如焚添,因為到咗40年之後,我地既小朋友,就會成為全國唯一不能操標準普通話既阿嬸、阿伯,一如香港地而家不能用英文作簡單公文來往一樣,將會備受標籤 .但教官卻遲遲唔打算推行普通話教學,有d私小就算有,但搵個母語並非普通話既老師黎教 ...真係唔教好過!究竟點算好,都真係要請教吓有識之士

您提到學中文係第二語言--我諗您係想搞搞氣氛,俾多d討論空間大家交流吓,唔會係講真?
如果唔係,讀中學既細路有日學咗篇文言文或者唐詩返黎,苦埋口面,家長咪要打電話向學校投訴--點解仲要教第三外語?
又假如學校不知好歹,請咗個操美語既NET返黎,教其美式英語,咁米又要學第四外語?
(多謝秦始皇,中文都只係語言上有區別,文字其實尚算統一{港式中文從未被列入「正統」}.而以語音為主要組成元素既英式同美式英語,就連文字(串法),都有幾多相異,咁仲唔算「外語」?)

好啦,講笑完畢,回應您提到既中文教學語言既問題.我覺得中央政府好耐以前做緊既,係延續三千幾年前秦始皇未做完既工作--統一文字外,再統一漢語語言.將其他地方方言邊緣化之後,慢慢消融.
(情況可能似新加坡政府多年來對中文實行既政策一樣,佢地非常徹底既英語教學政策,其邊緣化中文既效果,可能令好多香港家長都羡慕?)

香港作為特區,除非想獨立成國,否則難擋普通話教學潮,而愈遲推行,對小朋友愈唔見得有好處(以個人親身例子,我雖然在內地讀大學,曾經嫁了個普通話為母語既丈夫,並在北京混過兩年,但縱然在北京生活的普通話最流利期間,程度都係:「普通話講得不錯,妳是韓國留學生嗎?」).呢樣野,亦係受殖民地英中精英制教育既教官,冇想辦法去改善既問題.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