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多才多藝勝過科科A,教小朋友讀書都可以很享受 ...
查看: 15051|回覆: 35
go

多才多藝勝過科科A,教小朋友讀書都可以很享受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9492
1#
發表於 08-11-1 23:5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sy_ma 於 08-10-29 15:52 發表


同意! 個人認為,小學階段最緊要令小朋友:

1 唔討厭學習 --響現時既傳統教育制度底下,呢點都幾難做到!

2 愛上閱讀,打好中英文基礎

3 培養自信同搵到自己既興趣

更進一步既,可能係:

1 學吓點同人溝通,點處理同友朋既關 ...


1.    小孩天生就好奇、好發問,所以不會討厭學習。他們所討厭的只是過多的功課和過密的測考。

2.    孩子閱讀的動機是為興趣,不是打好中英語文基礎。如果係為測考,閱讀的成效遠不如做練習和補充。但為興趣,做補充就無可能係閱讀的替代品。

3.     自信和興趣是兩件事。每人都會有一些興趣或嗜好,孩子也不例外。只是家長是否認同那些興趣或嗜好。自信就受性格和能力影響,不是每人都對讀書有強烈的自信心。

4.    學會與人相處的確很重要,但這能力從來不會在成績表上反映。

5.    學會分配時間也重要。事實上,好成績的學生多是上課留心和做事有效率的學生。因此,有效地運用時間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懂得把時間分配到娛樂、休息、遊玩、以及與親友家人相處方面。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2 00:10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2#
發表於 08-11-2 08:40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08-11-2 01:25 發表


ChiChiPaPa,

如果只為小學的測考成績,或許你是對的,做補充練習可能會很有效。不過如果論持續發展:要在中學、在大學、在職場中語文能管用,閱讀肯定遠勝做補充練習。


中文:做了幾十年人,觀察過無數過案,在小學階段,大量閱 ...


Eviepa,

我覺得不應把不同的目標混為一談。無論家長或小孩,他們的目標都不是單一的。我們既希望孩子成績好,也希望他們語文能力好,有廣泛的閱讀興趣。我們的目標不是單一的,只是那個目標相對比較重要,較為重視而已。

1. 要測考成績好
一定是直接準備測考的內容。在這目標下,不應以廣泛閱讀去替代適當的練習和補充的使用。

2. 要語文能力強就要多聽、多講、多讀和多寫,缺一不可。因此,用補充和練習是不能達到這目標。真的要多聽、多講、多讀和多寫。

3. 要培養閱讀興趣
就不要只為語文能力,也不要局限於平面文字。你可能都知道現在的全港系統性評估中文科有5個範疇,除了聽說讀寫外,還多了一項「視聽資訊評估」。有沒有想過為甚麼會多了一項?為甚麼英文科又沒有呢?我囡囡的英文oral測驗,有些同學會運用presentation slides、或圖片實物作配合。我們與人溝通,其實不限於平面文字或說話。有時一張圖片勝過千言萬語。同學可以從英語較好的學生身上,看到怎樣把文字、圖片、多媒體效果、語言、聲線、眼神、以至肢體語言去配合,做一場出色的 oral presentation。在商業社會,這些 presentation 我們可能每天都在做,但以前學校考試就可能沒有考了。這是孩子閱讀的黃金期,要廣泛閱讀,就不要限於平面文字,應該包括插圖、漫畫、影片、網上媒體……閱讀所獲得的知識,就算是語文以外的知識,對他們日後與人溝通也很有作用。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2 09:12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3#
發表於 08-11-2 18:15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08-11-2 16:46 發表
ChiChiPaPa,

似乎離了題。

csy_ma 所講的「愛上閱讀,打好中英文基礎」是討論點,反映出她認為愛上閱讀,就會大量閱讀,就會中英文好,而中、英文好就是小學三大關鍵之一。至於閱讀有甚麼其他的好處,並不是今次討論的範圍。她 ...


討論的範圍可以有限制。閱讀不應限制於語文方面。

只愛上閱讀,沒有「寫」、「講」和「聽」三方面的配合,英語能力不會好。可能只靠閱讀可以是 Band One (全港頭三分之一),不過 Band One 頭和尾的學生的英語能力也相距很遠。沒有溫習技巧,沒有寫和講的表達能力,在語境不足的香港,孩子的英語能力又怎會好。

我囡囡中英文測考都有很清楚的範圍,包括所考的詞語和生字。還有「寫」、「說」和「聽」的佔分比「讀」多得很,不可能單以大量閱讀去應試。而且喜愛閱讀的同學多的是。單靠閱讀,留班都有可能。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2 18:18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4#
發表於 08-11-3 22:59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sy_ma 於 08-11-3 12:12 發表


ChiChiPaPa:

同意提升語文唔只靠讀。不過讀係進一步提升既關口。以我囡為例,佢自小鍾意睇英文卡通,小二前有定時同外籍老師溝通,聽同講都好似冇大問題,但因為少睇字,看見字不曉相應的音,亦不能當為理解(雖然成績因小一時老 ...


閱讀的樂趣在於和朋友分享,不在於增進語文。一個人閱讀乏味,而多人一起討論就開心得多。和同學朋友分享,又會互相感染,閱讀氣氛就是這樣形成的。

學校和老師明白這個關鍵,誘發學生之間的交談討論,閱讀氣氛自然慢慢地在學校或在班內形成。而在擁有閱讀氣氛的學校或班別裡,閱讀是很重要的,但它只是基礎,不可把它視作語文進步的獨步單方。

我個人認為老師在語文課程上的改進,家長對語文科教學內容的關注,以及孩子的努力學習和備課,才是直接提升孩子語文能力的正途。閱讀興趣的推動是中英語文課程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就絕對不是全部,也不是主要部分的替代品。

不同意用大量閱讀去取代練習或補充教材。做適量的練習不只為短期目標,也不是為考試。一些語文技巧是可以通過練習去鞏固的。我覺得大家不應該有一個觀念,以為有閱讀的習慣,就不用做語文練習。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4 03:01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5#
發表於 08-11-4 21:38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tjoboldboy 於 08-11-4 18:50 發表


同意, 同意! 先以學習中文作討論, 你所講既我基本認同!曾經細讀好多大師講怎樣學習中文(包括最祟拜既張五常教授), 眾口一詞都係要從小先熟讀美詩美文, 古典名著, 別無他法.
又曾經聽過倪匡接受訪問, 佢話熟讀一部 ...


維基百科介紹張五常的生平,有以下幾句有關他讀書時的中文科成績:

「他就讀香港皇仁書院,第一年便即留級,重讀一年後因中文仍差一分才及格,被開除了學籍。」

倪匡又怎樣看這個問題呢?看看他的一些觀點:

「 我 從 小 已 經 喜 歡 看 書 , 我      覺 得 看 書 非 常 有 益 。 中 文 常 用 字 頂 多 三 千 個 ,      初 中 畢 業 時 已 經 可 以 寫 到 。  但 寫 作 始 終 是      一 種 藝 術 工 作 , 我 相 信 是 靠 天 分 不 可 能 靠 訓 練      和 學 習 得 來 。」

以上兩點又給大家怎樣的啟示呢?

語文是靠多讀、多寫、多聽和多講。不要只談閱讀,愛閱讀的小孩多的是呀!要行動,多點寫作。也不要忘記要為語文科目作適當的溫習。

Rank: 8Rank: 8


19492
6#
發表於 08-11-4 22:4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08-11-4 22:14 發表
Dear all,

我對中文的看法向來採用狹窄的定義,即只是閱讀和寫作。至於講廣東話講得好,應叫做口才好;聆聽廣東話強應叫做聰明,而非中文好。沒有怎樣受教育的人也可以口才好,聆聽能力強,但絕不可以閱讀強、寫作強。

從此定 ...


中文的口語是普通話,廣東話只是地方語言。

閱讀是有技巧的,檢視和留意孩子的閱讀模式,可幫助孩子提高閱讀興趣和能力。並不是不斷狂讀狂讀,就能有高的閱讀能力。一些沒有課外閱讀習慣的孩子,在母語閱讀方面同樣可以有很高的閱讀能力。同樣一些喜愛閱讀的小朋友,在學校的閱讀理解測驗,可能連問題都解錯,更不要說文章的內容。

寫作興趣同樣要培養。要把課程上所學到的東西應用到日常寫作方面,這包括在語文練習(補充)中所學到的。如果不會把這些應用到日常寫作,這些補充當然是白做了。

吃飯可以有力氣,有菜餚就更美味。適當的語文練習不是維他命,而是佳餚美味。當然只吃飯也可以有足夠力氣,而單吃菜餚就可能不健康。所有東西最好都講適當配合,那就可以事半功倍。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4 22:59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7#
發表於 08-11-5 00:19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sy_ma 於 08-11-4 23:40 發表


講到底,原來不是工具(閱讀還是做補充),而是方法的問題。

就我女兒的情況,她不愛做補充,卻喜歡寫作。那補充是否可視為某種菜餚(我也不大喜歡維他命這比喻,除非針對的是考試而非提升語文能力)? ...


我想妳女兒不愛做的應是書店貨架上的「快餐式」補充,當然不美味。真正的菜餚是要用心烹調的,才會煮出美味。

我想大家可先要了解現今小學中文課程應有的一些轉變。以下的檔案的第16頁就有相關2007年所定的發展方向。當然不是所有學校都即時實行。第33頁就是支援推動「閱讀」的補充教材。囡囡的學校現時正用當中的「童心童趣」。它是一份文章,再有一份相關的語文練習。囡囡現在教的是單元七,主要是多篇用擬人法寫的兒童文學作品。而補充練習是令孩子參考文章的內容和寫作手法,從而構思出新的故事。

www.edb.gov.hk/FileManager/EN/Content_6289/cle_curriculum_15102007.ppt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5 00:20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8#
發表於 08-11-6 00:12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tjoboldboy 於 08-11-5 14:17 發表


張教授求學時代既成績, 唔代表佢中文不濟, 佢係屬於個種反叛天才, 對香港主流教育,有種抵制心態. 即如天才中既天才愛因斯坦中學時代一樣曾被開除學籍. 我評價別人既中文水平只會睇佢既文章, 唔會睇佢張沙紙.

至於 ...


首先,那些中文大行家有沒有告訴你他們心目中的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甚麼?不同的目標自然會帶來不同的結論。如果語文教學的目標是教所有孩子將來成為作家、文學家、中文大行家、語文大師……,那就可能會出現一些你所說的結論:
  • 文章好就得,唔睇張沙紙
  • 除閱讀外,課業可以完全交給學校
  • 不用平衡發展,因為作家、文學家......等的聽講能力不用太好,口才也不用太好,只要讀寫能力超越其他人就可以了
  • 背誦文學名著、文言文、古時的美詩美文,甚至八股文
  • 分析力、理解力、創造力留待中學以後才開發,因讀寫能力才最重要。
  • 文字粗陋, 水平低下的讀物全是Garbage

不過,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我們的孩子只有一小部分會成為作家和大文豪。大部分的孩子會在工商界或政府機構打工。他們可能成為政商界領袖、科學家、會計師、醫生……對於他們來說,語文有兩個主要的作用:一個是用來溝通,所以聽說讀寫同樣重要。二、語文是用來思考的(不是拿來背誦的),母語在這方面的功能尤其重要。因此中文課程必須包括批判思維的培養。據聞上年囡囡學校升讀女拔的學生全是學校辯論隊的成員,所以在現今的世界,口才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不比書寫能力低。

語文科目是「learn to learn」的科目,即是說語文能力應該可以應用在其它用中文學習的科目。如果以此為考慮,那課程就必須要包括對非小說類(non-fiction)文章的理解能力的訓練、批判思維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培養、視聽資訊的掌握、聯繫生活經驗和學術知識、拓寬閱讀面至多類型的讀物,而不限於文學作品……

一切要看你的目標是甚麼,你才能比量甚麼是最合適或最好的。

Rank: 8Rank: 8


19492
9#
發表於 08-11-6 21:29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tjoboldboy 於 08-11-6 11:44 發表


“那些中文大行家有沒有告訴你他們心目中的語文教學的目的是甚麼?”
有, 目的好簡單: 怎樣教小朋友學好中國語文, 打好中文根基.

其實呢d都純係學好中文粗淺既入門方法, 目標係無論小朋友將來成為政商界領袖、科學 ...


首先,不好意思。先對你說一聲對不起。之前用較尖銳的方式去表達,就是想通過你的回應,去引證平衡發展的重要。

不要極端化。無論一樣東西怎樣好,也不要過度側重。你囡囡雖然還是小學生,但你引述你囡囡的學習經歷正好讓我們借鏡。

母語教學雖好,但不要因此令孩子失去英語教學的機會。過去的教育政策的錯誤不要再重複。在這個課題上,從沒有參與討論的人否定閱讀的好處。但不要因為閱讀的好處,而把其他的東西變成次要,又或是把它們排除。如果我沒有理解錯誤的話,的確有人不認同語文練習的價值,當然我們也可用一個較負面的詞語—「補充」去代表語文練習。

其實 mattsmum 和 yanamami 都先後說出要平衡或並行。雖然每人心中的平衡點都不一樣,但考慮如何去平衡和配合,不偏聽,不偏重都是很重要的。

Rank: 8Rank: 8


19492
10#
發表於 08-11-8 23:07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sy_ma 於 08-11-7 00:39 發表


我想,這不過是大家的側重面不同而矣。

據ChiChiPaPa介紹的最新情況,補充練習已再不是"雞精書",不是要求有一致答案的:"囡囡……補充練習是令孩子參考文章的內容和寫作手法,從而構思出新的故事。"
那距離以往補充練習的 ...


csy_ma
當妳問的問題是何種較大,就是想著排除效果較差的方法。這正是我們分歧所在。我會問的問題是如何配合、如何運用。

stjoboldboy所提的「…… x偵探,…x記者…”, 呢一類礶頭童書, 文字粗陋,水平低下, 若果愛閱讀的小孩係愛閱讀呢類書,“garbage in, garbage out”」當中的「老x記者」應是指「老鼠記者」。其實某些兒童讀物可以流行一時,多是因為它有很好「創意」和「話題性」,而不是因為優雅文字和用詞。「創意」正是孩子學習興趣的主要來源。
書店裡的補充,我通常叫它們做「快餐式」的練習。我不叫它們做「雞精書」。對我來說,「雞精書」應該是把學習或考試重點寫下來的書籍,主要是用作應付公開試的。應付公開考試的話,就難以在短時間吃下「十多碗飯」,所以考試前要飲用「雞精」。「快餐式」的練習不是「雞精」,它沒有學習重點的筆記,它的特色就是『封閉』式的答案,好處是家長可以「即吃」,孩子做完了,可以很容易地和很快地核對答案。由於答案不是開放式,孩子的「創意」得不到發揮,所以不會有孩子對這些練習有興趣的。

但這並不是說這些「快餐式」的「補充」完全沒有用處。囡囡的學校每學年都用一本綜合補充。在初小時,孩子做完練習,由家長核對。到小五,孩子自行核對答案和改正。而且老師會在一或兩星期前通知學生何時要完成補充,學生可以在這一或兩星期內任何時間去把補充做完。這是訓練孩子自學自習能力的一部分,讓孩子學會自己安排時間把工作完成。囡囡通常都會把這些補充盡早完成,不會留待到要交時才去做。

至於她自己主動做的補充練習,多是在測考前,做一、兩個她自己認為上次做得不好的練習類別,但給我的感覺是交差式的,多於認真的溫習,不過總算是她自己做,自己對答案,算是自行溫習。

說到閱讀練習,《中國語文通訊》第35期(19959月)有一篇比較中港臺三地小學中文課本的文章。當中對大陸、香港和臺灣的課本閱讀練習次數有以下的比較:

  閱讀練習內容
  
  大陸練習量
  
  香港練習量
  
  臺灣練習量
  
  分段、寫段意
  
  34
  
  3
  
  35
  
  歸納主要內容
  
  7
  
  1
  
  84
  
  概括中心思想
  
  3
  
  4
  
  6
  


從表中可見香港訓練閱讀技巧的練習數量嚴重低於大陸和臺灣。這已是1995年的數字,希望現今不是這樣子。如果家長輕視語文練習的重要,這可能令學校和書商都沒有動力和誘因去提供足夠質和量的語文練習。

最後,妳說:「…小朋友的行為大概都不以家長的意志為轉移,那還談什麼?」。我想這是正常的,小朋友是獨立的生命,他們應有權決定自己的行為,不應該只跟著家長的意志。不過,還是要多「談」,多和孩子互相交流大家的觀點,這可讓家長更了解孩子,亦使孩子更明白我們。在互相體諒下,道理應該是越辯越明的。

Rank: 8Rank: 8


19492
11#
發表於 08-11-9 03:49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sy_ma 於 08-11-9 01:32 發表
ChiChiPaPa :

謝您的資料。在我們想辦法稍有效率提升讀中學侄仔的中文成績時,請他underline段落重點,也是方法之一。

個人對做補充練習,尤其是中文的,確實存在偏見。理由已說了,那是因為學好漢語,不大有規則可尋。而且,有 ...


孩子在「閱讀」和「補充」中所學到的語文知識,最後可以在應用到自己寫作中,他才獲得了這些知識。把「讀」、「說」、「聽」和「寫」連在一起的跟進工作,就是「配合」。學校要有一個有系統的教學課程。把每名學生的課餘閱讀都連繫到寫作方面的教學是有相當的難度,因此運用「補充」是無何避免的。但訓練「語文自學」也的確是囡囡學校的中文課程其中一個教學目標,用「補充」去達至這目標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對於我來說,我也有自己的工作,每星期可以放在孩子的身上時間不多。要引導孩子去掌握「閱讀」和「補充」中所獲得的知識,時間實在不夠。有時,她在課外閱讀時,也會遇上學校教過的語文知識,或補充見過的詞語、句式。我見到的話,我會和她討論一番。她的學校中文科也要她們定期寫下課外閱讀中見到的佳詞佳句。如果她們能把課堂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課外閱讀中,老師會讚賞她們。例如教擬人法時,她們找到運用擬人法的佳句,老師會給予鼓勵。

她的「閱讀」量已經不少。我已沒可能把她看過的書自己也看一遍,然後再分享一些心得。我的確很羨慕全職父母可以多一點時間去支援孩子的學習。我認為我必須配合學校的教學,教導囡囡怎樣把「閱讀」和「補充」學回來的知識整固,最後運用到她自己的寫作方面。我相信不應選擇性地教「閱讀」,而不理會「補充」或課堂的語文練習。事實上,我也追不上她的閱讀量,而且不配合學校的教學,往往事倍功半,所以兩方面都要做。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9 10:01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12#
發表於 08-11-9 09:32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08-11-9 01:02 發表
ChiChiPaPa,

事實上我和你,和所有的家長都會認為在訓練中文水平水時,放在各種學習工具應該要平衡,因為平衡是個褒義詞,在這個context裡,意義大概等如optimal,但本身卻沒有任何內涵。那一點是optimal,十個家長可能有十種看法 ...


Eviepa,

我所說的「平衡」是在運用語文教學工具時,不把「補充」和語文練習完全排除出外。當然亦不應忽略「說」和「聽」的語文訓練。

討論平衡點的意義可能不大,因為每位小朋友的學習模式和能力都不一樣,而學校教學方法也不一樣,所以每人的平衡點不同,是正常和合理的。平衡點是要為不同的目標,情況和孩子的特點而剪裁 (tailor-made) 的。

至於香港的中文教學效果弱於大陸和臺灣,主要不是課時的問題,也不是要小學生學英文。主要是教學方法和內容的差異,以及受到地方口語方言的影響。最終小學精英多選讀英文中學,而英文中學的所有科目都是英語教學,也可能是影響香港精英的中文水平的一個因素。


原帖由 eviepa 於 08-11-9 01:02 發表
ChiChiPaPa,

我囡囡升中了,愈來愈多自己的想法,有時更加夠膽批評父母的一些做法,當我聽到這些批評時,雖然我通常都不會說她講錯說話,但即時的反應永遠是:「我行橋多過妳行路,食鹽多過妳食米,妳的意見是不成熟的」,不過,經過幾十分鐘的冷靜後,我幾乎每次都覺得,阿女又幾有道理。 ...


孩子應該很小時已會批評家長,他們也會批評老師,甚至學校。在教他們尊師重道的同時,又不想影響他們的批判能力。做家長也要不斷學習如何做才最好,不是容易的。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9 10:03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13#
發表於 08-11-10 23:40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Yanamami 於 08-11-10 21:49 發表
csy_ma,

Thanks for your suggestions.  They seems time
consuming though.   Poor kids has not much time to do those except during long holidays.  At this stage, I'm trying very hard to re-introduce the ...


單靠父母未必可以影響孩子的閱讀習慣。他們很受同學和朋友影響。如果同學間都在討論同一個故事,他們就會有動機去看一下這個故事。

囡囡最近喜歡看 scary stories,相信都是受到同學間討論10月 halloween 的影響。

不如留意一下她身邊要好的同學的閱讀習慣,或許會因而想到辦法去影響她的中文閱讀興趣。

Rank: 8Rank: 8


19492
14#
發表於 08-11-11 23:56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08-11-11 00:27 發表
...我喜歡將囡囡的學術活動分開為「非消閑性學術活動」和「消閑性學術活動」兩種。在我囡囡來說,前者包括做功課、閱讀英文書、認英文生字等令她不快的活動,在小學階段平均每天佔用她一小時四十分左右,是我所認識的Band1學生中最少的。後者包括中文閱讀、看英文片、看普通話片、每晚的「上床、關燈、講通識」時間等。…


首先,我認為孩子不一定要讀 Band One 中學。其實 Band One, Two, Three 都有高增值的中學。孩子需要在適合自己程度的學校就讀,而並非在最高程度的學校就讀,這樣他才有所發揮,才可以愉快學習。

至於「非消閑性學術活動」,對囡囡來說,不會包括英文閱讀。我可以把她的學校語文科的「非消閑性學術活動」分為備課、功課(即作業或練習)和溫習三大類。備課是指在上課前,先閱讀將會教的中文課文或英語讀物,查生字生詞。有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在上課時留心老師的講解,還是不明白或有不同的意見,就應在課堂中提出。英文科備課,查字典時,還要查音標,以及用生字作句。如看了音標還不清楚讀音,就要留心老師上課時的發音。老師會檢查學生所查的生字和作句以確定學生有沒有備課。語文科的功課不會多,而寫作多是在課堂中完成,不用帶回家做。溫習才是問題。基本上,市面的補充都不適用於她學校的測考範圍。囡囡的中英文閱讀都像追小說一樣,不看完結局,不會做其它事情,所以平日多數不會有時間溫習。單靠閱讀又無法應付她學校的測考。因此不合格已成為家常便飯,經常發生。

在囡囡入讀小一時,當時的BK討論區還只在談論用Cambridge flyers報中學。但現在flyers已是在初小時應考。今年小五,學校已在家長會叫家長安排孩子在小五時考Cambridge PET。我相信小學之間的英語程度正不斷拉闊。對孩子英語和普通話的能力的要求應該要繼續提升。

不同的學校對批判思維能力也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囡囡學校今年將成立「宣小立法會」,讓同學選出學生議員。學生議員可對學校政策、學生福利和福音工作等,提出意見和制定新方案。相信發展學生的高思維能力,應不影響他們的閱讀興趣。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12 00:21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15#
發表於 08-11-12 22:43 |顯示全部帖子
囡囡書架上有一本 David Miford 的書 「Honk 語言大戰」。故事係講主角找到 simple English 的 stolen secret,打倒 British Grahammer Society 派來的 evil Calton Winthrop Snoddy。

這本書都幾有趣,希望孩子讀過後,會找到 simple English 的 stolen secret。英語閱讀並不需要先有任何 grammar 根基,不過就要認識一定的英語字彙數量,否則就較難產生閱讀興趣。

Rank: 8Rank: 8


19492
16#
發表於 08-11-13 23:10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囝囝爸 於 08-11-13 20:51 發表


wisekid2007:

你說出幾項先置條件 :
投入付出的家長、家長有相當英語程度、有資源安排適合閱讀材料.

你前提及的先置條件 :
有效的閱讀技巧和進度、足量的閱讀、自讀計劃、書寫閱讀報告、家教合一、良好充足的 ...


Graded Readers 較適合用於第二語言或外語。母語閱讀無須用梯階閱讀方案 (Graded Readers Approach)。

無論用 Graded Readers 或其它方法去建立足夠的字彙量,最好都是早些讓孩子自發閱讀(self-reading)。只要學校有閱讀氣氛,那麼要孩子愛上中英文閱讀應不困難。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8-11-13 23:22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17#
發表於 08-11-14 22:14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csy_ma 於 08-11-14 19:52 發表

好叻喎 ,我單係知道一個後生仔中英德兼擅既,佢咪係龍應台個囝安德烈囉。雖然佢阿媽係中國人,成名作家,但係佢阿媽都話,阿囝既英文較中文好,梗係因為自小受德國教育之故。

至於信報作者陳雲,都係留德博士,不過小時係學 ...


講起三文四語,香港鄰近的澳門教青局都推廣「三文四語」,即係普通話、粵話、葡語及英語。香港就只有國際學校、部分直資學校和部分傳統名校推動「三文四語」。新「三三四」學制下,科目少了,選讀第三語言的機會越來越少。香港的教學政策存在不少可以改善的空間。

Rank: 8Rank: 8


19492
18#
發表於 08-11-15 09:38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eviepa 於 08-11-15 01:08 發表


囝囝爸

其實亦不需將心底的喜好收藏了,你言詞較為平和,不像我經常將「閱讀為語文之母」宣之於口。但作為你的長期讀者,你對公文英、閱讀為主的觀感我極之了解,你覺得公文英的作用較閱讀大得多,在字裡行間表露無遺。我覺 ...


Eviepa
囡囡學校有多個閱讀計劃去推動閱讀,同時又有一個科目叫圖書課。圖書課主要用作推動母語閱讀,教導閱讀技巧,培養閱讀興趣,教授在圖書館和網上搜尋資料的技巧,以及整理資料的技巧。有一些圖書課的課堂是和英語閱讀有關的,例如介紹網上的英語童書、閱讀網站和語文工具。

而在囡囡學校的多項閱讀計劃之中,class library 的英語閱讀計劃和你所講新學校的閱讀計劃最相似。每位同學要從class library 中借閱一本英文故事書,在指定限期前歸還。亦即是說要在限期前讀完該本故事書。但也有幾點是完全不同的:


  • Class library 的計劃沒有小測去確保學生看過故事。閱讀是由興趣去推動,所以我認為小測是不需要的。老師的責任是帶動班內的閱讀氣氛,令學生談論或交流故事的內容。一部分Class library 內的故事都和該學期的教學主題有關,例如囡囡今年其中一個教學主題是 Natural Disaster,而今次囡囡從 class library 中借來的故事就和 volcano 有關。因此老師要帶動英語閱讀,是不太困難的。相反,家長要從中協助,就不是太容易。一本讀物上百頁,甚至更多,家長看完整個故事,都要花上不少的時間。要知道內容後,去帶動孩子的討論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

  • Class library容許學生看完故事後,和同學交換。這是因為閱讀能力和速度在同班同學中也不一樣,因此容許閱讀較快的學生借閱多些書籍。有興趣閱讀的孩子在頭兩天應已追完那些有趣好看的故事,要叫他們在讀完某個頁數後停一停是沒可能的,因為他們會很想知道結局。在一次家長會中,老師曾說過有學生半個學期就看完了class library中的書籍,令學校要再添新書。

至於公文式的閱讀部分也是很不錯的,例如在EII教材就有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各類文體也有一些。去到JK教材,閱讀的就是批判性文章,即是評論文體,令學生學會英語時,也開發他們的批判思維。L教材就是寫評論文章。據我所知,公文式英文也有閱讀計劃相配合。誰優誰劣,沒有經過研究,難妄下斷語。

Rank: 8Rank: 8


19492
19#
發表於 08-11-15 19:15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mattsmum 於 08-11-15 11:32 發表
"我囡囡心裡又暗笑,「!我幾分鐘就可以睇曬咯」。以上的兩個趣事不應視為我囡囡的甚麼成就,而是香港小學英語教育失敗的例證。band 1生普遍如此,band 2、3更不堪。"

I always wonder why those "seem to be lazy" ( in  ...


照計圖書館課或圖書課應該是每間小學都有,因為這是2000年《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所定下的方向。

另外,以下的有關親子閱讀的連結可能對小一、二的家長有些參考價值:

http://www.hkedcity.net/iworld/resource/index.phtml?iworld_id=62&parent_id=7855

Rank: 8Rank: 8


19492
20#
發表於 08-11-16 10:31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mattsmum 於 08-11-15 22:27 發表
i knew there is library class, but don't realize they teach 搜尋資料的技巧,以及整理資料的技巧.


小學圖書課的教學目標可分為三類:
  • 教授圖書館使用技巧;
  • 教授專題研習技巧;
  • 教授閱讀策略。

不過,詳細的教學內容,是可以按各學校所需而各自制定的。

教協有一份小學圖書課教材,大家可以從中看到一些學校的圖書課教學內容:

http://www.hkptu.org.hk/educatio/edutools/ptutools/edm623.htm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