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什麼是國際視野
發新帖
查看: 2243|回覆: 5
go

什麼是國際視野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2473
1#
發表於 08-11-19 10:5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HI,

時時都聽到, 現代人要有國際視野, 什麼是國際視野, 怎樣教導?:-|
   0    0    0    0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2#
發表於 08-11-20 15:01 |只看該作者
2008年10月24日 信報評論
程介明

第三文化孩子

若干年前,在本欄寫過一篇有關「第三文化孩子的」文章。最近又有了一些新的看法,拿來與讀者分享。

「第三文化孩子」(Third Culture Kids)。專指在生於某個文化,然而在童年的成長過程,相當一段時期卻發生在另一種文化。這些孩子的成長裏面,也在他們的個性裏面,就有了兩種甚至多種文化的影響;但是他們又並不完全從屬或者認同其中任何一種文化。反而是同類經歷的孩子容易聚在一起,因此成為「第三文化」。這一群沒有在任何文化生根的孩子,自己之間形成的某種文化。只要到香港的金融中心地帶吃一頓午飯,或者是晚上到蘭桂坊走一個圈,你就會明顯地感覺到自己周圍,都是「第三文化孩子」。這裏面不止是說華裔或者本華裔的年輕人,即使是沒有華人血統的,身上也是流着多種文化血液。

「第三文化孩子」的出現,當然不是這些孩子自己的選擇。以往,這些孩子往往出生在外交人員的家庭,父母經常在外國居住,於是孩子也隨着在異國念書成長。我有一位台灣學生,父親是外派的農業專家,九歲隨父親到了洪都拉斯。開始的時候其他學生都把她當着怪物圍觀,他聽到的是這樣的談論:「她的眼睛可真小!」「對,所以她看的東西比我們少!」「不,她看到的東西都縮小了!」但是不久也就習慣了。後來在美國念大學,回到台灣生活,反而感到難以適應。是她,第一次在哈佛課上把「第三文化孩子」的概念傳了給我。

另外是傳教士。我就曾經教過一個學生,父親是傳教士,白人,但是她出生在阿拉斯加一個愛斯基摩社群;後來念大學才到紐約,就覺得與紐約社會格格不入。比如說,愛斯基摩人在成年禮的時候,必須出外獨立獵取動物,拿回來要分割給每一個族人,而且要一點不剩;即個人所得必須與族人共享。到了紐約,發覺人們崇尚富人,而富人當然是因為沒有與人們分享才有私財,當時她的價值觀就很難轉邊過來。

或者是經常要駐外的軍事人員。我有個學生,她是黑人,父親是美國官階相當高的軍人。在聽到了論述「第三文化孩子」的時候,哭了。原來在進大學以前,她念過十九所學校。因為父親的工作老是調動,她也無法在一個地方安定地學習。

全球視野與生俱來
但是,隨着全球化的大趨勢,也因為連綿的戰事,也因為政治環境的無情,移居外地的家庭愈來愈多了,跨過各國流動游居的家庭也愈來愈多了。向香港這樣的國際城市,從世界各國到來香港工作的學者、行政人員、專業人士、文化人士,愈來愈多,因此「第三文化孩子」也就愈來愈多了,變成了一種國際現象。

我的另一位哈佛學生,美國白人,從小生活在加勒比海的小國安提瓜,在黑人孩子堆裏長大【圖】,從來沒有為自己的白皮膚而感到不自在。後來回美國念高中,周圍都是白人學生,但是生活習慣、價值觀念都不一樣,反而感到很不自在。因此大學一畢業就急忙離開美國,到韓國、中國教書,還當了校長;後來還娶了一位香港太太。

喜歡周遊列國,也是「第三文化孩子」的共同特點。我的港大班上有一位學生,父親美國人,母親中國人。出生在剛果(扎伊爾),在非、美、亞、歐四大洲生活過。經歷過法語教育、香港的英基學校、美國的國際學校,但是在香港上學的時間最長,因此她一直覺得自己是香港人。但是人家聽說她是香港人,一定說:「你的英文怎麼這麼好?」為之氣結。她就是喜歡旅遊。她說:「回到祖國(美國),反而感到文化衝擊(Cultural Shock);看《國家地理雜誌》,倒反而感覺是回到了家。」年紀小小,已經到過幾十個國家。

「第三文化孩子」由於起碼在兩個文化中生活,因此他們會很容易適應新的文化環境,在不同的環境之間出入自如。因為能夠講起碼兩種語言,因此也比較容易學會第三種、第四種語言。所謂全球視野,在他們來說,幾乎是與生俱來的。這樣的年輕人,自然在就業市場上最吃香。特別是頂尖的跨國公司、國際組織,幾乎所有的專業職位都被「第三文化孩子」佔據了。他們不介意頻繁調動,不介意東奔西走,甚至喜歡跨國出差;他們隨時可以適應新的崗位、新的文化,有很容易掌握新的語言。因此他們是全球化的天之驕子。據大學的調查,以投資銀行為例,在財政海嘯之前,比起其他只有單一文化背景的大學畢業生,這些擁有跨文化背景的畢業生的,可以高達十一倍,這就是我們在金融中心和蘭桂坊常常遇到的一群。但是,他們的懊惱,也是共同的。他們往往感到身份尷尬,在任何一個文化之中,都不自在,除了在「第三文化」的圈子裏頭。

無「家」安身
「第三文化孩子」,總是充滿矛盾的。常常感到沒有「家」,沒有一個可以「回去」的「家」。但是每到一處,又不太願意停留下來;因此就更不容易「安家」。他們為感到沒有文化的根而懊惱,但是又很不想承認任何文化為自己的根。

「第三文化孩子」對教育制度是一種挑戰。香港人有些刻意把子女送到外國念中小學,很多是出於對本地教育的失望與彷徨。但是也許父母沒有想到,他們的孩子將會是有一個「第三文化孩子」,會背上「第三文化」的優勢和缺失。其實,不必要到外國,即使是不離開香港,在英基學校或者是在國際學校念書,他們都會感染這些學校的優勢,也會感染這些學校的缺點。他們也會變成某種的「第三文化孩子」!

Rank: 7Rank: 7Rank: 7


13222
3#
發表於 08-11-20 15:05 |只看該作者
2008年10月31日 信報評論

豈止是學歷……
程介明

最近看到一些數據【註】,同一所大學的畢業生,同一個行業,工資收入可以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說,直到目前仍然是工資最高的投資銀行這一行,同一所大學的畢業生,入職工資最高的和最低的,可以相差接近十三倍多。這當然也包含不同銀行之間的差異,但是即使在同一所投資銀行,當高薪分析員的,和當基層秘書的,都是大學畢業生,但是工資可以相差很大。

但是這種現象絕對不限於投資銀行。零售銀行,五倍半;電腦有關行業,四倍半;營銷廣告,超過四倍。即使是工種差異不多的社會工作行業,同一所大學的畢業生,入職工資的高低差異,也可以有二倍之多。

成本收益
這種現象,在教育以外的部門,是由來已久,司空見慣,已經是常識。用人的單位會說:「誰不知道光看學位是靠不住的!」但是卻其實是對教育一種很大的挑戰。

同一所大學的畢業生,按道理拿的是素質相當一致的學位,但是到了工作崗位上,工資卻可以如此參差。這是對於傳統的教育經濟學很大的諷刺。傳統的教育經濟學,最基本的是教育的回報率,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回報率(在小學和中學基本普及的制度裏,計算小學和中學的回報率是意義不大的)。簡單來說,是念過大學的與只念過中學的個人比較,看看念了(四年)大學,終身的收入增加了多少(收益),但也看看念大學犧牲了什麼(成本)。經過技術上的折算,看看成本收益如何。計算的過程,假設所有的學位是一律的,也就是假設擁有同樣學歷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的能力是基本上一樣的,因此社會的回報也是基本上一樣的。事實卻並非如此。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學歷只能夠表達畢業生種種素質的一個方面,即他們念書方面的能力和素質。還有許多其他方面,是從學歷裏面看不到的。而這些「其他方面」卻也許恰恰是社會上最需要的。因此,同樣的學歷,「其他方面」強的,人們就會覺得能力較強,因此他們工作的報酬也會比人家高。

其實,超越學歷來衡量畢業生,並不限於就業。即使是在成熟的大學,大學入學也不是只看學歷。一個例子是英國有傳統的大學,比如說牛津。學生在中學還沒有畢業,大學往往給報讀的學生一張火車票,到大學的一個學院(宿舍)住上幾天,也是在生活中觀察,最後由有關人員面見,然後給一個條件性的門檻分數,將來公開考試過了這個分數就能入學。很多人不知道,大學假如很希望錄取這位學生,門檻分數就會定得很低,也就是說欣賞他成績以外的素質。假如給這位學生的門檻分數很高,也許就說明這位學生的優勢只在學業;除了學業以外,乏善可陳。

多元智能
另一個例子是美國的名校,例如哈佛。哈佛的招生,是一件非常嚴肅的工作。數年前曾經多次訪問他們的「招生辦公室」:除了幾層的辦事人員,有三十五位專業的招生主任。這些招生主任,一年起碼有八、九個月在中學裏面穿梭,每人負責一個大州,或者是數個小州,或者幾個國家。他們對於報讀的學生的學校瞭如指掌。每年一月,開始閉門逐個學生集體討論。討論什麼?他們說:「學生的SAT成績高不在話下,因此我們在某個分數以上就不再看分數了。我們要看學生其他的經歷和表現。我們要保證哈佛錄取最好的學生,而不是成績最好的學生。」可見,學歷以外的因素是主要的關注點。

香港教育界熟知的 Howard Gardner,他的「多元智能」學說,就是用「智能」這個概念,希望打破把學術學習能力看成是唯一的能力的傳統。他認為,人類的智能起碼有八種:語文智能、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體動智能、音樂智能、自我智能、人際智能、自然(與自然界交往)智能。而學校給予的學歷能夠包涵的,基本上是語文智能與數理智能。也可以說,一些成功的學校,他們的畢業生受到歡迎,關鍵是他們除了學歷以外,還有其他方面的智能,都得到發展,因此在工作上就會表現出眾。

隱性知識
最近幾年,西方發達國家也逐漸提倡智育以外的教育。有的提倡「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比如說,當一個好醫生,就需要有醫學知識以外的知識,像法律、心理,還需要了解病人背後的社會因素、文化特徵;當然還需要有良心、醫德、操守等等,籠統稱為「隱性知識」。有的提倡「公民教育」,把人們的功德心、民主意識、政治常識、社會價值、社會意識,都包在公民教育這個名稱裏面。

在歐洲,許多國家提倡培養學生的「社會素質」(Social Competence),也是包括種種與人際關係和道德倫理有關的素質。克林頓在執政期間曾經提倡「性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意思是要培養年輕人有良好的性格。這些種種概念的出現,說明傳統的學校教育已經無法撑起社會的期望;說明工業社會標誌之一的「學歷掛帥」,已經無法適應新的社會生態。

當然,許多讀者會說:中國人早就有五育的說法,即德、智、體、群、美。內地以前提的是三育:德、智、體。從來就是「德智並重」、「德才兼備」。裏面有「智」,但都超越「智」;而且總是「德」排頭,「智」在「德」之後。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意念。

不過,第一,那原來是封建時代的話語,需要有新的社會內涵、新的時代闡釋,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第二,特別在華人社會,非得要抵擋得住考試的「霸氣」,才能讓學生享受學歷以外的學習生活。

註:根據簡美蓮博士研究的一個計算。

Rank: 5Rank: 5


3693
4#
發表於 08-11-20 18:3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 的文章

good articles, i don't buy  信報
, how do you find these in internet? you have to pay to get it?


12651
5#
發表於 08-11-21 13:2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693
6#
發表於 08-11-23 12:20 |只看該作者
蓋特納精通中文擅交際
(星島日報    報道)預料成為下任美國    財長的蓋特納,有着其他美國政府官員少有的國際經驗。他童年長時間在亞洲生活,大學讀書時專修中文,曾到北京大學進修,其間與中國人融洽相處。

亞洲長大 曾到北大進修

  蓋特納一九六一年生於紐約    ,孩提和青少年時代大多在外國度過,自小就跟隨於福特基金會工作的父親在亞洲和非洲    生活,先後住過印度    、泰國    和津巴布韋,中學在曼谷    的國際學校就讀。長大後在美國達特茅斯大學(Dartmouth)攻讀政府及亞洲研究雙學位時,專修中文,曾參加海外進修計畫,在北京大學度過一個暑假;後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國際經濟及東亞研究碩士學位,是一名亞洲事務專家。

  在達特茅斯大學任蓋特納中文教授的布雷德稱讚他是「一名優秀的學生,永遠精力充沛,活力過人。」她相信以蓋特納的能力,加上沒有經濟傳統背景的包袱,所以更能勝任這份工作。曾跟他一起到北大進修的魯德森說,在中國時,蓋特納的幽默感和「破冰」的技能大派用場,「他有辦法跟所有人交朋友,擅於打破我們美國人與中國人之間的鴻溝」。

  老師讚優秀 活力過人

  他的父親彼德最近接受達特茅斯學生報訪問時說:「蒂莫西很能適應新的環境。」而在同事和朋友眼中,「小個子」蓋特納是一名務實主義者,聯儲局    一名高級官員說,蓋特納往往能憑直覺找到渡過困境的方法。

  蓋特納在大學四年級時邂逅現時的妻子卡羅萊,兩人育有兩名孩子。綜合報道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