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 真道和港大的比較 !
發新帖
查看: 4733|回覆: 2
go

真道和港大的比較 !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202
1#
發表於 09-1-15 22:31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Benson 於 09-1-15 21:47 發表
我覺得兩間都是好學校.
我哋只知真道多啲, 好難比較喎!



Logos adopt the IB mode from Foundation 1?
Any foreigner teacher?

Rank: 3Rank: 3


202
2#
發表於 09-3-30 23:44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Suzanne503 於 09-3-29 10:06 發表
It sounds this school is really well back-up.  For my case, I like to transfer him from international school.  Do any parents have any comments?  Thank you.


May I know what is your reason like to transfer your kid from international school?

All the international schools are adopt the IB mode, but Logos appears offer the IB mode start from Secondary stage.

Rank: 3Rank: 3


202
3#
發表於 09-5-24 18:13 |顯示全部帖子
原帖由 big-boy 於 09-4-10 11:32 發表
I post some info here just for share only. IB is good for our child? or Our child is suitable for IB?

IB 24 分 等 同 英 高 考 2A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已有十四所國際及私立學校開設國際文憑預科課程(IB  ...



Following article copy from wenweipo.com
文:翁靜晶
 以為國際學校的學生讀書,比主流學校要輕鬆自由,起碼是不用考試……此話錯矣!
 洋學堂的學生,可說是先甜後苦。
小學階段不錯是較為輕鬆,但升上中學之後,那接踵而來的公開考試,可不是鬧著玩的。尤其,越來越多的國際學校,放棄了英式的A Level(進階級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引入歐式的「哀悲考試」,為考上大學而筋疲力竭的學生,也是越來越多,包括了吾家女兒在內。
 哀悲,IB是也。全名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細分為三等級,分別是「
小學級」(Primary Years Programme,適用於三至十二歲)、「中學級」(Middle Years Programme,十一至十六歲);而本地國際學校所面對的,是最高一級,即十六歲以後修讀,為進入外國大學而作準備的「文憑級」(Diploma Programme)。
 IB的中文譯名並不統一,有稱為「國際文憑大學預科
課程」,也有譯作「國際預科文憑」,我家小孩譯之作「哀悲考試」。
 負責管理這
課程的是「國際文憑組織」(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為一非牟利之教育基金,在一九六八年於瑞士成立。據統計,全球現時約有二千所學校,選擇歐式「哀悲」而棄用英制之A Level。
 某朋友乃中法混血兒,今已年近五十,提起她少女時代在歐洲的「哀悲」經歷,仍是一臉的誠惶誠恐。
 IB之難,在於其廣博。它先有三項核心
課程,分別是「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創意、行動和服務」(creativity, action, service)以及一篇「延伸論文」(extended essay)。其內容,可說是非常瑣碎,包含了藝術表演、運動及身體力行的社會服務等等,而知識理論又像是哲學和常識的混雜,延伸論文則要求學生在一個自選的題材上,寫篇四千字的論文,光看這些,已經有點令人觸不著邊際。
 然而,餘下的還有六個主科,第一語文、第二語文、個人與社會、實驗科學、
數學與電腦科學,還有藝術。其中三個主科屬於高級程度(共240個學習小時),餘下的則為標準程度(150個學習小時),可以由學生自己安排。每個主科下,還分成不同科目,以個人與社會為例,就已包含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哲學、商業、地理、歷史等等!
 由此可見,IB是如何的包羅萬有!
 其哀其悲,便就在於此……固然,全方位之培訓,使學養更全面,但考起試來,便叫苦連天!
 「求學不是求分數」,無論在古今中外,都只是個「很天真很傻」的願望,避開了本地的那套教學制度,遇上了IB,一樣以分數比個高低。
 六個主科,由低至高,分別為1至7分,再加上知識理論及延伸論文兩個核心
課程,共3分,合起來滿分是45。成績如何,關乎能獲得大學取錄與否;較好的大學,一般會要求學生有35分以上的成績,好不嚇人!
 雖說是學科廣博,但要樣樣精通殊非易事,好像一支軍隊,同時在東南西北四面八方,開展十多條戰線,那怕是絕世將軍,亦難於招架!更何況,
課程與世界接軌,當中所考的,都是外國的時事知識、人物新聞,比起地道的「通識教育」,對於居住香港的學生更添難度。
 所以,IB比起A Level,更難取得高分,入大學之途也是充滿荊棘。
 將中式的填鴨,換成西式的填鵝,味道原來是更「難啃」!讀書經,都是難唸的經。

這個"出位"mami,除了私生活精采之外,看罷她這個文章簡直令人精采至摸不著頭腦..



這個"出位" mami, 何不將女兒轉回A-level 再取得成績然後才分析及批評?

IB 與A-level乃兩個獨立系統,身為父母,若眼先兒女受苦中,何不再花些時間幫上孩子一把,以作者的背景來說既然孩子不適應大可轉校,這個反而來得更正面。

奈何作者在那文章表現出互相矛盾之處,一方面列舉IB的壞處云云...一方面又表示自己的女兒接受「哀悲考試」教育,繼而連篇大論說IB的難處,又比喻IB為將中式的填鴨,換成西式的填鵝,味道原來是更「難啃」!這些言論,更見其無腦兼自打嘴巴。

究竟作者是否寫這篇文章另有目的?

但凡批評,必須列舉事實,分析結果及總結如何改善修正才可令人信服,連這些也不懂的人,不怪得仍送子女往送死去.....

身為父母,如果明知「難啃」, 亦將兒女送入一些自己也覺難受的東西而又不肯轉回來,你說可不可笑,繼而兼且狂數IB不是,說來說去,自己的女兒仍一樣又是活在「哀悲考試」教育裡, 孩子有這些mami,真正「哀悲」也!


[ 本帖最後由 Santa_Maria 於 09-5-25 00:46 編輯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