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再論曾榮光的追蹤研究
樓主: eviepa
go

再論曾榮光的追蹤研究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3693
41#
發表於 09-7-1 08:3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hogwarts 的文章

中 中 「 英 語 微 調 」 學 生 獲 佳 績  
  (星島日報報道)今年的高級程度會考的十五名五優及六優狀元,均屬英中「出品」,有校長不諱言,中中生在公開試會較英中「蝕底」,故不少中中為學生作「英語微調」,採取補底措施,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及英語及格率。有中中校長表示來年在中學語言微調政策落實後,將開辦「英文班」,相信中中、英中之間的差距會減少。

  部分中中於今年高考均考獲佳績,包括培正中學、元朗信義中學、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港島民生書院、香島中學、福建中學、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及金文泰中學。當中培正中學及港島民生書院的中、英文科及格率近達百分之百。

  一直推行母語教學的深水香島中學校長黃頌良昨稱,該校學生少接觸英語

,對學生英文科考試不利,「與其他有取錄外校英中生的學校相比,本校英文及格率較低,顯示英語授課與高考英文及格率有因果關係。」

  黃頌良透露,該校去年英文及格率只有六成三,故過去一年安排英文科老師,作針對性補底,「例如學生的聆聽能力較弱,便要求學生聆聽外國新聞報道後再匯報,成功令英文及格率提升至七成二,其中高考生關巧兒和鄭駿豪,更分別獲3A2D和2A1B佳績。」

  北區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校長曹啟樂亦稱,該校過去兩年已透過分組小班英語教學、一對一學生英語輔導等,成功令一半會考英文科僅獲二級及格的學生,在高考亦考獲及格成績,及格率更高達八成三;不少中中更能在今次高考中,交出滿意的成績表。

  另一方面,面對教學語言微調落實在即,黃頌良預計該校可開辦兩班「英文班」,屆時將有三至四科以英語授課,相信微調可讓學校試驗如何進一步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曹啟樂亦稱,微調後該校亦會推行「英文班」,同時認為日後家長為子女選擇中學時,可參考學校高考成績。

  資助小學校長會主席張志鴻亦建議,家長升中選校時,可視高考成績作選校指標之一,同時亦宜留意學校的教學策略,「微調後相信中學均會按校本情況,制訂英語教學策略,家長可按子女成績揀選合適學校。」


2009-07-01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42#
發表於 09-7-1 09:05 |只看該作者
ttamy123,

我沒有十足把握斷定高預科生的中、英文閱讀能力有五倍的差距,不過我覺得這命題很大機會就是事實,以下是支持我的講法的論據:

我們是基於曾榮光的研究,比較最早兩屆一刀切語文政策下,9000個英中生及9000個中中生對中、英閱讀能力和溫習效能的分析。去年升小一的學生有七萬多,十年前的我想是十萬吧,那麼英中生應有二萬多。由於好學生集中在英中,各組9000個成績相近的學生,大概已是兩組成績重疊的大部分。這9000個英中生,應是英中生當中較差部分,平均成績,可能相當今日的band 1 尾。正常來說,他們到預科時,英文也是英中生當中較差的部分,英文閱讀能力亦較差。

腦書籍等科技味道重的的英文閱讀的learning curve是起初慢,跟著有段時間急升,因為早段要為熟悉英文名詞而掙紮,但過了這一段便是平坦之路。但歷史沒有多少個歷史專有名詞,用的都是較為普通的語文,所以learning curve會與我們學習閱讀南華早報相近。

我所講的五倍差距是指他們在預科時的平均水平,正如你所講「只要開始的時候努力一點,例如多查字典、多牢記於心、或多請教別人等等,沖破了起步的艱難時期」。預科歷史書比起會考來說是艱深的,起步時由於閱讀水平差,加上常查字典阻慢速度,所以中、英閱讀可能有十倍的差距。以後漸漸縮窄,到考高考時可能只得三四倍的差距。

英中生讀歷史主要有三個缺點:老師用不習慣的語言教學、學生用英語閱讀、寫文。而其中閱讀能力的不足殺傷力最大。溫習時,閱讀佔了大部分時間。

對答題時語文的要求,預科歷史科遠較地理、物理為高。因為歷史科全都是議論文,而且要求在答案中表現出高階思維,這和會考時見point畀分有很大的分別。

見過不少預科畢業的同事,從他們的英文表達能力可以猜測到他們的閱讀能力,中、英文閱讀速度有三、四倍以上差距應是典型。

讀預科時,同學的歷史科進度是怎樣,他們讀多少本書,我大概知道。我讀的學校,入U率也算可以,不過我這二流學生如果用中文讀歷史的話,閱讀量肯定遠遠比我的同學平均為高。

今天如果隨意選取一則南華早報港聞給我讀,通常我會找不到任何生字,我的英文閱讀能力遠高於預科生的平均水準。但很慚愧,小弟今天的英文閱報能力,仍未達到到消閑水準。但基本上,香港預科生每一個都有當閱讀中文報章是消閑的能力。

如果說預科較差學生的英語閱讀速度比中中生不是差得很遠,那麼港大畢業生的中英文閱讀能力應該看齊吧?我相信,如果是他們所讀的本科科目材料,英文是他們的慣用語言,英文的閱讀可能較快,但如果是普通英語,則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我認識不少港大畢業生,他們每一位都只看中文報章來作認識香港、世界的媒介。有些會兼讀英文報紙,但目的主為增強英語能力。我們乘地鐵、到酒家飲茶,讀報的人絕大部分都是讀中文報章。大學畢業生真的那麼少嗎?在香港,絕少人會覺得自己的英語程度已足夠今天,及未來的挑戰。讀英文報章,除可得知天下事外,還有增強英語能力的好處。如果讀一個大學畢業生閱讀英文報章的效率與中文報章相近的話,為何沒有多少會選擇英文報章呢?

如果大學畢業生,甚至港大畢業生的英文閱讀能力和中文仍有相當的差距,那9000個英中裡較差的預科生的中、英文閱讀水準的差距應大得多,我覺得五倍的估計應是恰當的。

不過,你相信中、英的閱讀差距是五倍好、四倍好,閱讀對英中生造成障礙是大家認同的。所以如果英中生的成績要與中中生看齊,付出就要比中中生大很多。

eviepa

Rank: 5Rank: 5


4440
43#
發表於 09-7-2 16:3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8# eviepa 的文章

eviepa囡囡可以:
1.自少的訓練就是要她中英兼擅,無論英語教育在中一、中四或在大學切入,她都可以平穩過渡。
2.讀了一年中中,很高興地讓別人知道自己是中中生。對英文科是信心爆棚,絕對不會害怕英語。

如果我囝囝都可以做到以上2點, 我都不給他升中中,因為我沒有eviepa既耐心及循循善誘.....我囝囝亦唔會自動自覺保持自己既英語可以平穩過渡。

Rank: 2


98
44#
發表於 09-7-2 22:0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09-6-24 01:17 發表
去年,曾榮光發表了一個近十年的追蹤研究,引起了一些討論。我原本希望看看各方面的學者對此的評論,但這個討論,只持續了一個短時間,而且並不熱烈。所以仍留下很多疑團未解,現希望在BK再討論一下:

曾榮光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我 ...




Eviepa,

您在留言1#中寫道 :

“…..等了一年也等不到有質素的學者去interpret 這個現象(指差距縮窄),我有幾點疑問,希望大家討論一下….."

最迎大家討論的焦點, 比較集中在
用中或英語對學習西史的學習效能之影響, 雖不至離題,
但不最貼題. 當然, 這話題本身是有趣和很有意義.

我在留言33# , 對這個指差距縮窄現象提出了解釋,解釋的背後尚有理論架去支持, 但推理和所用到的假設尚須審查,
如果真的如您所言, 要一年後才有
您和我
去解釋,
(我不是學者, 您呢?), 而您是這題目的樓主, 所以我也想知道您對我在33# 中留言所言之意見,

chanez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45#
發表於 09-7-5 09:49 |只看該作者
Chanez,

簡單地講,你認為中中生的同學質素較差,拖低了教學質素及學習氣氛。所以英中生能在預科時,學術科目成績能追及中中生。你的想法是一個普遍的想法,亦很有可能是中中生成績不濟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長在選校時,「校風」的好壞,一般都放在首位。其實,麼學校會有好校風呢?學業成績好的學校,校風便良好了。

選擇學業成績好的學校(等同校風良好的學校)是無可厚非的,不過我注意到有部分家長,希望兒女進入一些與他們能力不相稱的學校,我覺得是非常不智。學生成績追不上,容易自暴自棄,成績會更差。前一兩年聽《自由風自由phone》,一個學者亦講到,調查研究支持我這一向的看法。


我有一個朋友,以band 1尾、band 2頭的成績入了一間傳統名校,form 1 時,僅能升班。今年讀中二,中期試三科主科都不合格,看來留班的機會不小。父母的看法是,天天接觸高質素的同學,自己也容易變高質素。但事實上,孩子看見前面阻礙物太大,選擇退縮,而不是力爭上游。

eviepa

Rank: 2


98
46#
發表於 09-7-6 00:5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09-7-5 09:49 發表
..........
其實,麼學校會有好校風呢?學業成績好的學校,校風便良好了。
選擇學業成績好的學校(等同校風良好的學校)
...




eviepa,

"學業成績好"   和  "校風良好"  是兩件事, 我們不能說兩件事等同, 最多只能說這兩件事是相關或正相關, 由此, 進而探究這兩件事有沒有因果關係, 誰是因? 誰是果? 抑或互為因果?...........

chanez

Rank: 2


98
47#
發表於 09-7-6 01:20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hogwarts 於 09-6-27 00:03 發表
....................
就難怪大部份家長會勢利地去選擇英中。而且近年的家長取態,会使這種差距更形巨大
........ ...




hogwarts, eviepa,

我都會俾d仔女去讀英中或名校, 因為我排第一重視的是
德育校風同儕影響讀書風氣這些因素 ,  其次才是成績,
而我相信, 在英中及中中按比例隨機抽樣,  於我重視的因素裹面, 英中會明顯較好

chanez

Rank: 2


98
48#
發表於 09-7-6 01:2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09-7-5 09:49 發表
Chanez,

簡單地講,你認為中中生的同學質素較差,拖低了教學質素及學習氣氛。所以英中生能在預科時,學術科目成績能追及中中生。你的想法是一個普遍的想法,亦很有可能是中中生成績不濟的重要因素。因此家長在選校時,「校風 ...



eviepa,

如果是一個普遍的想法,
又怎會   " 等了一年也等不到有質素的學者去interpret 這個現象"  呢?

chanez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49#
發表於 09-7-10 00:1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anez 於 09-7-6 00:52 發表




eviepa,

"學業成績好"   和  "校風良好"  是兩件事, 我們不能說兩件事等同, 最多只能說這兩件事是相關或正相關, 由此, 進而探究這兩件事有沒有因果關係, 誰是因? 誰是果? 抑或互為因果?...........

chanez ...


chanez,

「校風」理論上包括很多元素,但似乎家長最重視的只有兩項:
1. 大體上,學生乖不乖。
2. 學生普遍地會不會用功讀書,能否形成一種努力讀書的風氣。

以個體來說,一個成績好的小學畢業生,道德操守可以很差,日後可能會不努力讀書。但一間中學,大概有一千人,大數定率的應用性是很高的。比如說,以我提出的兩大標準來做yardstick的話,我就相信沒有一間band 3學校的校風會比校風最差的band 1學校好。

不少家長喜歡自己實地做研究,看看學生是怎樣的,來斷定校風。但我覺得校風是抽象的,是主觀的,很難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學生放學時所能得出確切答案的。我情願相信成績與校風的關係大得可以稱為相等。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7-10 01:27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0#
發表於 09-7-10 00:3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anez 於 09-7-6 01:27 發表



eviepa,

如果是一個普遍的想法,
又怎會   " 等了一年也等不到有質素的學者去interpret 這個現象"  呢?

chanez


chanez,

記憶中,在實施一刀切母語教學前,學者的意見是相當紛紜的,有很多支持,亦有很多反對。不過無論支持或反對,普遍的看法是,母語不利於英文,但有利於學術科目的學習。

曾榮光的研究是唯一去檢定母語成效的研究,結果:出乎學者的意料,學術科目中,中中所佔的優勢不如想象中大,而且到了高考,除了地理還有微弱的優勢外,所有其他科目都分別不大(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這個結果,在施行一刀切母語教學之前,我從來沒有聽過有人提過這個預測。

我相信,這個結果,不單教育局始料不及,就算連曾榮光也嚇一跳。這和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所做的研究相反。我去年期望著有學者出來解釋一下為何有這種現象,但很失望地:欠奉。

當研究和大家相信的mechanism有抵觸時,最好的方法是再做一遍。但俱往矣,現在再沒有這樣的環境再做一次了。

eviepa

Rank: 5Rank: 5


4440
51#
發表於 09-7-10 14:1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09-7-10 00:31 發表
chanez,

記憶中,在實施一刀切母語教學前,學者的意見是相當紛紜的,有很多支持,亦有很多反對。不過無論支持或反對,普遍的看法是,母語不利於英文,但有利於學術科目的學習。

曾榮光的研究是唯一去檢定母語成效的研究,結果: ...


其實個結果一d都唔意外.....因為所選既都系讀到書既學生, 語言對佢地影響只系出現在初中出現,只系英中生未掌握外語....到左高中,英中生都基本已經可能英文好過中文, 自然分別不大....
英中生初中較差...但不要忘記佢地本身已經可以掌握讀書技巧,先會有好成績, 一時既英文差自然阻礙唔到佢地啦....
我相信母語教學適合既只系果d對外語完全投降的學生...

Rank: 8Rank: 8


19492
52#
發表於 09-7-10 20:2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09-7-10 00:31 發表


chanez,

記憶中,在實施一刀切母語教學前,學者的意見是相當紛紜的,有很多支持,亦有很多反對。不過無論支持或反對,普遍的看法是,母語不利於英文,但有利於學術科目的學習。

曾榮光的研究是唯一去檢定母語成效的研究,結果: ...


曾榮光教授的研究並不是唯一去檢定母語成效的研究。其實教育當局一直都有做相關的研究,例如1994/95至1998/99學年的教學語言評估分組研究。當時的研究只由中一追至中五,但已發覺母語教學在學科上的優勢由中一開始已不斷收窄。當時的結論是這樣寫的:「Negative effects of the EMI and Mixed MOI mode was observed to be incredibly strong for the Science and Humanities subjects. At Secondary 1,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CMI schools was more than 1 standard deviation unit higher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in EMI and Mixed Schools. Although the negative effects did decrease gradually over time, the effects amounting to about 0.5 SD unit at Secondary 5 were still very strong.」

當曾榮光教授的研究把預科也包括在內時,母語教學在預科的優勢會進一步收窄,以至消失是可以預期的。

當年的研究也顯示歷史和理科的收窄幅度相當明顯。只有地理一科能仍保持優勢,這點亦和曾榮光教授的研究結果吻合。

如有興趣,可在教育局下載當時報告的Executive Summary: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EN/Content_1914/es9_evaluation%20study%20on%20the%20implementation%20of%20moi%20grouping%20in%20ss%2094_99.pdf

Rank: 5Rank: 5


3744
53#
發表於 09-7-11 22:29 |只看該作者
Hi ChiChiPaPa,

粗畧的過條 link 的 summary, 祇有一個感慨,就像中外歷史上不少的朝代 (有錯大家不妨指正),役人者用的不是平民百姓的日常語言,說穿了,做成上大人,也要多多少少懂一点上大人的語言文字。

是故,我們的孩子要學好兩文三語了。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4#
發表於 09-7-12 00:29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謝謝提供這條link。不過,你有沒有仔細看?這份報告所講和你表達的有根本上的分別。

eviepa

Rank: 8Rank: 8


19492
55#
發表於 09-7-12 08:1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09-7-12 00:29 發表
ChiChiPaPa,

謝謝提供這條link。不過,你有沒有仔細看?這份報告所講和你表達的有根本上的分別。

eviepa


其實母語教學在學科上的優勢會每年減少,不是甚麼驚人的新發現。

當然如果解讀數據的人不夠客觀,或有使命去推崇母語教學,就不會進一步分析這優勢減少的問題,而只強調母語教學在起步點的優勢。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6#
發表於 09-7-12 10:31 |只看該作者
ChiChiPaPa,

總的來說,母語教學在學科上的優勢會每年減少,當然是每個人都預期到的事,這個研究亦反映出這個現象。不過,這不是這研究最重要之處。

現在沒有空去將整個研究的summary所有重點列出,不過,經過五年,追蹤研究11,000個學生,發現母語教學存在著非常大優勢,於是建議:

“Results of the two studies indicate that mother-tongue teaching contributed to students’ value-added performance in most school subjects throughout the entire secondary schooling period.”

“To let the results speak for themselves,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should be publicized widely so t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are aware of the educational benefits of Chnese-medium teaching.”

這研究比較相同背境的中、英文中學學生,到會考時,中中生的優勢很明顯:

中文:中中生有明顯優勢
英文:英中生有微弱優勢
數學:平手
科學:中中生有明顯優勢
歷史+地理:中中生有明顯優勢

這executive summary牽涉到一些統計學的專門述語,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完全明白,待會我會加以interprete。

eviepa

Rank: 8Rank: 8


19492
57#
發表於 09-7-12 10:5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09-7-12 10:31 發表
ChiChiPaPa,

總的來說,母語教學在學科上的優勢會每年減少,當然是每個人都預期到的事,這個研究亦反映出這個現象。不過,這不是這研究最重要之處。

現在沒有空去將整個研究的summary所有重點列出,不過,經過五年,追蹤研究11,0 ...


如果家長覺得這報告難明,可以看曾教授第二階段的報告,即係追到中五時的報告。基本上,所有發現都是接近或一樣的。不計語文科目,去到中五,經濟、歷史、地理和生物科,中中生還是有優勢的。

http://www.edb.gov.hk/FileManager/EN/Content_1914/es14_further%20eval%20on%20the%20imp%20of%20the%20moi%20(2002-2004).pdf

不過,這優勢已減弱了。這收窄中優勢是否可持續到預科和大學呢?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9-7-12 11:19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8#
發表於 09-7-14 01:2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09-7-10 20:22 發表


曾榮光教授的研究並不是唯一去檢定母語成效的研究。其實教育當局一直都有做相關的研究,例如1994/95至1998/99學年的教學語言評估分組研究。當時的研究只由中一追至中五,但已發覺母語教學在學科上的優勢由中一開始已不斷收窄。當時的結論是這樣寫的:「Negative effects of the EMI and Mixed MOI mode was observed to be incredibly strong for the Science and Humanities subjects. At Secondary 1,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n CMI schools was more than 1 standard deviation unit higher than their counterparts in EMI and Mixed Schools. Although the negative effects did decrease gradually over time, the effects amounting to about 0.5 SD unit at Secondary 5 were still very strong.」

當曾榮光教授的研究把預科也包括在內時,母語教學在預科的優勢會進一步收窄,以至消失是可以預期的。

當年的研究也顯示歷史和理科的收窄幅度相當明顯。只有地理一科能仍保持優勢,這點亦和曾榮光教授的研究結果吻合。


ChiChiPaPa,

細閱過兩份報告,研究結果是大有出入,實在難以想象是同一個地方,在很接近時期做的研究。

在一刀切前的研究,對於你預期,地理及世史兩科,到預科時會進一步收窄,甚至持平,我有以下的回應:

1. 在大樣本的調查研究中(sampling size > 10,000),個體的0.5Standard Deviation 是一個極為significant的差距。

2. 在一刀切前的研究,兩組中一時相若能力的學生,會考成績平均有大約半個grade的差距(精確地應為0.502grade,或者叫1.04fine grade point) ,這樣顯示了母語的優勢。

3. 因為在一刀切前的研究沒有高考的部分,所以預科時History & Geography有沒有像你的預測,會否進一步收窄,則只能靠估。

沒有確實數據估趨勢,就好像估計股價的走向,有走勢派和基本因素派的分別。你憑藉由中一到中三到中五,中中生學對歷史、地理的優勢不斷降低而預期預科時會進一步收窄,是純走勢分析。

但問題是,一家盈利不斷上升的公司,也可以因為損失一個大客而盈利倒退。如果有突然出現而壓倒性的基本因素時,這因素比走勢更能準確預測股票價格。

作為一個考過高考地理和世史的家長,我可以告訴你,對這兩科來說,會考是中學七年中,英語對英中生的障礙是最低的一段時間。在高考裡,語文障礙對歷史學習的影響比會考大得多。我已在前面花了大量編幅講述,不贅。地理的情況和世史的情況十分接近,可以按照世史的邏輯分析。

從理論出發,1999年的學生,如果在高考裡用中文作答,相對英中生理應淨勝超過半個grade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59#
發表於 09-7-19 17:15 |只看該作者
多謝ChiChiPaPa所提供的,在一刀切母語教學之前,教育當局做了一次追蹤研究,用了11,000個學生,追蹤五年,比較中中、英中的教育效能。在剛實施一刀切母 語教學時,教育當局亦馬上委托中大學者曾榮光作一次長達八年的追蹤研究,樣本共36,000個學生。

兩次研究均比較同樣能力的英中、中中生,再考慮他們的家庭背境等,盡量將教學語文成為唯一影響教學效能的因素。而且兩次都是大樣本研究,所以都非常嚴謹。

一刀切前研究主要結果:

1. 原先成績、家庭背境相同的學生,經過五年學習,英中生在中文、科學各科、地理歷史裡,均明顯弱於中中生。而英文科則明顯比中中生強。數學科則兩者沒有「顯著分別」(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2. 以最強六科計算,英中生比中中生差5.17個 “fine grade point” ,即是會考的2.585個grade。即是說,如果中中生會考成績平均是14分的話,英中生的平均成績便是11.415分了。

3. 英中生在最佳六科損失了2.585個grade,但在英語科卻得到了0.34個 “fine grade point” ,即會考0.17個grade的補償。

曾研究到中五時的主要結果:

『到了會考,中中學生卻優勢盡失。考獲會考五分、八分及十四分,包括中英文合格的比率,中中學生均明顯落後於英中學生──而他們與英中學生在中一時的起點(包括家庭背景等因素)是一樣的。即使不理會英文科是否合格,只是計算獲取五科合格的比率,中中學生也沒有優勢。』

=========================

很明顯,兩次的研究結果是有極大的出入。各位家長,你們覺得有甚麼理由導致這個結果?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7-19 18:04 編輯 ]

Rank: 8Rank: 8


19492
60#
發表於 09-7-19 23:08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eviepa 於 09-7-19 17:15 發表
多謝ChiChiPaPa所提供的,在一刀切母語教學之前,教育當局做了一次追蹤研究,用了11,000個學生,追蹤五年,比較中中、英中的教育效能。在剛實施一刀切母 語教學時,教育當局亦馬上委托中大學者曾榮光作一次長達八年的追蹤研究,樣 ...


如果只看學科成績,兩次的結果都證明中中生有優勢。

我相信曾教授的意思是我們看研究數字要全面,不能只看一邊。不能只看學科成績,要整體地比較。計算會考學科得分時,他加入了語文合格這條件。由於英中學生在英文科的優勢,使中中學生在計入這條件後落後於英中生。

同樣,中五升中六的最低要求的五科合格,也是要計語文科目的。當語文科目和其它學科一同作比較時,中中生就沒有了優勢。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9-7-19 23:50 編輯 ]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