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再論曾榮光的追蹤研究
樓主: eviepa
go

再論曾榮光的追蹤研究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4440
61#
發表於 09-7-20 12:1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09-7-19 23:08 發表
如果只看學科成績,兩次的結果都證明中中生有優勢。

我相信曾教授的意思是我們看研究數字要全面,不能只看一邊。不能只看學科成績,要整體地比較。計算會考學科得分時,他加入了語文合格這條件。由於英中學生在英文科的優 ...


請問報告有否比較2者的入大學比率呢....
呢個系最現實既問題呵.....

Rank: 8Rank: 8


19492
62#
發表於 09-7-20 23:52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amuel89 於 09-7-20 12:17 發表


請問報告有否比較2者的入大學比率呢....
呢個系最現實既問題呵.....


你所說的大學入學比率應是指曾教授最後階段的報告,但教育局還未公開該份報告。教育局的網頁只有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報告。

最後階段報告的內容就只能從報紙中的報導獲知:



http://116.92.2.83/news/08/03/15/JX-878010.htm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2/1/1/669830/1.html

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3/15/HK0803150034.htm

[ 本帖最後由 ChiChiPaPa 於 09-7-20 23:55 編輯 ]

Rank: 5Rank: 5


4440
63#
發表於 09-7-21 17:16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hiChiPaPa 於 09-7-20 23:52 發表


你所說的大學入學比率應是指曾教授最後階段的報告,但教育局還未公開該份報告。教育局的網頁只有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的報告。

最後階段報告的內容就只能從報紙中的報導獲知:

http://image.wenweipo.com/2008/03/15/h ...


講真....既然大學有英文要合格既門檻....仲講咩母語教學呢 ...如果要實施母語教學,請先研究好如何令中中生既英文可以達標啦....一日未解決呢個問題...就唔好實施母語教學害人呵...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64#
發表於 09-7-21 19:01 |只看該作者
講真....既然大學有英文要合格既門檻....仲講咩母語教學呢 ...如果要實施母語教學,請先研究好如何令中中生既英文可以達標啦....一日未解決呢個問題...就唔好實施母語教學害人呵.


講真,既然大學有英文要合格既門檻....仲講咩教學呢 ...如果要係香港教學,請先研究好如何令學生既英文可以達標啦....一日未解決呢個問題...就唔好係香港教學害人呵.

Rank: 5Rank: 5


4440
65#
發表於 09-7-22 11:0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judy 於 09-7-21 19:01 發表
講真,既然大學有英文要合格既門檻....仲講咩教學呢 ...如果要係香港教學,請先研究好如何令學生既英文可以達標啦....一日未解決呢個問題...就唔好係香港教學害人呵. ...


教學同唔用母語有衝突嗎
唔明你既意思, 可以解釋一下...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6#
發表於 09-7-22 20:35 |只看該作者
Dear all,

在曾的研究裡,2002-2004 Final Report中,曾指出:

1.        中文中學生在五年母語教育中,在會考裡,以下科目的表現勝過英中生:中文、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

2. 英中生在英文一科勝過中中生。

3. Maths, A-Maths, Accounting, 中史則打成平手。

由於這final report沒有列出每個科目中,中中、英中的成績的差距,所以很難衡量英文科所得,而中文、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等科所失是否化算。

不過曾榮光有這樣的總結:『到了會考,中中學生卻優勢盡失。考獲會考五分、八分及十四分,包括中英文合格的比率,中中學生均明顯落後於英中學生──而他們與英中學生在中一時的起點(包括家庭背景等因素)是一樣的。即使不理會英文科是否合格,只是計算獲取五科合格的比率,中中學生也沒有優勢。』

尤其是這一段:『即使不理會英文科是否合格,只是計算獲取五科合格的比率,中中學生也沒有優勢。』很難想象,六科有優勢,所得的grade,會被一科英文所追平,似乎他所發表的final report 和他接受傳媒訪問有些茅盾。這亦是我要再論曾研究其中一個目的。

eviepa

Rank: 5Rank: 5


4440
67#
發表於 09-7-22 22:22 |只看該作者

回覆 66# eviepa 的文章

我或者可以解答eviepa師兄疑問....因為我系中中學生....小學時曾經名列前茅...升中時絕對有能力揀英中..但沒有父母老師既提點,自己揀選左中中升學..."一帆風順"直上當時既中六(會考有B有C,只系英文D,仲要系A卷)...我敢說我當時"未盡全力"既原因系一路都太順風順水了...因為初中用中文的確比較容易理解,好多時理解左考試連書都唔使溫習....
但到中六(當時叫預科生,中中只讀一年入中大)問題就系中六一年要追回失去既5年練習英語既時間....
相信系人都知學外語系沒有速成既...睇到個現實,想急起直追為時已晚,,,所以其他科(中文、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成績即使佔優, 一失鬥志,最後就全軍覆沒(六科有優勢,所得的grade,會被一科英文所追平)
<---個結果就系甘來,我唔敢代表晒D中中生, 但我相信有大部分中中有我講既經歷...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8#
發表於 09-7-24 01:24 |只看該作者
一刀切母語教學前,研究顯示中中生只在英文一科稍稍落後於英中生,但幾乎其他所有指標都顯示母語的優越性,對著這結果,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選擇中中。但一刀切後,情勢完全扭轉,到中五、中七時,英中生有很明顯的優勢。

很明顯,一刀切母語政策就是元凶!

從前,入不入中中是家長的選擇,沒有怨言,沒有自卑感,但一刀切後,讀中中,很大部分是被迫的,自卑感就重。

從我之前引用信報林行止所講述的研究可見,簡單地、隨機地將一小撮學生標籤為優異生,就足以將這些學生打造成為較高材的學生。如果父母經常責備自己沒有能力入英中,認為自己是次等學生的破壞力有多大?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又一次得到引證。

我一向支持母語教育,但一向反對強制語言政策。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7-24 01:51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69#
發表於 09-7-24 01:48 |只看該作者
綜合兩次研究,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講,如果投入同樣時間溫習,中中生在大部分學術科目要比英中生強,雖然這差距會隨著時間縮窄,但到中五、中六,這相差仍然非常可觀。

我相信,在一刀切母語教學後,被父母、親友視為二等學生,導致中中生自暴自棄,放在溫習的時間比英中生少得多,最終導致學習成效不佳。

如果家長不歧視中中生,問題不是解決了嗎?母語教育的優勢不就能突顯出來嗎?

按照一刀切前的研究,中中生只有一個小問題,就是英文比英中生稍差——記著,只是稍差!但中中生因為母語的優勢,可以少花時間溫習,而達到英中生同樣效果。如果將這省下來的時間,投入在英語學習中,理論上,英語可以比英中更好。

eviepa

Rank: 3Rank: 3


123
70#
發表於 09-7-24 10:32 |只看該作者
上到大學都係要用英語學習。

Rank: 5Rank: 5


4440
71#
發表於 09-7-24 11:1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69# eviepa 的文章

我唔認同一刀切母語政策.....
我更加唔認同"如果家長不歧視中中生,問題不是解決了嗎?母語教育的優勢不就能突顯出來嗎?"....<---不是因為家長歧視,母語教育的優勢才不能突顯出來....是根本學習英語就是一個優勢, 而且在香港生活要向上爬既一種工具, 不懂英語不是不可能成功, 但條路肯定曲折d,....既然英語是遲早要學的(大學有英文要合格既門檻),那麼教署應該行的政策就應該是如何提高學生既英語水平,唔系好似之前甘行倒車強推母語教學,給錯誤訊息學生可以逃避學習英語呵......

Rank: 5Rank: 5


3693
72#
發表於 09-7-24 13:28 |只看該作者

回覆 6# eviepa 的文章

hi, eviepa,
I did not take history in school, don't know anything on its curriculum, is the following web site useful?

http://www.bbc.co.uk/schools/gcsebitesize/history/mwh/

I recommend its topics in art and design for paren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art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334 as it teaches how to appreiciate a painting.
http://www.bbc.co.uk/schools/gcsebitesize/art/ao2/

2. there is also a tw book on history education, is it useful?http://www.books.com.tw/exep/pro ... tem=0010429479&
歷史科27個高分上大學關鍵字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73#
發表於 09-7-25 01:03 |只看該作者
did not take history in school, don't know anything on its curriculum, is the following web site useful?

http://www.bbc.co.uk/schools/gcsebitesize/history/mwh/


粗略看過最熟悉的幾頁。它只有文字而沒有插圖,對初中來說,並不理想。對高中生來說,內容又太簡單,比不上普通的教科書。


there is also a tw book on history education, is it useful?http://www.books.com.tw/exep/pro ... tem=0010429479&
歷史科27個高分上大學關鍵字


亦只是粗略看過,這是一本教導學生如何用最少溫習時間,而能在公開試取得最高分數的書。很可能就是現今補習天王所教的東西。是純粹功利的書籍,違背正統教育原則。如果不是面對公開試,這書不看也罷。

eviepa

Rank: 5Rank: 5


3693
74#
發表於 09-7-25 11: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eviepa 的文章

I see, thank you for your comment. however for the arts and design part, I do recommend.


359
75#
發表於 09-7-29 12:28 |只看該作者

Dear Eviepa

很久沒有上來了,也是我第一次在這裏用中文。

Eviepa,我有時想,你其實也心裏明白,大多數專家以至普通人如我,都會同意用母語學習一定會比用第二語言要來得有效率,所以發達國家中頂級中學毫無例外都是用母話教學的。

但分析一件事我們都要放在一個適當的context中, 經濟學所說的others things being equal有時是不可能的。若存在這樣一所中學家長背景學生質素都與現時的SPCC, DGS, DBS差不多,但用中文教學;那麽我差不多可以肯定:這所學校的會考成績(包括英文科)一定會比上述的學校還要好。其實這樣的中學是存在的,但在中國大陸、不在香港。大女兒去年會考完就去美國讀書,一向自信的她談起她碰到的中國學生也不禁說, “I dread to see myself competing against them after university.”

至於你送女兒上中文中學讀書,頗有點 "雖千萬人,吾往矣""眾人皆醉"的味道,但有數點問題上,你可能太自信了點。隨着女兒的成長,喜歡與否,我們對她們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小,取而代之是朋輩、同儕的影響力。我以前說過大女兒的一件事:一天她從書架上取下Dan BrownThe Da Vinci Code適合她看不。我想了一下就說再過些時侯吧,她也就把書放回。但數天後我發現她已把書差不多看完。一問之下原來她見xxx(學名字)已看完了,也就不甘後人。平日我所見女兒同學中不管成績好否,手袋大多有着一本英文小說。在這網上也看到過有家長說在音樂節上見到DGS的女孩在休息時大多在看英文小說。最近與朋友午饍,朋友女兒在SPCC中二,正在追看現時年青人很流行的吸血新世紀第三集Eclipse也差不多看完了。而她尚且不是在Set One(程度最高的一組)中,這些例子在傳統英中尚很普遍,但在中文中學就難說了。隨着女兒長大,你為女兒營造的英語學習小宇宙罩得住她嗎?當你女兒與同學一起等車時,因害怕同學訕笑而不敢拿出袋中的Harry Potter時,當學校英語老師因為要遷就大多數同學,中四尚在課堂上講授irregular verbs時,她的英語有多大機會能與傳统英中的尖子比較?

再者不少父母都會為兒女鋪路,從你的posts中也清楚看到這點,我自己也不例外,這兩星期就為大女兒大學選科的事煩惱。Eviepa你有沒有考慮到大多數在港讀醫讀法律的學生A Level英文是甚麽成績?中文中學F7學生有多少Use of English考獲B級成以上?2006Syl A的考生到2008UE的無一人考獲C級成績以上,C級的亦只有七人。當然會有成績好的一部份中中同學應考Syl B,但兩者英文程度差異之大是嚇人的。中文中學學生讀Law讀醫的真的很少。Why do you want to limit the choices for your daughter?

最後,即使用中文讀會考會較有效率,但我觀察到對資質高的學生用英文讀根本不成問題。常來我家玩的女兒同學中大多不是埋頭苦讀型(物以類聚) ,可其中拔尖的,廿七八九分的都有。如用中文讀對她們來說只不過是有更多空閒時間MSN, Facebook及玩耍吧了。

選擇中中,對資質高的學生來說,我真的看不到對他們的前途有甚麽好處。

雖然有些家長是非理性的,但我真的很難相像一般家長會效棄中中如培正而選擇聖xx等私立英文中學。也很難相信會有內地學生會放棄北大、清華而自費來港入讀嶺大、教院。教學語言不是問題核心。一般家長選擇SPCC, DG/BS,是因為他們相信這些是好學校,兒女將來的路會好走一點。Dear Eviepa,你真的相信女兒入讀中中將來的路會容易一點嗎?



[ 本帖最後由 uncleedward 於 09-7-29 12:31 編輯 ]

Rank: 2


68
76#
發表於 09-7-29 20:55 |只看該作者
Totally agree with the comment by uncleedward.  For those kids with high ability, I think English learning medium is beneficial to them.
helen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77#
發表於 09-7-30 01:50 |只看該作者
Uncle Edward,

真的很久沒有見到你的蹤影了,現在放暑假,有多點空閑時間吧?

我常覺得,最有效的教育是母語為教學語言,然後加強英語訓練。這樣既可以得學科理想成績,也可以有不錯的英語程度。

我和很多家長的選校標準都有不小的差別,其中最大的分別在於:

1. 我選擇中文中學
2. 極之喜歡離家甚近的學校
3. 功課少

所以現在女兒所讀的是離家最近的band 1中中。中文中學以及離家甚近都是我整教育大計不可分割部分。

你應該記得,我家在西貢校網,是一般家長的「死亡之組」,整個校網只有一間英中。所以不少有遠見的家長都會在小學時將子女送到別區,希望升中時,有多一點英中可選,九龍城區是最熱門的選擇。女兒小學時就讀剛死去的臻美小學,在觀塘區。如果我要將她安排到英中,順理成章,選擇有六間英中的觀塘區是最佳選擇,但這就牽涉到跨區上學了。

相比跨區讀英中的學生,我女兒每天大概可以節省一小時交通時間。另外,由於讀中中,做功課、溫習的時間都會少很多。加起來每星期就省下很多個小時了。

從曾榮光的研究結果可以推斷,一刀切母語教育後,很多中中生把省下來的時間MSN, Facebook及玩耍,以致母語教育發揮不了應有的威力。但如果這些時間好好利用,會是怎樣的光景?

對女兒的考試分數,我只有一條底線:不得留班。所以我女兒就選擇不怎樣溫書,整個中一的溫習時間可以提名角逐「最懶惰學生大獎」。不過,她一年來所學的History, Science, Geography應該高於英中生的平均水平不少,這就是母語教育的威力了。

「讀中中,英文訓練必然較差?」如果完全倚賴學校,這問題的答案會是「對!」但我不是這樣看。

正如前面所講,由於學校近、母語教學,我女兒每周省下很多小時,她省下了的時間,大部分用作英語訓練。過去一年,她看過幾十套荷李活電影、百多套英語片集,近百本英語課外書,作過六、七十篇文等等。

一般的英文中學中一生,訓練聆聽主要靠課堂老師所講的英文,但我囡囡卻是享受著電影的情節,聽鬼佬鬼婆講英文,我相信,我囡囡的訓練,對比一般的英中生還是勝了一籌。

一般的英文中學中一生,訓練閱讀主要靠閱讀課本。由於課本並非為個別學生量身訂造,往往會過深或過淺,而且,中學課本一般的語文都不算是好英文。但我囡囡的讀物是合程度、較有趣味、文字寫得較好的故事書和圖文並茂的科普書籍。另一個閱讀途徑就是看電影、電視片集時的英文字幕,由於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著,所以這樣的閱讀是很有效的。

女兒學校的英文課可以用乏善足陳來形容,作文更是不知所謂。既然學校不可恃,我便要求女兒每周作一、兩篇文給我,以補學校之不足。

總括來說,過去一年,我女兒的付出比英中生為少,玩耍時間比英中生為多,但在學術科目,甚至英語的發展,都比一般英中生要快。

eviepa

[ 本帖最後由 eviepa 於 09-7-30 01:54 編輯 ]


359
78#
發表於 09-7-30 10:02 |只看該作者
Dear Eviepa

因為身體問題,本來就游手好閒,只不過不知怎樣總提不起勁寫posts。倒是大女兒回來了,一家去這去那,忙乎乎的。

看完你的回應,我看你還是過份強調了個人的努力,過分輕視了你自己也認同的中中labeling的心理效應和在elite中學優秀學生互相砥礪、迸發潛能的作用。

居住地方沒有英中是一個問題,但你既可為女兒苦心營造學習英語的條件,為甚麽不效法孟母三遷?我住的大廈中不少人都是因為兒女在附近上學才搬進來的。

你走的是一條難走的路。

功課少作為一個指標只宜對小學及初中而宜。臻美就算不結束,也會漸漸露餡。沒有優秀的學生,愉快學習慢慢就變成不用學習。到了高中沒有良好的學業表現,一般上不了大學。勢利一點說,愉快學習是用來安慰或自我安慰資質平庸學生的家長的。資質高的學生讀書只不過不用太辛苦吧了,絕對談不上愉快學習。當然努力讀書也會有愉快感,但絕不是一般小孩不用讀書而感到的愉快。愉快學習能將你的子女送進HarvardYale,或香港三大的熱門學系嗎?這是一個會破碎的夢。

昨天JUPAS放榜,友人在名校就讀的兒子A Level 2A1C,但卻仍未能入讀首志願,可見熱門學科競爭之激烈。究其因,可能是UE只有D的關係,有感。



[ 本帖最後由 uncleedward 於 09-7-30 11:15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990
79#
發表於 09-8-3 01:07 |只看該作者
Uncle Edward,

其實我對你講的「在港讀醫讀法律」、「Harvard、Yale,或者香港三大的熱門學系」沒有甚麼感覺。我的目的是要培養一個「快樂的女兒」,而不一定是「卓越的女兒」。當然,快樂和卓越不一定抵觸,但快樂是目的,是主。卓越是其中一個可能達到快樂的手段而矣,是從屬。我情願有一個做快樂小文員女兒,也不要一個不快樂的CEO女兒。

某程度上,為了前途犧牲短期的快樂是可接受的,但不可以犧牲太大。小學加上中學共十二年,人生有幾多個十二年?尤其是這十二年是充滿活力,最能夠享受的為年代。

另一方面,我個人希望女兒做一個知識分子,長大了可以和我暢論家事國事天下事。知識分子不一定是律師、醫生,大學裡任何一科都可以。Maximize 女兒入大學機會才是我的目標,而不是maximize做狀元的機會。

我這幾十年來見過不少的elites,通常他們自少都已表現不平凡的素質。小弟充其量只是二流學生,相比elites差遠了。但我少時的IQ、對知識的渴求、對成就所願意付出的努力卻不是我平凡的女兒所能及的。

為了對中國歷史的好奇,我經常把姐姐們的中史書當消閑書看;為了解開宇宙的奧秘,我可以將附近所有圖書館的所有能夠看得懂的天文書都細讀過;為了在幾十年前的電視問答遊戲節目中在家人前威威,我可以將全世界的首都、山川河嶽都背得滾瓜爛熟。

我女兒對知識也喜歡,但只限於主動地要我講解給她聽,至於自己看書尋找知識,從不會!

對我女兒來說,如果成就是垂手可得的,歡迎。但要苦練才有收成的,免問!

面對一個平庸的孩子,用培養狀元的方法只會令他們繼續平庸,連跳上中上的機會也扼殺掉。

我和你讀書的年代,大學只得兩間,大概頭2%到3%的年青人才能考入這兩所高等學府,所以古代考狀元的方法可以直接套用:「懸樑刺股」、「十年不窺園」。讀書是徹頭徹尾的苦事,受不了就休想做狀元。

今天情勢變了,18%的年青人可以考進大學。maximum進入頭2%-3%需要的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面對18%入U率,愉快學習才是maximize入U的方法。請參看我提出的一個論題:

http://forum.edu-kingdom.com/vie ... &extra=page%3D1

英文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我從來不會將之上提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我深信,中文中學有利學術科目、中文科、智力的發展。缺點是英文的exposure不足。我有十足把握可使女兒的英文在高中文憑試達到C級或以上的實力。只要她在中文中學裡,充分利用中文中學的優勢,讀好學術科目、中文,那麼她的入U機會就比讀英中為大了。

Uncle Edward, 不要太少看將軍澳的中學,也不要太少看中文中學。將軍澳校網的確不佳,但最頂級的還是不錯,我女兒的學校是區內四大,同學們真的很乖。這學校的入U率也是不俗,比起很多較差的英中,全港排名還是較高。

至於elite中學優秀學生互相砥礪,這一點,我覺得不一定在elite學校才找到同學砥礪,砥礪亦不必是英文。

我讀的中學是二流中學,當時在香港仔區是頂級學校,但和名校卻相距甚遠。我中一時坐在我旁邊的是個天文迷,這就開展了我未來三年的天文研究了;在同一班同學中,也有一個地理迷,和我一起鬥背誦全世界的首都、山川河嶽。

囡囡讀了六年臻美,快樂了六年,智力由平庸提升到中上。學業上也由甚麼都不如人到今日在Band 1中學有中上的實力。我深信,我準備給她的是一條較為好走的路。

eviepa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80#
發表於 09-8-3 14:52 |只看該作者
Eviepa,

恭喜你,首先恭喜你有個咁乖咁聽話嘅女,一年百幾本書,幾十篇作文,幾十套電影、影片,絕對唔係小數目。其次恭喜你連uncleedward都吸引到來,真好嘢。

和uncleedward一樣,我也認為用母語是最好的,這是阿媽是女人一樣的問題,又何需嘮嘮叨叨,不斷討論呢?曾榮光的研究,有價值的話,社会早已忽忽揚揚了,又何需要等到現在再討論呢?

你只要問已下問題,大概心中有數了:

1. 每組有9000左右學生,你認為真的有9000名中中學生可和英中學生對等研究嗎?
2. 影响學生成績(包括英文)是甚麽?是中、英文學校,還是學生的banding呢?
3. 己知有18%學生入大學,這18%學生,有幾多是band2或band3呢?又幾多是中中生呢?

還有很多問題可問,不問了!你可參考侯教授(中大)在明報關於此問表發表的文章,以加深認識。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