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星 期 日 現 場 ﹕ 政 總 反 國 教 科 集 會 內 的 神 ...
樓主: csy_ma
go

星 期 日 現 場 ﹕ 政 總 反 國 教 科 集 會 內 的 神 奇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0562
21#
發表於 12-9-23 23:07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owboymama 於 12-9-23 23:14 編輯
cowboymama 發表於 12-9-23 23:01
星期日生活
http://news.hk.msn.com/sunday/article.aspx?cp-documentid=250809702
更新日期:2012年9月23 ...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黃之鋒﹕我們成功,因為我們不成熟  Part1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黃之鋒﹕我們成功,因為我們不成熟  Part 2 :
  

廣場——拖下去沒意思

   

廣場十天下來,群眾人數節節上升,最高峰時來了12萬人。之鋒在高處俯瞰人群「迫爆金鐘」,覺得很「振奮、難以想像」。然而在梁振英讓步方案推出當晚,他和學民思潮聯同大聯盟成員,均同意撤出廣場。他個人認為,撤出廣場的原因有3個。

   

第一,透過佔領和絕食,能夠向政府施壓的效果,已經用得七七八八。之鋒說:「政府害怕的是非常規嘅嘢,要透過佢『估唔到』嘅行動向佢施壓。但當佔領變成一個常規行動,再佔領多幾日,政府就會慣咗,就覺得無乜威脅性,自然不覺得驚,不去回應你,再拖下去沒意思。」

   

第二,運動的方向改變了,國教科已交給學校自決,新戰場在學校,不在政總,之鋒期望「在每一間學校建立公民廣場」,未來工作要組織幾百間學校的學生會和關注組。

   

第三,學民成員真的累透了。之鋒說,10天佔領,已把學民思潮團體的體力耗盡。有成員連續發燒了5天,還繼續當司儀。

   

之鋒認同陳惜姿所言,民眾對撤離有反彈只是「情感上未接受」,他自己也有不捨。之鋒強調,撤離廣場不等於運動能量下降:「運動一定有高有低潮,這時候,學民就做最麻煩難頂、曝唔到光的內部組織工作。」訪問前一晚,之鋒撰寫了連結各校關注組和學生會活動的文宣至凌晨,之後連續幾晚都開會。他形容:「回家後睡覺時間沒有增多,只是張牀舒服點。」

   

最成功但最不成熟

   

學民思潮的成功,叫很多人訝異。成立僅15個月,就把反國教議題推到一個接近全民參與的地步,這班中學生如何做到?

   

之鋒強調,他們不是大家想像中「咁叻」,也要別人幫助,有時會請教有相關經驗的社運朋友提供意見。今次反國教運動,學民招數一浪接一浪,除了經常通宵開會,大家不計辛勞付出,還是摸着石頭過河:「行動是很倉促的,經常每晚11點才想明天廣場有什麼節目。別人以為我們好有策略好有組織,其實我們是急就將。」之鋒半開玩笑形容,學民思潮是「最成功但最唔成熟」的社運組織。

   

「不成熟」可能是學民成功要訣。成年人太多計算,太多疑慮,年輕人沒包袱,敢於創新。佔領政總,未實行前沒人能想像;中學生絕食,更史無前例。學民向吳克儉送上「平反六四記憶麵包」,把掃帚送給葉劉,軟化了嚴肅議題。91日,4萬人反國教集會傾盤大雨,孩子們索性赤腳站台,成為攝影師眼中率性自然的特寫。「我哋無預早想好,覺得有趣就做。所有嘢我自己也預計不到,但預計不到才是最好。」

   

之鋒又認為,年輕人政治覺醒,和幾年前高中開始實施通識科也有關:「多謝香港政府搞通識科,令好多學生有意欲關注學民思潮。」 之鋒說,通識科裏「今日香港:社會政治參與」部分,他聽聞不同中學的老師,愛拿學民思潮為教學例子。有通識老師要求學生作文反思「公民抗命和法治關係」,甚至要學生分析不同抗爭手段是否可行和合適,間接催逼中學生關注時事。

   

黃之鋒笑說,可惜自己學校從沒考核「學民思潮」或「國民教育」,否則一定能拿取高分。但之鋒的中文科老師,卻曾以明報星期日生活在今年5月刊出、由阿離撰寫的黃之鋒專訪作教材,解釋「人物寫作」技巧:「個老師派之前,好神秘咁講,今日篇文個主角你們都認識。派發之後,同學都依嘩鬼叫很興奮,老師就教,這篇文章這裏用了首尾呼應,那裏又用了心理分析……」之鋒說,不感到尷尬,反而覺得提升了學習興趣。

   

大冒險

   

黃之鋒經歷了一個不平凡的暑假,當同學在面書上上載吃喝玩樂的照片,他就在政總站台,與大聯盟開高峰會。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CNN、《紐約時報》都來追訪他。回想政總歲月,之鋒說:「這10日像發了一場夢,像經歷了一場大冒險,現在回到現實世界。」

   

他坦言,這段日子衝鋒陷陣,不無感觸,更曾在台下落淚:「我想起過去15個月嘅辛苦,我犧牲了同屋企人和同學相處嘅時間,連教會工作也放低。看到同學無憂無慮,我自己好多嘢諗,雖然係應該去諗,但有時都有掙扎,都想做番一個正常嘅中學生。」

   

離開廣場後,黃之鋒仍未能全情投入做回一個正常中學生。他的電話疑遭竊聽,經常要更換手機號碼。傳媒訪問沒有停過,有些組織請學民思潮做講座嘉賓,條件是「沒有黃之鋒就不邀請學民思潮」。訪問之前他已流鼻水咳嗽,訪問後「的起心肝」睇醫生,把病假紙上載面書,請求傳媒「放過他」。一張小小假紙引來9000Like900Comment

   

有人擔心,15歲的孩子,如何承受如此注視?他會否出現「童星症候群」,為成長路增添壓力?之鋒淡然道:「我個人嘅生存價值,唔係睇人哋點睇我。人哋對你嘅看法係重要,但很難滿足所有人期望,做番自己就好。如果我擔心自己將來,無論是學業工作,還是心態上能否適應,而不做好學民思潮,是對不起學民的成員和支持者。將來是怎樣,是未知之數。」

   

在擔憂前,讓我們「回帶」,時光倒流到去年5月。當時黃之鋒只有14歲,學民思潮仍成未立,他以一個關注時事的普通少年身分接受港台電視節目《我未成年》專訪,一臉稚氣的他,語帶堅定地說:「我雖然微小,但會用我自己一分力,為香港爭取更美好前景。任何改變都是由一小撮人發起,將來結果怎樣,沒人會知。只要愈來愈多人有抱負有勇氣走出來,世界就會改變。」不夠兩年,這小伙子的志氣,就已經令香港翻天覆地。

   

將來是怎樣,沒人知,就是因為沒法預知,才最好。黃之鋒和學民思潮的年輕人教曉了我們這些成年人什麼叫硬頸、什麼叫青春,就讓我們學習少年人這種「不成熟而最成功」的人生態度,縱使微小,也願意走出來關心社會,齊齊令黃之鋒變得「不再出眾」。

...................................................................................................................................................................  


問:譚蕙芸,大學老師。5月底時,留意到網上瘋傳一段黃之鋒接受記者訪問談國教的片段,建議星期日明報訪問他,最終與另一記者阿離一起採訪,由阿離撰文。其後在公民廣場擔任義工,近距離見證之鋒如何度過廣場歲月。星期日生活原定邀請之鋒親筆撰寫「後廣場感想」,之鋒卻委託筆者以訪問形式完稿。

   

答:黃之鋒,15歲中五學生,基督徒,15個月前成立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在反國教運動上一次又一次展現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現。他接受記者訪問談及國教的片段吸引25萬人點擊;和「拍枱老師」余綺華交手的城市論壇片段,吸引46萬人點擊。

   

譚蕙芸

   

林俊源

     

編輯 馮少榮


點評

csy_ma  謝謝分享之前忙,只在面書上看了節錄版,全文更吸引  發表於 12-9-28 11:56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2984
22#
發表於 12-9-24 09:03 |只看該作者
自此以後,他的人生不再一樣,希望有平坦的一生。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Rank: 9Rank: 9Rank: 9


23048
23#
發表於 12-9-24 13:51 |只看該作者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有平坦的一生? 那有人会有平坦的一生的, 讲笑吧!  

我希望黄小弟继续努力学习, 武装自己, 遇到不平坦的路, 遇到生命的疑惑, 见到醜陋的人和事, 体会内软弱无能,依然记得当年的'我', 尽量保住那颗纯洁真挚的心

點評

csy_ma  不過半日仙大概出於愛護之心,像蘇東坡對兒子的期許一樣吧?  發表於 12-9-28 11:57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112984
24#
發表於 12-9-24 14:21 |只看該作者
annie40 發表於 12-9-24 13:51
回復 ANChan59 的帖子

有平坦的一生? 那有人会有平坦的一生的, 讲笑吧!  
我擔心他未來一生絕不平坦,唯有祝願他在聖靈的看顧下, 一生平坦 ........

點評

annie40  能力高的人总是要肩负重任的, 是神的恩典啊! 不用担心! 既然上天已经送你特别的礼物, 当然是想您做点事. 走的路是肯定不一样的.  發表於 12-9-24 14:29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