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小學雜談 英 華 小 學 重 兩 文 三 語 高 小 漸 以 英 文 教 數 ...
查看: 8312|回覆: 85
go

英 華 小 學 重 兩 文 三 語 高 小 漸 以 英 文 教 數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072
1#
發表於 07-10-22 16: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星島日報 2007/10/22

直資小學現正接受○八年度小一的入學報名,部分亦已經截止申請,其中將於明年轉做直資的英華小學,更已開始了面試程序。英華小學及英華書院均是男校,Elsie早前拜訪身兼英華小學校監及英華書院校長的李志華,李校監說,英華小學已收到一千七百份申請表,競爭一百五十個小一學位,即約十一人爭一個學額,競爭可說非常激烈,也可見英華小學轉直資後,仍不減家長的支持。

  李校監對Elsie表示,所有報名的小一考生,均有面試的機會。「現時來面試的小朋友,只得五歲,其實很難看到他們的性格如何,所以在面試時,最重要的是看小朋友和家長的親子關係。」李校監說,小朋友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看家長如何培育,故此,家長的教育理念能否和學校配合,是相當重要。

  「舉例說,學校很重視學生的閱讀習慣,但是,要真正培育子女的閱讀習慣,是否就是給子女看很多圖書,讀到他們發呆就可以呢?其實,家中的閱讀氣氛,小朋友是否能享受閱讀樂趣,那才是最重要;另外,家長必須明白,由於閱讀可以提升語文能力,是學習的基礎,故非常重要」。

  提及語文能力,不少家長選校時,都會關心學校的語文政策;李校監就話,英華會致力推行兩文三語,除了英文課是百分百英語教授外,中文課則是以普通話教授。

  「其他科目,則以廣東話為本,不過也會因應老師的能力,而滲入普通話教學;當學生升上五、六年級的時候,就會增加以英文學習數學的時間,例如部份數學課題用英文教,試卷也設英文題」。

  李校監說,對於香港小朋友來講,要明白數學理念其實不難,可是當小學生升中後,遇到英文題目,可能就會感到困難,因此該校才決定提早以英文教數學,為學生升中做好準備。

  在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方面,李校監指校長林浣心非常有創意,她知道男孩子都喜歡玩,所以就定下了同學在考試測驗時,如能達到某個分數,就可換取某些玩具;而有關獎品亦會展示在小學門口大堂的玻璃櫃內,琳瑯滿目,同學們上、下課時都可以看到。「通過一點競爭,設定目標,可使小朋友的學習更有推動力」。

  Elsie知道,現時有的直資或私立學校,都對國際文憑(IB)課程有興趣,部分甚至落實推行這個課程,可是,聽李志華校監講,英華小學卻暫時未有這計畫。

  「英華會以本地課程做基礎,IB是外國課程,內容、考核方式都是配合外國需要;英華則是以香港為家,培養本地人才,所以完全沒有想過這種另類課程」 。

  聽李校監講,今個學年的中一學生中,有一百五十人,是首批在一條龍學制下,由英華小學直升中學部的學生,這批學生的適應時間,較外校生快和順利。

  「學生適應快的原因,除了是因為學生在同一校園上課,跟同一班同學升中外,學校在今年六月推行的適應課程Bridging programme,讓小學部學生有機會接觸中學課程,提早學習做中學生也有關係」。

  除了學習上與中學部有密切聯繫外,李校監表示,在課外活動上,中小學也有緊密接觸。「有很多活動都是由中學部的老師和學生任教。」李校監解釋,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同學還在小學階段時,即由中學部老師發掘同學的長處,並提早訓練,有助日後加強校隊的實力。

  由於英華小學及英華書院是實施一條龍辦學方針,故李校監坦言,家長必須非常認同學校的教學理念,才可以跟校方合作,全面培育兒子,「我們的教學理念是Home of our youth,這亦是學校校歌的歌名,我們希望學生對學校能有歸屬感,以學校為家」。
   0    0    0    0


514
2#
發表於 07-10-22 16:35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928
3#
發表於 07-10-22 16:45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stjoboldboy 於 07-10-22 16:35 硐表



個位所謂”非常有創意”既校長,用利誘既方式(用分數換取玩具)黎教小朋友,非常有問題!  


有何問題?非常同意校長話現今香港教育模式係對男生不利

Rank: 3Rank: 3


307
4#
發表於 07-10-22 17:02 |只看該作者
我對IB課程的了解和文中李校長所說的有所不同。就像IB官方網頁所寫,IB課程是 看重

develop a strong sense of their own identity and culture develop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and understand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cultures.

這並非只顧外國的需要,而忽畧本身的文化和需要。我想IB和傳统課程的分別應在學與教的過程和方法。前者多讓學生自發,自學,體驗, encourage creativities....後者則是較刻板的教(講述),較小體驗,較多抄寫背誦....

不是有傳聞說未來的新高中課程會更像IB嗎?李校長所言會否武斷了一點?

[ 本文章最後由 peppergin 於 07-10-22 17:09 編輯 ]

Rank: 7Rank: 7Rank: 7


11251
5#
發表於 07-10-22 17:03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NeoMom 於 07-10-22 16:45 硐表

有何問題?非常同意校長話現今香港教育模式係對男生不利


有一英國華僑告訴我,在英國,為了吸引孩童上課,上滿某一百分率堂的學生,有錢收。在美國,為吸引黑人上學,有的學校也向上課的孩子派錢。紐約州現正計劃向帶孩子打預防針、上幼兒班的赤貧母親派錢。

當試過很多方法,當其他措施無效時,金錢是最後之希望。的而且确,金錢威力驚人。


803
6#
發表於 07-10-22 17:3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4


608
7#
發表於 07-10-22 17:54 |只看該作者
有一英國華僑告訴我,在英國,為了吸引孩童上課,上滿某一百分率堂的學生,有錢收。在美國,為吸引黑人上學,有的學校也向上課的孩子派錢。紐約州現正計劃向帶孩子打預防針、上幼兒班的赤貧母親派錢。<br />
<br />
當試過很多方法,當其他 ... [/quote]<br />


嘩,用$買成續,短期有效,長期呢?

又如何培養學生的品德呢?讀書興趣呢?
Share

Rank: 4


608
8#
發表於 07-10-22 17:54 |只看該作者
嘩,用$買成續,短期有效,長期呢?

又如何培養學生的品德呢?讀書興趣呢?
Share


514
9#
發表於 07-10-22 18: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803
10#
發表於 07-10-22 19:2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2


46
11#
發表於 07-10-23 16:06 |只看該作者
Parents may view it as bribe, but kids have a different way of looking at the world....

I remember when I was in grade 1, I received 2 macdonald's plush animals from my class teacher in two occassions for my exam result. Mind you, they were not "brand name" toys that MacDonald's give out nowadays, just tiny teddybears. But at that time, i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happened in my life. To me, it was proof that my class teacher paid attention to my achievement, and it was a sign of appreciation and encouragement. Other students who have improved a lot during the school year also receive similar gift from the class teacher. To this day, those two presents still hold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 Everytime when I take them out from the box, it brought back a lot of fond memories.

Btw, in "Child of our time" by BBC, they performed a mini experiment. Children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3 groups. For one group, students know that they will receive a piece of candy when they finish a drawing. For the other two groups, they were just asked to draw a picture. For the group that was told explicitly, most children in the group just hastily draw something and spent the rest of the time chit-chating.

For one of the two remaining group, an experimenter entered the room halfway through the experiment and handed out candy to kids who were working on their drawing. As imagined, the kids got all excited and they "compete" to finish the drawing. For the last group, or the control group, some kids followed the instruction to draw a picture while others just played around with friends.

To cap it, 利誘 is not necessarily a bad thing. It all depends on how it is being executed. Besides, I don't see giving out stickers or stamps with nice picture as 利誘. Even as an adult, we want to be appreciated by our co-workers and bosses, right?

原文章由 christf 於 07-10-22 19:28 硐表
Hi stjoboldboy

It is even more deplorable that some parents highly support the crazy acts of the headmistress

Their blindly support just further reinforced the headmistress to continue launching ...


803
12#
發表於 07-10-23 17:17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3Rank: 3


371
13#
發表於 07-10-23 18:07 |只看該作者
原文章由 christf 於 07-10-23 17:17 硐表
利誘 is always a bad thing in education.  Don't mix up with  利誘 and appreciation.  

Of course stickers or stamps with nice picture to kinder or lower primary kids, e.g. P.1, are not considered as  ...


雖然小兒剛投考英華小一失敗了, 也得說句公道話.

香港傳媒報導有多真實, 大家心裡有數.  若不是我親身去聽過簡介會, 看過學校的大堂, 我也可能相信報章報導.  

首先我去過英華4次, 卻從未見過任何獎品放在大堂的玻璃櫃內.  所謂高分數換禮物, 並非什麼禮物, 只是一個拯救計劃.  高分數的學生可得到兵器或密及之類, 儲存足夠的能量來拯救被壞人捉了的洋娃娃.

我不是要維護那學校, 只想道出事實.


803
14#
發表於 07-10-23 19:0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514
15#
發表於 07-10-23 23:0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6Rank: 6


8980
16#
發表於 07-10-24 01:14 |只看該作者
記憶所及,上次 "dress in so called Professional Look",其中之一種意思,是想學生/家長明白,學校的老師是很專業的,沒有必要到外面補習.....抗衡補習文化。

至於(家長)用禮物獎賞達到某一標準的學生,見過學者說不好,唔記得學者說的解釋。學者(/理論).....

我個人意見/所見,P.1 to P.4 用禮物獎賞,效果很好。P.5 and later, 用禮物獎賞,效力已少很多,但因 P.1 to P.4 已習慣了比較積極讀書,維持到小朋友的學習動力的機會比較大。  [好過一路未積極過的小朋友。 ]

PS 只是路過搭下訕。
尋找「閃光點」,努力不懈,堅毅不屈,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但是,有準備不一定能找緊機會,因為....
命運就是這樣的敲門。
要找緊機會,就要戰勝自己和戰勝命運。
遇到逆境,堅持,不要放棄。
黑暗是可怕的,極難耐的.....
但是,渡過了黑暗,不就是黎明了嗎 ?!


803
17#
發表於 07-10-24 08:46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5Rank: 5


3546
18#
發表於 07-10-24 09:24 |只看該作者
其實除了小禮物外,每次考試,派成表時,我囝囝都會收到校長親手繪畫的鼓勵書簽或卡,: 又有一次校長睇他們班上堂後,放學時叫住我囝囝,讚他英文好,還送了一份英文報紙,鼓勵他繼續努力!
這都是我讀書20年來未收到過的禮物,我覺得我囝囝好幸福!

我很讚同GocanucksGo講"But at that time, it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happened in my life. To me, it was proof that my class teacher paid attention to my achievement, and it was a sign of appreciation and encouragement. ... To this day, those two presents still hold a special place in my heart. Everytime when I take them out from the box, it brought back a lot of fond memories.

有時候學校的政策未必每一個人會認同,也未必適合每一個小朋友,但我好欣賞校長是不斷地去想一些方法去令男孩子學得更好!就是這份精神和心意,都巳經值得我讚賞的!

[ 本文章最後由 mayc 於 07-10-24 09:59 編輯 ]


803
19#
發表於 07-10-24 09:49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王國長老


5044
20#
發表於 07-10-24 10:01 |只看該作者
校長靈感可能來自「冒險樂園」?!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返回列表
發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