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升中派位 《中學概覽》一葉知秋(桂松)
發新帖
查看: 1568|回覆: 2
go

《中學概覽》一葉知秋(桂松) [複製鏈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75508
1#
發表於 09-12-22 19: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教學語言微調政策對香港有甚麼巨大的影響,只要看一看日前當局發出《中學概覽》所引起的反應,便可知端倪。

各傳媒連日顯著報道有關消息,特別是各校採用英語授課的狀況,以及家長的困惑情緒,足見由「微調」所激發的「英文熱」正在學界中蔓延,是好是壞,且慢爭論,反正到明年9月才落實「微調」。從那時起,學校必有顯著變化,這不僅是教學語言的變化,還有師生對教與學的情緒反應,師生溝通的迥異,以至整個校園文化的改變。

開設英文班做給家長看

教育局講的是「微調」,這可是真的?根據《中學概覽》顯示的資料,在402所中學中,以全英語或主要以英語授課的學校達199所,其餘的那一半學校不是開設英文班,便是以四分之一的課時採用英語授課。由此可見,英語授課的份量將從現時約佔課時四分之一驟增至三分之二,成為學校教學語言的主體,這該是180度的根本性改變,因此,不應稱之為「微調」,乾脆老老實實地承認,這是政府教學語言政策的大變—從全面推行母語教學的政策,改為提倡英語授課的政策。母語教學從此陷入窘境,這是毫無疑問的了。

教育局仍在提醒學校,必須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選擇教學語言。可是,全港中學生,不管其學習能力高與低,均須接受總課時四分之一或以上的英語授課,遠超只有四成學生適宜接受英語授課的上限,足見教育局的「提醒」蒼白無力。

這麼多的中學採用英語授課,究竟是「心甘情願」,抑或是被迫的選擇?《中學概覽》當然不會顯示出來。筆者接觸過一些中等級別的學校管理層,他們異口同聲表示,學校開設英文班,只是「做樣給家長看」,其實學生根本不能接受英文授課。

罔顧教育專家考察結論

辦學要遷就家長需要,而家長的「英文熱」又因為當局的「微調」政策而變得更猛烈,大抵正是今天中學教育出現扭曲的一種縮影。

香港教育要是走回頭路—返回港英時期以英語授課為主體的年代,是否可行?有人拍手叫好,認為此乃適應國際需要,卻罔顧教育專家經仔細考察而作出「六成中學生不能接受英語授課」的結論。

回顧上世紀90年代港英時期,香港多數中學屬英文書院,教育質素卻逐漸下降,學生的英文成績亦不佳,乃有推行母語教學的呼聲,這便是歷史教訓。今天要重蹈覆轍,怎能不考慮當年曾經付出的代價?《中學概覽》劣評如潮,莫非是「微調」響起教育混亂的先聲?


桂松
   0    0    0    0

Rank: 2


90
2#
發表於 09-12-22 22:09 |只看該作者

不是「微調」 但亦非「罔顧」

Dear elbar and all

很同意現時教育局推行的教育語言「微調」政策,實在絕非是「微」。

但也並非elbar posting中所說的「罔顧」。

posting 中 所言"卻罔顧教育專家經仔細考察而作出「六成中學生不能接受英語授課」的結論。"

「六成中學生不能接受英語授課」,反過來說即表示有四成中學生能接受英語授課。

但此刻其實只有「兩成」中學生正接受英語授課而並非「四成」;這正是母語教育政策下所限、新教育語言微調政策要「微調」的目標。

試試這樣講,看看是否能弄明白點:

舊政策(19982009):
限定了只有經評定的114間中學為英文中學EMI Schools,此政策不但造成了這114間英中的壟斷性名校局面,亦令能以英文上課的初中同學降至只有20%左右。

10年過去了,無論是因為「母語」定位含混(母語是廣東話嗎?但無論是發音、句子結構、還是用詞都和書面語大不相同;是普通話嗎?但您媽媽當年抱您入懷時是在講普通話的嗎?),還是香港的大學仍以英文教學為主(這裡當然涉及國際城市地位和香港獨特性的問題)等原因也好,不爭的事實是:


中學生的中文水平不見得怎麼進步,但英文水平卻肯得下降了。

新政策(20109月起):
教育局今年終於推出「教學語言微調機制」,規定中學可按各中學20082009兩年中一收生「質素 」,每班取錄最少85%成績屬全港最佳40%(即全體Band 1及最佳20%Band 2學生),即可開辦一英語授課班。

換算而言,中學只要中一收生整體有70%或以上的Band 1生,已可全數開英語授課班(即5班);而最少有14%或以上的Band 1生,則已可開1班英語授課班。

最終令能以英文上課的初中同學大幅上升一倍至約40%左右

如此正是符合了elbar的posting中所言:「六成中學生不能接受英語授課」的另一面,即「四成中學生能接受英語授課」的結論。

現在此刻的問題是,礙於教育局要避免「標籤」效應(其實有不少「業界人士」透露,是很多Band 2Band 3校長大力反對所致),結果於中學概覽中並未刊出有關每校彈性班/英文班的資料,造成資訊大混亂,「家長的困惑情緒」也其實由此而生

「為了迎合家長」?不如也請各位相信一下家長們的智慧吧!

原帖由 elbar 於 09-12-22 19:23 發表
教學語言微調政策對香港有甚麼巨大的影響,只要看一看日前當局發出《中學概覽》所引起的反應,便可知端倪。

各傳媒連日顯著報道有關消息,特別是各校採用英語授課的狀況,以及家長的困惑情緒,足見由「微調」所激發的「英文熱 ...

[ 本帖最後由 kermitan 於 09-12-22 22:10 編輯 ]


636
3#
發表於 09-12-22 23:28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