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 光明女樂blog中文章(1)
發新帖
查看: 2187|回覆: 13
go

光明女樂blog中文章(1) [複製鏈接]

Rank: 5Rank: 5


1415
1#
發表於 11-10-18 13: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隨着歲月失落的... 電影《歲月神偷》裏,有這可愛的一段﹕
八歲的羅進二,放學回家喊爸爸。爸爸邊做鞋邊問﹕「今日在學校學了什麼?」「中文和英文。」「中文堂學了什麼?」「中文。」「英文堂學了什麼?」「英文。」然後進二自顧自玩樂去,爸爸頭也不抬繼續忙

翌日,對話又重演。不過今次當爸爸問﹕「中文堂學了什麼」,進二答﹕「英文。」「英文堂學了什麼?」「中文。」爸爸繼續趕工,進二繼續玩。
置身今日的香港,很難想像咱們曾有這段歲月。
在那個出人頭地全靠「沙紙」的年代,「讀得成書」比甚麼都重要。所以戲中的爸爸,死慳死抵也讓大兒子念名校。

但對於不念書的小兒子,父母也樂得由他拉扯大,反正礙於知識水平和生活艱難,才不會亦步亦趨督促學習。

今天,孩子還在念幼稚園,夫婦為了考名校而吵至擁子跳樓。大學碩士生,接二連三自殺。友人的學生,K2而已,某天戲言長大後要當工程師,翌日父母隨即買了一個像真度達九成的玩具「T秤」回家!
有補習經驗的友儕,眾口一詞,最怕家長每次都問﹕「我個仔今日表現點?有冇進步?」才一星期不見,你想他變出三頭六臂不成?

陪讀書、陪考琴、陪見工的家長,一個花盆摔下來起碼擲死十個八個,然而,不見得孩子的學問特別好,音樂造詣特別高,覓得的工作特別叫人羨慕。

觸目所及,反而是被迫苦了的孩子,勉強擠進了大學門檻,從此如解脫小鳥,走堂、Hea讀、欠功課、忙着掙外快,然後乘着幾近百分百的大學畢業率,無驚無險踏進社會,方向全無,人生至此,由零開始。
沒有父母侍候,孩子也能走出路來的歲月,都到哪兒去了?大概,也是神偷偷走了吧。
張貼者: 黃明樂 上午12:04 [/url][url=http://www.blogger.com/post-edit.g?blogID=949098913149785403&postID=8476757833040102650&from=pencil]
   1    0    0    0

Rank: 5Rank: 5


1415
2#
發表於 11-10-18 13:4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興趣殺手
報載,有家長月花兩萬為孩子報讀十一個興趣班。很誇張,卻不意外。

一個正常家庭的駛費,供樓供車供養父母、衣食住行、學費雜費...七除八扣後,孩子興趣班的支出,不會多於家庭總收入的四份一吧。如此算來,父母們豈不個個月入十萬八萬?

觀察所見,卻又不然。倒是一個又一個小康之家,勒緊褲頭把逾半入息放在子女的補習上。肉赤,及不上子女落後於人的心痛。

類似調查又說,全港學生補習合共月花三億。

三億是多少?富豪捐巨款抗衡仇富情緒,才不過三億。若拿來給香港學生補習,一個月就清袋!

學習,由能力、意志力的比拚,換轉成金錢的較勁,不是新鮮事。聽過最厲害的,小學生而已,一周上足十六個興趣班,每日天黑還未返家!

補習,就像「shopping」,如何選如何買,花多少擁有多少,個人選擇而已,有啥好大驚小怪?

是以有趣的,並不是補習多寡,而是補習的地位,己不知不覺在物競天擇的社會中,「升呢」上了神枱。

從前補習是讀書不成的標籤,家醜不出外傳。今日補習是家庭環境的指標,付擔得起才威水。沒有補習,格外自卑,你不知何謂公文數、何謂phonetics,連共同話題都特別貧乏。

以前補習是輔助,今日是最低消費,未開學已開始上補習班。

以前拉牛上樹練琴,阿媽說是恆心的磨練。今日鬥快找出最耍家的樂章,火速打造琴試奴隸。

以前課餘活動講求平衡發展,今日最好獨沽一味盡快跑出 。

都算了。最可笑的是,昔日孩子苦苦哀求學這學那,今日小孩們一哭二鬧三上吊,但求不用去上課。

競爭力之說,換個角度看,其實跟恐嚇無甚分別。真正殺掉興趣的,正是上極未完的興趣班。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下午7:49

Rank: 5Rank: 5


1415
3#
發表於 11-10-18 13:5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錢買不來的見識
當觀察被歸納成現象,當現象被包裝成真理,事實的另一面,總是無聲無息被淹沒於眾聲喧嘩中。

太多太多關於「孩子要贏在起跑線」的討論,眾說紛紜,結論卻殊途同歸:今時今日講求通識,即是鬥見識。見識要花好多錢,所以窮人只得死路一條。

《動物農莊》說:「所有動物生而平等,但一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堅信「通識=見識=錢」的現代人說:「教育令社會更平等,但昂貴的教育比其他教育帶來更多平等」。

不敢說全無道理,但肯定不是道理的全部。

前線老師所見,恰好相反。通識較強的,往往不是一些家庭背景很出眾的孩子。

課堂討論,尤其明顯。例如有家底的學生,總是眾口一詞反對「自願」驗毒,因為只有「強制」才最有效。 不肯驗的,是「身有屎」,行得正企得正,怕甚麼?

只有出身平庸的,懂得反問,如果懷疑有人偷竊,是不是也要全面強制搜書包?禁毒,就能凌駕私隱和人權?

面對全球暖化,溫室孩子會說,各國合作就行了。只有窮孩子會問,若有人只說不做,怎辦?而這,不正是哥本哈根高峰會的死因?

我不會說誰對誰錯,反正通識科要求的,正正是正反兩面的分析。富孩子與窮孩子,各有盲點。但後者由於身處社會邊緣,思考也較有批判性,反而有利「起跑」。

如果環遊世界習外語學樂器是見識,捱窮捱餓刻苦生活亦然。至少在一張試卷面前,兩者一樣可貴。如此想來,通識反而造就平等。

我最心痛的卻是,孩子們被社會風氣洗了腦,以為輸梗,連鬥心也輸掉。

孩子,你們的經歷,名符其實「錢買不到」。何苦看輕自己的價值和能力?與其着眼自己所沒有的,何不好好利用自己獨有的?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1:07

Rank: 5Rank: 5


1415
4#
發表於 11-10-18 13: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直資家長
直資學校被揭問題流水帳,最值得研究的是甚麼?

學費有多辣?審計處有多嚴苛?當局有多推搪塞責?我說,多驚人的發現,都及不上家長的心態嚇人。

「我唔覺得加學費有咩問題。 一、我個女讀得開心;二、我個女有進步。達到目的,收費貴點,不是問題啊。」家長對着鏡頭,一副毫不動氣的謙謙君子相,卻看得人無名火氣。

不知何時起,我們的價值觀,運作是這樣的:只要是最好的,收個天價也「抵到爛」。平凡的(不是次等,只是平凡),想討一個幾毫,你憑甚麼?

我只要最好,付得起就是。從此,無人再介懷甚麼叫明碼實價、甚麼是公道。

我深信不是所有直資學校也有問題,但家長完全不介意、不研究、不查問經費來由,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海鮮好吃?就可以呃稱。屋子住得順心,哪怕是發水樓。高鐵夠快,所以毫花600億又如何?這是甚麼道理?

我的學生當中,不少來自直資學校。驚聞報道,連平日不讀報的,都緊追起來。只有家長,因為望子成龍,被騙得心甘情願。

間中與友談起,都說惜日那種鄰舍互助式的切磋,早成絕唱。友人的第一份教琴,是阿媽經常幫襯的街市「菜婆」,偶然聽到她練琴而找上門的。

我人生第一份補習,是校巴司機隨口問句,替我姪女默書串字好嗎,便成交了。那刻,他連我考第一還是第尾也不知道。

今天友儕接補習,要出示大中小學証書(!),嚴過見工。友人之子十歲,三姑六婆紛紛遊說,是時候換個琴老師,聞說她是香港冠軍。阿媽心動,還是兒子心水清:「現在的老師好有心機教我,我不捨得她」。

最貴最叻,不一定最合適。顯淺道理,小孩都懂。不懂的,只是走了火入了魔的家長。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21

Rank: 5Rank: 5


1415
5#
發表於 11-10-18 13:5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風雪中的選擇
留學倫敦那年,我們在「新生入學需知」中,發現了這一句:「如考生因任何原因未能到試場應試,校方概不負責。」

過目,即忘。直至踏入考試季節,天氣冷得叫人想冬眠,偶然還刮起雪。香港的地鐵遲到三分鐘,即上頭條。倫敦地鐵動輒停幾小時,是閒事。天氣壞時,一停便是幾天。

我們都是住在離校很遠的廉價宿舍,備戰得頭昏腦脹之際,想起了「入學需知」那一句,心涼了一截:若考試那天刮大雪,交通癱瘓,豈不是前功盡費?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一群青春少艾,七咀八舌想辦法。走路吧,幾小時,一定到。不是吧,下大雪,未見學校已橫屍街頭了。呀,找個住近學校的同學,提早到他家屈蛇吧!快速一瞄,全場人都是住在Zone3、4的窮光旦,哪兒有這個竇?

有!有了!在學校附近酒店租個房,一起擠進去待天光!不不不,太貴了,不如找B&B,幾十個人一起睡,說不定能破健力士紀錄大全,哈哈哈哈!對呀對呀!不如現在就物色地方,低價訂購,考試期間高價沽出,撈一筆,嘻!

你一言我一語,吱喳喪笑討論了一個晚上,讀過的書幾乎忘記得一乾二淨。後來考試前夕天氣好轉,大計沒成事。我們卻為着這些鬼主意,興奮了許久。沒人想過去投訴校規無理。更重要的是,因為大雪而要「諗計仔」,我們覺得超好玩!

因為香港學生在風雪中滯留倫敦的事件,喚起了舊記憶。暫且不討論港孩、怪獸家長現象,我倒惋惜,孩子們一早失掉童心。

大風雪百年一遇,光是趕上了,已教人血脈沸騰!被困機場,其實也有許多樂趣(另文再書)。如果壓根兒不把它當災難,就不用喊苦喊忽了。

新一年,不管順逆,祝人人常抱玩樂享受之心,壞事都變史無前例的刺激美事。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51

Rank: 5Rank: 5


1415
6#
發表於 11-10-18 14:0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創意=思前想後
遊東京期間某日早醒,耗在被窩看電視,意外看到一個有趣故事。

話說六個小學生,一天來到某退休作家的「創意寫作班」。

作家拿出五張照片,分別是:

一、沙灘上,浪拍岸。
二、一隻小狗 。
三、小狗跟人對望。
四、一個棄置膠樽。
五、沙灘上的腳印。

然後,作家請孩子們利用照片創作一個故事。

甲的故事是這樣的:「今天帶着小狗去海邊散步,看到周遭都是膠樽垃圾,很沒趣,唯有回家了。」

乙則這樣寫道:「今天跟小狗去散步,口喝了便買水喝,之後刮起風浪,我們趕快跑回家。」

其餘孩子所寫的,都差無幾。然後,作者着孩子們拿起其中一張照片。幾隻小手不約而同選了「膠樽」的一張。

「這膠樽,有甚麼特別?」小鬼把頭湊近去看:「嗯……被捏皺了。」「被戳破了。」「很殘舊。」

「你猜,膠樽在被拍下照片前,發生過甚麼事?之後的命運,又將如何?」老人家見小鬼想得入神,續說:「試試重新細看每張照片,想一想它的『事前』和『事後』,再寫一次?」

這一次,甲的版本是這樣的:「膠樽從大海被沖上了沙灘,悲嗚着:當我有用的時候,別人都珍惜,怎麼心都被掏空後,就被捨棄了?路過的小狗聽見了,不禁想:其實動物的世界,還不是一樣?出於憐憫,牠一口擔起膠樽,跑去報告主人。主人看了,嘆了口氣道:人類的世界,何嘗不如此?我也是過來人,不會捨棄你了。然後,主人拿起膠樽,輕拭去沙石,放在包裡。他們仨一起回家去,在沙灘上留下了踏實的腳印。」

當我們都以為,創意是沒有譜的天馬行空,是天生異能,老作家說,創意,不過是為所遇所見,仔細「思前」、「想後」,你和我,只要肯練習,必能做到。 (東京行.五)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12

Rank: 5Rank: 5


1415
7#
發表於 11-10-18 14:10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爸媽,你慢慢來
究竟我要做甚麼,才能避免孩子變「港孩」?家長朋友都愛這樣問。

標準答案,我沒有。有的,都是觀察得來的故事。

而或許該問的,不是「要做甚麼」,而是「少做點甚麼」。

記得一次,友人帶着六歲兒子逛商場。小鬼難得上街,看着甚麼都好玩,包括一道玻璃門。

開開關關出出入入,朋友正要喝止,忽然聽到小鬼跟玩伴說:「不如我們替人開門,看誰會跟我們說謝謝?」

半小時後,小鬼如此結論:數十人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有禮貌,外國人比香港人有禮貌。

***

學生爸爸問我:你可否勸勸我個仔,別再打機?

不提猶自可,細問方知小子打機打得極具「規模」。一班同學上網跟另一幫人對賽,起初屢戰屢敗。

後來,小子靈機一觸,打機之時同步MSN共商戰術。又後來,嫌邊打機邊打字太慢,再改為邊開電話會議邊打機。再後來,索性定期開會步署組織,眼明手快者負責殺敵,臨危不亂的當指揮,反敗為勝。

小子爸爸本打算待學期尾成績下滑便勒令禁制打機。豈料成績出了,不跌反升。

***

許久許久以前,有個女孩,功課壞透,上課總是「坐唔定」,也有很多行為問題 。媽媽領着她訪尋名醫,踏破鐵鞋。

最後一次,幾乎不抱希望了。醫生聽罷,對女孩說:「我有話跟媽媽談,你在這兒等一會?」然後按響收音機,拉着媽媽到房間外,透過玻璃窗偷偷觀察。

不出幾秒,女孩雙腿開始旋動,手在搖,然後整整30分鐘,隨歌起舞。醫生說:「看!她沒病,她是個舞者。」

她,後來成了音樂劇《貓》和《歌聲魅影》的編舞家。她的名字叫Gillian Lynne。

***

只消多等一會,孩子原來沒想像中不濟。反之往往被否決得太快,索性不思考,變了港孩。孩子,你慢慢來,先決是,有一雙慢慢來的父母。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18

Rank: 5Rank: 5


1415
8#
發表於 11-10-18 14:1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慳啲父母(上)
最近讀得愛不釋手的一部書,是Adele Faber和Elaine Mazlish合著的《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非常有趣的真人真事,家長學教仔,我學教學生。

因為教孩子而吵得面紅耳赤、青筋暴現、睡不安吃不好情緒崩潰,時有聞之。此書給我的最大啟發,是原來最佳教學方法,是「慳啲」。省掉氣力,反而事半功倍 。

「媽,我的鉛筆被偷了!」「甚麼?你肯定不是丟掉了?會不會在抽屜?廁所?操場?」

「不,它明明在桌上,我走開了回來就不見了。」「那就是你咎由自取了。看!你不是第一次丟掉東西了。我告訴你多少次了?自己財物要自己管好。你有哪一次記住?你說,你說……」

「媽……夠了。」「我.未.講.完!」

一件失物,引發一場暴風雨,年年月月天天如是,值不值得?

換個方法又如何?

「媽,我的鉛筆被偷了!」「嗯?」

「它明明在桌上,我走開了回來就不見了。」「是嗎?」

「好慘啊,這已是第三支失掉的鉛筆了。」「是啊。」

「看來下次我要把它收好才走開。」「呀,這方法不錯。」

旁觀,原來比肉緊回應,更有效果。相較下刪一萬字的訓勉,往往是沒做甚麼的後者,更能令孩子不再丟掉東西。

想起某次,學生家長問我:「我個仔從不看報紙,但來上課後就看了。你究竟用了甚麼方法?」

方法?我想來想去,終於想起,我習慣在課堂開始前,隨手把當天的報紙丟在課室最當眼處。

早到的學生,擔天望地玩手指,某次,突然問:「老師,可以看你的報紙嗎?」然後,埋頭找喜歡的故事。陸續到達的,幾個小頭堆在一塊看。

「上課啦!」時間到了,我催促着。「不不不,老師,你先看這個,多搞笑……」

同學,原來是如此習慣讀報起來。我沒做甚麼,按兵不動,Less is More。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下午7:46   

慳啲父母(中)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一書分享的心得當中,我最愛的,是「跟孩子一起發夢」。

父母總是習慣,處理或回應孩子的要求。然而衝突,往往也由此起。

「媽,我要吃薯片。」「家裡沒有。」

「我要吃!我要吃!」「我說了,沒有。」

「哇~~」孩子大哭起來。「吃餅乾,好不好?」

「哇~~」「你別這麼不講理好不好?!」

而其實,孩子要的,不過是父母分享他們的慾望。

「媽,我要吃薯片。」「對呀,家裡有薯片就好了。」

「我要吃!我要吃!」「我也很想吃呢。」

「哇~~」「你說,如果我懂魔法,給你變出一包薯片,多好!」擁着兒子比劃着。

「媽媽,究竟魔法是如何來的?」孩子收乾了眼淚。「嗯,你說呢?」「媽媽,不如我們吃餅乾吧。」

孩子要買望遠鏡,爸爸答曰:「你有的不已很好?是是是,那是小童版,也就是最適合你的年紀,長大了,再買新的也不遲。」

這個答案,很真實。跟以下的一個,又如何比?

「爸爸,我想要200度的望遠鏡。」「你想認識更多生物?」

「是啊。」「你猜爸爸想甚麼?爸爸希望有錢的話,給你買個400度的!」

「600度!」「800度!」「1000度!」「……」

兩父子愈說愈興奮,突然孩子說:「爸爸,我知道假若你有錢,會給我買一個天文台專用的!」爸爸一呆,父子對望,笑作一團。

邊讀邊想起的,是電影《Life is Beautiful》裡,爸爸竟能令孩子相信,集中營也是個樂園的故事。

問題,不一定要有答案。要求,不一定可滿足。用童心去看世界,跟孩子一起發夢,比費力去解釋,效果更叫人意想不到。

解釋賦予孩子智慧,家長,高高在上。夢想賦予孩子正能量,家長,是跟孩子一起尋夢的成長伴侶。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23   

慳啲父母(下)
朋友新婚之初,幾乎每晚都有這一幕:

垃圾堆在屋內,朋友在忙著,丈夫卻在看電視。

「你看你,在幹甚麼?我在打掃,你丁點不幫忙。這頭家,你有無份的?我有甚麼需要,你有沒有關心過?看這垃圾,你總是闊佬懶理……」

丈夫此時起來走進房,大力把門一關,沒再出來。

後來,朋友試了另一個方法:「老公!」然後一指垃圾,老公即時把它丟掉。久而久之,變了不用提醒的指定動作。

「老公」二字,原來遠比長篇大論,更奏效。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一書,說了許多類似的故事。

家長都愛喋喋不休,畫公仔畫出腸。實情卻是,話不過三,孩子關掉了耳朵。

傷感情,也罷了。 重點是,孩子即使最後就範,也是因為「怕了你」,而不是因為想通了道理。反之,一個單詞,言不盡意。

「你看,小狗!」幾個字,如未完的故事。孩子會想,小狗怎麼了?牠在哪裡?吃飯沒有?噢,對了,牠今天還未散步,我來溜狗吧。

「牛奶!」牛奶怎麼了?喝光了?不,早上才喝過,還剩了點。噢,對了,好像忘了把它放回雪櫃。

這些留白,省回解釋氣力,卻也不知不覺在賦予孩子思考的動力。

孩子本就懂的,單字提醒就是了。即使不懂,也不用長氣,提供最重要的資訊就行了。例如:「牛奶不冷藏會變酸。」

而不是:「你怎麼又把牛奶擱在桌上?牛奶不冷藏會變酸,你知道嗎?我每天收拾多辛苦,你知不知道?你看!牛奶在哪兒?快把它拿回雪櫃,變壞了就丟掉,想喝便索性喝光……喂!你究竟是否在聽……」唉,何苦呢?

把思考,留給孩子。一旦事情辦妥,孩子從此相信,自己能夠獨自解決問題。父母不廢吹灰之力,啟動了孩子自立的好開始。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55

Rank: 5Rank: 5


1415
9#
發表於 11-10-18 14:1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入學競賽之迷思
身邊一些好友,預備替子女選小學,同期埋首製作厚厚的 「個人履歷」。

幾歲人仔,辛苦包裝一生「豐功偉積」。爬行比賽冠軍、最上鏡BB殊榮、 遊戲班體驗、琴試成績……不能盡錄。

我不忍潑冷水,卻想起不少家長趨之若鶩的名校的老師告訴我,這些東西,其實沒有人會看的。

應該這樣說,起初,收來的履歷,的確會仔細研究。說到底,學校當然希望了解,叩門的是怎樣的孩子。

但當履歷的競賽,愈演愈烈,由數頁紙,變了一部小冊子,再變了一套風琴式文件夾……人人如是,申請書堆至天花板般高,放棄了,反樸歸真,只看基本資料,夠用就好。

道理,就像求職信,無論履歷多精彩,也最好別多於兩頁紙。

可憐家長之間以訛傳訛,集體恐慌,寧濫勿缺,幾許心血終被棄置在塵封的信海裡。

更慘不忍睹的,當然是面試的操練。

完全不否認,面試形式往往都是超乎孩子能力的。

孩子圍成一圈,輪流數說水果的英文名稱,口啞啞者即時出局!你當他們是上獎門人跟曾志偉玩超級無敵兵乓球的明星麼?

也聽說過面試要求幾歲的孩子,抽一個題目即席演講三分鐘。做得到的,應該可以去考A-Level了。

密集訓練下,孩子都變了背稿機器。從事電影工作的友人,曾分享這個故事:

某天,他找小演員試鏡。問孩子,如果你不開心,你會怎樣?

孩子答:「我不會不開心,因為,童年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

友人續問,那麼,若你的同學不開心,你會如何開解他?

當時正值聖誕節,孩子正經八百說:「首先,我會告訴他,聖誕節是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在這樣的一個日子,小孩子應該感到喜悅……」

這樣的小演員,你會不會用?這,若是你的孩子,你又會高興嗎?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1:38

Rank: 5Rank: 5


1415
10#
發表於 11-10-18 14: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驕而不縱
「你所寫的港孩,都是很有錢的吧?」

拙作《港孩》出版一年多,在大小場合,經常遭此一問。

無可否認,驕傲、霸道、囂張、無禮、無知……等特徵,在大眾心目中,總是跟有錢人劃上了等號。

然而,這一問的背後,大概也隱含着劃清界線的意思:有錢人才如此財大氣粗,別把帳都算到升斗家庭頭上來。

有好幾回,實在很想為這個定型平反。因為經驗告訴我,富孩子,縱然擁有被溺愛的條件,但驕縱否,到底是家教方式的選擇。反之,低下階層中,就沒有有怪獸家長?不見得。

記憶中有這個故事。曾幾何時,我的一位學生,家境十分不錯。幾歲大的獨生女,家住的,不是一個單位,而是一幢別墅。

那天,是小妮子的生日。我問女孩的媽媽,會慶祝嗎?媽媽說,孩子想開生日派對。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會怎樣做?乖女,一於搞大佢!想吃甚麼?壽司?比薩?有多少人來?要不要準備遊戲……會是這樣嗎?

豈料,媽媽聽罷女兒的要求,施施然說:「生日會……這主意不錯。不如你想想,要把那些同學請來,寫一張賓客名單。噢,孩子們不能獨自外出,你緊記逐一致電朋友仔的家長,解釋交通安排。呀,要準備食物呢……這樣吧,媽媽給你一個預算,你計劃好人數和份量,然後媽媽跟你一起去買吧。」

女孩瞪大眼聽罷,呆了兩秒,然後眼珠一轉,雙手一繞媽媽臂膀,靠過來說:「媽媽,其實一家人簡簡單單吃頓飯,也挺開心呢。生日會,不搞就算了。」

要避免孩子驕縱,方法就是不去縱。怕孩子不吃人間煙火,就該給他呈現真實世界。知易行難,非關貧富。為人父母,總是在愛與溺愛中取平衡。母親節,向天下所有努力育兒的母親致敬。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02

Rank: 5Rank: 5


1415
11#
發表於 11-10-18 14:26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通識救港孩》(上)

近日出版了拙作《通識救港孩》。

由下筆到峻工,足足蘊釀了一年。一來,寧缺無濫,希望累積最有趣的故事,才公諸同好。二來,我一直在想,此書的出版目的,究竟是甚麼?

自從《港孩》面世,每次出席公開場合,都會遇上一大班家長朋友。

「明樂,你寫嗰個×××,似十足係我個仔!」

「你來聽聽我個女嘅情況,你說是不是氣死人?」

然後,憂心媽媽像開水喉般,由孩子的學術問題說到健康問題說到社交問題, 我陪着聽,陪着討論,可有時也懷疑,一次短暫的碰面,究竟能抒解多少?

《港孩》裡的十個八個大小故事,觸發講座中、聚會裏、家教會上無數家長分享的一百幾十個故事。緣慳一面的,發電郵來,看得出本來不過想寫幾句,後來都變了上千字的心事。

編輯多次建議,何不把這些故事發展開來,變成《港孩》的二、三、四、五集?

然而,我遲疑了。

如果《港孩》是為了喚起社會對新一代成長問題的關注,到了今天,大概也算引起了討論。接下來的,不過是把同類型的故事不斷重複,繼續放大焦慮。與其強化面對問題的無力感,抑或,是時候想想,港孩的出路,究竟是什麼?

假如港孩的核心問題,就是沒經歷、沒意見、不思考,那麼,一個鼓勵經歷、思考、發揮的學習模式,不正好可對症下藥?如果個別家長、子女、老師的堅持,會敗給主流社會的價值,制度化一點的學習,是不是會比較耐得住功利社會的侵蝕?

於是,我想到了通識教育,也想到,不如親身驗證這個想法。

《通識救港孩》是一本實驗日誌,收錄了我辦小班通識教育過程中的多個可愛故事。原來,孩子換了一套學習模式,可以有很多發揮。姑且拋磚引玉,期待社會有更多討論。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37   

《通識救港孩》(中)
拙作《通識救港孩》,並不是一部應試攻略本。

寫這部書,並不是循着唸好通識這一科,考一個高分,最緊要幸保不失擠進大學門檻的方向出發的。

對城市人來說,競爭與求存,我們並不陌生,也就不需更多作品去強化了。諷刺的是,帶着惶恐去追去趕的人,往往不是制度裡的長勝將軍。

無數個刨雞精書的夜晚,換來的是甚麼?僅僅合格?剛好升班?然後,考試後的一小時內,腦袋清袋,把苦讀經年的東西,統統還給老師,繼而大聲疾呼:你說、你說,考埋啲咁嘅嘢,是不是唗我時間?!

生活,就只有生存。孩子每年追分數,成人每年追業績,這些日子,我們還嫌過得不夠?

通識科的出現,打亂了既有的學習模式,打破了我們既有的生活惰性,但它同時也打破了填鴨教育的悶局,令我們重新反思──人之所以為人的珍貴之處。

原來,我們仍然有權對生活有感覺,有權擁有自己對萬事萬物的一套見解,有權享受學習的過程,有權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生活。

曾經有家長問我,你這套不算分的教學方法,如何厘定孩子進步的指標?

這個嘛,當我看見原本不願讀不願寫的孩子,演講咭上寫滿一紙;當有孩子初來埗到,頭下垂緊抱書包,到後來爭着發言;當有孩子起初腦海一片空白,後來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我會說,進步的指標,清晰到不得了。

指標,不一定是試卷上的一個分數。但當一個人的學習動機、讀寫能力、組織能力都有了進步,很難想像考試成績不會比以前好。至少,在要求融匯貫通的通識科上,肯定如此。

我們常常以為,成績好才會開心。其實是反過來,返學開心,才有學習動機,成績才會好。作為成年人,我們又寧願下一代,有哪一種氛圍下成長?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09   

《通識救港孩》(下)
寫《通識救港孩》的另一個原因,其實是為了解開心結。

近年,坊間對通識科有很多討論,但聽來聽去,潛台詞只有一句──焦慮。

究竟焦慮的背後,有沒有道理?抑或,只是自己嚇自己?

例如曾有電視台請來專欄作家陶傑,試做考試局的通識試題。之後,由現職通識老師,在不知道作答者是誰的情況下進行批改。結果,三位老師中,兩位評以不及格。

「連陶傑都唔合格?!」

新聞故事出街後,坊間對通識科的印象,漸漸被誇大再誇大、繼而簡化再簡化,最後剩下的,就只有這一句:才高八斗的陶傑都不及格?學貫中西的陶傑都不及格?文采風流的陶傑都不及格?陶傑喎!陶傑都不及格?

「連陶傑都唔合格?」,再推論下去,就是「啲老師都唔知點改卷!」。當然囉,都說通識沒標準答案嘛。沒標準答案,如何厘定準則?沒準則,我個仔點考試?如果我個仔「肥佬」,進不了大學,誰負責?

「人類最大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究竟事實,是否如此?陶傑的得分,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陶傑的錯?評卷員的錯?抑或大家都沒錯,只是答與問的期望與要求錯配了?若搞通了這些問題,也就沒啥好害怕了。

又例如常聽說通識即是比見識,要花很多錢,窮學生最吃虧。看,連關愛基金都要贊助學生交流了。但事實上,低下階層的學生,也有一些隱藏的學通識優勢,為什麼咱們不去發掘一下?

還有,當局明明說,通識沒有教科書,但不是你和我眼花,大小書局,放滿了通識教科書,又是為什麼?

輿論都說,老師都不懂教通識,果真如此?抑或,學校都有許多不同的應變點子?

與其花很多氣力去焦慮,倒不如花更多時間去解決問題。至少在不能改的制度當前,我信這是唯一的應對辦法。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下午12:26

Rank: 5Rank: 5


1415
12#
發表於 11-10-18 14:2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聯想遊戲
今日的孩子,其實是很聰明的。

拜科技所賜,他們知道的,比上幾代的孩子都要多。習慣了激烈的競爭、急速的步伐,事事上手快、轉數高。抽書問書難不了他們,最大的的死穴,是聯想和創作。

我教的課,不論科目,都會加插天馬行空的部分。隨便拿起一件物件便要演講;隨便兩件事要找出異同;甚至是看過的戲,也要幻想你就是主角,故事會如何改寫……

大部分人,來到這關口便大腦死機。不是想不出,而是怕無厘頭被嘲笑。所以,發揮得最好的,通常是不怕錯不怕醜的小學生。

話說一回,我為某小學訓練「開放日導賞員」。臨別依依,我給每人送了一顆心形的雙層綿花糖,但吃糖前必須說出這糖和導賞的關係。

「導賞,要有『心』!」「兩個心,因為要邊講解邊答問題,『分心』有術。」「綿花糖軟綿綿,待客要用軟功,別硬銷。」「對對對,糖會溶,要溶掉來賓的心。」「白色配紅色的雙層,要純情,也要熱情。」……如是者,輪了廿多個孩子,一個比一個精彩。

上周是通識班暑期前的最後一課,我跟學生開派對,又故技重施。每人帶回一點小食,代表你對這兒的感覺。

J拿出薯片:「因為有脆(趣)!」C帶來了OREL:「廣告說,『扭一扭,Lam一Lam(舔),浸一浸』,通識也是要扭過Lam過浸過,才得出最後結論。」D帶來六層威化餅,因為「通識有六個單元,而且答問題要很有層次」。

T煮了咖哩魚旦,因為「濃濃的咖哩汁,象徵我們濃濃的感情。」然而,還是旁觀的K的這句,最精警:「應該說,通識這科,真是『有辣有唔辣』!」

哈,說的也是。要有得著,必然辛苦。但只要不怕辛苦去付出,又必能領會箇中快樂。世事都如此,又豈止通識?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下午11:54

Rank: 5Rank: 5


1415
13#
發表於 11-10-18 14:3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執二攤的意義
朋友中,不少開始當爸媽,一踫上,都在交換湊仔經。

代代有條方程式。

「我書念得少,所以幾辛苦都要供個仔上大學。」是我輩父母掛在口邊的話。

「自己小時候恨不到的,至少今天都能買給孩子了。」是十年廿年前中產爸媽的心聲。

今天,新一代爸媽說得最多的,是「公平」。

一家兩個孩子,隔年出世,各自的衣服鞋襪都是全新的。因為──要小的執二攤,不公平!

一整套廸士尼美語世界卡通,索價五位數字。姊姊看過妹妹才看,不公平!未幾又專誠給妹妹買新的。

上學了,補充練習一箱箱買回來。哥哥寫花了,弟弟升班時也再買一份。因為,要弟弟擦掉筆跡再用,不公平。

最誇張的,即使生孖胎,也要凡事開雙。那些一件衣服穿幾代、舊書轉幾手、洋娃娃交換玩的日子,從此成絕響。

我替友人們肉赤,平日省吃儉用花錢算過度過,但只要是買給孩子,一律面不改容。然而,究竟堅持「公平」的背後,孩子領受的,是一種怎樣的價值觀?

話說某次造訪友人,我向他的小兒子奉上一盒巧克力:「拿去跟兩個哥哥一起吃吧。」 小子淡定接過,眼睛一轉:「你為什麼不買三盒來?那我們便不用分了。」

當「公平」走至極端,會否只是自私的代名詞?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的想法,會否無形中把個人權利無限放大,漸漸忘卻對別人的關懷?

兄弟姊妹交換衣服穿,不獨省錢,也享受着親厚。物件代代相傳,不只是習慣,也是家族歷史的傳承。循環再用,不單環保,也是一場關乎珍惜的教育。

當我們毫不吝嗇讓孩子感受「公平」,從此也無人記得,還有一種快樂,叫「分享」。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05

Rank: 5Rank: 5


1415
14#
發表於 11-10-18 14:35 |只看該作者

回覆 1# kuen2348 的文章

暑假是第三學期
暑假,一晃眼便要完結了。

一晃眼,是比較保守的說法。實情是,許多孩子,幾乎沒放過暑假。

早前有報導指,因為新高中的恐慌,不少學校利用暑假天天補課,朝九晚八,師生齊齊無假放。暑假,不過是變相的「第三學期」。

我以為中六生考試在即才如此,然而通識班上的觀察,亦不遑多讓。

來上課的孩子,大都是小四至中四的學生,距離高考還有一大段時間。補課,卻已排得密密麻麻滴水不漏。

有人總是隔堂才出現,因為要梅花間竹兼顧同一時間的另一門補課。「媽媽起初怕多人爭,無位,決定多報一個後備。」孩子帶點懊惱告訴我。

上課90分鐘,有人總是早退15分鐘,因為下一課在等着。課與課之間,永遠沒有緩衝,只有重疊。

最經典的例子,是班上一位剛升中的孩子,一周內,中、英、數補習各一天;鋼琴、古箏、長笛又各一天;另加游泳四天、羽毛球兩天、通識兩天……

難得的是,小妮子仍興緻勃勃:「不辛苦啦,都是我自願的。」「不想留點時間找朋友玩嗎?」「我的朋友很忙,都要補習。」「是嗎……」「所以嘛,要有朋友便要來補習啊。」

孩子要靠上課來爭取玩的空間,多麼卑微。家長,卻是樂此不彼。那種盡快學會學盡所能學的心態,教我想起從前出國念大學的友人,總是搏命以兩年半修畢四年學分。當日,為了省學費。今日,父母卻是真金白銀付很多學費,為孩子填滿生活。

上課,愈多愈好,因為工多藝熟。就像病人以為,醫生開藥愈多愈是藥到病除。但結果,病治不好,還有很多副作用。咱們,很習慣競爭,卻一早忘了,競爭力背後的心理質素,其實來自生活裡的平衡。
張貼者: 黃明樂 於 上午12:06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