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登入
用戶名稱:
密      碼:
搜索
教育王國 討論區 教育講場 沉迷玩「湯姆貓」 兩歲童患語言障礙
發新帖
查看: 798|回覆: 5
go

沉迷玩「湯姆貓」 兩歲童患語言障礙 [複製鏈接]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1#
發表於 15-5-8 09:0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打印
沉迷玩「湯姆貓」 兩歲童患語言障礙
2015-05-08


        (星島日報報道)過早接觸智能手機及平板,對幼童學習影響逐漸浮現!有本港兒科醫生接獲兩歲幼童個案,因過分接觸智能產品,缺乏與人面對面溝通經歷,出現言語障礙和社交問題,母親發現兒子常常模仿電子寵物「湯姆貓」尖叫,卻不懂說話。另一三歲女童一直透過應用程式看圖學字詞,卻只是「說順口溜」,不能將其連結到現實世界的物件。

        
         兒科專科醫生葉夢詩表示,曾有母親帶疑似有言語障礙兒子求醫,因他兩歲後還不怎會說話,只會常常尖叫,又不能專注地與他人對望。醫生向媽媽了解後發現,原來小男孩常常玩「湯姆貓」一個養電子貓的手機程式,久而久之,小男孩模仿貓叫聲,加上生活中欠缺與人溝通,以致不懂得用言語表達情緒,無論興奮、難過都只會尖叫。
        

         該家長回憶大女兒小時候,沒接觸電子遊戲,反而多花時間與她聊天說故事,姐姐從雙向溝通中學會詞彙和表達,歲半已很會說話。經醫生指導後,家長避免弟弟使用智能產品,多放時間講故事和聊天。結果短短兩個月內,弟弟大大減少尖叫習慣,學懂用語言表達,也能在對話中更專注地望對方。另一案例是三歲女孩一直透過應用程式看圖識字,媽媽一直認為女兒學習進程良好,但在一次發展評估中發現女孩只認得卡通小丑魚,卻無法辨識現實世界的「魚」是甚麼。
        

         女童囫圇吞棗,並不真正明白程式內容,無法將「魚」字連繫到真實物件上。醫生分析,她可能是不肯定答案,以致不敢回答,也是反映了女孩長期只透過聲音和畫面單向吸收程式內容,不習慣雙向溝通,面對他人時就很怕出錯。

        
         葉夢詩引用美國兒科學會二○一三年發表的研究,建議要避免兩歲以下幼童接觸「熒幕媒體」,兩歲以上孩童也要控制在每日兩小時內。日本一三年的看電視對腦結構影響研究,更證實看電視對兒童言語表達和智商有負面影響。葉醫生提醒家長,孩童每天看電視超過二點五小時,自控能力降低和專注力較不足,會影響學業成績。
        

         她又多次重申高頻率的影像與聲音會過度刺激兒童腦電波,令他們睡眠欠佳,易發噩夢。



   0    0    0    0

Rank: 5Rank: 5


1770
2#
發表於 15-5-9 14: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沉迷玩「湯姆貓」 兩歲童患語言障礙

小孩應該越遲接觸電子產品越好,用紙筆計數,拿著字典用部首查字典,玩實物玩具



Twins 媽咪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48932
3#
發表於 15-5-9 22:19 |只看該作者
小朋友「生活上缺乏與人溝通」、「缺乏與人面對面溝通經歷」?何解會咁,問題吾係話電子產品吾好咁簡單。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4#
發表於 15-5-10 07:15 |只看該作者

引用:小朋友「生活上缺乏與人溝通」、「缺乏與人

原帖由 Jane1983 於 15-05-09 發表
小朋友「生活上缺乏與人溝通」、「缺乏與人面對面溝通經歷」?何解會咁,問題吾係話電子產品吾好咁簡單。 ...
對,常識而已,係父母失去做父母應有的判斷力。



點評

Jane1983    發表於 15-5-10 09:54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32340
5#
發表於 15-5-10 10:09 |只看該作者
以前,如何差勁的父母也會帶孩子,不用花心思,孩子的溝通、生活技能多不是問題。現在有代勞這回事,ipad,工人,補習老師代勞。
The more bizzare a thing is, the less mysterious it proves to be.

Rank: 7Rank: 7Rank: 7


11320
6#
發表於 15-5-11 08:34 |只看該作者

引用:以前,如何差勁的父母也會帶孩子,不用花心

原帖由 shadeslayer 於 15-05-10 發表
以前,如何差勁的父母也會帶孩子,不用花心思,孩子的溝通、生活技能多不是問題。現在有代勞這回事,ipad, ...
這也許是現代社會物質富裕背後的悲歌。君不見在地車箱内或食肆中用手機或平板鎮定孩子情緒的父母嗎?

以前我帶孩子出入的時候,若真的要打發他們等候的時間,只會帶圖書給他們看或者預備筆簿給他們畫畫。現在還有這樣的父母嗎?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